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枭雄 曹操

张新星

<p class="ql-block">曹操出生于东汉末年,他胸怀大志。</p><p class="ql-block">·早年,他入仕为官,在黄巾起义爆发时崭露头角,参与镇压起义军,逐步积累军事经验。董卓乱政后,曹操散家财起兵,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后,他在兖州击败黄巾军,收编其精锐组成青州兵,以此为基础在北方拓展势力。</p><p class="ql-block">·曹操善于用人,文有荀彧、郭嘉等谋士,武有张辽、徐晃等猛将。他先后消灭了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p><p class="ql-block">·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企图进一步统一天下,却被孙刘联军击败,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初步局面。此后他着力经营北方,推行屯田制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p><p class="ql-block">·曹操晚年虽位极人臣,但未称帝。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p> <p class="ql-block">曹操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政治方面</p><p class="ql-block">• 统一北方:曹操通过一系列战争,如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等,逐步统一了北方,为中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的战乱局面,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p><p class="ql-block">• 改革恶政:他改革东汉的诸多恶政,抑制豪强兼并土地,打击贪官污吏,如在洛阳北部尉任上棒杀蹇硕叔父,任济南相时奏免贪官污吏等,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缓解.</p><p class="ql-block">• 加强中央集权:曹操推行“校事制”和“霸府”,简化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令政策,逐渐削弱汉政权,为魏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打下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p><p class="ql-block">• 创立屯田制:曹操实行屯田制,分为民屯和军屯,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还减低了税赋,吸引流民归田,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后世的土地和财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推行法制:曹操强调以法治军、以法治民,颁布了一系列军法、民法和奖惩法令,如《抑兼并令》等,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提倡礼义教化,使社会风气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p><p class="ql-block">军事方面</p><p class="ql-block">• 军事才能卓越:曹操具备非凡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在战争中多次以少胜多,如官渡之战,他奇袭乌巢,击溃袁绍军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其军事战略和战术具有创新性,形成了以“重势、养力、固后”为主要内容的正确战争指导方略.</p><p class="ql-block">• 稳定边境安全: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了有效的军事防御和安抚政策,如北征乌桓等,稳定了边境地区的安全,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p><p class="ql-block">经济方面</p><p class="ql-block">• 兴置屯田:曹操大力推行屯田制,不仅解决了军队粮食供应问题,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推行盐铁官卖制度:曹操实行盐铁官卖,加强了政府对重要经济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财政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事开支提供了资金支持.</p><p class="ql-block">文化方面</p><p class="ql-block">• 文学创作贡献大: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作品气势磅礴、慷慨悲凉,如《龟虽寿》《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推动文学发展:曹操广泛搜罗文士,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影响了一代诗风,使建安时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 书法有成就:曹操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其书法作品被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为“妙品”,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曹操的代表诗作有以下几首:</p><p class="ql-block">《观沧海》</p><p class="ql-block">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时作于碣石山。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描绘了大海的波澜壮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等句,实景描写展现大海的雄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想象奇特,体现曹操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与宽广胸襟,全诗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短歌行》</p><p class="ql-block">此诗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人生短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巧用典故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敬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表明其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以求天下归心的志向。</p><p class="ql-block">《龟虽寿》</p><p class="ql-block">平定乌桓后曹操五十三岁时所作。诗中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起兴,感慨万物有生必有死。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展现其虽至暮年,仍壮志不衰,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激励着无数人不服老的心志。</p><p class="ql-block">《蒿里行》</p><p class="ql-block">被称为“汉末初录”的“诗史”。诗中“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叙述了东汉末年各路军阀起兵讨伐董卓之事,“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则写出了他们各怀私利,互相争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绘了战乱中百姓的悲惨遭遇,体现曹操对百姓的同情。</p><p class="ql-block">《苦寒行》</p><p class="ql-block">曹操征讨高干时作的乐府诗。诗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等句,描写了行军的艰苦和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象,虽有厌战情绪,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p> <p class="ql-block">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风格沉雄悲凉:曹操将动乱时局、戎马生涯与统一天下的雄心融入诗中,形成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风格,如《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尽显战争的残酷与民生的凋敝,令人感受到时代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语言朴实无华:其诗用词简约质朴,不刻意雕琢藻饰,却能以真挚情感和雄浑气韵震撼人心。像《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直白地表达出曹操的壮志豪情。</p><p class="ql-block">• 体裁继承创新:曹操的乐府诗虽沿用汉乐府古题,但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缘事而发”精神,反映新现实,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如《薤露行》《蒿里行》,用挽歌旧题抒写全新内容。</p><p class="ql-block">• 意境宏大壮阔:曹操的诗常展现出宏大的意境,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大海为背景,将日月星辰纳入其中,意境雄浑,体现其广阔胸襟与伟大抱负。</p><p class="ql-block">• 抒情真挚浓郁:曹操诗歌感情真挚深沉,无论是表达求贤若渴的《短歌行》,还是抒发老当益壮情怀的《龟虽寿》,都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理想抱负等内心情感。</p><p class="ql-block">• 表现手法多样:善用对比、排比、象征、隐喻等手法。如《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用对比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观沧海》中借大海象征其胸怀与志向。此外,部分诗描写生动,色彩鲜明,空间感强,给人视觉冲击,如《步出夏门行》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风格方面</p><p class="ql-block">• 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曹操诗歌的慷慨悲凉风格是建安风骨的突出体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安时期及后世众多文人,使他们在创作中也展现出相似的情感基调与精神风貌,如唐代陈子昂倡导的汉魏风骨,就继承了曹操等人的创作风格,关注现实、抒发壮志、感慨人生。</p><p class="ql-block">• 壮美风格的开拓:其诗意境宏大壮阔,如《观沧海》展现出的雄浑气势与广阔胸怀,为后世诗歌创作中壮美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启发了如岑参等诗人,其边塞诗中对大漠、雪山等壮丽景色的描写及豪放情感的抒发,就与曹操的壮美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语言方面</p><p class="ql-block">• 古朴简练的典范:曹操诗歌语言朴实无华、简洁凝练,以真挚情感和雄浑气韵动人,为后世树立了古朴文风的典范。如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质朴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曹操的影响,以简洁文字表达真挚情感与深刻思想。</p><p class="ql-block">• 创新精神的引领:曹操对乐府诗的创新,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使乐府诗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自由灵活,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借鉴,如杜甫的“即事名篇”新乐府诗,继承和发展了曹操的创新精神,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p><p class="ql-block">题材方面</p><p class="ql-block">• 政治抒情诗的先河:曹操以诗歌表达政治抱负和理想,开创了政治抒情诗的先例,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影响了后世如王安石、苏轼等诗人,他们在作品中也常借诗歌表达政治见解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咏史怀古诗的发展:曹操的一些诗歌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对咏史怀古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思路和方法,如杜牧的咏史绝句,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见解和对现实的忧虑,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与曹操的诗歌有一定的传承关系。</p><p class="ql-block">表现手法方面</p><p class="ql-block">• 抒情手法的启示:曹操诗歌抒情真挚浓郁,善用对比、排比、象征、隐喻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后世诗人抒情提供了借鉴,如李商隐的爱情诗,就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p><p class="ql-block">• 描写手法的影响:其诗描写生动,色彩鲜明,空间感强,如《步出夏门行》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后世诗歌的描写手法产生了影响,王维的山水诗在景物描写上就注重色彩搭配和空间营造,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曹操爱才</p><p class="ql-block">对待关羽</p><p class="ql-block">曹操欣赏关羽的忠义和武艺。关羽暂时投靠曹操期间,曹操给他高官厚禄,封为汉寿亭侯。赏赐大量金银财宝、美女,还把赤兔马赠给关羽。曹操一心想将关羽收为己用,虽然关羽最终还是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但曹操也没有加以阻拦,成全了关羽的忠义。</p><p class="ql-block">任用郭嘉</p><p class="ql-block">郭嘉有出色的智谋,曹操对郭嘉极为信任和重用。在行军打仗等诸多事务中,郭嘉的建议常被曹操采纳。例如在官渡之战等关键战役中,郭嘉的奇谋妙计帮助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郭嘉英年早逝后,曹操悲痛不已,在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还感叹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p><p class="ql-block">厚待陈琳</p><p class="ql-block">陈琳曾为袁绍写檄文痛骂曹操,骂得曹操头疼病都好了。但曹操打败袁绍后,因欣赏陈琳的文采,没有杀他,而是让陈琳在自己帐下做文书之类的工作,发挥其文学才能。</p><p class="ql-block">收纳张郃</p><p class="ql-block">张郃本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曹操偷袭乌巢,张郃建议袁绍派兵救援乌巢,袁绍不听,张郃无奈投降曹操。曹操得到张郃后大喜,说张郃的投降如同韩信归汉,并且马上给予张郃兵权,张郃为曹操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不计较祢衡侮辱</p><p class="ql-block">祢衡击鼓骂曹,对曹操极其不尊重,言语侮辱。曹操虽然生气,但没有直接杀祢衡,而是把他送到刘表那里,曹操不想因杀一个狂士而落得个不能容人的名声,从侧面也反映出曹操对人才的一种复杂的爱才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