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山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而成为孝文化发源地之一,博山建县之前的称谓“颜神镇”亦得名于颜文姜。</p> <p class="ql-block">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在鲁中地区流传了上千年,当地人亲切地称颜文姜为“颜奶奶”。博山旧称“颜神”,也是从颜文姜的故事得名。</p> <p class="ql-block">颜文姜祠位于博山凤凰山下,山上松柏树林繁茂,山下东南边群泉喷涌。古老的齐长城蜿蜒曲折盘旋在群山之中。这一处历史上有名的古建筑群,原来叫博山“大庙”,现在叫颜文姜祠</p> <p class="ql-block">据祠内碑文记载,颜文姜祠始建于北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指派重臣对其进行过更建。现今在颜文姜祠大殿东墙有块“中书门下牒文石碣”,其中的铭文记载:“唐天宝五年立庙于水次。”碑文还记载,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六月,宋神宗敕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并赐匾额“灵泉庙”。</p> <p class="ql-block">颜文姜祠是淄博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庙群,也是国内目前最早的一座由最高统治者褒封平民营造的祭祀庙宇。</p> <p class="ql-block">山门坐北朝南,门前立着两只石狮,雌雄相对,门楣上悬挂着书法家舒同所书的“颜文姜祠”鎏金匾额。两尊彩绘门神分立两边,左边是薛仁贵,右边是尉迟敬德。</p> <p class="ql-block">前院正中便是正殿,也就是著名的无梁大殿。是该祠的主体建筑,也是该祠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殿高15米、宽13米、长17米。前有卷廊,出檐深远,四角风铃,是一座飞檐斗拱两翘三昂十一踩的古代建筑。它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修葺。卷廊前柱上悬挂着木刻楹联“惊天地感社稷莫大于孝,配江河揭日月至城如神”,是清康熙年间博山诗人赵执信撰文所书。</p> <p class="ql-block">香亭后面的泉叫灵泉,也叫孝泉,泉眼在大殿的正下方,它是孝妇河的源头,流经博山、淄川、张店,绕周村,最后汇入桓台县的马踏湖。灵泉四时不竭,也说明中国的孝文化世代相承。泉旁,立有一石碣:“孝妇河名自古今,泉头一派更弘深。何当汲去为霖雨,洗尽人间不孝心。”</p> <p class="ql-block">山门正对的是一座重檐四角攒尖式香亭,内有重塑的颜文姜木雕金身坐像一尊,端庄静穆。亭檐下悬着匾额“顺德夫人”,香亭两侧有四座宋代石碑,碑座碑首保存良好,但几百年来历经风雨,上面的文字已经风化,难以辨认。</p> <p class="ql-block">颜文姜的故事在博山世代相传,妇孺皆知。传说颜文姜是周朝后期齐国人,现存最早的文史资料见于晋代(公元266年)郭缘生《续述征记》一书,书中记载“梁邹城西有笼水,云齐孝妇诚感神明,涌泉发于室内,潜以绢笼覆之,由是无负汲之劳。家人疑之,时其出,而搜其室,试发此笼,泉遂喷,涌流漂居宇,故名笼水。”笼水即为今天的孝妇河,考察史料记载,宋代以前博山名为颜神,金代名为颜神店,元代又名颜神镇,到了清朝雍正十二年始为博山县治。自晋代以来历代地方志出现过不少类似的记载,如南北朝顾野王的《舆地志》、宋朝的《太平环宇记》等,均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故事,并且不断赋予神话色彩。</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颜文姜祠始建于北周,在当时只是简陋的草庙或石庙,其大规模修建始于盛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经历代不断的修葺、扩建,主要建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两庑、寝殿等计73间。</p> <p class="ql-block">文姜庙会是当地为纪念“孝神”颜文姜而自发举行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五月最后一天定为接颜神日,六月最后一天定为送颜神日,届时文姜娘家博山区八陡镇各村便来到博山区颜文姜祠接文姜神位“回娘家省亲”,满一月后再送回。接送队伍由十几个村子自发组成,有彩旗、锣鼓、轿撵、秧歌、腰鼓、元宝花篮队等队列,沿途商家纷纷摆供品,人山人海,人们争相摸轿子,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颜文姜传说故事,相传在晋代(公元226年)以前,颜家庄(今博山区八陡镇)的颜文姜被娶进郭家门(今博山神头),没到一个时辰就死了丈夫。文姜的婆婆视文姜为“丧门星”,对其怀恨在心,百般折磨刁难。文姜心地善良,忍辱负重,孝敬公婆,照料小姑,最后为救公婆、小姑和一方百姓,文姜舍身堵泉眼,坐化为神。大旱之年,颜文姜为征东的唐王送水,解了三军的燃眉之急。她的孝诚感天动地,千年传颂。民间修建了颜奶奶庙,昭示后人;唐王为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后人把颜文姜堵的泉源称为“灵泉”,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孝妇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