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十年代在部队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物品被广大官兵亲切地称为“神器”,那就是黄脸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部队的物资供应相对紧张,为了满足官兵的日常需求,部队开始使用这种黄色的塑料盆。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高分子塑料盆,但它结实抗造,承载着部队官兵的日常生活,官兵们将它利用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多重用途的脸盆,它是洗漱用品、饮食工具、储存容器、劳动工具,在特殊情况下这个黄脸盆还可以发挥其特殊用途。真是名副其实的“神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开始的时候,真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洗漱用具,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我们用它洗脸、洗脚、泡衣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连队后,我见证了战友们解锁了这个黄脸盆,五花八门的用途。那个年代,部队的物资供应相对紧张,为了减轻负担及改善生活。每个连队都有那么几块菜地,训练之余,我们也参加劳动,栽种原有菜地的同时也开拓荒地,虽然我们属甲种部队,是全训单位,但我们仍是挤出点时间,搞下农副生产。黄脸盆在这时是浇水浇菜的工具、是运送泥土石子的用具。种菜也是需要肥料的,连队联系了杭州市里的一间奶牛场。在向团里申请到卡车后,我们班开赴奶牛场,我们去掏牛粪。你知道我们带了什么工具吗?人手一个黄脸盆。几把铁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奶牛场,牛粪堆积在一个大凹池里。半流质的牛粪,铁锹发挥不了作用,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输送工具,我们是用脸盆,一盆盆的递送到车箱的。初夏的太阳照着粪池,那种气味让人更难受。为了尽快完成此次任务,在池边用脸盆瓢效率太低了,于是有些战友就下到池中,一盆盆的往池岸上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营区后,桶挑、盆捧,这车牛粪我们要尽快的将它运送到菜地上,以免影响营区的空气质量。我们连的菜地在“硬骨头六连展展览馆”后面的小山坡上,那车牛粪暂时的倾倒在馆边,需尽快处理,所以加入了更多的脸盆。这个小小的黄脸盆啊!真是功不可没。说真的,很多天过去了,无论我怎样洗,我还觉得这个黄脸盆有一股牛粪味,这个味道也可能是从我身上传出来的,谁知道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期天,不用训练。不可能让炊事班全年365天都做饭,偶尔连里也让他们休息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有时星期天,连队领导就让炊事班的同志给每班分发一份面粉,肉菜。让各班自力更生,包饺子或擀面条。你们想得到吗?我们的“神器”那个黄脸盆又上场了!炊事班的盆碟毕竟有限。各班和面、盛菜、装肉的就要劳烦到那个黄脸盆了,搓面,擀面的就在那餐桌上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方人主食是米饭,对于面食本就不太喜欢,再想到那个“劳苦功高”的黄脸盆,盆壁上那深浅不一的划痕里面,那些无论怎样擦洗,都无法抹去的斑渍。我虽算不上有洁癖,但此时真的快“崩溃”了。我真不愿意参加这种集体活动,但不行。只能乐在其中,积极参与了。但在饭点的时候,却腆着脸到兄弟连队里,看下谁家做米饭,像乞丐般伸手要一碗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不是每次都能“讨”到饭,那只能饿着肚子了。在这点上我可能是个“另类”。记得小时候在家里,有很长一段时期我吃饭的碗筷都是固定专用的。小时候到同伴家里玩,到饭点了,让吃饭,我都不敢吃。因为那时农村家庭的卫生环境大多让人看起来,觉得不卫生,其实真不是矫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些年间,妻子还经常挖苦我:“长工的命,却总摆着少爷的姿态”。经常数落我吃穿挑剔,难“伺候”,调侃我当初是投错胎了,应投生到富贵人家的,不应是投生到农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接触过部队生活的朋友肯定想不到,这个黄脸盆有多“万能”,它真可算得上军营“神器”之首。它不单是生活用具,还是战备物资。我们曾背着它走过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野外的时候,它是我们构筑工事时,运土、盛石的工具,绑扎帐篷时它是我们的垫脚石,在雨雪的泥途中,它是我们背包防水的隔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陪着我们度过整个军旅生涯,它装的是我们最难忘的记忆。关于这个黄脸盆有许多传奇故事,说实话,今天想起仍觉亲切,但鼻子也发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当兵的人,也许很难理解部队的生活、部队的规定,被子为啥要叠成豆腐块?其实答案很简单,松松垮垮打不了胜仗。一个黄脸盆怎么到处用?当兵的没那么多讲究,处处讲究做不了铁军。战士就得什么累都能受、什么苦都能吃。我们吃苦受累,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少一点吃苦受累。我们不讲究,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能够去讲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国家富强,军队向现代化精进了,保障越来越好,当年的不敢想与幻想,都已变成了现实,待遇与保障与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黄脸盆在军营成为了历史,而我们那一代军人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当我回忆起部队中的黄脸盆时,更多的是一种对那段时光的感慨与怀念。那是怎样的一段青春?那是怎样的一群人?那是一段无悔的青春,那是一群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