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第6节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

春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2.9 第6节 人性的弱点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人性的弱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批评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耐基的书,他总结了一句话:人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很多人没有重视这句话。董博士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儿上,批评只能不让他做什么,但是没法让他做好什么。批评这个教子工具15岁之前严格意义上说,不适合使用,因为孩子没长大,背景知识不足,能力不足,犯错是正常的。15岁以后,高中以上才适合批评,并且是在明知故犯,一错再错,可以批评。董进宇博士和戴尔卡耐基对批评这个工具的使用非常严格,这是人和人互动上的弱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我发现,人性的弱点针对我们自己来说,就是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复读董博士《50岁看人生》的这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改变了我的思考模式,改变了我与人互动的模式,包括行为模式。董博士对《爱与恐惧》的论述具体、准确、可理解。缠在我们人生辘辘这个上的井绳就是恐惧,很多人一辈子挣脱不了,他认为这是命,是运,其实不是,就是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爱与恐惧》两种心智状态对我们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主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恐惧就是人意识到危险时的一种心智状态,此时我们大脑的注意力焦点在收寻危险信号,我们心智处于防御状态。当我们面对陌生环境时,恐惧让我们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危险信号,避免受伤害,我们没有能力向我们的同类表达好感,也没有能力搜寻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更没有能力去做建设性的事情。今天爱与恐惧已经泛化成人的一种心智状态,主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我们所有思考的前提和逻辑支点之一。当我们从爱出发,我们的心智处于开放状态,当我们从恐惧出发,我们的心智处于封闭状态。这就导致了对人生各种问题的两种完全对立的思考方式、感受模式和行为模式。当我们发现了控制和感受人类行为和思维模式的两种主宰力量,就等于发现了实现人生幸福快乐的终极密码。<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获得健康、快乐、幸福和成功的话,他必须能检索到自己深层的思考前提和逻辑支点,这样他才能找到问题的原点和根源,有意识的梳理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觉醒</u></b>。有了这份觉醒,一个人才知道他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成败荣辱的连续剧,原来自己才是总导演。而把人生的悲剧变成喜剧的密码在你自己心里。控制好你的恐惧,以爱面对人生。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主题,人性的弱点就是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认识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大街上走路,一定要保持警觉,收集这些危险信号, 万一有车过来把我们撞一下呐?最近恶性事件总发生,所以我们可以保持恐惧,防止受伤害。但是你一直恐惧,在路上恐惧,在街上恐惧,在单位恐惧,回家也恐惧,睡觉也恐惧,醒着也恐惧,那就麻烦大了。因为恐惧在身体里产生去甲肾上腺素。恐惧是一堆母情绪,每一个小情绪都会生出一个小崽子,它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而它有剧毒,1mg能毒死好几只老鼠,如果你长时间恐惧,你天天制造很多毒素,你的身体100%会出问题。很多疾病是因为恶性激素引起的,很多恶性的激素就是因为不良的情绪产生的,追根溯源,追到最后是因为恐惧导致的。你要不想得恶性疾病,就不能一直处在恐惧当中,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认识恐惧,然后我们面对恐惧,过无惧的生活。这个非常难,我训练了50年,并且在董博士看着督导下,我慢慢的消除了我身上的恐惧。我一看人家的脸色儿,他说你怕啥呀?我说我怕人家来找麻烦。董博士说我是刑法学博士,经济法学博士,你怕啥呀?大不了咱们陪他打官司嘛!他说完之后,我的恐惧涮的一下没了。我怕啥呀?想来想去,那个事儿是你认为可能会发生,恐惧<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是你脑子中的一个想法,他不是真的,然后你就被这个想法给吓住了。</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恐惧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身体,心智,心理,心灵,要想好起来,你必须保持有意识,放下恐惧。现在先认识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脑袋里错误的想法,你头脑制造的假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说你看到孩子在那儿玩儿手机,你会觉得孩子一辈子会躺平,做个啃老族。你坐飞机老担心飞机掉下来,你还没有坐飞机呢,就觉得这次肯定掉下来,你可能连走路都走不了,都能吓死自己。你老担心你会死,有没有用?我们人都会死,一生不过3万6000多天,大家的终点是一样的。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恐惧,是脑子当中制造的一个想法,你担不担心都会老去。你能不能很淡定的,柔和的,慢慢的老去,享受这种从年轻到老的过程。生老病死都是人间最大的规律,宇宙间所有的东西都是缓发出来的,地球几千万年也不是都这样的,你是阻止不了变化的,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到底是大变还是小变,看你怎么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你现在不舒服了,你就是恐惧状态。我现在很淡定,我现在很喜悦,这就是爱的状态。</u></b>你要问自己到底是一个价值问题,还是事实问题?什么叫价值问题?就是你评价了你这个想法,未来这个事儿不好,所以你就难受。事实问题是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了了,几十年前的事儿了,他是事实问题。<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如果是个价值问题,它就是评价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的想法,改变看问题的角度。</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家孩子在那儿玩儿手机就一定一辈子躺平,考不上大学吗?我遇到过太多了,有的孩子躺了几个月的,有的躺了两年半的,人家的孩子大学快毕业了,他才参加高考了,考上了山东大学,现在在香港工作呢!早几年上大学和晚几年上大学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那么着急呢?董博士说,你着急死啊!他在歇斯底里的提醒你,你违反了缓发性,你的想法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过去的恶性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的恶性事件这是一个价值问题,我们调整一下我们的想法角度,已经发生了的事实问题,怎么办呢?小时候你爸你妈打过你,老师伤害过你,你的同学霸凌过你。你曾经被狗咬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缠在你身上的井绳不是蛇,而是蛇给你造成的恐惧。这个事件发生了,你很痛,很难受,你觉得你身上一直有蛇毒,那个毒就是你的感觉,那个感觉就是你的恐惧。当年的那个事件和你恐惧的感觉牢牢的焊在了一起。董博士讲的心锚,你在遇到类似事件,有了这样的感觉,你就迅速回到了当年的事件里边,然后当年的那个感觉又出现了,这个事件一直在伤害你,我把这个事件叫恶性事件。已经发生了几个月了,几年了?几十年了,我们为什么反复去思考他呢?《反刍式恶性思维》,一个事件就像牛吃在胃里的草一样,没事儿的时候,我再把这个事件反刍到嘴里咀嚼一遍,当你是正面思考的时候,可以的。<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当你是负面思考的时候,无意识的你会把这个事件重构,对这个事件赋予恶性的意义,然后让这个事件变得越来越大,你被这个事件不断的伤害,然后一朝被蛇咬,你再看到井绳,吓得整个怔住了,不敢动了</u></b>。每个人都是这样,因为这是自保程序。这个很吓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可是这样的事情没有了,这个事件的伤害,那个心锚还在这儿,恐惧还在这儿,导致很多人走不出这种恶性的生活。所以你要找一下过去的恶性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你的注意力焦点放在了坏事儿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在当下有压力的时候,我们会缓解压力。当人缓解压力实在找不到出口的时候,他就回到了以前的伤害当中。我最近遇到了好几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初一的数学老师班主任把他伤害了,他是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的,现在高三了,他说现在想起初一数学老师对我的伤害,我觉得我学不好数学了,我不想上学了。这就是一个没有回到学校的孩子,完了,我给这个孩子做了心理调试,我说五六年过去了,你把这事儿拿出来,你的目的是啥?孩子说我无意识的是想找个机会回家待两天。你这借口找的太远了,太久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几年前被猫狗咬伤,被狗舔过,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就觉得猫狗咬我们的狂犬病毒还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就恐惧,紧张。其实是他当下发生了有压力的事儿,压力太大,他就回到了过去恐惧的事件当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姥姥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我见到过发大水逃荒有经过她家门口有要饭的人,她一下子把自己蒸的馍给人家四五个,放到人家的盆里。她非常善良,就是董老师说的这个爱的状态。爱的状态,她的心智打开了,就容易受到伤害。《爱与恐惧》爱的状态是,他的注意力放在喜欢的对象上,因此他没有能力搜寻周边的危险信号,他的心智处在不设防而开放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他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只能面对自己信任的人才能使出这种状态。我姥姥处在爱的状态不设防,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三姨嫁人了,她去猪圈喂猪的时候被石碾的石头砸伤了腿,报信儿的人说砸死了!我姥姥瞬间就崩溃了,不会哭了,失憶了。我去他们家她都不认识我了。对于我母亲有时候认识,有时候不认识,她只认识我姥爷。女人无论多大,一旦遇到恶性的大事件不想结束的时候,她就有可能失憶。她的心智迅速回到了小女孩儿的状态,需要有人呵护保护。我当时还笑话我姥姥,很多人还拿她开玩笑。我姨在我小时候把我拉到姥姥面前问,认识他吗?我姥姥就是那种特别善良的笑,那不是谁吗?失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还有一个行为让大家特别困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把锅碗瓢盆儿装到一个大袋子里背着走了,沿着公路往娘家走。有人问她你上哪儿?她说我回家。多次如果找不到我姥姥了,别人就说沿着公路回她娘家了。她就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儿,哪里是家呢?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才是家,爸爸妈妈才有爱呀!她的爸爸妈妈早就去世了,可是在她的记忆中那个方向才有家,有妈。想到我姥姥就觉得特别感动,每一个女人的成长史都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苦难史。因为女性太敏感了,每一个事件她都记得特别清晰,尤其是对她有伤害的那些事件。爸爸妈妈的爱才是孩子永远的精神家园,有这些爱她才能抵抗中的生活中的挫折障碍打击,有可能她的人生走到绝境还能想到爸爸妈妈的爱,这可能是她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先把恐惧消除,因为恐惧消除不掉,你就没法进入爱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你的注意力焦点放在那些坏事儿上,反复不断的回忆,把它反强化,把它重构,最后变成了一条一直啃噬你,撕咬你的毒蛇。怎么样把它解除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的身体有疾病,身体状况不好不舒服,你恐惧,很正常,谁都怕死,早晚也会结束生命的。我们面对这些恐惧来源怎么解决呢?你必须有意识的做以下四招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你跟一个人跟一个团队跟他们接近互动,感觉到很恐惧,我就感觉到这不是一个什么好团队,不是什么好人。背后有很多陷阱,很多圈套。你跟一个团队跟一个人接触过多次,感觉很舒服,这就是一个爱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如何对付我们的人性弱点----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启动杀毒软件。你的心智头脑有毒,一定要装上杀毒软件程序,这个程序就是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每遇到人事物这些恶性事件,把杀毒程序装上,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利导思维,你人生当中的一切事件发生,皆有利于我。换一个角度看到有利的一面。遇事儿往好处想,看到、找到有利于你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大脑要扩容。我们的大脑潜能无限,把你的头脑想象成一个大山洞,可是这个大山洞仅仅只能放得下好事儿,搁不下坏事儿,你得学习,改变,成长,阅读,把你脑袋这个大山洞用锄头,撅子,电钻把它扩大。你不能光想好事儿,不光有搁好事儿的空间,还有搁坏事儿的空间,要让好事儿和坏事儿同时放在你的脑袋里,这也是很牛的一个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博士讲:人生所有的事件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好,怎么知道坏呢?没有丑恶,怎么知道善良呢?不经历失败怎么能有成功呢?没有经历过痛苦,怎么知道什么叫快乐呢?你没有恐惧过,怎么能体验到什么叫做爱呢?好多人的脑袋好的事都放不进去,你的人生,你的财富,你的健康,你的幸福,你的人际关系,最初都是脑子的问题,你在这个领域没有扩充,所以你搁不下(格局)。你把它扩大之后,允许恐惧,不舒服,不痛快的事件和人事物,还有过去你的像蛇一样的井绳,允许它在这儿,但是不能让他像绳子一样缠在你身上,让你动不了。要扩容,要与恶性事件共存。这也是一个非常牛的方式,我们很多人只喜欢好事儿,不喜欢坏事儿,在恶性事件上你抗拒的就永远存在,你接纳的他就慢慢消失。你的抗拒就是一种情绪对抗,一种感觉,而你接纳了,这个事件对你的伤害就没了。回忆一下有多少事儿,当年是坏事儿,现在变成好事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心智升一个维度。我们来看这件事儿抽离,上升,推远,最佳,这几个手势不是一个简单的手势,那是为你的思维升级。</p><p class="ql-block"> (1)我们的思维方式通过心智大脑来操作,升维第一要换一个角度来抽离,没有什么真相,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一个人开车把你的车撞了,他冲你大声的怒骂,你能不能把自己抽离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想一想他是不是害怕我讹他?害怕赔我钱呢?你会思考,作为一个旁观者怎么劝他呢?如果他暴怒骂你,你下车也骂他,你俩有可能打起来,他一激动,拿刀捅死你了,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所以换一个角度把自己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恶性事件或者这个人,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除了死亡,好像其他一切都是擦伤。你的老公,你的孩子那些事儿,没有那么严重,是你的脑袋把它加工严重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升格局。我把格局再大一点,我再看的全面一点,假如你站在上帝的视角,把一个人从生到死经历的这些事件一看,你发现人生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过程,而过程里发生的这些事件,就是让他去体验的,不体验就白来一趟。你发现你的痛,你的苦,你的爱,你的快乐,你的恐惧,淡定,人生万花筒就是体验来的。人生灾难、比较多的事项、比较多的发现,他们恰恰能看到人生的本质,像歌德人家是思考明白的,有的人是靠经历。路遥没有小时候的那种饥饿,那种成长,遭遇那么多苦难,他怎么能写出那么伟大的作品。陈忠实观察别人,读了大量的县治,看到了那么多旧社会女人的苦难,所以才写出了《白鹿原》。尤其是田小娥被那么多男人蹂躏,最后悲惨的死去,一个女人的成长史都是苦难史,而这个苦难有可能导致你的恐惧就是藏在你身上的精神,你把它叫命。所以我们今天要改命改运,你不能再去算卦抽签儿。我这些是科学的、前沿的、生物医学的解释。大部分的病症来自于恶性情绪,恶性情绪就是因为恐惧导致的。升维到一个更大的格局,看到这个事情的全貌,人生的全貌。你就觉得他不是个什么事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推远重新赋予意义。20年,30年,50年后,全班儿倒数第一,你现在看,丢死人了,老师让你打孩子,你没有打。10年后你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了,你在想,他在小学的时候还有一次考试不及格,你就没有什么情绪了。你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讲,这个故事跟你没啥关系,人们会对事件进行重构,重新赋予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最爱我的一个奶奶去世之后,我就觉得天塌了,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走了,我都不想活了,几次都有自杀倾向,我的亲奶奶跟我聊天说:你二奶奶如果在的话,她希望你健健康康的,不希望你生病,希望你快快乐乐的,以后她要看你结婚,看你生孩子。我后来想她是希望我好,不希望我死,她已经到了天堂,她一直看着我,不是说她走了要把我带走。她希望我好,那我应该好好活着,才能对得起她。当重新赋予了一个事件的意义,包括那些伤害过你的恶性事件,他有没有正面的价值,你得找到,你得练就这个本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博士把自己摔伤成这样,9次骨折8次手术,这些恶性要命的事件,他说我如果能好好活着,我一定好好活着,他把这次恶性事件看成上帝来考验他生命力强不强,意志力强不强,讲的课是不是真的。他又推着轮椅讲了那么多年。现在站起来了,能跑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联结,让你的大脑跟别人的心智联系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与单个高能量的人互动。身体上的互动,可以握手,可以拥抱,可以亲吻。心智上去交流,去探讨,去请教。如果这个人不是高能级的,你就远离他,因为你现在能量不够,有可能被他带偏了。董博士处在爱、淡定、理性的状态,他就能带动全场的人进入巅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心理上允许别人夸你,讲你,鼓励你,表扬你,给你礼物,灵魂上要同频。你千万不要跟恐惧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你俩就同频了。你要一定跟经常爱的状态,快乐的人在一起。要么淡定的人在一起。比如我的淡定的状态,快乐的状态,爱的状态,影响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与高能级的团队去互动,同频共振一个场,去磁化。博瑞智的课,让你糊涂的来,走的时候清醒。让你醒来,然后去想着训练大脑的思维,然后再去想方法。一切问题都是纸老虎,一切烦恼都是成长的烦恼,爱能创造奇迹。坚持下去,创造奇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参加课程,积极参与训练。要分享感受,提升自我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结:本周的训练放下恐惧,过无惧的生活。怎么放下恐惧?是杀毒、扩容、升维、联结,每天都保持有意识,去训练自己。剪断缠在你身上,影响你命运的绳索-----恐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歌曲:《命运不是辘辘》</p> <p class="ql-block"> 12.10 第7节人性的优点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人类未来真正的走向就是爱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只要一个人不恐惧就能过上无惧的生活,但是不恐惧只是一个起点,不是终点。人类文明的走向就是爱的方向,如果每个人都能进入爱的状态,学会爱的18条原理,每个人都能好,每个国家都会好,每个民族都会好,我们的地球就会好。研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那些大师大家们最后都指向了爱,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董博士对爱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人类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爱的状态,未来真正的走向就是爱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二、爱与恐惧。</p><p class="ql-block"> 1.爱与恐惧是交替的。</p><p class="ql-block"> 你恐惧的时间长还是爱的时间长呢?恐惧是瞬间就有的,我恐惧的时间远远超于爱的时间,我恐惧最多的就是我的身体,只要身体不舒服就觉得我要凉了。回忆我22岁之前都是恐惧的集合体,不是爱的集合体。当你不舒服的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人事物让你恐惧,无论是过去的,将来的还是现在的,你就进入了恐惧的状态,你成了恐惧的集合体,你传递的就是恐惧。恐惧就可能变成愤怒,指责,抱怨,怀疑,蔑视,仇恨,恶心,一定是恐惧导致的,恐惧之前一定有恶性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2.恐惧是常态,爱需要训练。</p><p class="ql-block"> (1)用爱的事件去代替恐惧的事件。我能走出跟我父亲之间关系的恶性状态就是因为回忆到了越来越多他爱我的证据和事件,所以你要想真的把恐惧放下,拿起来爱,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替换,这是绝招中的绝招。我每次教大家怎么样把恐惧消除,那是用我们强大的心智和想法转变过来的,扩容也是通过学习,升维也需要借助外力。要想把恐惧消除的干干净净,就是替换,用好的事件证据代替坏的,用爱的事件证据去代替哪些恐惧的事件和记忆。认认真真写一下从你出生一直到你今天你周围的亲人有什么要爱你的事件和证据,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当时的感受都写出来。</p><p class="ql-block"> (2)爱要单独的表达,一份一份的给。我奶奶对每个孙子孙女的爱单独表达。我以前以为她是对我足够的爱,她不是让每个孙子孙女儿看着,给我吃了,不给他们吃。我发现有一次她把我妹妹也是单独叫到屋里给的糖块儿,我妹妹出来的时候一直含着嘴不笑,我就猜奶奶肯定给你好吃的了。我奶奶对她七八个孙子每个都在表达爱,并且都是100%。很多人为什么觉得父母不爱我们呢?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得到的跟别人的多少不一样,你盯着自己没得到的。比如说分苹果,好的给哥哥了,大的给弟弟了,烂的给你了,你就觉得他们不爱你。大部分人在爱的这件事情上都盯着自己没得到的,而不珍惜自己得到的。所以你才会愤怒,嫉妒,恐惧,焦虑。人生我们不应该活成恐惧的集合体,而应该活成爱的集合体。</p><p class="ql-block"> 三、怎么样进行爱的七项修炼呢?</p><p class="ql-block"> 1. 了解爱。</p><p class="ql-block"> 人从生到死,我们是为爱而来,我们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有了爱的结晶,结晶是啥?从这句话推出来,孩子人就是爱的集合体,我们都是爱的结晶,只不过我们都忘了,所以人从生到死都是为爱而来。</p><p class="ql-block"> 了解爱的概念,泛义的爱就是人对同类怀有善意,具体说是爱的5条界定: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美好的感情;爱是无条件;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状态;爱是完整的接纳;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p><p class="ql-block"> 问一下各位爸爸妈妈,你昨天给孩子传递的是爱吗?(我们楼下的邻居辅导孩子写作业,爸爸把儿子从昨天晚上一直骂到今天上午,没有停息)是仇恨,抱怨,指责,还是怀疑,批评,谩骂,蔑视,忽略,你每天做的都不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美好的感情。你爱不爱孩子是由你的孩子说了算。就这5条董进宇博士在人类文明的教育史上,心理学史上,他就站到了巅峰。过去人类的历史就是爱与恐惧交替的历史,人类的思想史也是爱与恐惧的思想史。未来人类要想好,也得按董博士指的重要方向去走,我们还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我有时候想到让我能成为他的员工,让我成为他的追随者,想到这儿我就流泪,上天怎么这么眷顾我?一个孩子瘦弱,瘦小,自卑,自责,暴躁,倔强,都是追随董博士,才把我整理成50岁这样,这是爱的力量。所以第一我们要了解爱。</p><p class="ql-block"> 2. 理解爱。</p><p class="ql-block"> 爱的成分:尊重,关心,了解,接纳,欣赏,包容,给予。尤其是你给别人东西,得对方高兴快乐,如果对方很痛苦,很纠结,那么你给的东西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有好几次我到某一个地方做客,特别不舒服,逼着我吃,逼着我喝,逼着我住宿某个地方,我不住,他生气了。未经我同意,把我汽车里所有的电子用品都花了好几万块钱给我换了,把我车的4个轱辘都给换了。这个姐姐对我太好了,可是我不舒服,花了好几万请我吃,请我喝,我给我修车。所以对于给予这件事情,很多人做不到给予。有人说我把最好吃的给你了,我省吃俭用的给你买这买那,给你报班儿,你咋这样呢?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你给人家东西人家不要,是你的爱有问题,不是孩子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3.实践爱。</p><p class="ql-block"> 爱的方式与爱的内容是什么?内容的核心是感情。方式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没有感情方式就没有意义。有多少家长在研究方式?内容没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吃啥,穿啥,用啥都可能吵一架,都是无意识的。当一个人无法进入爱的状态,我们什么都搞不好,什么都搞不成,并且会影响我们身心健康,实践爱主要是实践爱的内容和方式。</p><p class="ql-block"> 4.去体验爱。</p><p class="ql-block"> (1)当一个人被爱的充足,就会增加自我价值,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在孩子的层面,爱是手心,意义就是手背。当一个孩子觉得活着老有价值,老有意义,就会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师生关系好,同学关系好,有目标,有梦想,背后一定是获得了足够爱。你和孩子的系必须是站在爱的这个地基上,如果站在恐惧的地基上,你们之间的关系大厦瞬间倒塌。如果是爱的地基上,你真的伤害了孩子,也没有关系,也会慢慢好起来,只要他感觉爸爸爱他,妈妈爱他,姥姥姥爷爱他,这个孩子就有救。</p><p class="ql-block"> (2)体验爱,激发人的奋斗动力。他在才会努力学习,在乎爸爸妈妈的感受,不会去早恋,他才去研究,去写作,去画画儿,去炼钢琴,去健身。爱是每个人的原动力,原动力缺乏,它会表现的萎靡不振,自卑,自闭,抑郁,恐惧,自残,自杀,最严重的把别人搞死,再把自己搞死。以爱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3)当你体验到爱的时候,你就能消除孤独感恐惧感,建立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5.成为爱。</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曾经上去过巅峰体验。人是可以把自己活成爱的,爱就是你,你就是爱,你就是爱的集合体。无论如何要把自己活成一团爱,成为一束光。这种巅峰体验就是爱的体验,也有人把它叫宗教体验。但是你如果总盯着自己得不到的,那就很麻烦了,你又活成了恐惧的集合体。</p><p class="ql-block"> 6.传递爱。施爱者比被爱者快乐10倍。人生的最高版本就是爱的状态,你能不能根据你的孩子,你的老公,你的爸爸妈妈,把自己调到最高的版本,爱的状态。我们做施爱者,当你有了,你就能施出去。不能阻止孩子承担责任,照顾爷爷奶奶,弟弟妹妹,照顾宠物,给你扔垃圾,给你做饭,整理房间,洗衣服。当一个孩子承担责任的过程就是让他把爱施出去的过程。因为爱有施爱和被爱的过程。承担责任就是施爱的行为和过程,他施的越多,获得制造的爱越多。</p><p class="ql-block"> 7.释放爱。</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某个人走了,有那么多人去祭奠他,送他。比如10里长街送总理,袁老在疫情期间去世了,那么多的老人,儿童,年轻人去送他。 爱走了不可控,我们最后把爱释放掉,重新变成原子,希望你们身上最后化成了原子,那就是爱的原子。</p><p class="ql-block"> 人间无宿命,唯有爱与恐惧,想活好,爱就在你的心里,把它释放出来。成为一束光,活成一道爱,这是宇宙的大道,人间的大道。</p><p class="ql-block"> 歌曲:《爱无限》赵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