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槐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8313564</p> <p class="ql-block"> “六十为花甲,逢九而进十”。五十九岁之人,当年冬至日被送进祠堂,就算是进入了花甲之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人。我农村老家近几年来很时兴这一活动。</p><p class="ql-block"> 冬至那天,家人亲戚朋友全都来欢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被送者披红挂彩,还要大摆酒席,仪式不亚于年轻人新婚。</p> <p class="ql-block"> 已经进了祠堂的老人,每年重阳和冬至,都可以免费参加聚会活动。今年冬至,我又去了老家,和儿时的同伴们一起喝酒,还真是趣味十足。</p><p class="ql-block"> 范氏祠堂里,洋溢着一片节日的喜庆气氛,所有的老人都春风满面。对远道而来的我也忒热情,有大声招呼的,有扬手的,有让座的,我频频点头致意。</p> <p class="ql-block"> 酒食很丰盛,大家边吃边谈。谈到党的政策,他们都眉飞色舞。有的说:“哪有这样好的政策?我们一个月一千多元,吃不完啰!”是啊,相比过去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以前老人,要儿子供养,儿子孝顺的衣食无忧,如果遇到不孝之子,那就晚景凄凉了。可现在我们村已划入市区,作为失地农民,男到六十女到五十,就都有了养老金,这笔钱都由老人自己支配,基本生活还是可以保证的。</p> <p class="ql-block"> 他们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那是津津有味。有的说:早上天不亮我就出去散步,路上把早餐办了。一碗豆浆,两根油条或两个大饼,然后打着饱嗝上街买菜。中午两菜一汤,头天吃了肉第二天就买鱼,下午打打小牌,晚上喝一杯小酒。一年国内两次游。那种陶醉的样子,的确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我想,他们真是知足啊!正因为知足,所以才特别快乐。可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最少的每月也有两千多,多的五六千甚至过万,可我却没发现过有谁如此满意的。其中竟然有一些人还怨气冲天,这里不公平,那里不应该,总爱与更高的去攀比。那样的心态,再多的退休费,再好的生活,又岂能开心?</p><p class="ql-block"> 古人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对于这句话我又一次有了切实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