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古镇蕴沧桑

刘高潮

<p class="ql-block">  《赤水古镇蕴沧桑》是我发表在《渭南日报》2024年12月20日5版的叙事散文,现予以文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赤水古镇蕴沧桑</b></p><p class="ql-block"> .刘高潮.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要说的赤水古镇,不是当年红军长征路上在贵州北部四渡的赤水,而是关中平原东部的历史文化名镇,是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的工商农贸大镇,它因境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赤水河而得名。河水发源于南山秦岭深处,流经高塘塬下赤水古镇北归渭河,曾因水色赭红曰“赤水”。民间盛传:是周处斩蛟把水染红咧!</p><p class="ql-block">  周处是西晋初期的大将军,相传他年轻时来到关中,在原华县、渭南县交界的箭峪河一带流浪,整天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祸害百姓。因他人高马大,力能扛鼎,做了坏事没人敢惹。加之当时南山出没白额吊睛虎,河里生了条混世蛟龙,它们三天两头伤及人畜性命,搅得乡民四邻不安,三县九区二十八社都在传谣:“箭峪河,有三害,猛虎恶蛟周大怪。”后经少华山长须老翁点化,周处决心改邪归正,去华山习武学艺。灯火三更,寒暑不避,学成归来的周处初试锋芒,上山苦守一夜,杀了白额虎;下河擒蛟,搏斗三天斩了蛟首,血水顺河而下,满目漂红,这就是传说中“赤水”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另一说法赤水是周处为国捐躯,鲜血染红的。西晋元康六年(296年)氐族首领齐万年兴兵十万造反,破河西、攻关中,一路向东,所到之处杀人如麻,朝野震动。为护京都洛阳,晋惠帝司马衷拜周处为大将军,率兵开赴华州迎敌,在河两岸对垒,初战互有胜负,后周处屡战不爽,但愈战愈坚。元康九年(299年)周处率晋军与齐万年军在箭峪河南塬(今华州区圣山)决战,鏖兵七天七夜,周处身先士卒,解甲赤背,顶着飞蝗般矢雨冲锋陷阵,军士冒死跟进,呐喊声震天,短兵相接血肉横飞,终于击败齐军。恶战过后,塬上一片血海尸山,营寨断壁残垣鹿砦栅栏狼烟,川道车马尸骨兵杖箭镞相藉淤塞,河面血雨腥风水波赤红长流呜咽。周处本人不幸战死,却免除了平民惨遭异族残暴屠戮的危难局面。当地百姓感念周处恩德,在他牺牲的塬头建起周处冢,在山口杀虎处修了周处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塌毁),把涧峪改称为箭峪,把箭峪河改为赤水河,把下游的长桥镇改为赤水镇,以示祭奠纪念。</p> <p class="ql-block">  科学考实,赤水应是水流浸渗南山氧化铁矿物质变红的。但自周处之后,史籍典章中便有了“赤水”地名。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出现“赤城”一词,指依河而建的赤水街。唐朝已形成繁华的赤水集镇,它是“东出长安第一州”,华州通往京城官道上必经的门户。据明代《华州初志》记载,古镇长桥巍峨,经贸水陆鼎盛,街衢商铺林立,手工作坊连片,铁器农具打造、竹木家具制作、砖瓦陶器烧造、酿酒制醋晒酱、糕点副食品加工已成规模,每逢农历三、七古集会一直延续至今。赤水古镇西傍赤水河而东修建,两条东西街巷嫣然,北主街长达1.5公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建起了南北大街,城镇基本形成了十字框架结构。位于华州西部的赤水古镇,也曾是“招禺合灌擅名川,收入广饶第一田”。如今依然五谷茂盛,瓜果飘香,风淳民殷,五业兴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据明代隆庆年间的《华州初志》记载,华州赤水“宜葱宜韭”,当地特产“赤水大葱”,它两三根就是一斤,粗壮不糠,叶青白长,因葱味辛辣荃鲜,脆凛回甜,香气浓郁,有“一家炒葱,十户闻香”之誉,明代就被朝廷列为贡品。赤水葱可入药,杀菌解表、壮阳通便;尤其葱花做汤、下面、煮馍,烂熟久浮不沉、青白养眼,受到朝野厨师、食客喜爱。传闻明朝有一尚书西巡,到了赤水镇中午用膳,因一路略感风寒,要吃“青龙过海”。店家不知所措,忙去请教镇上见多识广的老中医,老者如此这般指点,端上来的却是一碗高汤,漂着一段有青有白的3寸葱腰。大人喝得大汗淋漓,身体豁然通泰,高兴地说:“此葱如药,果然不虚!”赤水葱也由此名声大震。赤水大葱早在2010年就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中国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上最有名的是镇西“桥上桥”人文奇观,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两座9孔花岗岩石桥相叠,上下拱券形制对位,严丝合缝,单孔矢高3.1米,净跨3.5米,孔顶南端伸出石雕龙头、北端伸出龙尾,河水穿洞而流,形成纳吐之势;桥墩碌碡垒砌,迎水面有分水金刚,破浪导流,使整体桥身屹立潮头,巍然固若金汤,显得安全可靠;桥面两侧装有石栏板,保护车辆行人。全桥长70余米,宽约5米。据文献得知:下石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后因山洪泻沙,河床抬高塞平桥洞,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只能在原桥面再建上桥,后下桥彻底被泥沙掩埋,岁月更替,无人知晓。改革开放之初,因基建者在河心取沙,又经一次大洪,叠桥重见天日,如今成了国宝。</p> <p class="ql-block">  赤水街东头是遇仙河,从南山桥峪流来,相传东汉户部尚书王乔为官清正,厌倦官场世风,隐居桥峪修炼,得道成仙,人念其贤,改招峪称乔峪。清末樵夫进山打柴,在峪道深处发现上古栈道连桥桩孔遗址,一时传得沸沸扬扬,人们便把乔峪写为桥峪。河水流出山塬始称遇仙河,是因为赤水古镇一带流传着一个“遇仙劝善”弃恶从善的民间故事。   </p> <p class="ql-block">  说是过去关中连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有一天半夜,被饥饿所迫的毛头小伙,去邻村入室行窃,偷了一口铁锅,扣在头顶返回,准备第二天换钱度荒。当他行至乔水桥头,一位长胡子老翁拦住去路,质问:“铁锅甚重,何以行色匆匆?”毛头小伙见老翁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不敢轻举妄动,只得闪烁其词回答:“家里饭锅裂璺漏水,拿到镇上卖了换新的。”老翁瞪着小伙说:“既然换锅,何不大白天上街?面锅何隙之有?”小伙答不上来,神情有些慌乱。老翁斥责:“观汝行踪鬼祟,莫非所盗不成?”小伙大惊失色,跪倒便拜说:“老母年迈多病,几日衣食无着,遂昼伏夜出觅些财物卖之,以尽人子孝道。”老翁循循善诱说:“以盗行孝,岂不损孝?若幡然悔悟,还物失家,痛改前非,乃不失善举。”小伙辩:“眼见东方欲晓,若遇失主,有何脸面!”老翁讲:“改恶从善,无谓早晚。苍天相助,汝宜速行!”已经发白的东方天际突然变暗,小伙窃喜,潜入失家,置锅灶台之上而返,来到桥头,早不见了老翁踪影。他愈想愈奇,遂告之乡里,村民越传越神秘,众人以为老翁乃神仙下凡,以凛然正气点化人们,从此豪强不敢忤逆,乡盗有所敛迹。之后便把河桥改称遇仙桥,乔水定名遇仙河,河侧尼姑庵改为遇仙庵,庵前村改作“庵门前”,桥东被盗锅之村改称“锅村”等,这些地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遇仙桥东北两三里,有座辛村瑞凝庄,南山溪流绕庄而过,过去水围城,人称“水银庄”,俗称“水城堡子”,此地风景如画,自古富甲一方,明清时盖房建庄,全是典型的关中四合院,现存10余处古民宅基本保存完整,对外开放4处,这批古建筑群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古庄一旁的行政村辛村,在乡村振兴中可谓一马当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扎实显效,旱地水利化,水田自流化,整体田园林网化,生产道路硬面化,耕作初步实现机械化……一年四季村庄整洁,春夏秋花草掩映,庄稼竞秀;杨柳并排摆绿,楸桐成行招手;房周荷塘泛香,河边池溪鱼游;既可休闲垂钓,又可观光旅游;“农家乐”饭馆熙熙攘攘,正宗地道的风味小吃,吸引来远近城乡游客,筋道绵软的赤水扯面,爽滑可口;每年清明前后,上千亩桃花绽放,金鼓齐鸣中“桃花节”盛大开幕,戏曲音乐,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赏花游玩,游客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快乐,仿佛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辛村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周边村落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拓展,桃园林果不断扩大,赤水全镇兴起的“美丽乡村游”,有望成为地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古镇全速发展的势头,犹如赤水河里不息的波浪。</p> <p class="ql-block">华影潮</p><p class="ql-block">(中国民协、作协陕西分会会员、民俗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正规出版《华岳风情》文集1部,另在全国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880余篇,获奖21项)</p><p class="ql-block"> 2024.12.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