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浙江临海,原为台州府所在地,有一保护得相对完好的古城墙,名台州府城墙或江南长城。城墙南面是浙江第三大水系灵江,东面为有“小西湖”之称的临海东湖,北面与西面蜿蜒在北固山上,西边最为险峻奇秀,号称“江南八达岭”。台州府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历经各朝代的多次修缮与扩建,才成为如今的规模。东晋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在临海大固山(北固山)筑子城抵御孙恩,台州府城墙的初始形态得以形成。熙宁四年(1071年),时任太守钱暄根据历年山洪的水流量和流向等情况,利用自然地理特点,将东城墙西移至东湖之西,增加城墙的防洪功能,台州府城墙的格局基本定型。台州府城墙虽能挡住洪水,但无法抵御倭寇的袭扰。嘉靖三十二年(1553),花巨资对城墙的城防系统进行强化。嘉靖三十六年(1557),戚继光驻守台州抗倭,根据军事防御特点进一步改善城墙的防御能力。</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东侧揽胜门广场上有薄一波题:“江南长城,民族瑰宝”,程思远题:“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周长约 6 公里,并不算长,称作长城可能有点勉强。但它有两大非常明显的特色:一、它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二、它曾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赞誉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p> <p class="ql-block"> 从揽胜门拾级而上,198级台阶陡峭险峻。漫步城墙之上,砖石斑驳,每一块古老的砖石都铭刻着往昔的烽火硝烟。站在城楼上远眺,临海城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山峦起伏,城内街巷纵横,烟火人家,新与旧、山与水、城与人,在此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古城墙于我来说有着浓厚的感情。1995年8月,临海市举行“临海建设名城,修复古城墙”动员大会,号召市民“我为名城献一砖,万民修复古城墙。”我也象众多的市民一样,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家乡的热爱,踊跃捐款。1998年,历经三年,台州府城墙全部修复。</p> <p class="ql-block"> 台州府城墙不仅仅是一道砖石堆砌的防线,它是临海人的精神寄托,见证了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守护着一方安宁。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这座城市深沉而持久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