<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座座老房子,特色小店,构成了别样的风景。今天的我带着怀旧敬意的心情,闲逛熟悉的小马路,重走学生时代记忆犹新一条长长的弄堂。我也要带你走一走,看一看老卢湾的房子弄堂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皋兰路西边穿过瑞金二路斑马线</p> <p class="ql-block">就到了瑞金二路48弄,这是个长长的弄堂</p> <p class="ql-block">弄堂内有两条路名的门牌号,弄堂的东边是瑞金二路,弄堂的西边是茂名南路</p> <p class="ql-block">一条长长的弄堂,穿出去,来到了茂名南路</p> <p class="ql-block">过了马路就到了茂名南路156号</p> <p class="ql-block">哦!我读书的学堂到了</p> <p class="ql-block">学堂成立于上世纪的1938年,校名叫作上海弘毅中学</p> <p class="ql-block">放学了,从茂名南路163弄穿过,163弄有11栋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日复一日,春夏秋冬,家、学堂,学堂、家,一条长长的弄堂,走过的脚步,丈量的前程,留下了美好。到如今仍对他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里就是弄堂的东边瑞金二路的门牌号了</p> <p class="ql-block">瑞金二路48弄有18个门牌号的老房子,其中有连排房,独栋房,公寓房</p> <p class="ql-block">弄堂里的这栋房子,曾经是教师食堂,学生们也可以去就餐。现在空无一人,往里看记忆浮现</p> <p class="ql-block">穿出瑞金二路48弄,上学一日间,穿进弄堂又穿过弄堂。上海囡囡的弄堂文化与生俱来</p> <p class="ql-block">到达皋兰路,家就在前面。小马路上有31个门牌号,有近40栋民国时期建造的房子,它是由法租界公董局修筑。皋兰路东起复兴公园,西至瑞金二路,全长200多米。原名高乃依路,1943年更名文安路,1946年改名皋兰路。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比老房子还要多</p> <p class="ql-block">皋兰路16号早年为东正尼古拉斯教堂,后为瑞金二路街道香山生产组,现为思南书院。一个可以喝咖啡看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感谢有志人士、领导们的决策,保留了有故事有文化气息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31个门牌号,老房子、老弄堂,留下了我年少的脚印和成长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皋兰路31号是卢湾二中心,曾是老卢湾小学中的天花板,也是老卢湾的名片。2007年从原址搬迁到复兴中路茂名南路,今又搬回一部分,成了二中心的分部。回归原址,纵然是让游子们可以寻梦的地方,民心所向披靡无敌</p> <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每天穿梭于三条卢湾路,为的是小女生上学堂。</p> <p class="ql-block">茂名南路122号是我年少时闺蜜的家,她是老红军的爱女,向明中学毕业生。每星期六下午是我必到的地方,一个带花园的老房子。也是承载我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皋兰路,是我长大成长的地方,我从这里毕业走向社会单位工作,我从这里成家立业生娃生活过日子</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住过的老房子。这条路上的建筑都已经百年了,依然风采卓越</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小弄堂,走过年少,走向成年</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住过的老房子,记忆里都是满满的爱。皋兰路是一个充满风情和故事的地方,它不仅是上海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都市生活与历史传承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2011年的6月,市政府的一纸文书下达,卢湾区正式合并给黄浦区,从此上海市再也没有了卢湾区,老卢湾区的原住民心里纵然有着依依不舍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日月交替,日月为明。岁暮一何速,最是时光留不住,但可以陪伴</p> <p class="ql-block">常常是,一幅场景,一句话语,不自觉的眼里含了泪水。举头看看花</p> <p class="ql-block">细细想来,不就是老人的一句叮咛,儿孙的一声回应吗?感情的潮水涌上心头,不由自主的湿了眼睛。低头细思量</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的五六十年代,总看见母亲穿着旗袍去上班,感觉好美啊!心想等我长大了也要穿上旗袍。1965年上海市政府一纸文书,禁穿旗袍,从此上海马路上再也没人穿着旗袍了。改革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穿上旗袍的我,圆了小时候的梦,但没有了妈妈那一代人对旗袍的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那就是阅历,那是生活吗?流泪,微笑,这就是人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努力学习是一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邂逅所得,美!冬日重走通往学堂的老弄堂,也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茂名南路156号的学堂,最早的1938年用名弘毅中学,1958年改名红星中学,1985年改名清华中学。几天前走访了清华学堂,查询了教我们的先生们,得知都已作古。先生们都是毕业于民国的北平大学、夏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等等。人生,哭着来,笑着走,也是一种圆满</p> <p class="ql-block">皋兰路的最西边就是百年复兴公园,年少时每星期都要去玩玩,年老时每月必定要去聚聚看看聊聊,还有也去穿穿老弄堂</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八十多岁的老学堂</p> <p class="ql-block">一杯清茶,闲坐乡村。一付老光眼镜,读懂人生,笑看世态,我来人间一趟</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流水转眼到古稀,回望成长之路,有时难免给人以“寂寞”甚至“荒凉”之感,可是我们却不乏彼此之间相互渴望和给予的“温暖”。万物冬藏,岁月沉香;尘世寻味,初雪暖阳。心有所寄,有爱直前。2024年岁尾之际,致我心中的老卢湾、老房子,老马路,老弄堂,老学堂,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老朋友们,老复兴公园,百年梧桐树,百年依旧!如诗如画如歌。一个老卢湾人的我要把美好的记忆,保存好邮寄给自己。别了2024年,你好呀!美好的2025年。日月星辰,岁月悠悠🌹👍谢谢大家跟随我一起穿越了长长的老弄堂,走一走小小的老马路,看一看优雅的老房子。历史不能断代,文化定要传承。一个美丽的区域,历经了百年变革,沧桑苍穹间,不思量自难忘🍷🌹🐑🌱🌷🚗🎈🎁</p><p class="ql-block">七十自贺,吟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当年学堂妹,</p><p class="ql-block"> 而今古来稀,</p><p class="ql-block"> 闲庭信步走,</p><p class="ql-block"> 物是人事易。</p><p class="ql-block"> 摄像眼中景,</p><p class="ql-block"> 岁月情深忆。</p><p class="ql-block"> 心记弄堂路,</p><p class="ql-block"> 浓淡两相宜。</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谢谢分享!</p><p class="ql-block"> 摄像: 云霞 (愛華)</p><p class="ql-block"> 地点: 上海老卢湾 茂名南路</p><p class="ql-block"> 清华中学 皋兰路</p><p class="ql-block"> 瑞金二路 复兴公园</p><p class="ql-block"> 卢湾二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 如 水 年 华</p><p class="ql-block"> 学生时代: 1961~1971</p><p class="ql-block"> 2024.12.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