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穿城而过的响坎河

老海新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穿城而过的滨海县城响坎河。是滨海一条标志性河道,是于1958年人工开挖,东连接东坎的张家河,西通往响水,故曰响坎河。有关历史变迁,我过去的作品中曾介绍过,今不再叙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坎老街就在响坎河北岸,现在经开发建设,既保留了老街的古朴典雅的风味,又有了现代化的气息。紧临前河边的滨海博物馆,亭台楼阁的仿古建筑,是滨海县城又一观光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现在的住所离响坎河很近,转业后的第一个家,就住在东坎老东街响坎河新建桥北头附近,几十年来,一直没离开过响坎河,日常休闲漫步,也常在响坎河两岸活动。今日下午,外出活动活动,不知不觉走到了东街,四十多年前,曾经住过的宿舍楼仍然在那里,周边没什么变化,没有被开发拆迁,勾起了往事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2年初,我转业分配到县检察院工作,当时是第四批转业干部,检察院尚在恢复重建时期,一下分配18名军转干部。为解决干部宿舍,当时检察院花了5万元,购买了水利局新建的招待所大楼。就是上面所说的,位于东街响坎河新建桥北头的那座楼。当时查处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水利局招待所中枪被处理,检察院捡了个便宜。1985年检察院自建宿舍楼,以20万元卖掉。这样我在那里住了3年多时间,是我在东坎落脚的第一个家。我在滨海的第二个家,是在东坎镇新农村四组,离响坎河岸边不远的一座院子里,从1985年至1997年,在那里住了12年时间。我老伴常到响坎河担水浇菜,响坎河与我有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冬日的响坎河宁静安闲,常到河边去走走,放松放松心情,活动活动筋骨,也是不错的休闲方式。当河面冰封时,敲一块冰,抛在冰面上滑到对岸去,重回童年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坎东街响坎河新建桥北头原县检察院宿舍,我转业后第一个家在这里,四十多年了,没被拆迁样子没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滨海博物馆楼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坎老街门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响坎河红星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响坎河畔滨海博物馆周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