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游之一

金鱼

2024年11月22日周五8:02分测血压124/82/55。9:14分出发。 9:14分出发自驾前往乌镇游玩。<div>9:30分行驶在杨高路三林镇。</div> 9:52分行驶在闵浦大桥上,10:13分行驶在松江区,10:23分行驶在嘉兴市嘉善县, 9:46分从杨高路上杭嘉湖高速,9:51分看到闵浦大桥, 10:33分在嘉善服务区休息一下,乌镇刚刚开完互联网大会,12:00点以后才可以入内,11:07分行驶在在嘉兴市桐乡。 嘉善服务区,11:21分到乌镇东栅。 11:08分从高速乌镇出口下,前往乌镇东栅景区。 11:36分到达乌镇东栅停车场,小车不多。11:39分前去购票入内。 到达乌镇东栅停车场,乌镇东栅入口处门前的雕塑。 乌镇东栅入口处的景色。<div>11:45分进入景区后来到游船码头。</div> 游船码头。乌镇东栅景区游览图。乌镇西栅景区游览图。 11:47分在景区入口处,来游玩的游客不少。 进入景区,来到游船码头。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高杆船。 乌镇东栅景色。<div><b>高杆船。</b>高竿船又名标杆船,俗称"蚕花船"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地区为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每逢"清明",当地农民在一条大船中央放置一个巨型石臼,上插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民间将毛竹比喻成"蚕花竹"。表演者身着白色服装,象征蚕宝宝的形象。此风俗至今不衰。(特殊天气暂停表演)。<br></div> 乌镇东栅景色。 朝宗门。财神湾游船码头。 财神湾游船码头。 <b>木心故居纪念馆。</b>木心先生(1927-2011),画家、文学家、诗人。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成年后,以"木心"为笔名。1927年2月14日孙璞出生在浙江乌镇东栅栏杆桥,五岁时,举家迁入东栅财神湾186号,旧称孙家花园。孙璞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曾就读本镇私塾与植材小学。抗战爆发后一度避居嘉兴;1943年十六岁的木心离开乌镇前往杭州,两年后转赴上海艺专求学。1950年木心的母亲被迫交出祖产,前往上海与木心同住。1958年3月乌镇手工艺生产合作社在孙家花园开设铁钉厂。1961年改建为东栅铁器社。据乡邻回忆,当时中堂老厅、楼房尚完整,后屋建造了十个铸铁"冲天炉"。1977年东栅铁器社并入乌镇五金轴承厂。1995年年底该厂破产,孙家花园遂告荒芜。就在同年年初阔别故乡五十二年的木心先生从纽约回上海,独自踏雪寻访老家,这是他少年离家后第一次归返乌镇,但见故园荒败,老人百感交集,日后写成散文《乌镇》并同名古体四言诗一首,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乌镇迎来重生,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全方位启动。时任本镇领导的陈向宏先生,身兼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偶然读到此篇散文,始知木心先生及其成就,决意恳请老人归里,并立即由公司购入孙家花园土地房产,大幅度修缮。2000年经多方辗转,终于和木心先生取得联络。老人有感于家乡的诚意与盛情,决定归来,并将翻新的祖屋易名为"晚晴小筑"。自2001年起由乌镇旅游开发公司出资,耗时五年,晚晴小筑以落成。2006年9月木心先生以七十九岁高龄,返乡安居,直到2011年冬逝世,享年八十四岁。木心先生自幼酷爱艺术。青壮年时期,遭遇了那代人难以避免的政治迫害,著作被没收,几度被囚禁。1982年远赴美国,陆续在台湾出版著作十余种,一时洛阳纸贵,为岛内及海外华语文坛所推崇。九十年代他的部分作品经译介,被列入美国大学文学课课程。新世纪初,耶鲁大学美术馆、芝加哥大学美术馆、夏威夷大学美术馆、纽约亚洲学会,分别举办木心绘画及狱中手稿巡回展。2006年木心先生的系列著作在大陆推出,各阶层读者逐年增多。2011年底逾百位青年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乌镇,参加木心先生的葬礼。少小离家,中岁去国,暮年回乡,乌镇东栅财神湾186号,是这位艺术家传奇一生的起点与终点。2011年7月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聘请贝聿铭弟子设计,在西栅元宝湖畔起建木心美术馆,预计2015年开馆。2014年5月晚晴小筑面南三进辟为木心故居纪念馆。本馆由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组成,展示木心先生生前的照片、画作、手稿、遗物。所有文字叙述均选自木心的著作与诗作。木心先生遗留的画作近三百件,文稿不计其数,因空间有限,本馆的展示仅及木心作品总量的数十分之一。因江南潮湿,纸本与摄影展品均为高仿真制品,所有画作、文稿真迹,将移入西栅木心美术馆,永久陈列。未入内参观。 财神湾游船码头。财神庙。 11:59分参观<b>"江南百床馆"。</b><div><b>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b>长2.18宽1.51高2.12米,榉木圆柱衣罩简洁明快,几何圆榉圆中带角马蹄足坚实,线条清晰。</div><div><b>清.拔步千工床。</b>长2.17宽3.66高2.92毫,千工床工艺全面,耗工大,选料讲究,制作精良,人物众多,题材广泛,形象生动饱满,图纹并茂,层次分明,可称百床中的精品。</div> <div><b>近代.带镜红木花罩雕花床</b>。长2210宽1670高2620毫米缠枝花,圆柱带镜花罩,生灵动感,洋花图案造型流畅,材质上乘。</div> <b>近代.红木透雕如意架子床。</b>长2220宽1680高2020毫米,八爪足塌,红木罗马圆柱豪气,镂空雕花带小镜图纹丰富:雕工精良,西欧情调。<div><b>近代.镂空天长地久双喜床。</b>长1900宽1620高2530毫米,红木四圆柱缠枝西式纹样,红双喜二方连续图纹东方情趣,八爪足塌豪气富贵。</div><div><b>清.小姐床。</b>长2010宽1260高2020毫米,闺床镀金,工艺精湛,人物造型丰富多彩,银子漆色彩大方灵气。</div> <b>近代.福寿双全(钱)围花镂空架子床。</b>长2290宽1780高2390毫米,福寿金钱融入其中,大方和谐,大面积镂空围栏轻松自如,色彩富丽堂皇。<div><b>近代.板圆屏藤榻。</b>长1920宽1100高1000毫米,梓树束腰方足,藤垫舒适美观。</div><div><b>近代.兄弟床。</b>长2100宽1380高2270毫米,平安多福仿红木料,对角凹凸绕藤花罩架子床。</div><div><b>近代.刻花围栏罗汉床。</b>阴刻图案画屏微雕花板,自然大方,脚下用镂空嵌石点缀。</div><div><b>清.拔步千工床。近代.红木透雕如意架子床。</b><br><b>近代.双钱花罩拔步床。</b>长2100宽1600高2400毫米,花罩挂落镂空丰满,围板简洁,双钱纹饰,金玉满堂。<br></div> 在前。 <b>近代.拱顶花罩架子床。</b>长2130宽1450高2760毫米,床罩装饰繁复,人物牛腿圆雕精细,支节倒挂垂莲拱顶大方,古朴亮丽。<div><b>近代.万代绵长镂空带屏架子床。</b>长2200宽1600高2540毫米,满架葡萄丰收,后屏镂雕灿烂,雕花围栏福到。</div><div><b>近代.如意带屏架子床</b>。长2160宽1590高2240毫米,后屏镂板带搁板,冰纹围栏回纹足,富贵如意。</div> <b>近代.嵌骨拔步雕花床。</b>长2100宽2500高2860毫米,拔步栋置完整,拱顶双弧造型优美,富有变化,局部花结雕刻精细,嵌骨豪华。<div><b>近代.姐妹床。</b>长2120宽1430高2360毫米,鸾凤和鸣雕花罩圆屏架子床。</div><div><b>近代.嵌云石三屏罗汉床。</b>红木相嵌云石点缀,大方灵气。</div> <b>清.六柱八腿架子床。</b>长2180宽1580高2250毫米,专花镂空连续纹样图案优美,围栏色彩华丽手感舒适。<div><b>近代.雕花镜面床</b>。长2150宽1580高2150毫米,六柱镜面床罩,红木连环如意,透雕挂落,围栏简洁明快。</div> <div><b>长袍、马褂。</b>原是清代男士的主要服饰,全国皆然。民国初年还曾被定为礼服,至30年代前后,乌镇的商人、绅士、文人们普遍穿着,尤以中老年为多,年轻人即使穿长袍大多不用马褂。<br><b>中山装与学生装。</b>学生装是由西服演变而来,直立单领,无需领带,为青年学生所喜爱。中山装则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据说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三十年代前后,镇上的公职人员多有穿用者,至今仍未绝迹。<b><br></b></div><b>衣俗琐谈。</b><b>裕昌祥绸布店模型。</b><div><b>短衫、长裤。</b>在清代体力劳动者都穿短衫、长裤。扎裤脚,罩马甲,男子上衣大都为对襟。三十年代以后乌镇一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仍穿这类服饰,只是不扎裤脚马甲也不一定罩,部分商人和绅士也便服穿着。<br></div> <b>民国时期服饰</b>。民国成立,结束了封建帝制,取消了服饰禁例,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为之一变。这个时期男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女装则主要是各式袄裙和不断改良的旗袍。 中西合璧,古今并呈。乌镇人的服饰亦然如此。<div>有关矛盾的历史照片。乌镇人的穿着。</div> <b>旗袍。</b>为旗女子之袍,实为满旗女装,腰身平直,衣长至足,20年代以后满汉妇女都穿,长度缩短,腰身收紧,显出了曲线鲜明,端庄典雅的特色,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旗袍风行全国。此后在不断的变化中流传。<div><b>袄桾。</b>原清代汉族女子主要服饰。小袄贴身,大袄长至膝下,都为有袄大襟。裙为长裙,系在长衣之内。30年代前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形制多变,袄短及腰,下摆成弧形,袖似喇队,裙长没足,为当时年轻女子所青睐。<br></div> <b>民俗馆。</b>乌镇历史悠久,距今六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聚落,名叫"乌墩"。到了公元前五百多年春秋时代,乌墩处于吴越两国的边境,吴国在此戍兵防御,改称"乌戍"。自秦汉至隋唐,时而隸会稽,时而属吴郡。宋以后分成乌、青两镇,以至成为两省三府七县错壤之地。六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造就了异常丰厚的文化积淀,吴疆越界的地域位置,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乌镇民俗。民俗即是民间的风尚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又极其广泛。今天我们在金家厅这幢清代的民居中,展示晚清至民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镇的婚育风尚、寿庆礼仪、岁时习俗,对吴、越文化结合的乌镇民俗作一点粗略的介绍。 <b>端午吃粽。</b>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年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树、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div><b>立夏称人。</b>立夏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尝蚕豆、尝咸蛋、啖青梅、品樱桃,谓之"尝新"。农家以麦芽、"草头"和米粉制"立夏饼",亲友互赠。孩童三五邀约,掘竹笋、摘蚕豆、化咸肉、拾野柴、集百家之米,在户外垒灶支锅烧"野火饭",据说吃了不会疰夏。立夏称人以江南最盛,传说三国时刘备之子阿斗于立夏日被带往江东,孙夫人当面称过体重,精心抚养,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写信向诸葛亮汇报,以示尽心,传入民间,相沿成俗。<br></div><div><b>分龙彩雨。</b>农历五月二十"分龙日",亦称"分龙节"。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名分龙,是曰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部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有的在水龙、水桶中放进各色颜料,一声令下,锣鼓齐鸣,各水龙同时对空喷射,尽现五彩缤纷、飞瀑凌空的壮观,男女老少聚集围观,呐喊助兴,出水快而射程远者当为优胜获奖,地方长官亲临现场颁奖。</div><div><b>清明踏青。</b>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届时商贩云集,游人如蚁,旷地上售货摊、演艺场鳞次栉比,河港中踏白船、打拳船竞技斗勇,前后持续半月有余,成为水乡蚕农的狂欢节。<br></div> <b>天贶晒虫。</b>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实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节"天贶节",其原由却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还有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可能是由混浴引申而来。<div><div><div><b>元宵走桥。</b>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至少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祛百病"。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丟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至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演化为一种单纯的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br></div><div><b>贺岁拜年。</b>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div><div><b>中元河灯。</b>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当日道观作斋醮荐福,佛寺行"孟兰盆会",释道两教共举法事,民间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故又称"鬼节"。南宋后已有中元夜放河灯的风俗流行,篾编纸糊的各式花形灯笼,灯中燃烛,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纸糊成船形,内装少许灯草油类点燃,入夜到水边或驾小船至河中摆放,烛火闪闪,随波逐流,蔚为奇观,佛徒为此乃"慈航普",道徒称这是"照冥引路",而老百姓们只当是一种娱乐。</div></div></div> <b>重九登高。</b>农历月初九为重九节,亦称"重阳节"或"登高节""菊花节"。重九节登高插茱萸的风俗由来久远,相传起源于"桓景避难"的故事。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遵照师嘱,于重九日全家佩戴茱萸登上高山,得免大难、后人仿效,遂成习俗。至唐代已演变成传统的游乐节目,其作用似在于健体防病,以御初寒。乌镇近周无山可登,遂以登塔代之,是日有"重阳糕"应市,以赤豆和糯米制成,上插小旗,意以食糕代替登高,插旗代插茱萸。<div><b>中秋赏月。</b>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时值三秋之半,月亮最圆最明,古人以圆月为亲人团聚的象征,故又名"团圆节"。是夕,家人团聚欢宴,亲友互赠节礼,其间则少不了月饼。月华初升,于庭院设案赏月,供品除月饼外尚有瓜果、芋艿、菱藕、毛豆等时令果蔬,大多是还在案头供斗香,以线香托纸板粘合而成,上插各式彩旗,并缀月宫故事,制作精彩,供在户外焚化,有祈求丰收之意。</div><div><b>冬至祀祖。</b>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传统风俗中的大节,亦称"冬节"或"亚岁",节前家家磨粉搓"冬节圆子",备酒做菜,设祭祀祖,颇为隆重,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也有于冬至扫墓者,至冬至起八十一天,分为九个"九",为寒冬之期,旧有"九九消寒图"。相传始于明朝,图中画梅一枝,凡八十一瓣,冬至起依口诀日染一瓣,全部点清则寒尽春来,开始耕作,意在敦促人们在消寒休闲中不忘耕作,还可得到一份冬季的气象资料。</div><div><b>腊月小更。</b>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昔时有"支小更"的习俗,进入腊月,各街、各坊设专人于每日黄昏敲锣击梆,沿街巡走并时而高呼:"寒天腊月,火烛小心,前门关关,后门重重,柴间看看,灰堆坌坌,谨防贼盗,门户要紧。"抑扬顿挫,如歌似吟,至除夕乃罢了。时值寒冬,气候干燥,民间用火又多,镇内木造住房连绵,一旦失火,非同小可,尤须时刻警惕。其时全镇支小更者不下十人,每至黄昏,锣声、梆声、呼声此起彼伏,对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不无裨益。<br></div> 民俗馆内景。节俗厅。惇德堂。婚俗厅。 民俗馆内景。 民俗馆内景。 民俗馆内景。 民俗馆内景。 民俗馆内景。 民俗馆内景。 江南民俗馆示意图。 乌镇的街道。 乌镇的街道。 12:31分进入"高公生糟坊"参观。<div><div><b>乌镇高公生糟坊当年的金字招牌。</b>乌镇高公生糟坊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糟仿原址乌镇北栅,前店后坊,构成生产销售一条龙格局。产品有白酒、黄酒、米醋、酱油、酱菜、糟蛋等。由于制作精良,货真价实,业务不断发展,名闻遐迩。每天东西南北货船云集门前河埠,顾客川流如梭,应接不暇。日军侵占乌镇后,民不聊生,市场萧条,糟坊每况愈下,惨淡经营勉强维持。新中国成立后曾改造为乌镇酒厂。2000年10月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恢复高公生糟坊,以供中外游客参观传统酿造工艺,品尝江南佳酿。这里陈列的是高公生糟坊当年悬挂的三块金字招牌。由此可见当年糟坊风貌一斑。</div></div><div><b>"乌镇"牌三白酒。</b>座落在乌镇东栅大街280号的高公生糟坊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该店前店后坊,秉承生产销售一条龙格局。产品有白酒、乌酒等。三白酒生产要经过大米浸淋、蒸饭、摊凉、下缸、糖化、前期发酵、后期发酵、固液分离、蒸馏、储藏陈酿几道环节。产品具有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的特点,受到百姓的喜爱。<br></div> 高公生糟坊。 高公生糟坊。 高公生糟坊。 高公生糟坊。 参观"东市纺织"和"宏源泰染坊"。<div><b>脚踏提综织布机。</b>有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而且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坐着操作,手脚并用,两脚协调踩下踏板,两只手来回投梭、接梭,经纬线在交织中变成一卷老粗布。<br></div><div><b>染坊内景。</b></div> <b>"宏源泰染坊"。染坊内景。</b><div><b>继往开来。</b>蓝印花布作为一种质朴的民间工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近代受"洋布"的冲击,曾一度冷落,但并未泯灭。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文化品味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变化,返朴归真的追求,蓝印花布又重放异彩,更有了进步和发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吸收了剪纸、木刻、版画、国画、书法的艺术精华,发展了形式多样的工艺品,融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并走向了国际市场。<br></div><div><b>源远流长。</b>蓝印花布在桐乡、乌镇地区盛行已久,明、清时广泛用于蚊帐、头巾、被服、围幔等日常用品。图案的构思、花版的镂刻、印染的工艺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其花样大都选用"福寿双全""麒麟送子""凤穿牡丹""鱼跃龙门""满园春色"等吉祥图案,深受大众喜爱。无论城镇乡村,几乎家家都有几件蓝印花布的衣物,直至四、五十年代依然如此。<br></div><div><b>牧羊图。</b></div> 清明上河图。扇子。蚊帐。 <b>民间工艺的奇葩-蓝印花布。</b>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浇花布",乌镇一带多称"拷花布",由来久远。它取天然植物蓝草的色素为染料,以黄豆粉和石灰粉为防染浆,刻纸为版,刮浆漏印,染色而成。秦汉时逐渐兴起,宋元时已趋成熟,至明清极为盛行。日常生活用品中从蚊帐、被褥、衣服、帐幔到头巾、饰品广泛采用,随处可见,蓝印花布遍及城乡,成了大众生活中常见的面料。<div><div><b>制作蓝印花布一般需经过四道工序:</b><br><b>一、制作花版。</b>大都以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选定画稿,墨印在用柿漆裱糊的棉纸版上,镂刻成花版,再抹上熬树天然桐油三至四次,干燥后备用。</div><div><b>二、漏版拷花。</b>用黄豆粉与石灰粉拌和,加水调成防染浆;将花版复在棉布上,透过花版轻轻刮上浆料;明晾七至十天,使之干燥。<br><b>三、蓝草染色。</b>取蓝草色素制成"土靛",放入染缸,用稻草或糠加温,将拷过花的棉布浸泡染色,捞起在空气中氧化,反复九至十次,直至达到需要的色位为止。<br><b>四、刮花整理。</b>将染色后的花布放在阳光下曝晒或室内阴晾,使之完全干燥,然后刮去染色花布上残余的防染浆干灰,一幅蓝白分明,纹样清晰,质朴而典雅的蓝印花布即呈现于眼前。</div><div>乌镇地处浙北富庶之区,土沃而人稠。宋室皇朝南渡,士大夫寓镇卜居,人文荟萃,经济繁荣。蓝印花布的发展也迅速而精深。明、清时期大小染坊不下十余家,宏源泰、潘恒利、吴生泰、郑隆盛、米宏茂、恒泰、亿泰、茂泰生等坊都有相当的历史。大都兼营拷花。数百年的漫长历史,几十代的能工巧匠,使蓝印花布的工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图案构思精巧,寓意深长;点、线、面组合巧妙,主次虚实分明,粗细疏密适度,融进了青铜饰纹的高古、秦砖汉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使寻常的衣被、普通的饰物,具有了高雅的艺术内涵。雅俗共赏,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绵延不绝。近代随着"洋布、洋染料"泛起,蓝印花布曾经一度衰落,但凭着她自然、淳朴的特质,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是衰而不竭。进入现代社会,人们返朴归真的追求,古老的民间工艺重放异彩。蓝印花布不仅在国内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进入了国际市场。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甚至欧美各国备受青睐。为了展现蓝印花布的风采,探寻民间工艺的内涵,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修复了乌镇宏源泰染坊,演示传统的工艺流程,展出古今实物精品,以求让人们对这一民间工艺的奇葩有更多的了解。</div></div><div><b>蓝印花布的雏型-夹缬。</b>蓝印花布的兴起,始于秦汉,其时造纸术尚未发明。最早的印染方,,是用两块木板雕刻同样的花纹,将织物夹在中间进行染色,称为"夹缬","缬"即是纺织物,"夹"乃指印染的方法,这便是蓝印花布的雏型。这种夹缬染色法在唐代还普遍采用,宋元以后才逐渐演化为纸版刻花印染。</div><div><b>蓝印花布的横向演绎。</b>近代随着化学染料的推广和印染技术的发展,蓝印花布不仅可以染成蓝色,也可以染成红色、玫瑰色,以至黄色、绿色,成为蓝印花布的衍生。这样的作品,在四、五十年代已经普遍出现。</div> "宏源泰染坊"。染坊内景。 染坊内景。 染坊内景。 <b>乌镇水龙会</b>。乌镇素重消防,各坊置各水龙遇灾齐出施救,由来甚久。经费由各坊自集人员都志愿参加。安置水龙之处称龙所,分工有龙头、传锣、抬龙、扣水等项。 平时各自从业,遇灾即奔龙所各司其职,出动扑救,原先都系木制抬龙,清光绪间相继添置纱带, 抗战后陆续为新式泵波龙所替代。镇上且有演龙的习俗。每年分龙日(农历五月二十日)各坊水龙齐集旷地,竞演水力,各显技艺,热闹壮观,实在也是一次精彩的消防演习。<div><b>救火器具。</b>木制抬龙/铁制抬龙/叉子(非餐饮)/撬棒/水桶/扁担/火球(照明)/蓄水桶/消防推车。</div> 乌镇水龙会。救火器具。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b>合一书局。</b><div><b>茶。</b>一杯来自茅盾笔下的江南茶,在墨香缭绕中,唤醒过往。</div><div><b>书。</b>一本记录时代印记的书,翻开扉页间,重现风云。</div><div><b>路。</b>一条文学与心灵交融之路,思想之路,精神之路。<br>它们都有一个,灵魂深处的故乡。茅盾、文学、真理<br>岁月更迭,从未迷失;品一盏茶,读一段史,合一书局,我们一直在路上。<br></div><div>书局内景。</div> 乌镇东栅景色。 <b>乌镇东栅景色。</b><div><b>龙凤呈祥柱。</b>在远古时代人们的观念中,龙是征服自然的人格神的化身。人类借助于龙的神力才得以繁衍至今。从众多的民俗和民间美术中,龙凤是一种自我理解、自我力量的体现。至于凤则一直与女性美、爱情的忠贞、生活的幸福分不开。几千年来龙凤形象一直留在人们的心目中,龙凤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龙凤和龙凤文化是永生的。因为它们是我们民俗心理上永恒的"生物"。<br></div> 13:07分参观<b>"江南木雕陈列馆</b>"。我国木雕工艺的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尤其盛行。本馆所陈列的大多是民国前后江南一带民间保存至今的部分建筑木雕,家具木雕和雕塑作品共计335件。建筑木雕多见于宫殿,庙宇,民居,园林。主要分布在梁坊,檀条,答牵,牛腿,挑头,梁垫,雀替和构成外廊空间的天花,格扇,栏杆和门窗之上。建筑木雕选材广泛,整体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刀法朴实,表现风格浑厚,装饰性强。家具木雕选料考究,材质精良,雕刻精细典雅,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尺度适宜,崇尚镶嵌,从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有的雕刻构件,已成为其有独立性的雕塑作品。江南木雕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有很高的欣赏性,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幅生动现实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人们所在不同地域,不同民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心理,儒学,道教释家思想和价值观。木雕艺术是我们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体现,从民间艺术的的审美形式看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旧有的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它为我们今天艺术审美形式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div><b>清晚期.牛腿(雀替).圆雕。<br></b></div><div><b>雕刻柱子。</b></div> <b>龙门骨架-立体木雕组件。</b>倒置的梁垫,翘角的雀替,梁与栏杆之间空间比例的失调…..这一场似乎面向一个荒诞的世界,然而看其各部件。那是个个丁是了,卯是卯,内质与外表的统一,功能与寓美的和谐。<div><b>骑门雕花大梁。</b>雕花大梁是用整段香樟木制成,总长为4.1宽0.66厚0.36米,重达341公斤,大梁雕刻精细,两头草龙纹饰与鱼鳃纹线修长流畅,全家福人物造型形象生动,为郭子仪七子八婿全家团圆的生活场景。</div><div><b>五子登科</b>。清.浅浮雕木床花架。</div> <b>弥勒佛木雕。</b>此弥勒佛木雕是用一块银杏的木头雕刻而成,佛像表面贴有金箔并刷上了颜料。弥勒佛的原型是中国五代后梁时宁波的契此和尚,因身着布袋,也称"布袋和尚"。此木雕中十二个弥勒佛形态各异,精湛的雕工把佛的宽广胸怀和乐观态度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div><b>刘海戏金蟾。金玉满堂。</b>牛腿.圆雕。</div><div><b>雕花长窗裙板。</b></div><div><b>四季平安。</b>清.透雕折枝花。</div> 木雕展厅内展品。 <b>张生跳墙。</b>家具部件.浮雕。<div><b>加官进爵。</b>清.牛腿(雀替).圆雕。</div><div><b>莲花缠枝纹</b>。雀替.浮雕。</div> 乌镇东栅小吃店和石桥。<div><b>余榴梁钱币馆。</b>"历朝多少兴亡事,都付不言阿堵中"。钱币虽无声息,但它却是历朝兴衰最直接的见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韵味。钱币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光彩夺目的一章。中国钱币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商代,我国最早的钱币"贝"便诞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布币、刀币,秦代推行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汉代使用五铢钱,唐武德四年废五铢铸"通宝",南宋始现纪年钱,元行纸币,明通白银,清光绪开创机器制币,民国银元让位于纸币,新中国成立后使用自己印刷的人民币。出生于桐乡乌镇的钱币学家余榴梁先生,长期从事钱币的收藏与研究。他殚精竭虑,收藏各种钱币近三万种,其收藏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价值之高,堪称全国之最。他为了支持家乡的旅游事业,决定将自己收藏的近三万种钱币藏品,分类分批在此展出,以飨观者。</div> 13:20分参观"茅盾故居"。<div><b>参观路线及消防逃生图。</b></div><div><b>立志书院。</b>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国民初等男学。茅盾与胞弟沈泽民曾先后在该校就读。1927年淑德女学并入,更名为立志完全女学(1937年因抗战而停办)。1949年曾在此设立乌青镇图书馆,1951年起改作乌镇幼儿园。1988年桐乡县人民政府将立志书院旧址拨归茅盾故居。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修,作为茅盾故居的陈列用房,同年6月开工,至翌年2月竣工。1991年7月4日落成开放。</div><div><b>乌镇-茅盾故乡。</b>水乡乌镇,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腹地,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脉绵长。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于乌镇观前街17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br></div> <b>矛盾纪念馆。</b><div><b>矛盾塑像。</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六十余载的革命文学生涯中,茅盾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革新《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蚀》《子夜》《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一月花》等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div><div><b>故乡沃土。</b>乌镇地处苏杭之间,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得风气之先。历代先贤名人,为乌镇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19世纪未20世纪初乌镇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强国富民之道。茅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br></div><div>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矛盾《可爱的故乡》</div><div><b>家学熏陶。</b>茅盾出生于晚清乌镇的普通人家。曾祖父沈焕曾在广西梧州税关供职。祖父沈恩培为清未秀才。父亲沈永锡业中医,有维新思想。母亲陈爱珠出生于名医世家,知书达礼。茅盾因此受到比较开明的家庭教育和维新思潮的熏陶。<br><b>曾祖父沈焕(宁芸卿)</b>。沈焕(1835-1900),念过私塾,渐通文墨。早年在乌镇经营刨烟店,三十岁时离乡去上海、汉口闯荡,由山货行伙计升为股东、老板,后捐资出任广西梧州府税关监督,晚年回乌镇定居。<br></div><div><b>沈恩培为观前街"锦兴斋"纸扎店书写的告示。</b><br><b>祖父沈恩培(字砚耕)。</b>沈恩培(1854-1920),秀才出身,善写大字,书法工整圆润,常为邻里亲友题写招牌、门联、匾额等。经营"泰兴昌"纸店,曾在家塾任教。<br><b>外祖父陈世泽(字我如)。</b>陈世泽(1828-1898),出生于中医世家,医术精湛,为江浙一带名医。著有医学著作《内经素问校注新诠》初稿。为人耿直,招收学徒亦十分严苛。因此在他晚年名声最大的时候,门下弟子也不过四五人。<br></div><div><b>父亲沈永锡(字伯蕃)。</b>沈永锡(1872-1905),十六岁考中秀才,受维新运动的影响,崇尚实业救国,自学微积分及声、光、化、电等知识,也常读进步的社会科学著作,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茅盾五岁由母亲启蒙。七岁进家塾,父亲沈永锡执教,常以"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勉励茅盾。<br>茅盾曾就读的家塾/《天文歌略》/《地理歌略》。<br>父亲对我十分严格,每天亲自节录课本中四句要我读熟。他说:慢慢地加上去,到一天十句为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div> <div><b>母亲陈爱珠。</b>陈爱珠(1875-1940),出生于名医世家,自幼读书识字,性格坚强而有远见。十四岁起开始替父亲当家理财,颇有治家之能。婚后在丈夫的影响下也常读进步书刊。<br>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为什么父亲自己不教我,而要母亲教我呢?因为一则此时祖母当家,母亲吃现成饭,有空闲;二则也是主要的,是父亲忙于他自己的事,也可以说是他的做学问的计划。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div><div>在母亲陈爱珠逝世三十周年之际,茅盾写了一首怀念母亲的旧体诗。<br></div><div><b>七律.茅盾。</b><br>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br></div><div><b>矛盾塑像(1896-1981)。</b></div><div><b>生平简表。</b><br><b>1896-1915。</b>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青镇(今乌镇)观前街17号。1913年夏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b><br></b></div> <b>矛盾笔名印集。</b><div><b>1916-1925。</b>1916年8月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10月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1月接任《小说月报》主编。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担任党中央直属联络员。1922年春担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5年12月被选为代表出席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iv><div><b>1926-1936。</b>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4月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9月首次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1928年7月东渡日本,创作《从牯岭到东京》和《虹》等。1930年4月返回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1月《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br><b>1937-1948。</b>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和《呐喊》(后改名《烽火》)主编。1938年4月创刊并主编《文艺阵地》。1939年3月赴新疆学院任教,任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1940年5月到达延安,后曾在边区"文协"和"鲁艺"讲演、讲学。10月赴重庆,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委员。1942年6月开始在桂林创作《霜叶红似二月花》。1945年6月在重庆参加文艺界举办的"茅盾五十寿辰和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1946年12月第一次访问苏联。<br><b>1949-1981</b>。1949年7月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协前身)主席。10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1950年3月当选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1957年11月随毛泽东主席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1965年1月卸任文化部部长职务,当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11月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开始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1981年3月27日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五岁。</div> <b>启蒙之光。</b>茅盾在乌镇度过了他的小学时代,后相继赴湖州、嘉兴、杭州就读中学,1913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在此期间他遇到了许多助他成长的良师益友。<div><b>湖州府中学堂。</b>1910年春茅盾考入湖州府中学堂,时任校长为同盟会会员沈谱琴。后来湖州名人钱恂任临时校长,并教授作文课,他在茅盾写的《志在鸿鹄》作文后评语:"是将来能为文者"。<br><b>嘉兴府中学堂。</b>1911年秋茅盾转入嘉兴府中学堂。校长方青霜为同盟会会员,学校的民主气氛浓厚,这让茅盾感到十分兴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不少有民主思想的教师离校参加革命,学校停课。复课后茅盾等学生因反对守旧学监,被学校除名。<br>嘉兴府中学堂校门/湖州府中学堂校园/1962年10月21日矛盾致嘉兴市第一中学贺词。<br><b>杭州私立安定中学</b>。在母亲的支持下,茅盾于1912年春插班入读杭州私立安定中学。在人称"钱塘才子"张相及教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杨老师等影响下,茅盾养成了博闻强记的习惯,系统地学习国文并打下扎实的诗词基础。杭州私立安定中学校门。<br><b>北京大学。</b>1913年夏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校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所开课程中西合璧、古今融通。特别是陈汉章、马裕藻、沈尹默和沈兼士等国学名师以及诸多外籍教师,为茅盾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和外文基础,极大地拓宽了茅盾的文化视野。此外茅盾利用假期研读二十四史。<br>1913-1917年北大预科校址。<br></div><div><b>革命之涛。</b>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茅盾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受《新青年》影响,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新文学旗帜,主编并革新《小说月报》,参与发起中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革命的洪流中逐渐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与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br></div><div><b>立志小学。</b>1904年在立志书院的原址上创办了立志小学,茅盾成为第一批学生。茅盾的表叔卢学溥担任校长,其中教授国文、修身、历史等课程的沈听蕉,对童年茅盾有着深远的影响。<br></div> <b>乌镇。</b>1904年春就读立志小学。1907年春升入乌青镇高等小学。<br><b>湖州。</b>1910年春插班湖州府中学堂二年级。<br><b>嘉兴。</b>1911年秋转入嘉兴府中学堂三年级。<br><b>杭州。</b>1912年春插班杭州私立安定中学四年级下学期。<br><b>北京。</b>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div><b>求学足迹。</b>立志书院讲堂/植材小学旧时校门。<b><br></b><b>沈听蕉(1875-1934)。</b>字鸣谦,廪生。博学多才,崇尚维新,与沈永锡(茅盾父亲)、卢学海(茅盾表叔)交谊深厚。早年自设私塾,后担任立志小学教员。<br><b>卢学海(1877-1956)。</b>字润泉、鉴泉,举人。系茅盾表叔,也是茅盾就读立志小学时的校长。1912年出任奉天教育厅和北洋政府财政部秘书,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公债司司长。1916年茅盾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由其举荐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br><b>乌青镇高等小学。</b>1907年茅盾升入乌青镇高等小学(后更名为植材小学)求学。学校开设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音乐、图画、体操等课程,所聘教师大都是从上海和日本进修回来的高材生。当时的茅盾已经萌生了远大志向,老师评价其"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急思升学,冀着祖鞭,实属有志。"<br></div><div><b>《文课》矛盾小学时期作文本。</b>1909年,两册,共37篇,1.6万余字。</div><div><b>商务印书馆的十年。</b>1916年8月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初出茅庐的他致函时任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陈述自己对本馆新出版《辞源》的看法,因此受到重视,被调整到国文部随孙毓修从事译书工作。从此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崭露头角。他从翻译起步,受《新青年》影响,介绍西方弱小民族文学作品,主编革新《小说月报》,抨击旧文化,传播新思想、新文化。<br><b>上海商务印书馆旧貌/茅盾进商务印书馆时的职员录/茅盾的第一部译作《衣.食.住》/第一篇翻译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和最早的文论/《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续侠隐记》《家庭与婚姻》《倍那文德戏曲集》。</b></div><div><b>《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十二号</b>。1921年,沈雁冰主编。</div><div><b>《欧洲大战与文学》(小说月报第十五卷第八号)。</b>1924,沈雁冰主编。</div><div><b>主编《小说月报》。</b>1920年1月茅盾起草了《小说新潮栏宣言》,打开了旧文学顽固派堡垒的缺口,以写实主义文学创造中国之文艺。1921年通过茅盾主编和革新,《小说月报》成为新文学运动主要阵地之一,,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br>茅盾主编《小说月报》时摄于寓所/《小说月报》改革宣言/《小说月报》。<br><b>成立文学研究会。</b>1921年1月4日中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正式成立,发起人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茅盾)、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br>"五四"时期在上海的茅盾/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央公园成立时的成员合影/1921年3月茅盾(右坐)与沈泽民、郑振铎、叶圣陶(自左向右)在上海半淞园聚会/文学研究会宣言/"五四"时期茅盾发表的部分文论/《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文学与人生》。<br></div> <b>加入中国共产党。<br>投身革命。</b>1920年10月茅盾由李达、李汉俊介绍参加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br><b>钟英的由来</b>。党中央因为我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是个很好的掩护,就派我为直属中央的联络员,暂时我就编入中央工作人员的一个支部。外地给中央的信件都寄给我,外封面写我的名字,另有内封则写"钟英"(中央之谐音),我则每日汇总送到中央。外地有人来上海找中央,也先来找我,对过暗号后,我问明来人住什么旅馆,就叫他回去静候,我则把来人姓名住址报告中央。因此我就必须每日都到商务编译所办公,为的是怕外地有人来找我时两不相值。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1923年7月茅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8月5日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中央委员毛泽东代表中央出席指导,这是茅盾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革命运动。6月茅盾、沈泽民等分别参与编辑的《公理日报》《热血日报》,揭露五卅惨案真相。8月茅盾与陈云等同志领导上海商务印书馆罢工运动。<br>《共产党》刊物第一号/1920年12月7日《共产党》第二号刊登茅盾译文《美国共产党宣言》/1925年6月创办的《公理日报》《热血日报》/1925年8月茅盾起草的商务印书馆罢工"复工条件"。<div><b>大革命风暴。</b>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5年11月党中央指令茅盾与恽代英筹备组织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12月茅盾被选为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会后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6年3月底茅盾回到上海,全身心从事政治工作,先后代理和担任国民党上海交通局主任。1927年1月茅盾奉中共中央之命,携夫人孔德沚抵达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4月担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积极宣传工农运动。<br>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中央党部职员表/1926年1月茅盾在开往广州的"醒狮轮"上/1926年1月茅盾在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留影/1926年初在广州,左起:茅盾、恽代英、张廷灏。<br><b>笔墨之声。</b>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奉命撤离武汉,隐居上海,后又远走日本。茅盾带着对大革命失败的痛心与思索,用笔书写时代风云,揭示社会状况,创作了大量经典小说,矗立起一座现实主义文学丰碑。<br><b>茅盾笔名的由来。</b>"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不到的,这草头就是叶圣陶给我加上的。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雁冰兄在第一份原稿上署名"矛盾",他自有他的意思,可是《百家姓》中没有矛姓把"矛"学改写成"茅"字,其是姓茅名盾,似乎好些,这是我的意思。叶圣陶《叶圣陶府跋集》</div><div><b>《蚀》的前前后后。</b>《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7月茅盾奉命撤离武汉,奔赴南昌,路阻九江,病卧牯岭,隐居上海。面对大革命的成败得失,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茅盾决心把这段跌宕起伏的岁月真实地记录下来。1927年9月他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人物原型,以女性故事为突破口,开始创作小说《幻灭》,并首次使用笔名"茅盾"发表于《小说月报》。后来他又陆续完成了小说《动摇》《追求》。1930年5月《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由开明书店出版。<br></div><div><b>抗争之途。</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茅盾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积极参与抗日文艺救亡运动。主编《文艺阵地》等一批深有影响的抗战文艺刊物,创作了《你往哪里跑》《白杨礼赞》《清明前后》等文艺作品,反映出他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在抗战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时期,茅盾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民主运动,为新中国的诞生不畏艰辛、努力奋斗。<br></div> 商务印书馆是茅盾文学和革命的起点。初入商务印书馆的茅盾,在函授学社做英文阅卷员,后跟随中国现代童活鼻祖孙毓修编写童话、校订古籍,之后编辑杂志、撰写进步文章。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茅盾从一位普通编辑迅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编辑大家,也完成了从一位进步青年到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文艺理论家的蜕变。<br>"我如果不是到上海来,如果不是到商务印书馆来工作的话,可能就没有自己文学上这样的成就。"茅盾<div><b>日本之行和《虹》。</b>1928年7月初为了避开国民党的通缉,茅眉秘密东渡日本。在日本茅盾有了更多文学创作、神话研究的空间。在日本期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虹》《诗与散文》等7部短篇小说,《樱花》等12篇散文和《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关于高尔基》等文论,以及《中国神话研究ABC》《神话杂论》等著作。1930年4月5日茅盾回到上海。<br><b>《虹》。</b>《虹》是茅盾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主要塑造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青年知识女性梅行素的成长过程,反映了从"五四"到"五卅"这段历史时期新旧势力、新旧思想的矛盾与斗争。茅盾将梅女士人物性格的发展写得绵密真实,而将梅女士成长的时代背景营造得丰富多彩。<br>"我以为这是我第一次写人物性格有发展,而且是合于生活规律的有阶段的逐渐的发展而不是跳跃式的发展。"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div><div>《幻灭》(开明书店,1930年5月初版)/《蚀》(开明书店,1930年5月处版)/《虹》(开明书店,1930年3月初版)/《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4月初版)。</div><div><b>文学论争。</b>1928年至1929年间,中国革命文艺界内部发生了一场以创造社、太阳社为一方,以鲁迅、茅盾另一方的论战,文学史上称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茅盾积极参与了这一场论战,他提出并丰富了自己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关于文学的描写对象、服务对象问题。这正是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文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br>"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就开始创作了。"茅盾《从牯岭到东京》<br>《虹》手稿之一/1929年5月茅盾在日本送别即将回国的杨贤江夫妇。<br></div> <b>《子夜》。</b>在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茅盾进行了深入观察与思考。从1930年秋开始,他在上海的同乡故旧中间走访,了解并记录有关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写作素材,以此创作出一幅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时代画卷。1933年1月《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横空出世。<br><b>《子夜》划破黑暗。</b>小说从《夕阳》定名为《子夜》,既象征着最黑暗的时期,也寓意了黎明将至。《子夜》以20世纪30年代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卓有成效地把重大题材艺术地处理成史诗般的作品。<br>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子夜》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成绩。瞿秋白<br>我有这么个印象,他(茅盾)写《子夜》,是兼具文艺家写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的。叶圣陶<br>这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朱自清<br>《子夜》是20世纪世界文学巨著中,可以和《追忆逝水年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杰作。(日)筱田一士<br>《子夜》手稿。 <b>《林家铺子》和《春蚕》的问世。</b>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战火迅速波及江南的城市乡镇。加之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高压统治,引起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尖锐化。茅盾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林家铺子》《春蚕》等一系列乡镇题材的作品。<div><b>《林家铺子》。</b>描述了江南小镇善于经营的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苦苦挣扎,百般努力,但在黑暗势力的层层盘剥下,最终破产倒闭的故事。1932年7月发表在《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br><b>《春蚕》</b>。以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农村为背景,描写了老通宝一家为春蚕夜以继日、辛苦劳作,却因丰收而负债的情形。由此揭露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以及地主高利贷者重重压榨农民的罪恶,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面貌。1932年11月发表在《现代》第二卷第一期。<br></div><div><b>茅盾著作。</b></div><div><b>创刊《文艺阵地》。</b>1938年2月底茅盾携家人抵达香港,主编《文艺阵地》,高举现实主义战斗旗帜,广泛团结抗战中的进步文艺力量,推动形成全面抗战文艺运动的新格局。<b>《文艺阵地》创刊号(1938年4月)。<br></b></div> <b>从东南海滨到西北高原/1937年-1949年茅盾的革命足迹。<br></b><b>新疆风雨。</b>1939年3月至1940年5月茅盾在新疆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会长及《反帝战线》编委会编委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茅盾不遗余力地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以抗日救国为主的新文化运动,为推动新疆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1939年茅盾与新疆学院部分学生合影。<br><b> 从桂林到重庆。</b>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茅盾从香港到桂林,在桂林期间创作了《劫后拾遗》《霜叶红似二月花》等重要作品。1942年底茅盾由桂林抵达重庆,仍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委员的身份,参加社会进步活动,同时积极从事创作、翻译与文学评论。<br>茅盾(左)与老舍(中)、于立群(右)在重庆/茅盾在重庆寓所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书箱封面。<div><b>文化界的光荣</b>。1945年6月中共中央委派徐冰、廖沫沙专程拜访茅盾,恳谈祝寿一事。<br>我明白了徐冰的意思。共产党是不主张为个人祝寿的,但此时此刻的祝寿是为了通过这一活动扩大民主力量的影响,宣扬正气,打击反民主的势力。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其实六月二十四日并非我的真正生日,一九四五年也不是我的五十周岁。不过我对这些生活细节一向不放在心上,也就任朋友办起来了,办得十分热闹。茅盾《我走过的道路》<br></div><div>当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路程》,同时刊登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的专题文章,指出:"他所走的方向,是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中国人民大众解放服务的方向,是一切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应走的方向。中国人民应当把茅盾先生二十五年来成就看成是中国文化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中国人民的光荣。"<br></div><div><b>茅盾五十寿辰和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嘉宾题词</b>。1945年6月。<br></div> 6月24日由郭沫若、叶圣陶、老舍等人发起,重庆文艺界举行茅盾五十寿辰和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庆祝茶会,沈钧儒、柳亚子、邵力子、王若飞、马寅初、邓初民、冯雪峰等近六百人到会祝祝贺。<div><b>毛泽东致沈雁冰的信。</b><br>雁冰兄:别去忽又好几年了,听说近来多病,不知好一些否?回想在延时,畅谈时间不多,未能多获教益,时以为憾。很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敬祝 健康!<br>毛泽东上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br><b>延安阳光</b>。1940年5月26日茅盾抵达延安。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去鲁迅艺术文学院,为师生授课,热心辅导延安青年进行文学创作;参加延安的各种学术讨论会、座谈会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在延安期间,茅盾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充满信心。1940年茅盾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讲课。<br></div><div><b>文化之使。</b>新中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首任文化部部长,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协前身)主席,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肩负起全国文艺工作的领导重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重要贡献。1950年3月茅盾当选为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事业与中外文化交流。<br>1949年10月21日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时全体委员合影/1949年元旦,在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途中,茅盾请同行的李济深在手册上题写新年献词。这是他们迎接新中国的共同心声。</div><div><b>迎接新中国。</b>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月1日茅盾与郭沫若等56位到达东北解放区的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和朱德,祝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2月25日茅盾和郭沫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人士从沈阳抵达北平,共襄建国大业。<br><b>参与国旗、国徽及国歌的制定。</b>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茅盾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并任"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第六小组副组长。<br></div><div><b>书信。</b>茅盾著述浩繁,书信的数量也极为庞大,留存下来的书信数以干计。这些书信,成为我们了解茅盾的又一个窗口。<br></div><div><b>创作。</b>茅盾是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他创作的作品类型丰富,题材多样,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茅盾的长篇小说,以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内容构成宏大的画卷,以史诗性的特征蜚声文坛;他的中短篇小说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为人们所称道。</div> <b>诗词。</b>茅盾在创作生涯中,常以诗词寄寓情感,表达思想。他的诗作题材丰富,意蕴深远。<div><b>翻译。</b>茅盾的文学生涯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起步的。他认为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一半是为了"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一半也是为了"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茅眉翻译的作品涉及近30个国家的两百余部作品,涵盖了多种文学题材和文学样式。</div><div><b>文学评论。</b>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扶持青年作家,指导创作方面,撰写了大量文学评论,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iv><div><b>神话、童话。</b>茅盾的童话创作和神话研究,始于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期。茅盾采撷外国童活和中国寓言故事,用白话文重新创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在我国系统研究神话方面,茅盾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出版了《神活研究》《中国神话研究ABC》《北欧神话ABC》等著作,奠定了神话研究的基石。<br></div> <b>走在民主运动的行列中。<br>重返上海。</b>1946年5月茅盾回到阔别八年半的上海,撰写了《十五天后能和平吗?》《下关暴行与人民最后的期望》《对死者的安慰和纪念》《谈平等与自由》《鲁迅是怎样教导我们的》等近三十篇杂文,揭露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真相,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茅盾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撰写的文章。1946年10月19日茅盾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号召大家弘扬鲁迅精神,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而斗争。1946年茅盾与许广平在鲁迅墓前。<div><b>访问苏联。</b>1946年12月5日茅盾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携夫人孔德沚赴苏联访问。1947年1月起茅盾的访苏见闻在国内报刊连载。1947年4月25日回到上海后,他又写了大量介绍、宣传苏联的文章,汇集出版了《苏联见闻录》和《杂谈苏联》。<br>《杂谈苏联》/茅盾与外国友人在访苏归途的轮船上/茅盾夫妇在莫斯科第一次见到胞弟沈泽民的女儿玛娅/1947年茅盾(右)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向记者谈访苏观感。<br></div><div><b>新的使命。<br>首任中国作协主席。</b>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当选文联副主席。1949年7月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茅盾当选文协主席。1953年10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茅盾为中国作协主席。<br>毛泽东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与周扬、茅盾、郭沫若在主席台上/1980年3月茅盾在北京寓所会见巴金(后担任第二任中国作协主席)。</div><div><b>提携新人</b>。作为文化部部长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十分重视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他大量阅读各地的文学杂志,凭借自己丰厚的学养和创作经验,从中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茹志鹃、王汶石、杜鹏程、林斤澜、玛拉沁夫、敖德斯尔等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作家,都曾受到茅盾的提携。<br><b>创刊《人民文学》。</b>1949年9月茅盾代表即将创刊的《人民文学》杂志请毛泽东主席题写刊名。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复信:<br>雁冰兄: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毛泽东 九月二十三日<br><b>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b>毛泽东<br>1978年12月儿童文学创作讲习会学员在北京拜访茅盾。后排右四铁凝(现中国作协主席)。1958年10月茅盾(右)与玛拉沁夫在亚非作家会议期间。<br>那时,我从内蒙古初到北京,"初出茅庐",年龄刚20出头,我对长者怀有一种敬畏的心情。见面时,从来不敢贸然上前同茅公交谈,可他每次看见我躲在人群后头,就走过来亲切而慈祥地微笑着,主动地跟我招呼一声:你来了,这时,我才鼓起勇气,上前与他握手,向他问候。玛拉沁夫《玛拉沁夫文集》</div><div><b> 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b>。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沈雁冰(茅盾)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br>新中国诞生了,这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件喜事,这也是亚洲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件喜事!茅盾《迎接新年,迎接新中国》<br></div><div><b>国际和平使者。</b>茅盾担任文化部部长期间,不辞辛劳,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新中国形象。1951年1月茅盾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为争取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br>1962年7月9日茅盾在莫斯科召开的争取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会上发言。1962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代表团团长茅盾在争取普遍裁军与和平世界大会上的发言》。<br></div><div><b>回忆之镜。</b>粉碎"四人帮"以后,耄耋之年的茅盾再现"五四"风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参与文艺界冤假错案的平反,为迎接中国文艺的春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晚年的茅盾遵照党中央的要求,亲笔撰写了四十万字的回忆录,并在《新文学史料》上连载,引起强烈反响。<br></div> <div><b>岁月重光,回忆录的诞生。</b>1976年3月茅盾在家人的协助下,克服年迈体弱的困难,先以口述录音的方式,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又在录音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增补,亲自撰写回忆录。后由韦韬夫妇根据茅盾的口述录音以及收集的诸多资料,续写完成煌煌巨著《我走过的道路》。《我走过的道路》于1981年10月出版。该书记录了茅盾文学与革命的一生以及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div><div>1974年12月茅盾迁居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六年时光。<br><b>恢复党籍。</b>1981年3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我国伟大的革命作家沈雁冰(茅盾)同志,青年时代就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就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8年以后,他同党虽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临终以前恳切地向党提出,要求在他逝世后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根据沈雁冰同志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br>1981年4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恢复沈雁冰党籍的报道。<br>邓小平同志主持追悼会,胡罐邦同志致悼词。<br>茅盾逝世后,根据中国作家协会的报告,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成立《茅盾全集》编委会,编辑出版《茅盾全集》。 筹建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和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两处茅盾故居。成立中国茅盾研究学会。<br>1983年3月首届中国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在北京成立时全体会员合影。1985年7月4日乌镇茅盾故居落成,周巍峙揭幕。1985年3月27日北京茅盾故居揭幕式上夏衍致辞。<br></div><div>1985年《茅盾全集》(1-9卷)出版30年以来首度发现完整的茅盾小说。</div><div>茅盾晚年手稿。</div> <b>晚霞之晖。</b>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8年以后他虽然同党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在长期的革命和文学生涯中,茅盾始终信仰坚定、不忘初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两份遗嘱,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div><b>最后的心愿。</b>茅盾临终前口授由儿子韦韬笔录,向中共中央写信,请求中央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将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同时,致信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希望捐赠自己积蓄的25万元稿费,作为设立长篇小说文艺奖的基金。1981年3月27日5时55分,中国文坛陨落了一颗巨星。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沈雁冰(茅盾)同志和我们永别了。<div>耀邦同志暨中共中央:<br>亲爱的同志们,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耀!<br>沈雁冰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br>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br>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致最崇高的敬礼!<br>茅盾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br><b>革命家庭。</b></div></div><div><b>妻子孔德沚(1897-1970)。</b>1897年孔德沚出生于乌镇。1918年春与茅盾在乌镇结婚。1921年孔德沚到上海,在茅盾的影响下,一边读书,一边从事妇女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孔德沚陪伴茅盾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历尽艰辛。新中国成立后,孔德沚牢记周恩来总理"照顾好茅盾同志"的嘱托,全心全意地照顾茅盾的生活。1970年孔德沚因病逝世。1946年秋茅盾夫妇在杭州。<br><b>女儿沈霞(1921-1945)。</b>1921年沈霞出生于乌镇。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随父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先后辗转于长沙、香港、新疆和延安。1940年5月沈霞进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4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不幸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去世,年仅24岁。<br>1938年茅盾与夫人孔德沚、女儿沈霞、儿子沈霜(韦韬)在香港寓所。1937年1月沈霞在上海。</div><div><b>女婿萧逸(1915-1949)。</b>萧逸,江苏南通人,原名徐德纯。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初到达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萧逸先后在"抗大"和"鲁艺"学习,并参加了鲁艺实验剧团。1941年入延安大学俄文系学习时,与沈霞相识。1944年10月初与沈霞结婚。1946年起任晋察冀日报社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记者。随后随军转战华北各地,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新闻和通讯。1949年4月在解放太原战斗中,不幸牺牲于前沿阵地。1944年沈霞与萧逸在延安。<br><b>子韦韬(1923-2013)。</b>1923年韦韬出生于上海,原名沈霜。1940年5月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9月进入西北文工团工作。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解放三日刊》《安东日报》《东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刊任记者、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军事学院任翻译、编辑,后调北京某军事院校任编辑。1951年9月和陈小曼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二女。茅盾晚年时韦韬协助父亲撰写回忆录。此后撰写了《父亲茅盾的晚年》和《我的父亲茅盾》,全力支持《茅盾全集》的编纂和茅盾研究工作,为茅盾文化遗产的传承做了妥善安排。曾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1946年1月茅盾夫妇与韦韬在重庆。1976年茅盾与韦韬、陈小曼(儿媳)于北京交道口寓所。<b><br></b></div><div><b>胞弟沈泽民(1900-1933)</b>。1900年沈泽民出生于乌镇。1919年与茅盾、徐仲英等人在乌镇发起成立新乡人社并创办刊物《新多人》。1921年4月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共早期的党员之一。1923年前后参与发起革命文学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张。1924年1月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为党培养后备干部。1925年10月沈泽民赴苏联,先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31年3月沈泽民进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后任鄂豫皖省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常委。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病逝于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年仅33岁。<br>1919年末,茅盾(站者)与胞弟沈泽民在乌镇/1920年7月茅盾、张闻天和沈泽民合影/1923年沈泽民在上海。<br><b>弟媳张琴秋(1904-1968)。</b>1904年张琴秋出生于桐乡石门镇。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与沈泽民结婚。1925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与沈泽民同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西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重要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1968年4月张琴秋被迫害致死。<br>1924年沈泽民与张琴秋新婚合影/1950年茅盾夫妇与杨之华(左二)、张琴秋(左三)在北京额和园/1938年张琴秋在延安。<br></div> 茅盾故居内景。<div><b>家塾。</b>茅盾七岁时父亲执教家塾,茅盾曾在这里读过将近一年书。<br></div> 茅盾故居内景。 茅盾故居内景。 茅盾故居内景。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div><b>刨烟丝。</b>乌镇的晒红烟远近闻名,刨烟作坊就在丝绵作坊的旁边。新鲜烟叶用烟片夹子夹住,经过曝晒后,会呈现出亮红的颜色,并有浓郁的烟香。刨烟时将几十张烟叶码压在一起,紧紧固定在呈斜面的木刨床上。刨具的外观与木匠用的刨子类似,但刨斗要大得多,以容纳刨下来的烟丝;刨斗长约六七十厘米,宽约30多厘米,像条微型的船。刨时为了润滑,往往要上油,同时也使得烟丝油亮润泽,外观上好看得多了。红烟味纯劲大,当地农民很喜欢抽这种烟丝解乏。刨烟人被尊称为师傅,除了有壮硕的体力外,要刨出均匀细密的烟丝,没有儿年功力是很难做到的。现代人即便是本地的老人现在也已经很少抽这种土烟丝了。但在刨烟作坊里,这一套工具都被原原本本地陈列着,并有老伯在操刀刨烟。游客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亲自休验一番。<br></div> <div><b>金记酥饼。</b></div><div><b>乌镇酥饼。</b>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乌镇汉族名点,其馅心用干菜为主料,故又名干菜酥饼。乌镇酥饼以白面粉、雪里蕻干菜、肥肉以及芝麻、菜油、饴糖等作原料,经过擀面做坯,裹馅和烘烤,制成蟹壳那么大一只酥饼,两面金黄,上面满布芝麻,中间以干菜肉为馅,上下各有10余层,每层薄如纸。香松酥饼,味道极佳。进口酥碎,遇湿消融,即使牙齿脱尽的人也有口福品尝其味;酥饼还以浓烈的陈香和鲜咸的回味显示其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顾客民间有李白"闻香下马"的传说。<br><b>制作方法。</b><br><b>食材准备:</b>芝麻、酵面粉.梅干菜.猪肥膘肉丁.面.菜油.饴糖水.精盐.碱面。<br><b>制作步骤。</b>1/猪肥膘肉丁加入梅干菜末、精盐拌成馅料,面粉加入温水搅匀,摊开晾凉后取出适量,放入等量的酵面,和成面团揉匀揉透。2/发好的酵面团具有弹性呈海綿状时,兑入碱液,反复揉透,擀成长方形的面皮。抹上一层菜油,撒上面粉,用手抹匀,再自上而下卷起,搓成长圆形,撇成面团,逐内按成中间厚、边薄的圆皮,包入馅料,收拢捏严,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再擀成圆饼,刷上饴糖水,撒上芝麻,即为饼坯。3/黄沙烘饼炉烧木炭,使炉壁升温至80摄氏度左右时,将饼坯贴在炉壁上烘烤十来分钟,关闭炉门,用瓦片将炭火围住,炉口盖上铁皮,再焖烘半小时,等炉火全部退净,再烘烤2小时,即可取食,冷却包装。<br><b>历史文化。</b>乌镇酥饼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开国名臣程咬金曾乌镇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以后代代相传,名气越来越大,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特产。<br></div><div><b>鼎丰豆腐干。</b>据乾隆年间的《乌青镇志》记载:乌青豆腐干独具特色,以黄豆作料,用驴力磨豆,以盐卤点花,制成豆腐,并制作豆腐干,有白作黑作之分,白作豆浆淡薄,豆腐干较松;黑作为鼎丰坊有名,豆浆浓厚,所作豆腐干较坚,如与花生同食,有肉味,本地的农民江浙一带的商贸,江西老表及各地的来往旅客,经过鼎丰坊小憩,皆喜欢来一碗三白米酒,买几块鼎丰豆腐干,细嚼慢饮,豆腐干的香、咸、甜、辣、韧,令人回味,难怪茅盾如此偏要鼎丰豆腐干,他在其文章中曾提及"豆腐干是家乡的特色小吃,最有名的就数鼎丰坊,每次回家乡,必到鼎丰坊小坐。"<br></div>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div><b>拳船。</b>乌镇的拳船起源于南宋,因乌镇位于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镇区河网密布,民间习武于船上,既强身健体,又保一方平安。每年"香市"期间,拳船上的武师免费为当地的百姓表演武术,延续至今。(雨天暂停)<br></div>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拳船。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乌镇东栅景色。 14:09分乌镇东栅游玩基本结束,来到出口处。 14:12分到了停车场。14:24分进入乌镇西栅。 14:35分把车停在西栅停车场,然后步行到游客服务中心。 14:41分前往游客中心。 14:44分到达游客中心办理入住手续。 <b>游客中心前的雕塑</b>。和合二仙。 <div>14:54分用观光车接驳到宾馆。</div> 乌镇西栅景色。 乌镇西栅景色。<div>14:58分服务生把我们送到房间里。</div> 客房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