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谁呢?二岁半的小姐姐,面对着刚刚出生的弟弟,滿脸的困惑,“妈妈这是把谁带回了家”?</p> <p class="ql-block"> 然而,血缘就是如此奇妙。不久,姐姐便模模糊糊的感觉到,这个小人儿是自己的亲人,于是对小弟弟十分的关心了起来,每当爸爸或妈妈要带她们姐弟出门时,姐姐总会关心的问一句“带弟弟去吗?”</p> <p class="ql-block"> 而弟弟呢,则对姐姐也表现出十分的依恋,心情好的时候总是对着姐姐傻笑,似乎也知道这个比他大两岁半的姐姐是他的至亲。</p> <p class="ql-block"> 随着弟弟逐渐长大,慢慢的懂得了许多的事情,知道“护食”了,知道“吃醋”了,于是,抢食物,抢玩具,抢妈妈的纷争便时有发生。</p> <p class="ql-block"> 只要弟不过分影响姐姐的玩耍兴致,姐姐还是能保持一定的长姐风度,让着弟弟,甚至带着弟弟一齐玩。例如弟弟手上的这个相机,便是一番争抢后姐姐主动放弃让给弟弟的。</p> <p class="ql-block"> 心情好的时候,姐姐还会充滿爱心给弟弟喂饭,只是感觉她喂饭时的神情,怎么看都像是在喂宠物。</p> <p class="ql-block"> 弟弟的身体和心智都在不断地成长,会走路了,因此姐弟俩共同游戏的时候就多了,而且游戏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一般的游戏都由姐姐发起,弟弟的原则是姐姐玩什么我也要玩什么,就是一十足的“跟屁虫”。</p> <p class="ql-block"> 但自从弟弟会走路以后,便开始让姐姐頭疼了,经常无理取闹挑衅姐姐。</p> <p class="ql-block"> 最头疼的还是抢姐姐玩具,一般的情况下,姐姐能忍让,但如果姐姐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如手机、平板等电子玩具被抢,也会动手,甚至拿脚踢,这时候妈妈只会和姐姐说:“不要打头部,屁股可以打”。</p>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认为姐弟俩是平等的,且岁数相隔不大,不同意“你是姐姐,所以要让着弟弟”的说法,但外公外婆觉得还是要提倡一点“孝悌文化”中的姐弟互爱,作为姐姐应适当的让让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尽量照顾到公平原则,待遇一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弟弟完全是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做什么,弟弟则一定会跟着模仿。</p> <p class="ql-block">姐姐穿上外公睡裤当雨裤,弟弟不甘落后,则拿外公的睡衣当大衣。</p> <p class="ql-block"> 姐弟俩在餐厅里搭起帐篷,玩起过家家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在家里的滑梯上。</p> <p class="ql-block">超市购物姐姐推了一辆推车。</p> <p class="ql-block">弟弟哭着喊着也要推车。外婆只得又去租了一辆。</p> <p class="ql-block">出门旅行姐弟俩同挤一个座位,不过没有坚持多久,以弟弟翻脸赶走姐姐收场。</p> <p class="ql-block"> 不知引起姐弟俩这次大笑是什么事情,但我敢打包票弟弟是不知道大笑原因的,只是因为姐姐笑了所以我也要笑。</p> <p class="ql-block"> 但 姐弟俩这样共同学习的和谐场景也是经常出现的,十分的温馨感人。</p> <p class="ql-block">外婆说:“看看你俩的丑样”,姐弟俩却对着手机里的自己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 全家人去春游,姐弟俩早早就背起了行囊,准备出发。</p> <p class="ql-block">在渡轮的座椅上姐弟俩翻来翻去的玩耍。</p> <p class="ql-block"> 姐姐发现了一窝蚂蚁,十分惊喜,立即招呼弟弟一起观看,仔细研究,其专注神情不逊于资深的生物学家。</p> <p class="ql-block">姐弟俩的故事还有很多,而且正在精彩延续,姐姐今年已经上了学前班,弟弟则转到了姐姐曾就读的幼儿园,在我的“宝宝成长记(三)”将会有更精彩的展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