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 千古情

许伯华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赠汪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唐·李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白乘舟将欲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忽闻岸上踏歌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桃花潭水深千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不及汪伦送我情。</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首小学生必背的唐诗;也是表达与颂扬友情的千古名诗。这首诗短小易记,语言通俗、直白易懂。既有地名又有两个人名,这在唐诗中是十分罕见的,按现在的话讲,信息量很大,富有故事。11月7日下午,我的“皖南行”去到了桃花潭,寻觅李白游踪,追访汪伦遗迹。</b></p> <p class="ql-block"><b>  桃花潭,位于安徽泾县,是长江支流青弋江的一段水域,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流经安徽省的多个地区,最终在芜湖市注入长江。‌不知是上游修了水库还是枯水期的关系,眼前的青弋江多为卵石河床,沙滩外露,看似不具通航功能。就是在这样一片卵石河床中,有那么一段水面,两岸开阔,水光潋滟,这就是李白笔下的“桃花潭”。四周山峦叠幛,风光清新秀丽,让人感受到了皖南的灵气。</b></p> <p class="ql-block"><b>  桃花潭分东西两岸,东岸为翟村,西岸为万村,此区域古称青阳镇,现为桃花潭镇。翟、万两村则组成了今日的“桃花潭景区”。景区的游客中心在东岸,进入景区,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才到了“青阳古镇老街”。走过古色古香的老街,感受古朴传统的店铺,来到桃花潭岸边,乘上渡船去往西岸的万村。《赠汪伦》的故事要从西岸说起。</b></p> <p class="ql-block"><b>  李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世人皆知。</b></p><p class="ql-block"><b> 汪伦,一位因入李白诗而熟知的陌生人,何许人也?《唐诗三百首》、《李白集》、《全唐诗》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结识的一位普通村民。</b></p><p class="ql-block"><b> 历史到了千年后的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补遗》中说:“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又</b><b style="font-size:18px;">根据今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安徽泾县《汪氏宗谱》的考证:汪家是皖南的名门望族。汪伦做过安徽泾县县令,任满辞官,居于桃花潭岸,过着悠闲恬淡的生活,喜爱诗歌,是李白的铁粉。那李白与汪伦又是如何相识的呢?《随园诗话补遗》是这样讲的</b><b>:汪伦曾捎信欺李白:</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b><b>李白欣然而至,他这才说:</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b><b>引得李白大笑。看到这里我产生了臆测,李白被骗却不恼而笑,是不是本以为自己的“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已很能吹嘘,谁知眼前这位汪伦,比他还能忽悠,意气相投,同道中人啊。</b></p><p class="ql-block"><b> 李白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于是,在汪伦家中连住数日,汪伦盛情款待,两人饮酒论诗。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不亦乐乎!这个美妙的传说,反映了李白与汪伦的性格与交情,是否事实无需认真,可助谈资。</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下了渡船,迎面是“桃潭西岸”城堡式门楼,据说是唐代建筑,很有特色,足显万村这座古村落的沧桑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行至村子内街,当年吸引李白前往的“万家酒店”只是遗址了。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引领人们寻找着历史的痕迹。小街空荡清幽,看似当地已少有人居住。在两条街的交接处有“万家酒店遗址民俗馆”和“万家老酒坊”两块牌子,两家店铺,门前分別立有象征李白</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b><b>的塑像,但房子都是新建的,也不是饭馆酒店,而是售卖“桃花潭酒”与土特产的商店。据景区介绍牌的介绍,万家酒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年久而塌,只有这个青石门框和被踩凹下去的这条门槛,是万家酒店的建筑遗物,或许能证明万家酒店当年的兴旺。</b></p> <p class="ql-block"><b>  万村曾经徽商云集,富甲一方,漫步万村老街,沿街店铺、徽派民居彰显昔日的繁华。</b></p> <p class="ql-block"><b>  汪伦墓,墓冢为砖砌圆形,上面杂草丛生,正面竖置墓碑一方,中间镌刻“史官之墓汪讳伦也”八个大字,右下角有三个中字“谪仙题”,两边的小字分別是:“十五年十月南阳立”和“光绪十一年秋月重建”。根据墓冢附近的"重修汪伦墓碑记"记述,汪伦墓原址不在这里,1958年兴建水电站时被毁,尚存墓碑一块。1985年于此地重修汪伦墓。而目前的墓园式规模,是为适应旅游发展需要,2010年重新扩建而成。由此可见,所谓的汪伦墓就是个纪念地。</b></p> <p class="ql-block"><b>  引起我兴趣的是这块墓碑。“史官之墓汪讳伦也”这八个墓碑文字的写法很新奇,而且汪伦怎么以“史官”称之呢?更大的疑问是“谪仙题”三个字。“谪仙”名词解释:“是受了处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古人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后专指李白”。据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拜访了诗坛名宿贺知章,并献上了自己的诗作《蜀道难》。贺知章读后赞叹不已,称李白为“谪仙人”,这是对李白才华的高度赞赏。‌李白因此有了“谪仙人”的外号。所以,墓碑上的“谪仙题”就是意指碑文是李白写的。李白能赠诗给汪伦,为其题写墓碑本不足为奇。但百度说,汪伦生于722年,卒于762年;而李白的年谱显示,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也就是说李白与汪伦同一年离世,那李白怎么为汪伦题写墓碑呢?是不是光绪年间就有了“蹭流量”的做法。“谪仙题”吸引眼球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汪伦墓的上方有"汪伦祠",祠堂大门紧锁,透过栅栏,拍下了祠堂内的汪伦木雕像和两边柱子的楹联:</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家酒店真情引来诗仙客 十里桃花厚意留给汪伦公 ”</b><b>。这是桃花潭传奇佳话的完美写照。</b></p><p class="ql-block"><b> 看着祠堂内汪伦雕像,纵观汪伦一生,出身望族,仕途平顺,附庸风雅,最幸运的是以善良的谎言,傍上了李白这个大腕儿,成了没有作品传世而名留千秋的历史人物。给人以启示:喝酒找对人很重要!</b></p> <p class="ql-block"><b>  桃花潭西岸边有一突起的石墩,长满茂密的藤草,像是碧绿的翡翠垒成,称为"垒玉墩"。相传李白与汪伦曾在垒玉墩上饮酒赋诗,为了纪念他们,明末清初时在这里建了一座"怀仙阁",1987年重修。三层楼阁依山临水,飞檐叠出,气势挺拔,为桃花潭最具象征性的建筑之一。</b></p><p class="ql-block"><b> 站在怀仙阁上,饱览桃花潭之秀色,不禁发思古之幽情,感叹千年前的李汪友情。怀仙阁与东岸的踏歌岸阁互为对景,透过阁上的小窗看到对岸的黛色山峦和白色民居,景色如画,别有一番韵致。</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怀仙阁乘渡船回到东岸,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上面挂“踏歌古岸”匾额,楼下是通行的门洞,走过门洞,回看楼阁,中间挂有“踏歌楼”的匾额。这是后人纪念李白、汪伦两人的深厚情谊所建造的“踏歌岸阁”。原建于明末清初,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民国年间和解放后又进行过维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登上楼阁设置简单,中间挂一幅李白与汪伦的人物画,周边有几幅诗词书法作品。楼上可凭栏俯瞰桃花潭景色,眺望对岸的怀仙阁、万村渡口与老街等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踏歌楼阁前的桃花潭岸,就是当年汪伦送李白时踏歌送行的地方,现在建成了“踏歌广场”,竖着鲜红字体的“桃花潭”碑,塑有李白与汪伦的雕像。站在广场上,仿佛穿越了时空,触摸到了那段久远的历史。让人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赠汪伦》,浮想着诗的意境:</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白乘舟将欲行”</b><b>,诗人就要离开桃花潭,却不像是要在此告别谁,陶然忘形的他是兴尽而返。</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忽闻岸上踏歌声”</b><b>,“忽闻”开句,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踏歌”是唐朝民间很流行的一种歌舞形式。踏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它要很多人手拉手、两脚踏地边歌边舞。汪伦带着村民们,踏着歌声,为其送行的感人场面,可能有点出乎李白的意料,又联想相处的日子,汪伦豪爽热情,陪吃陪喝陪游玩,丰富了他的诗酒人生,于是真情涌动,</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b>这是对汪伦友情的高度评价。桃花潭水也就十几米深,李白固然用了夸张,却是那么合情合理,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艺术个性,从而获得不朽的艺术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因为千古绝唱《赠汪伦》,桃花潭名扬天下。今天,桃花潭依然碧波荡漾,桃花潭酒仍然飘香。李白与汪伦的这段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的人世间,那曾有过的质朴与善良,那份情义不仅打动了当时的李白,也感动着现在的我们,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更是友情的魅力。桃花潭诗意之旅,不虚此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