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张陶</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张陶</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对连环画的记忆,总是封面先行的。如今这样的50-60年代的非常珍贵,多数深藏在极少数人的柜子里,不见天日,或者偶尔在拍卖会上露相或在网上看到图时,不住感叹,矿物颜料上色的封面,仿佛有一种纯天然的有机风味,多了一份营养,也多了一份养眼。一些古典体材与老版书民间故事系列,规模相当庞大。</p><p class="ql-block">据说上海美术出版社在特殊时期保住了大量原稿,饶是如此,再版大小精的封面,通常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了。原因我们再也无法拥有那个年代的矿物颜料,无论是激光还是喷墨都无法再现鲜艳质朴的色调了,补绘重绘的敷衍之作、新一代编辑水平和态度等问题毁掉了很多好作品。即使再版的种类是不少,大家捧着干净而滑溜的精装再版书都觉得缺了什么,尺寸大是大了,封皮也更厚了,它们不能替代老版书了,那个年代的风味,再也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那些古典体材连环画,都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艺术家创作(画出来的)看到这些绘制精美,带有书名的画作,又称小人书、公仔书、小画书,是好几代读者的童年记忆。看着这些连环画封面,是不是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p> <p class="ql-block">这些连环画封面大部分创作于20世纪50——80年代的风格,采用钢笔复线的手法打底稿,传统国画手法融合写生创作。借鉴了版画的手法,强调线和面的关系,一看就是“学院派”画家的作品,强调面部结构,一看就是素描的功底。</p><p class="ql-block">好的封面,要反映书的内容,连环画封面的魅力无穷,可以讲故事,容纳故事线索。</p> <p class="ql-block">连环画封面值得欣赏,它们比精美的画作多了一点点设计元素。封面上都会出现书名,如何设计书名的字体,安排书名的位置,一定要懂得构图设计方面的知识。常规的办法,书名放置在画面的底部。艺高人胆大的做法,书名和画面融为一体。身为国画名家,创作封面一点儿也不马虎。这样的作品值得临摹一番,体会他的创作意图。</p><p class="ql-block">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脸好看,第一印象可以加分,所以封面成了创作重点。连环画的封面更是如此,有时封面作者和内页作者可能是两个人。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封面作品在出版的时候没有标注作者信息,只能让读者猜来猜去。画家风格独特,读者能够猜出来。如果是一些工笔作品,猜起来就不太容易了。的封面作者,就无法考证了。</p> <p class="ql-block">看了这么多连环画封面,是不是有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当我们长大以后,带着成年人的眼光再看这些封面作品,会觉得小时候真幸福,可以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如今一批一批的曾经的画家年龄也大了,有很多已经不在了。也越发显得这些50年代的连环画弥足珍贵。曾经有一位年纪大的画家这样说。如今再画这些连环画,也找不回当初的记忆了。</p><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封面制作是一个充满艺术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多采用手绘方式完成,画家们运用精湛的绘画技巧,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展现画面的主题和情感,凝聚了画家们的智慧和心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近距离感受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