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已经记不得是多久以前了,上课铃声响起,学生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这是一篇刚接触到的新课文,我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于是很多孩子囫囵吞枣地“带着感情”朗读课文……</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认真研读《课标》研读教材,我才发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边读边想象画面”原来是有一些联系的。</p><p class="ql-block"> 朗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读书方式,正如朱熹先生所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朗读的训练方式不可操之过急,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低段(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的训练还是要着重解决字音的问题,要鼓励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尽量做到连词成句的读,不破词,不拖音,读好长句,读好停顿,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比如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要指导孩子读好句子的语气,对于文章中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教师要做好示范,要鼓励孩子利用重音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好句子的朗读方法,我们在进行课文学习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孩子进入文本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初步体会朗读的快乐,因为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孩子朗读的语气和语调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把句子读好了,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古诗,通过读古诗,我们要训练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能力。二年级编排的古诗都很有趣,画面感很强。你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一幅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画面;你再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再加上教材上的插图,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一下子就有了想象的支架,所以古诗教学,就是要重视画面感,每一首古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文字向我们一帧一帧地铺开,我们要通过朗读,借助插图、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牵着孩子,一寸一寸地向画面走近,走近,再走近。</p><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低段的朗读教学,就是要指导孩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语气、读出古诗中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有了低段的朗读基础,到了中段,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读一些画面感十足的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荷花》《观潮》《走月亮》,甚至还可以跟着课本读一些简单的现代诗,带着孩子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边读边想象画面其实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重要的阅读方法,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关于阅读的语文要素,教材就直接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可见边读边想象对于阅读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有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训练,让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似乎就相对简单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方法很多,比如前面讲到的注意朗读的语气、分角色朗读,除此之外,还要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行朗读,或者带着自己的心情朗读,甚至怀着敬意朗读……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只有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我们才能有感情地朗读。</p><p class="ql-block"> 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的支架就是课文的插图、文章的句子、孩子的生活经验、老师的渲染……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依靠的就是孩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孩子对一些朗读方法的掌握……</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原来是建立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基础之上,如若不然,“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无病呻吟,装腔作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