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专场

海宁妙松

<p class="ql-block">  日前,我在上海音乐厅聆听了一场男低音歌唱家刘扬演唱的《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专场</p><p class="ql-block"> 导聆:栾峰</p><p class="ql-block"> 男低音:刘扬 </p><p class="ql-block"> 钢琴:李玮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栾峰,著名旅意男低音歌唱家,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一九八六年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黎信昌教授。他是刘扬的老师,今天他专程来为弟子刘扬捧场,担任这次音乐会的导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扬,中央民族乐团男低音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声乐表演专业。他师从声乐教育家、男中音歌唱家韩宝林教授及男低音歌唱家李晓良,后跟随旅意男低音歌唱家、声乐家教育家栾峰学习。他曾在中国歌剧《狂人日记》《夜宴》《原野》、音乐剧场作品《西游梦》、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波西米亚人》、民族乐剧《行歌坐月》、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及大型民族音乐会《美丽新疆》《大地悲歌》等剧目及音乐会中饰演角色并担任独唱。刘扬在国外经典歌剧、民族歌剧、中国艺术歌曲等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唱、表演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他练就了在演唱中使得音乐如流水般“走”起来的演唱方式,用男低音有密度、有质感、唯美动听的音色把观众“拽”住,从而给观众一种美而灵巧的感受,改变大众对于男低音只能呈现声音厚重感的刻板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玮捷,青年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声乐歌剧系艺术指导教研室副主任。他毕业于德国吕贝克国立音乐学院,并在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学习钢琴独奏与艺术指导,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导演。</p><p class="ql-block"> 他不仅致力于钢琴演奏,同时跨界担任了多部音乐剧以及歌剧的音乐总监指挥,主要作品有《最后的瞬间》《楼兰》《春之觉醒》《吉屋出租》《白夜行》等。导演作品有《再别康桥》《此路,不通》等。</p><p class="ql-block"> 他多次在国内外钢琴独奏比赛中获得殊荣,曾在意大利获得“val tidone ”钢琴比赛第一名;“Roma”钢琴比赛优胜奖;也曾在德国“玛丽蒂姆声乐比赛”、美国“古典音乐家协会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最佳钢琴艺术指导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江东去》摄像片段 </p><p class="ql-block"> (宋)苏轼 词 青主 曲</p><p class="ql-block"> ‌ 《大江东去》是青主(原名廖尚果)在一九二O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灵感来源于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游览赤壁时有感而发,赞美祖国的大好山河,同时回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周瑜,感叹自身命运多舛,壮志未酬。‌</p><p class="ql-block"> 青主在德国留学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生活较为艰苦。一九二O年夏天,他与友人在雷鸣暴雨中划小艇冒险,回到住所后,听着外面的风雨和松涛声,灵感涌现,创作了《大江东去》的初步动机。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他坐在钢琴前,将昨晚的动机与苏轼的词句结合,完成了这首作品。‌</p><p class="ql-block"> 青主在创作时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强调用音乐来刻画诗的意境,反对将诗歌的声韵作为束缚音乐的锁链。他运用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写作形式,准确地把握了苏轼那种“关东大汉,执铁板,歌大江东去”的豪放风格,形象地表现了苏轼的诗词意境,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大江东去》自一九三O年青主归国发表后广受好评,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必唱曲目及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青主对苏轼诗词的理解和致敬,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住长江头》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宋)李之仪 词 青主 曲</p><p class="ql-block">‌ 《我住长江头》是由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谱曲而成的艺术歌曲,创作背景与词作本身及其作者李之仪的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词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长江为线索,借水喻情,展现了朴实而深刻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作曲家青主在一九三O年为这首词谱曲,创作了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青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北伐战争中牺牲战友的怀念,以及他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隐姓埋名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这段时期,青主的爱国情感和革命热情通过音乐得以表达,使得《我住长江头》成为了一首典型的艺术歌曲,融合了西方音乐技法和中国传统古典诗词。</p><p class="ql-block"> 歌曲的创作背景不仅体现了青主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青主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隐姓埋名,开始从事音乐创作,这种转变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非花》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 词 黄自 曲</p><p class="ql-block">​ 《花非花》是由黄自根据白居易的同名诗创作而成的一首艺术歌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自深受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崇尚中华传统文化,这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既有西方技法的严谨,又富有东方情感的细腻。黄自在创作《花非花》时,选择了白居易的诗词入曲,不仅是对古典文学的推崇,更是通过音乐来探索诗歌中蕴含的禅意和哲理。‌</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在创作《花非花》时,已历经官场沉浮,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作品借物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通过“花非花,雾非雾”的比喻,创造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p><p class="ql-block">‌ 《花非花》的歌词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描绘花的形象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歌词中的比喻,如“来如春梦,去似朝云”,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整体呈现起伏跌宕的走向,与歌词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点绛唇•赋登楼》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宋)王灼 词 黄自 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点绛唇•赋登楼》是一首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艺术歌曲,其创作背景充满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 《点绛唇・赋登楼》这首词,真的是让人心生感慨。它的作者是北宋末年的王灼,虽然家境贫寒,但学识渊博,<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而仕途坎坷,他一生都没有考取功名,也没有进入官场,生活相当困难。晚年后,他回到故乡成都,专心著述,最终成为宋朝有名的学者。</span>靖康之变后,王灼看到国家衰落,统治阶级腐败,心中愤慨和忧愁难以言表,于是通过写词来表达。《点绛唇・赋登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首词正是他借景抒情,表达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深深担忧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无助。词中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作者试图用酒来留住春天,但春天却静悄悄的不说话,只留下西山的雨帘。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热爱,就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诗文。</span></p><p class="ql-block"> 作曲家黄自,他生活在二十世纪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创作背景和王灼非常相似。黄自也将爱国情怀融入作品中,抒发自己的忧国之心和爱国之情。在音乐创作方面,黄自先生巧妙地将这首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黄自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在创作《点绛唇•赋登楼》时,黄自巧妙地运用了西方的音乐技法和民族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问》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易韦斋 词 萧友梅 曲</p><p class="ql-block">‌ 《问》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和列强压迫的内忧外患之中。‌这首歌曲由萧友梅作曲,易韦斋作词,创作于一九二一年左右,并于一九二二年首次发表在萧友梅的第一本歌曲集《今乐初集》中。‌</p><p class="ql-block"> 《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内心的痛苦与彷徨。歌曲以问句的形式开始,通过对人生和生活的哲理性探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音乐上,萧友梅采用了简洁的材料和舒缓的慢板,传达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燕语》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易韦斋 词 黄自 曲</p><p class="ql-block">‌ 《燕语》的创作背景‌与黄自的生活时代和创作环境密切相关。<span style="font-size:18px;">《燕语》的创作时间‌虽然没有具体提及,但可以推测它创作于黄自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 《燕语》这首歌曲由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歌词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燕子的口吻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自己的国家在哪里,诉说自己的哀愁和美好愿望,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境以及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燕语》的创作风格‌体现了黄自“中西结合”的音乐教育经历和创作理念。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一部曲式,由引子和主乐段组成,伴奏部分运用了多种伴奏型,使歌曲既舒缓流畅又丰富多样。歌词富有诗意,音乐色彩具有艺术性,表达了无论处于何种处境,都希望国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宋)辛弃疾 词 黄自 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艺术歌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黄自先生借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来谱写的,反映了黄自先生和辛弃疾同样的忧国忧民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雨》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刘半农 词 赵元任 曲</p><p class="ql-block"> 《听雨》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是一首抒发了思乡情怀的艺术歌曲。</p><p class="ql-block">​‌ 《听雨》是由刘半农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作者的思乡之情密切相关。‌一九一八年,刘半农刚到北京大学任教,身处北方的雨夜,他油然而生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之情。江南多雨,诗人听着淅沥的雨声,仿佛回到了故乡,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思乡愁绪。‌</p><p class="ql-block"> 《听雨》的歌词简洁而富有意境,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刻画出一幅春雨连绵、诗人在黑夜中听着雨声、生出思乡愁绪的景象。‌诗中提到“故园新笋添几许”,借春雨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略带愁绪的心境,情景交融,寓心境于景象之中。</p><p class="ql-block"> 作曲家赵元任为这首诗谱曲,抑扬顿挫、如诉如怨,以音乐的语言还原了诗人的情愫。‌他在创作时参考了常州吟古诗的调儿,并加以扩充,歌曲的伴奏取自雨点的动机,仿佛有一点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Op.28, No.15)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听雨》在文学和音乐上的成就也值得一提。‌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听雨》收录在赵元任的《新诗歌集》中,展现了新诗与音乐结合的魅力。赵元任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还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创作对当时的文化运动有着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云故乡》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韦瀚章 词 林声翕 曲</p><p class="ql-block"> 《白云故乡》是一首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抒情歌曲,创作于一九三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词作者韦瀚章与作曲家林声翕师徒二人,从上海来到香港开展音乐活动。在香港浅水湾的一次聚会中,韦瀚章触景生情,看到了茫茫的海水、苍苍的山色以及依恋在群山怀里的白云,而他自己却望不见故乡。这种情景激起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唤起了他保卫家乡、保卫故土的决心。在这样的情感驱使下,韦瀚章一气呵成地完成了《白云故乡》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随后,林声翕为这首歌词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得《白云故乡》成为了一首旋律动人、感情真挚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炽热的爱国之心和灼热的民族情感,宣示着抗日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白云故乡》在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励着许多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吊吴淞》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韦瀚章 词 应尚能 曲</p><p class="ql-block"> 《吊吴淞》是一首经典的抗日救亡歌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旧体词已不适合时代的需求,亟须创制一批高水平的词乐以承续传统文化之价值。 </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背景下,新体乐歌的兴起是为了修复、重组“词”与“乐”的关系,并创作一批声辞相谐且兼具时代文艺气息的作品。叶恭绰、龙榆生等词学家与音乐家联手,参酌古今、兼取中外,试图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对政通人和、复兴文化的理想。这种新文体“歌”的形式上采用长短句,文学语言要求吸收旧体诗词之长,在声律中合韵、合律,并能配乐演唱。这种变革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也是为了承续传统文化的价值。<span style="font-size:18px;">《吊吴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旨在通过音乐表达对抗日救亡的呼唤和对抗战英雄的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山中》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 词 陈田鹤 曲</p><p class="ql-block">​ 《山中》是一首由陈田鹤创作的艺术歌曲,它源于徐志摩的同名诗歌。这首诗是徐志摩在一九三一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写给林徽因的。当时林徽因在香山疗养肺病,写下《别丢掉》赠志摩,愿爱人“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徐志摩则以《山中》一诗回应对爱人的依恋。</p><p class="ql-block"> 陈田鹤是中国第一批运用西方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曲具有含蓄高雅的气质。《山中》作为他最著名的歌曲之一,也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一批创新、多元化的歌曲中的一首。这首歌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中极具特色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山中》这首艺术歌曲紧密贴切地运用了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想象与抒情,将情感在静中自然流露,感情深沉而内敛。音乐创作上,陈田鹤运用了紧密贴切的旋律和伴奏织体的写作,使得意味隽永的诗词与作曲家笔下如诗如歌的音符和旋律相结合,不仅代表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同时也成就了《山中》本身的歌唱性与艺术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归何处》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宋)黄庭坚 词 陈田鹤 曲</p><p class="ql-block">​ 《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心境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在被贬谪至广西宜州的第二年春天,黄庭坚身处偏远之地,伤感于春天的流逝,写下了这首词。词中通过对春天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寄托了他仕途失意后的幽怀独抱。</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的上片写春天的归去,下片写夏季的到来。全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和追求,情感深沉含蓄,情趣盎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苏轼、秦观等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得罪朝廷重臣赵挺之而被多次贬谪。崇宁二年(1103年)十二月,黄庭坚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次年春天创作了这首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追寻》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许建吾 词 刘雪庵 曲</p><p class="ql-block"> 《追寻》这首歌曲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局面与山河破碎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作家为许建吾,曲作者为刘雪庵。《追寻》创作于抗战时期,是许建吾替艺术歌曲写词的第一部作品,后来刘雪庵为其谱曲经演唱传开,成为当时激励人们、鼓舞斗志的歌曲之一。整部作品只有三页,篇幅简短,但具有深刻意义,符合当下人们寻求光明的境遇,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黑雾》摄像片段 </p><p class="ql-block"> 许建吾 词 黄友棣 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雾》是由许建吾作词、黄友棣作曲的一首经典艺术歌曲,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一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局势混乱,作者通过这首歌曲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困惑和对未来的希望。歌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作者在阁楼上思考人生、反思社会处境的情感历程,最终达到内心豁然开朗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 许先生于一九三O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第一期,当时现代歌曲作品创作处于萌芽状态,若要将整个现代歌曲作品的创作推向新的一个高度,必定需要付出诸多努力,而许先生则是现代歌曲创作第一批先辈之一。由于童年时期的许先生喜欢钻研四书五经,因此也为之后作品的文学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局势动荡不安,许先生被当时的局势所困惑却又对祖国的未来寄予了深切的希望,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创作了《黑雾》这一经典的小诗来表达自己当时困惑到豁然开朗的一种情感,直到解放战争结束,许先生回到香港,著名的作曲家黄友棣先生将《黑雾》这一作品谱曲,该作品便慢慢开始传唱,因此《黑雾》也成为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p><p class="ql-block"> 《黑雾》通过单二部曲式结构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展现了作者从困惑到豁然开朗的情感变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也体现了这种情感上的起伏,尤其是在演唱时,需要通过气息和情感的细腻处理来传达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你几时归》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朱践耳 词曲</p><p class="ql-block">​《春,你几时归?》的创作背景是学生在被隔离期间,由生活中所遇的挫折和坎坷引发了对春天的期盼。</p><p class="ql-block">《春你几时归》是由朱践耳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一九四二年。‌这首歌曲的背景与朱践耳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朱践耳在创作这首歌曲时,正值他在病床上卧床多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歌曲中既表达了他当时苦涩、无奈的心情,也寄托了他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向往,通过深情而伤感的旋律和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 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来看,《春,你几时归》的创作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恐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践耳的作品也难免带有一种时代的印记,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践耳,本名朱荣实,一九二二年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是中国迄今为止创作最全面的作曲家之一,也是青年一代的楷模。他的一生致力于音乐事业,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电影歌曲和艺术歌曲,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接过雷锋的枪》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上》摄像片段</p><p class="ql-block"> 张寒晖 词曲</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上》的创作背景与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密切相关。‌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从而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了沈阳,并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一九三二年二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十四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三千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上》是由张寒晖在一九三六年创作的抗战歌曲‌。该曲表达了中国东北沦陷后大批军民被迫流亡关内,思念家乡渴望收复失地的悲愤感情,也反映了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情绪。歌曲中充满了血泪倾诉,对侵略者带来的深重灾难满怀激愤,由对东北家乡的怀念到痛苦哀伤的倾吐,再到痛心疾呼,感情层层深入,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刘扬和李玮捷向观众挥手致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扬演唱返场曲《锦瑟》(片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艺术歌曲是西方室内乐性质的一种声乐体裁,是对欧洲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盛行的抒情歌曲的通称。</p><p class="ql-block"> 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而创作的歌曲,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span>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大多数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调表现力强,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并与演唱共同构成一个音乐曲调织体,反映诗人与作曲家内心深处高雅向上的艺术境界、艺术情趣和艺术志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国早期的音乐家</span>廖尚果(青果)、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都是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者和开拓者,今天演唱的艺术歌曲大都出自他们之手。</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音乐会是难得的一次音乐大餐,令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