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考古”二里头—甲辰暮秋行4

金国钧

10月1日上午,从偃师汉庭酒店步行500米来到偃师博物馆。 偃师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是一座集夏商研究、陈列、宣传为主的历史性专题博物馆,馆展分夏商王都文明展、石刻艺术长廊两大部分。 “夏商王都文明展”主要展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两大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对探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文明的起源,都市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青铜礼器、玉器、陶石器、兵器、骨角器、微雕饰物、宫殿模型、城墙剖面模型、建筑构件遗迹等等。 各种出土的文物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等。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近一步弘扬华夏文明。我估计随着2019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开馆,这部分的展品有所转移,内容略显单薄,等会去二里头弥补。 石刻艺术长廊。分为东长廊、西长廊、北长廊东段和西段。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200件(套)石刻文物,包括石碑、雕像、翁仲、墓志、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从东长廊开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可以看到东汉至民国时期的石碑。在西长廊内,主要展示不同时期的画像石、雕像、翁仲、墓志等其他类型的石刻文物。 北齐,寺沟造像碑。碑首有六龙伏绕,背上刻有三层造像,均为佛教人物。 宋代,大观圣作碑。高324、宽128、厚36厘米。碑文系宋徽宗撰并书写的“八行取士”诏书。 唐代浮屠石塔。原本位于偃师县李村尚庄平面呈四方形塔,由青石垒砌而成,高度约3米,边长约0.5米。当时,佛塔一般为单数,以七层最为常见,有“七级浮屠”的美誉。 在西长廊内,主要展示不同时期的画像石、雕像、翁仲、墓志等其他类型的石刻文物。漫步于长廊之中,能够感受中国几千年石刻艺术的辉煌成就。 郭虚已墓志。为当前我国发现颜真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此墓志青石质,长105厘米,宽106厘米,厚16厘米,盖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 看到墙根斜靠一块“偃师商城博物馆”匾牌。现在馆名为“偃师博物馆”,看来换牌不久,不知为何更换馆名?<br> 还是石刻艺术长廊部分颇具特色,她荟萃了偃师出土的碑刻、造像、墓志等,其中有书法明碑、字体明碑和史料明碑,彰显了中国石刻艺术悠久辉煌的历史。<br><br> 偃师博物馆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走商都南路、斟鄩大道路程12公里,时间10分钟。 河南洛阳偃师市二里头,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一个被历史尘埃掩埋了数千年的夏文化古城得以重见天日。 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市境内,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遗址。 打开地图,二里头所处的洛阳盆地位于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南临古伊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其所在的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 “在华夏文明与国家形成史上,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内涵和大范围、跨地域的文化吸收与辐射,形成辐辏之势,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 馆内有五个展厅。展厅设计巧妙,顺序相连,按照指向牌前行,便可逐个儿参观。 序厅。从博物馆正门进入,左转是序厅。序厅通道宛如一条历史长廊,东西两侧墙面上的大型浮雕,展示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情景及重要出土文物。 第一展厅。主要展示夏朝的源起及兴衰脉络,厅内有大禹治水浮雕、夏朝陶器等。 展厅分为“茫茫禹迹九州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夷夏东西夏道兴衰”3个单元。 大禹时期的九州:夏朝第一任帝王大禹用绳子和规矩将天下划为九州,中原地区在九州的中心位置(豫),所以就有了“中”国。明白了,中国为什么称“中”国。 禹在数十年中,栉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疏河浚川,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使得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形成。 “夏”字的演变,说明中国从夏朝就有了文字,这是比甲骨文更早一些的记事符号。 二里头发掘出的许多夏代的陶器,被现代工匠们精心修复。其形状的渐变,展现出华夏祖先的聪明智慧。 第二展厅。通过60年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二里头考古不同时期的发掘工具和研究设备展示等讲述了“华夏第一王都”的前世今生。 展厅分为“铸鼎象物”“礼以酒成”“奉玉成礼”“乐以相和”“龙腾华夏”“兵戎森森”“慎终追远”等单元。 对夏朝人来说,祭祀乃国之大事。礼器是古人在祭祀时使用的器具。古人把仪式化落到实处,借其供奉神灵,以表虔诚。 乳钉纹青铜爵。青铜爵作为一种常见的饮酒器,流行于夏商时期。此乃“华夏第一爵”, 1975年发现于二里头遗址,是极其罕见的夏朝青铜器。典雅高贵,器型舒展轻盈,因爵上有乳钉纹饰,故得此名。 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倒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中为杯,一侧有柄,下有三足。窄长流、尖长尾,针状双柱矮小,细腰,瘦腹,扁带状扳,三棱锥状足。腰腹正面装饰一排乳钉,共 5颗,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 网格纹青铜鼎。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与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几乎完全一致,但材质却是当时罕见的贵金属—青铜。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它的发现,刷新了我们祖先冶炼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纪元。 1987年出土,鼎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厘米,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腹饰带状网格纹,口沿上有两个半环状耳,此鼎端庄规整,纹饰朴素。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精妙的铜牌饰,历经三四千年依然完好无缺,数百片绿松石丝丝入扣,无一松动脱落,即使以今天的工艺技术标准来衡量,也当之无愧地堪称高超绝伦。 它应是佩戴在衣服上代表主人身份的礼器 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镶嵌工艺出现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七孔玉刀。长65厘米,宽9.5厘米,最厚处0.4厘米。刀形体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玉刀刀背处钻有七孔,并有锋利的刃部。 精美的玉璋。玉璋是古代用来祭祀的一种玉器,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为斜刃或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她可能来源于生产工具,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仪性兵器的象征。 这个微雕骨猴仅有小指头肚大小,猴脸人身,抱膝蹲坐,透过放大镜才能看清。由于抛光太细腻,专家还在研究它到底是用什么动物的骨头雕刻的。不过,这不妨碍我们感受夏朝人的审美情趣。 第三展厅:通过“土中大邑”“王都气象”“百工洋洋”单元,了解二里头先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二里头宫城平面布局和功能区划及发达的手工业等。 还原文物、互动游戏、视频、展现夏都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的分布格局,以及夏都的建造过程。 数字多媒体重建宫殿。巨大的数字多媒体显示屏,重现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建造过程,清楚、直观,长知识。 作坊区工作模盘。夏都的作坊区生产各类生产、生活器具。我们在各个展厅看到的陶器、牙器、铸铜器、骨器、角器、绿松石器等,大都来自夏朝的作坊区。 白陶盉[hé],夏代。盉,古代温酒的器具,铜制居多,形状像壶,三条腿,也有四条腿的。 鸭形鼎。盛贮器,1963年二里头遗址出土,造型精美,形制独特。二里头遗址鸭形器物发现较少,而我国江浙一带的遗址中发现较多,有学者推测二里头文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南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四展厅。古代二里头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情景?第四展厅对此进行了生动展示。 利用不同的农具种植收获多种农作物,饲养多品种的家畜保证肉食来源,手工艺专业化分工明确,懂得选择合适的石材制作石器,陶器制作有了规模化生产。 二里头文化分四期,展柜也分为四组,顺时针分期展示不同时期的陶器。比如深腹罐在不同时期的形制是完全不同的。考古学家根据器型分析判断,建立标尺,据此衡量其他器物。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洛平原,河水丰沛,土地肥沃,制作陶器得天独厚。展厅内有盛酒的陶爵、温酒的陶盉、烧饭的陶鬲(lì)、盛水的陶罐及陶鼎、陶豆等陶器。 蟾蜍是一种有灵气的吉祥物。这只蟾蜍双目圆凸,凝视前方,嘴巴微微张开,腹部扁平,曲肢俯卧,背部又圆又鼓,布满了细线雕刻的小小圆圈纹。蟾蜍作匍匐爬行状,仿佛要伺机捕食猎物。 第五展厅。 二里头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处于何位置?对应何种人类文明?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是谁发现了夏都遗迹,推动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展? ……这些问题,可在第五展厅找到答案。这里像一个图书馆,展示了有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资料、人物志。 夏鼐作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不遗余力地为中国考古学引航掌舵。 徐旭生。二里头遗址发现者。长期以来,夏代却是考古方面的一大空白点。徐旭生根据文献记载,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在《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有两个地区应该特别注意:一是豫西地区的洛阳平原以及嵩山周围,二是山西省西南部分汾水下游一带。1959年夏,72岁高龄的徐旭生亲自奔赴豫西地区,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踏察了告成、石羊关、阎砦、谷水河、二里头等重要遗址,写成《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 离开博物馆,顺着箭头走向遗址公园。 走到距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约2公里的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占地1045亩,园内对二里头时期的古洛河景观模拟复原、并对宫城城墙、宫殿建筑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绿松石作坊遗址、祭祀遗址等考古遗址进行拔高复原展示。 在二里头遗址这组宫殿建筑群中,已经抬高复原展示了一号宫殿和二号宫殿。复原的一号宫殿基址,是二里头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夯士建筑。整个建筑建在一个夯土台基上,整个台基略呈正方形。 东西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由殿堂、回廊、南门塾、侧门、庭院构成四合院式建筑,总面积达9585平方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殿堂呈长方形,位于大台基北部中心高起的一长方形台基上。 复原的二号宫殿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东偏北。基址呈长方形,东西约57.5米,南北长72.8米。殿堂位于一个长32米多,宽12米多的台基上,殿堂基础上排着密密麻麻的柱子。 由廊庑、大门、中心殿堂、庭、水井等遗存组成,遗址的四边,包括墙与前廊,南面有复廊和三门道大门。北墙与三面廊围成一个广庭,广庭中间偏北是殿堂。 二号宫殿基址之北部,曾经发现一座“大墓”,有学者认为其非墓葬,应为水井遗存。为方便参观,又不破坏展示的基址,遗址公园专门铺设了木质参观步道,方面大家参观。 在二里头都邑的中心宫殿区,考古人员还在三号宫殿的院落内发现了两座含有丰富随葬品的高等级墓葬。有“华夏第一龙”之称的绿松石龙形器就是在其中一座墓葬发现的。 紧挨着二号宫殿,是分段复制的宫城东城墙,环卫着宫殿区,高墙一米多厚,将宫殿建筑群围成了一座宫城,展示了当时劳动力的众多。 占地一千多亩的公园,靠步行游览吃不消的,幸好有观光车代步,而且全程陪同,点赞!整座公园的精心设计,并不影响日后对二里头遗址的继续考古发掘,的确有“华夏文明的根与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