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到鸡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物美价廉的重要礼物,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和水这6大营养素鸡蛋中全有,且天然健康。早已成为男女老少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全营养食物。</p><p class="ql-block">鸡蛋的结构:</p><p class="ql-block">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结构完整的鸡蛋呈椭圆型,一头大、一头小,外有一层硬壳,内有蛋白及蛋黄。</p><p class="ql-block">蛋壳: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整个蛋壳质量的91%~95%,其含钙的成分与珍珠、牡蛎、牛骨、小鱼干相同,是钙质的良好来源。此外,蛋壳中尚含约占有5%的碳酸镁,以及2%的磷酸钙和胶质。</p><p class="ql-block">蛋白: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其中87%是水分,12%是蛋白质,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蛋白又分浓蛋白和稀蛋白,浓蛋白靠近蛋黄的部分蛋白,浓度较高;稀蛋白靠近蛋壳的部分蛋白,浓度较稀。</p><p class="ql-block">蛋黄: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除了50%的含水量外,主要组成物质为蛋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的卵磷脂。</p><p class="ql-block">鸡蛋是人类理想的营养宝库:</p><p class="ql-block">鸡蛋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和水这6大营养素鸡蛋中全有,且天然健康。研究发现,鸡蛋中优质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蛋白质和氨基酸比例很适宜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因此说,鸡蛋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物美价廉的高营养价值食物。</p><p class="ql-block">举例来说,一个鸡蛋重约60克,内含蛋白质8克,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50克鱼或瘦肉的蛋白质;脂肪6克,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产生热能144千卡。微量元素中含磷(240mg/100g)、钙(56mg/100g)、钾(154mg/100g)、钠(131.5mg/100g)、锌(1.1mg/100g)、铁(2mg/100g)和维生素A的含量很高(234μg/100g)、维生素E(1.84mg/100g)等等。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p><p class="ql-block">鸡蛋中的胆固醇:</p><p class="ql-block">许多人害怕吃鸡蛋,主要原因是他们担心蛋黄中的胆固醇会升高血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胆固醇也是人体内的必需营养物质,是不可缺少的。</p><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鸡蛋黄中的确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每百克可高达510毫克。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对胆固醇正常的人,每天吃2个鸡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安全起见,还是也不应多吃,特别是中老年人群,1天1个最好,吃得太多不利胃肠的消化,造成浪费,还会增加肝、肾负担。</p><p class="ql-block">鸡蛋的烹调与吸收利用:</p><p class="ql-block">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约为100%,嫩炸约为98%,炒蛋约为97%,荷包蛋为约92.5%,老炸为约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尤其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注意:蛋黄也不宜吃多,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p><p class="ql-block">蒸蛋羹、煮鸡蛋、水卧鸡蛋都是比较好的食用方法;偶尔使用煎、炸鸡蛋时,要注意“三不宜”:油不宜过多,油温不宜高,时间不宜过长,熟透就可以,不吃毛鸡蛋、生鸡蛋。此外各种强化营养素的保健鸡蛋,只适应某些特定的人群,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是一些高铁、高锌、高铬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鸡蛋,长期摄入过多超出生理需求积蓄体内,不但无益反而致害。要明白微量元素并非多多益善,也不可滥补。</p><p class="ql-block">吃鸡蛋的误区</p><p class="ql-block">1.鸡蛋生吃,营养价值高。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价值高,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无论是新鲜鸡蛋还是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鸡蛋都含有细菌,有的鸡蛋甚至还含有寄生虫卵。如果鸡蛋壳表面的血渍或粪便过多,说明蛋的污染较重,细菌可能通过鸡蛋表面的气孔渗到鸡蛋内部去。因此,生吃容易引起肠炎和腹泻,个别严重的还会感染寄生虫。</p><p class="ql-block">2、“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碘、硒、溉的各种“功能鸡蛋”不断问世。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都缺乏。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功能鸡蛋”时应有针对性,缺什么吃什么,以免浪费。</p><p class="ql-block">3、红壳鸡蛋比白壳好。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认为红壳鸡蛋营养价值高,其实并非如此。就鸡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胆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带色蛋只是鸡的遗传因素所致。一般产蛋初期的蛋壳颜色最深,然后逐渐变浅,产蛋量高的母鸡其蛋壳颜色较浅。</p><p class="ql-block">4、煎煮鸡蛋越老越好。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因此煮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公共营养师 曹启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