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吴淞,首先想到的是以江海浩瀚、百舸争流的吴淞口而得名,隶属于上海市的管辖范围内。在青岛有条以吴淞命名的路,东起上海路,与德平路相连,西至馆陶路,全长400余米,在德占时期叫做吴淞街,是早期青岛码头的边缘地区。在德租时期被最后规划,主要用作港口集散地。解放后这里聚集了青岛四中、九中、十中,三所中学。青岛上海路小学、上海支路、陵县路、武定路,四所小学,充满着青春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冬日暖阳,漫步在这条静谧,路人稀少的街道上,现在已经不是我所见到的过去,而是更久远年代的过去。修旧如旧,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貌,是青岛城市三年更新改造的价值所在。目前为止,以吴淞路、上海路、陵县路合围的不规则的三角区域,已经形成了青岛独有的建筑风格,实际上面积最大的里院,如果给它起一个名号,延续原有的名称“裕德里”最接地气。</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回忆从吴淞路3号开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是医院诊所,是门前“四枝”张扬,拥抱天际,历经斑驳岁月,叶落凋零的法国梧桐树。记得这里有一位每天背着卫生箱出诊的男大夫,白净净,伟岸的身材,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稍微有点驼背,姓是很生僻的字,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特别是在夏天出诊的时候,白大褂被汗水浸的透透滴,感觉用手都能拧出水来的样子。当时我母亲关节不好,打一种叫做“狗骨针”的注射剂,这位大夫经常到我家来治疗,没有任何额外的花费,每当想起这些事来,就会怀念起那个回不去的,铜臭味相对淡漠的时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淞路7号进来·上海路28号出去</b></p> <p class="ql-block"><b> 吴淞路7号到9号,要说的故事都和我的同学有关,两个同学,分别与我度过了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7号这个大院没有改造前是个封闭的空间,只有从吴淞路这个铁艺门进出。当年住在9号院的同学和我都在上海支路小学就读,我们之间关系属于比较密切的,每天早上到学校的时候,虽然需要多走一些路,我还是愿意和同学搭伙去上学,有一次我们走到7号院门口的时候,同学突然冒出一句话来,要是这个大院能打通就好了,我们可以直接从大院后面去学校,在当时可能只是同学随便说说而已,谁也没把它当成一回事,即使当成事也不可能办到。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0年前后,青岛老城区更新涉及到吴淞路的这些里院,原先的住户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搬迁到异地安置。空置出来的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凡是后来私自建造的违章房一律拆掉,还其原本的样子。这样一来,同学当年的那个小小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从吴淞路7号门进去,可以从已经贯通的小路到上海路28号大门出去,斜对面就是上海支路,缩略算了一下,最少能节省三分之二的路程。可惜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更悲催的是,同学已经长眠于异国他乡,儿时的梦想也随之烟消云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下图是吴淞路9号修葺一新的院内</b></p> <p class="ql-block"><b> 从吴淞路7号进去,说完了吴淞路9号小学同学的故事,顺着院内的小路,往上海路28号方向走,正好路过初中同学,我们班长的家。进入九中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好朋友,我曾在他家住过两个晚上,家里的情况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父亲是辽宁路上的青岛某酿造厂的厂长,身材瘦呀呀滴,与长相富态的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论体重抑或体积1:2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b> 同学家里没有多余的床,俩人同时挤在一张宽度仅有90公分的弹簧床上,请注意是弹簧床,这应该是秋天里的一个夜晚,俩个热血少年脊梁靠着脊梁,要想翻身还得商量着来,不然会失去平衡,弄不好一个人掉凹(wa)里,另一个人挤在了床下,当然仅仅是个假设,其实没有机会发生这样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这种良好互动,你来我往。一直维持到初二的下半学期开始,学校逐渐走向正轨以后,开始发展共青团员,每个班级的名额有限,竞争的比较激烈,我自以为,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凡事都遵循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努力做好就可以。作为班长的同学自然有他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看,也有不利的因素,既然是管理者,多多少少会得罪一些同学,表面上和和气气,关键的时候就难说了。</b></p><p class="ql-block"><b> 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班主任吴老师,决定权在他手里,在这方面,L同学处理的不是很好,家哥家姐曾经是青岛九中的学生,当然不是一般的学生,用语文老师胡淑芬的话讲出来,九中的骄傲,学校领导眼中的模范生,毕业以后先后参军入伍,名噪一时。同学身穿大哥送给他的中灰色海军服,几乎陪伴了整个中学时代。凭借这些关系,加上年少气盛,缺乏和老师必要的沟通,结果会是怎样的,无心插柳的我幸临了,志在必得的同学意外落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令人惋惜,偶然中的必然,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b></p><p class="ql-block"><b> 高中毕业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班长同学,现在我依然认为,两个人的关系,还不至于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毕竟我们当时还年轻,一时冲动,作出了不理智的选择,时过境迁,现在应该翻篇了。</b></p><p class="ql-block"><b> 每每走到大院门口,向里张望二层过道旁边墙壁斑驳的老屋,几十年前,吱呀作响的弹簧床,夜不能寐的晚上,趴在窗前,两手托着腮帮子,仰望无垠的星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窗外鸽笼里两只蓝灰色,闪闪发光的金羽毛,咕咕咕、咕咕咕,探头探脑的小信鸽,成为我留在这个院落最美好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同一位置改造前后拍摄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裕德里在吴淞路上的南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裕德里,上海路42号位于上海路和陵县路交叉口的东南,是一座三层加阁楼的四边形里院。裕德里曾是著名的裕得利酱菜园,以施制的各色酱菜而闻名岛城。酱菜园前店后厂,鼎盛时期在甘肃路上还建有大排作坊。裕得利酱菜园一血维持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随后裕德里沿街便成为一家保健品商店。院内有一座室外楼梯,能通向局部加高的三层和四层阁楼,楼梯是院内乃至同边里院群的制高点,站在平台之上可以一览远处的风景。上海路42号大院,还有和我同班的一位女生,是我们初中班五位“淑”女,淑清、淑萍、淑娟、外加两位淑珍的其中之一,究竟是哪位“淑”女牵扯到隐私,也想留给大家一个悬念。女同学的家我没来过,但是有来过的,有幸邀请到从小学开始到高中12年学校生涯的美女同学阿燕,和我一起开启怀旧之旅,由于我们在成长中有近乎相同的履历,与住在这里同学保持的良好关系,有着可以共同探讨和感兴趣的话题,打开话匣子,娓娓道来,那些人知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拾遗,一个来补缺,珠联璧合,整个过程下来收获满满。稍微有点遗憾的是,缺少了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吴淞路这个指路牌的位置,是与陵县路交汇的地方,转角处这里原先是吴淞路饭店,现在有很多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说到饭店里炸的油条好吃的程度,有点让人流口水的感觉。从这个指路牌穿过陵县路,西面就是吴淞路的下半路段,这个地方好多年前,就把一些老房子拆掉,盖起了高楼大厦,有百货公司办公楼,靠近馆陶路的楼房是部队的产权,如果走在这条路上,不仔细看,真不知道高楼后面还隐藏着几栋二层老建筑楼房,上面说过,裕德里缺少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那么好来,让生活在这里的高中同学做个补充。好长时间都以为那些老房子已经被拆掉。直到这个月中旬,也就是2024年12月11号,今日头条上有个叫毛蛋妈的人,讲述她姑姥姥家故事的时候,说过去住的老屋被保留下来,我乍眼一看好熟悉的地方,莫非……,赶紧找个时间过来看看,果不其然,在高楼后面有三栋二层小楼被完整保留下来,而且修葺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上面这张照片,丝毫看不到里面还有三栋小楼,所以每次路过时都被忽略掉,即使在马路对面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心里还有疑问🤔️,只有迈进去后,才发现原来都是真的存在。</b></p> <p class="ql-block"><b> 吴淞路29号,我同学家就住在第一栋楼的第一个门的二楼,当时二楼整层都是他家的,几个房间记不清楚了,印象中家里的环境特别干净,大红色油漆的楼道几乎是一尘不染,大概也就是去了二、三次的样子,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我的这位同学和吴淞路9号的同学,初中是在馆陶路的青岛第十中学上学,而且两个的关系相处的很好,两个人都在我面前提起过对方。当时我们高中班里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我所在的小团体除了他是来自其它学校的同学,其余的都是青岛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同学。后来毕业后的第二年,我们四位同学乘客轮到海上兜风,我由于身体不适晕船,同学还给我出了个点子,抽烟。后来知道这种方法根本不起作用,但在当时我抽上烟后的感觉真的是不晕船了。怎么回事?明白的人支招了,这叫精神疗法,转移注意力。突然间想起了当年学中医的时候,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说是某个人自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整天情绪低落,寻死觅活的让家人不得安生。医生诊疗后,发现并无大碍,于是开出了一个药方,叮嘱他回家把蒸熟的馒头,用炭火烤成焦糊状,然后每天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嚼着,貌似吃药一样的感觉,连续数日,此时患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馒头上了,焦虑症自然就解除了。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说的还是蛮有道理滴。</b></p> <p class="ql-block"><b> 吴淞路,我和四位同学,跨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故事,并非所有都是美好的回忆,这期间某个阶段,曾经受过两次伤害,而且还是发生在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之间,有句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有些表面现象本身就是不真实的,看似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内心深处,骨子里带有的龌龊,终究会显露出来,对待某些事情上,惹得起,又不想承担后果,甚至采取卑鄙的手段做个了断……,人心可畏,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如今时光已远去,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毕竟是极少数,而且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难免犯过错误,甚至有些是荒诞不齿的。站在近古稀之年的高度,念兹在兹的是友情,朝夕相处的日子,对青春的热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