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卧虹不语水长流,波上青穹映月钩。</p><p class="ql-block"> 桥上石狮依旧在,唯有永定滌金瓯。</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这座横跨永定河的古老桥梁,像一部凝固的历史书,静静伫立于北京的西南角。它见证了无数朝代更替、风云变幻,却依旧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最初名为“广利桥”。明朝正统九年重建后,改名为“卢沟桥”。这座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共有11个拱洞,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拱桥之一。卢沟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这座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古老城池,是历史的见证者。它坐落在卢沟桥东,与桥相距仅百余米,宛如一座桥头堡。宛平城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最初被称为“拱北城”,在清朝时期,它改名为“拱极城”。</p> <p class="ql-block"> 宛平城在明清两代是军事专用的卫城,见证了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1961年3月4日,包含宛平城在内的卢沟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宛平城依旧静静地伫立着,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古时,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明月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所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时,康熙帝下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的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p> <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又作诗: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p><p class="ql-block"> 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钭汉欲参横。</p><p class="ql-block">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竦分波夹镜明。</p><p class="ql-block"> 入定衲憎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p><p class="ql-block">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11孔联拱石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头的石象寓意丰富,象征着守护与吉祥,石狮子象征着守护和平与安宁。桥头的石象和石狮子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吉祥和守护的重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祷。</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这座横跨永定河的古老桥梁,像一部凝固的历史书,静静伫立于北京的西南角。它见证了无数朝代更替、风云变幻,却依旧屹立不倒。而在这座桥上,那些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狮子°,更为卢沟桥平添了几分神秘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技术。桥身由花岗岩砌成,坚固耐用。桥面两侧设有石栏杆,栏杆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这些石狮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成为了卢沟桥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石刻艺术,十分精美。桥面两侧每根望柱上雕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千姿百态,极富变化。卢沟桥所有石狮均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因而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的石狮子静默地屹立了几百年,虽然一动不动,却令人难以准确计算它们的数量。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些狮子的数量变化究竟是原因所在,它们的数量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谜,使得人们如此着迷于这些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不仅仅是传说,卢沟桥石狮的雕刻艺术本身也为其增添了一层“数不清”的难度。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每一只石狮都栩栩如生,动作与神态各异。有的大狮子威严雄壮,小狮子却灵动可爱。有的小狮子隐藏在大狮子的鬃毛间,有的干脆爬上了桥柱……</p> <p class="ql-block"> 回溯历史,试图揭开石狮数量之谜者众多,不乏中外名家。早至明朝,声名远扬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听闻卢沟桥传奇,慕名而至。当目睹桥上石狮的刹那,便被深深震撼,决心一探究竟,可数至日暮西山,疲惫不堪的他仍未得出确切数字,满心困惑,只能怅然离去。他的传记中,将卢沟桥称作“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卢沟桥石狮子之神秘随之也因此闻名于世界,令无数西方人对其神往不已。</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清代,一位新上任的宛平县县令,久闻卢沟桥石狮的盛名,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这座“狮子桥”。到桥后,对身旁的师爷发问:“这桥上到底有多少只石狮?”听到县令的问话,师爷立马跑到卢沟桥上,一个一个地数了起来,一共是458只。第二遍却数出了个443只呢?疑惑不解的师爷,又重头仔细数了一遍,可这次竟然数出来481只!</p> <p class="ql-block"> 师爷此时已经满头大汗,“我人送外号‘算死草’,宛平县谁人不知道我的算数好,要是今天连石狮子都数不明白,岂不是惹人笑话?”不信邪的师爷,再次数了起来,就这样一直数到了傍晚,师爷累得腰酸背痛,眼也看花了,始终也没一次数字相同的结果,只得灰溜溜地回去复命。</p> <p class="ql-block"> 县令并不相信师爷的说辞,认为是他老眼昏花。第二天一早亲自带队去卢沟桥数石狮去了。可这一百人数来数去,始终没能将桥上的石狮子数量确定下来,气的县令破口大骂。无功而返的县令越想越气,半夜自己一个人披上衣裳,独自来到卢沟桥数石狮子。当晚月朗星稀,四周寂寥无人,只有桥下的河水在哗哗流淌。县令缓缓走上桥,认认真真地数起桥上的石狮子来。</p> <p class="ql-block"> 可是数着数着,县令的眼睛逐渐花了起来,他觉着桥上的石狮子似乎动了起来。这些小石狮子开始跟他玩起了捉迷藏,有的还从栏杆上跳了下来,像小孩子一样嬉戏打闹起来。这让县令大惊失色,一路连滚带爬地逃回了县衙,从此闭口不提数石狮子一事。</p> <p class="ql-block"> 乾隆七年,初登大位的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宛平城,来到闻名遐迩的卢沟桥。时值暮春,风和日丽,永定河水碧波荡漾,映衬着桥上那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像一群守护者。乾隆骑在高头大马上,他的目光被桥上的石狮吸引住了。这些石狮子或蹲或卧,神态各异,有的仰天怒吼,有的低头沉思;小狮子则调皮地在嬉戏玩闹。乾隆饶有兴致地拉住缰绳,停在桥头,笑着问身旁的随行太监:“这桥上的石狮子有多少只?”这一问倒是难住了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 太监们面面相觑,心中一阵嘀咕:这桥上的石狮子从未有人确切统计过,少说也有数百只,谁能一下子回答得出?乾隆见状,不以为意,反而兴趣更浓。他挥挥手,说:“既然你们不知道,那就都去数一数,看看答案究竟如何。”几个太监走上桥,分别从桥南和桥北开始细细数起。“一、二、三……”桥上的宁静被他们的喃喃声打破,偶有风吹过,连石狮子的耳朵也竖了起来,偷听着这些人类的努力。半晌之后,太监们满头大汗地回到乾隆面前,呈上各自的统计结果。</p> <p class="ql-block"> 乾隆听罢,不由皱起眉头,低头沉思片刻,又抬头看看桥上的狮子,“这些狮子都纹丝不动,为何结果会如此不同?莫非是你们太过粗心?”他不满地摆摆手,“罢了,让朕亲自来数数!”乾隆翻身下马,踱步至桥头。他执起马鞭,指向最北端的第一只石狮开始,口中轻声念道:“一、二、三…”他一边数,一边用马鞭轻轻点过每一只狮子。阳光下桥上那些石狮子似乎在微微闪烁,仿佛在跟皇帝开着顽皮的玩笑。乾隆数到桥南,眉间的疑惑却更深了。他的结果是409只,与太监们的任何答案都不一致。“奇了怪了,”乾隆低声喃喃,“这些狮子莫非是活的?”乾隆又从桥南端重新开始,他仔细地查看每一只石狮,甚至连躲在大狮子后面的小狮子也不放过。</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数完,他的答案却变成了438只,比第一次多出了几十只,自言自语道:“看来还是朕没有数清楚。”第三次数狮,这一次,乾隆决定用更加仔细的方式。他将随从们叫来,让他们把桥栏的每一段标记清楚,再一段一段地认真数。这一次,每数完一只便轻轻点头,确认无误。就在他快数到桥北端时,忽然发现有几只小狮子依偎在大狮子身上,若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分辨出来。乾隆顿时明白了,自己可能遗漏了一些隐秘的小狮子。于是,他再一次返身数了一遍,结果却变成了451只。</p> <p class="ql-block"> 三次点数,三种结果,乾隆终于败下阵来。他站在桥头,望着这些石狮子,似乎每一只都在冲他顽皮地笑着,仿佛在嘲弄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乾隆挥了挥手,叹道:“算了,这些狮子真是数不清啊!”他上马离开时,嘴里低声念叨着:“真是奇了怪了。”从那以后,乾隆皇帝的“三次数狮”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无论是乾隆皇帝御驾亲临,还是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甚至是普通百姓抱着好奇心尝试点数,没有人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于是,“卢沟桥的石狮子一一数不清”,成为了千百年来无法破解的谜语。</p> <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令无数人困惑的难题,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解答。通过先进的仪器和3D扫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石狮的总数为502只。这些石狮的尺寸各异,最大的达到几十厘米,而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古代工匠的巧妙构思与现代科技的精准完美结合,为这一千年的谜团揭示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蕴含着工匠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它们静静地伫立在桥上,见证了许多故事,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这个已解开的谜团,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也为这座千年古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是金代建筑,距今已有830多年的历史。卢沟桥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的引道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10个桥墩和11个桥孔,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桥梁均系白石建造,桥面石雕栏杆,镌有望柱281根,顶端精雕子母石狮 501只。桥翅各有石兽一对,西为石象,东为石狮。石桥有华表两对,矗立在桥的两端。</p> <p class="ql-block"> 卢沟谣歌词(一)</p><p class="ql-block">晨曦映照着卢沟桥,古桥悠悠入梦来。 河水悠悠流不尽,历史的波澜在其中。 青砖瓦砾诉往昔,烽火岁月铸传奇。</p> <p class="ql-block"> 卢沟谣歌词(二)</p><p class="ql-block"> 永定河水波澜壮,见证战火与和平。</p><p class="ql-block"> 桥头守望是故乡,心中铭记英雄名。</p><p class="ql-block"> 千里征途风雨路,民族精神永传承。</p> <p class="ql-block"> 卢沟谣歌词(三)</p><p class="ql-block"> 卢沟谣唱传千古,历史长河荡心间。</p><p class="ql-block"> 古桥见证沧桑事,华夏儿女共荣光。</p><p class="ql-block"> 手牵手儿心连心,守护家园传佳话。</p> <p class="ql-block"> 卢沟谣歌词(四)</p><p class="ql-block"> 歌声飘荡在天际,唤起华夏赤子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同来歌唱,传承文化显精神。</p><p class="ql-block"> 卢沟桥畔永安宁,祖国盛世永长春。</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岁月留痕,挽时光瞬间留影。</p><p class="ql-block"> 交织岁月的痕迹,真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一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在抗战馆二级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p> <p class="ql-block"> 闻名天下第一桥,</p><p class="ql-block"> 抗日烽烟枪声响。</p><p class="ql-block"> 狮身长留刀枪痕,</p><p class="ql-block"> 醒狮雄起奋争潮!</p><p class="ql-block"> ——卢沟石狮</p> <p class="ql-block">长亭外,古道边,银杏黄滿天。</p><p class="ql-block">卢沟桥,柱上狮,看岁月漂落。</p><p class="ql-block">天之涯,地之角,北上到京郊。</p><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斗倭寇,得有今生多欢乐。</p><p class="ql-block">愿山河无恙,佑我中华强。</p> <p class="ql-block"> 卢沟桥是一处人少景美的旅游胜地,卢沟桥更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古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沧桑。踏上这座历经风雨的古桥,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狮子和美丽的风景,更可以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底蕴,聆听那些流传悠久的故事,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如果你也喜欢旅行和摄影,不妨来卢沟桥走一走、看一看,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