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五台山旅游,人们大多的是来拜佛,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来悟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是我国的佛教圣地。说起佛教,我对此无过多的研究。但在我国古代的那些佛教宗派中,我倒是对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禅宗”很感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禅宗不但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最为显赫的宗派之一。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虚”,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以期大彻大悟,故名禅宗。相传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我国,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学精髓传给了中国僧人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祖师。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禅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在东土发展壮大了起来,至唐后期,禅宗几乎取代了其他佛教宗派,直到现在,全国寺院十有八九属于禅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禅宗不是心理学,但其对人心的研究则是现代心理学理论所不能比拟的;禅宗不是基督教,但却和基督教一样,首先关注的是人生问题、人生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传六祖慧能寄寓于广州法性寺,晚上风起,吹动刹幡有声,听到寺内二僧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休,慧能插嘴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便印证了那句古话:“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这句有名的禅语直指人心,说明一切对于外境的执著都只是心的变现,一切妄念都只是我心中物。正如《西游记》里那个唐僧所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一切都生于心,出于心,说到此,我到想起了宋理学家程氏兄弟的一桩事。据说,程颢、程颐兄弟俩曾一起去赴宴,程颐见席中有妓女陪酒,便佛袖而去,只有程颢留下来与人同饮,尽欢而散。次日,程颢到程颐书斋中去,程颐仍怒气未消,程颢笑到:“昨日本有,心上却无;今日本无,心上却有”(意即:昨日本有妓女在,但我心上无妓女在;今日本无妓女在,但你心上却有妓女在)。看来只有“心中无妓”,才能“眼中无妓”了。而在禅宗中,也有这样的禅理故事。据说,一个女尼问赵州从谂:“什么是佛法大意?”赵州随手掐了她一把。女尼问:“和尚还有这般举动?”赵州答到:“只因你还有这个身体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州物我两忘,而女尼却心中有我,这是一种深奥的禅理,它表明了对世界的一种态度。禅宗中好讲对世界的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说用逻辑思维法则来把握世界,见到了山,便贴上“山”的概念,见到了水,便贴上“水”的概念。自然山水不再是葱茏碧绿的风景,而是一个概念,一个类别,一个抽象的逻辑学上的事物。第二种态度:“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以非逻辑的第三只眼来看待世界。见到了山和水,却并不贴上“山”和“水”的概念,扫除名目的纠缠,丢掉语言的拐杖,以便接近它本来的面目。第三种态度:“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以没有灰尘的明镜般的心来观照世界,见到了山和水,就根据山和水本来的面目去体验山和水。山水是生机勃勃的,人生也是生机勃勃的,物我两忘,物我一体,超越世俗,回归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是一种艺术,物我两忘是其胜境。如鱼游水底,如鸟翔天空,自然、自由、自在,这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有人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孔、老之教,只是建立社会道德的规范,《庄》、《易》之书虽然高深玄奥,但仍然未能穷尽宇宙人生的精徽,而禅理则是指明用一种参悟的智慧,去直接领会人生与宇宙的真相,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说“参悟”中的“悟”,是禅宗里的一种重要理论,欲参禅需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叶落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参禅者执著地寻找禅的本性,却渺无所得。第二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参禅者粗通禅理,却因拘泥于“我即空”,似已悟道而其实未悟。第三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顿时开悟,直接领悟到瞬间即永恒,永恒即瞬间。这即为“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不见,猛然回首,她却在灯火澜珊处”。这“猛然回首”不正是那一瞬间吗?在这瞬间永恒中,我即佛,佛即我。我与佛成为一体,在时间是瞬刻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便是禅的最高境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要的是,经此瞬间的“参悟”之后,原来的对象世界就似乎大不一样了。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外在事物并无任何改变,也不需要任何改变,但经此“瞬间永恒”的感受经验之后,其意义和性质却似乎有了根本不同。即已超越时空,因此,也就超越了一切,于是也就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感。从而,既不要计较世俗事务,也不必故意枯坐修行,以一颗平常的心自自然然地去真正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禅是对迷途者的呼唤,禅为人们观照人生提供了一双睿智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禅还人一颗平常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去接近世界,这便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这便把握住了世界的本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