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美篇组织的“河西走廊+额济纳胡杨林之旅”行程第3天,来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美友合影</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天下第一雄关</i></h5> 【1】概况<br>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的嘉峪关市,嘉峪关市因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坐落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因建在嘉峪山的西麓而得名,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现存长城上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br> 嘉峪关离城区5公里,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为加强我国西北的边防,明代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修建关城。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冯胜像</i></h5> 明洪武五年(1372),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168年后的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成了较完备的防御城堡,比长城另一端的山海关早建九年。至此,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矗立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嘉峪关旧照(1910)</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嘉峪关旧照</i></h5> 嘉峪关由关城和南北两翼的长城组成。长城的城台、墩台、城堡星罗棋布。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组成,多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关城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明长城</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关楼</i></h5> 嘉峪关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与山海关比,这里多了一个“雄”字! 【2】关城<br> 嘉峪关关城总面积3.35万平方米,其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需要。关城有内城、外城、城壕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关城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br> 关城包括内城和外城。内城的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的关楼与内城的西瓮城、柔远楼、光化楼、东瓮城东西成一线。内城西面罗城砖砌,并设有南北2座箭楼,箭楼南北外连接长城。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台、天下雄关碑、东闸门、九眼泉湖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关城平面布置图</i></h5> 【3】内城<br> 关城以内城为主,内城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东西门外各筑有瓮城围护,城楼对称。内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br> 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敌楼、角楼、阁楼、门楼等共十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后毁)等。 【4】九眼泉湖<br> 嘉峪关的关城总体东西向布置,关城的西侧就是关外的茫茫沙漠戈壁。关城的东侧有九眼泉湖。九眼泉湖的湖水,冬夏澄清,终年不竭。<br> 嘉峪关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600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只能保持在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十几倍,对军民的驻屯和生存形成了极大威胁。然而,相对于西北高原的大环境,嘉峪关又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雪峰和冰川。祁连融水以地表径流和河谷潜流的形式汇聚于低处,嘉峪关就成了一个水源较为集中的地方。 嘉峪关下有水,号称九眼泉。九是数目中的极限,在这里不代表数目,而是说有很多的泉眼。当冯胜的大军在这块土地上驻扎下来的时候,最先吸引他们的正是嘉峪山下的这处泉水,而嘉峪关地区几千年以来的人类文明,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也是这些长流不断的清水。《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褛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5】东闸门<br> 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门上建有闸门楼,红漆明柱,顶盖灰瓦,为硬山顶式建筑。东闸门在当时起城门的作用,晨开寅闭,进入闸门后才进入嘉峪关的外城。<br> 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嵌有36根方木支柱,门顶搭有方木棚架。 闸楼上悬“天下雄关”匾额,清嘉庆肃州总兵李廷臣书。 【6】天下雄关碑<br> 嘉庆十四年(1809),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时,被嘉峪关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深感其为天下之关隘,便写下了这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天下雄关”,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为保护此碑,1987年9月修建六角六柱攒尖顶碑亭一座,碑亭上盖灰瓦顶,装龙首兽形瓦。<br> 【7】文昌阁<br> 在内城的东瓮城外,有道教宫观文昌阁,为旧时祭祀文昌神之所。<br>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年(1822)重建。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文昌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是一位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为读书人所崇拜。 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文昌阁建筑上悬有“文昌殿”、“威宣中外”、“神威远播”等木匾。 【8】关帝庙<br> 关帝庙原位于内城中,名玄帝庙,明正德元年(1506)修建嘉峪关东西两楼时,移建于此,改称关帝庙。<br> 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 庙院座北朝南,入口为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式牌楼。牌楼前设二座石狮。牌楼精雕细刻,红漆明柱,顶盖绿琉璃瓦,富丽堂皇。 庙内设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等。 大殿入口横匾书写“文武圣神”。 殿内壁画绚丽,塑像雄伟,建筑精巧。 【9】戏台<br> 在关帝庙的对面有戏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是重修,可见在这之前就有戏台。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br> 戏台前半部分为歇山顶结构,后半部分为硬山顶结构。土墙木柱,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戏台早已开始斑驳,黄土泥墙与关隘以及远处的长城均为相同的土黄颜色,是保边护土工程的主色调。砖砌的基座,上为夯土建制,这种夯土墙在西北地区极其普遍,时间长的可以保存几百年。 戏台的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顶部为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八卦图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综合反映。 两侧是一组风情壁画,内容是寺庙的和尚、尼姑庵的尼姑及其豢养的宠物,这些绘画内容在其它戏台上是非常少见的。 一般来说,把和尚与尼姑放到一起,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如此设计是十分大胆的,他们意识到守边将士整日面对茫茫戈壁,刀光剑影,寂寥难耐,连个异性的影子都难以见到,孤寂是他们要克服的顽症。建造者筑巢引凤,请来戏班,唱戏说事,再配上男女情画,给将士们排忧解闷。不过,画归画,戏归戏,任你如何联想,也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战事一起,恪尽职守,是不能迟疑的。 一个地处边关的戏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到底都上演了什么戏?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戏,和神庙祠堂里的有什么不同?也许,是驻守的大将军花高价邀请戏班子来做戏,他们要用戏中的生、末、净、旦、丑来教化自己的将士,鼓舞士气;也许,哪个“角儿”怀揣着满腔的爱国激情,分文不取,只是为犒劳三军将士而专程赶到这边关呢;也许,是《穆桂英挂帅》或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也许,战时偏紧,将士们日夜守护在城楼上,目视远方,让本该敲锣打鼓,依依呀呀的戏台,闲置了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光景,只是任由官兵们伴着西北的狂风和一轮明月,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回味那曾经有过的余音绕梁吧…… 戏台的两侧,有一副泥塑对联,上书“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横批为一匾额“篆正乾坤”。“篆”古书上讲可理解为“德”,结合戏台顶上的八卦图,象征人间乾坤充满正气,以德正乾坤。“演往事”、“认当场”是说无论人间情感上的恩恩怨怨有多少,官场的是是非非有多复杂,不过是过眼烟云,何必当真呢?一场戏而已,正所谓“人生如戏”亦或“戏如人生”罢了。 边关和戏台到底有什么联系?明眼人一看便知。还可换个角度去思考,假如戏台上果真每天灯火通明,高腔不断,余音袅袅,不也说明边关充满着祥和安宁之气吗?因此,将这嘉峪关的戏台,看作边关烽火的晴雨表,并不为过,那上面唱的,已然不是“戏”,而是一片安宁之音…… (未完待续,戏台内容部分选自《宁波日报》李广华《边关烽火边关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