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横断古巴之十</p><p class="ql-block">海明威的夕阳红——</p><p class="ql-block">古巴的金红</p><p class="ql-block">20241216</p><p class="ql-block">行走古巴老头儿一路都在日记,就算流水账也得带上老花镜一一记下挺辛苦。</p><p class="ql-block">我总寻思有什么色彩来比照当天的感受更恰当更具象。</p><p class="ql-block">描述古巴的八天一幅幅横断面,墨色、绿色、古铜色、湖蓝蟹红、锈色与秀色、五色纷呈等等。</p><p class="ql-block">主体不同感受不同表述自然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全然为了日后再来古巴的朋友借束光,不恰当不准确在所难免,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在古巴最后一天去了哈瓦那东四十公里的乡村参观美国人海明威自1939—1960年定居古巴二十多年的故居“瞭望山庄”,乡村小山顶上一座占地43亩山间别墅。</p><p class="ql-block">庭院深深林木繁茂大树杆长满石斛,椰林掩映的居室房间不多,在29年算豪宅水平。</p><p class="ql-block">院里有海明威出海打鱼的游艇,有小他二十多岁的第二任老婆挖出来的游泳池。</p><p class="ql-block">还有一间小书房,自称“普通古巴人”的老海同志1951年在这个不大的橡木书桌上把1935年他听过古巴老渔夫讲的故事写成中篇小说《老人与海》。</p><p class="ql-block">一个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经过几天的缠斗大鱼受伤被俘获,遭遇一群群寻着血腥味儿赶来的一拨又一拨鲨鱼群殴暴殄,最后老人只带着巨大鱼骨架回到岸上。</p><p class="ql-block">小说以文字简洁洗练的独特风格,以结构简单而充满哲理的力量,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次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老海同志浓眉大眼粗旷英俊,他参加过两场世界大战后来以卫生兵又投身多地战场,负伤动过多次手术取出几十块弹片。</p><p class="ql-block">他喜欢吹嘘夸大自己的经历,喜欢自诩勇敢化身,喜欢显示硬汉形象,确实倾倒过许多革命女青年。</p><p class="ql-block">一生四次婚姻,到了暮年的《老人与海》一夜成名成为他一生的丰碑也是绝唱。</p><p class="ql-block">从此他再也没能写出超越自己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绝望中他在书房把双管猎枪塞进口中用脚趾抠动了扳机。走了他父亲的老路。</p><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中国小领队却嘟囔一句“一个老渣男”。</p><p class="ql-block">是吗?</p><p class="ql-block">依我看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多年沾了古巴的光也也给古巴留下运气。</p><p class="ql-block">小说让海明威和古巴一起扬名世界。同时成就了古巴的旅游业,他走过的地方住的地方都成为今日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的夕阳红,是一座不屈不挠的精神丰碑,真可谓夕阳无限好留下一地红,值得纪念。</p><p class="ql-block">老头觉得海明威特别像是古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后一抹夕阳,光耀古巴碧海一片金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他老海的话来结束古巴日记:古巴是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彩的</span>“太阳照常升起”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再见海明威,</p><p class="ql-block">再见古巴。</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巴最后一天的早餐时看见了加勒比海的彩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