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ftqj2a?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694611" target="_blank">西双版纳之一 迷人的告庄西双景</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imjds6?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694611" target="_blank">西双版纳之二 热带雨林中的绿野仙踪</a></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13个世居民族,其中傣族是主体民族。12月4日-5日,在西双版纳我们分别去了两个少数民族村寨,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基诺山里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基诺族1956年被发现,1979年被国家认定为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目前只有两万余人,在被发现之前,还处于原始刀耕火种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买好门票寨子的导游带我们上山参观。</p> <p class="ql-block"> 整个寨子沿山坡而建,我们从山底走到山顶,导游边走边讲解基诺族的历史和习俗。</p><p class="ql-block"> 这是基诺族最后一位猎人,穿着蓑衣手持猎枪,游客可以和他互动,可以拿起他的猎枪摆拍。</p> <p class="ql-block"> 登上几百级台阶,来到迎宾广场,基诺寨的村民们在民族乐器的伴奏下跳起了热情欢快的迎宾舞蹈。</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花坛里竖立着基诺族的祖先——孪生兄妹玛黑和玛妞的雕像。 </p><p class="ql-block"> 按基诺族的创世传说:相传远古时代,诞生了一个力大无比的女巨人,她就是阿嫫腰北(意为造大地的母亲)。她创造了世间万物,举起右手分开天地,左手抓起泥土形成山河,搓下污垢变成万物。然而动物和植物都与人类争食吵闹,把秩序搞得混乱不堪。阿嫫腰北不堪其扰,就决定毁灭世界重新创世。她造七个太阳晒死部分植物,造洪水淹没部分动物。在世间所有生物中,阿嫫腰北最喜欢人类,她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兄妹玛黑和玛妞放在鼓里,装上食物,躲避洪灾。天崩地裂,洪水滔滔,玛黑、玛纽兄妹躲在蒙着牛皮的大鼓里顺水漂流。她们每天击鼓,只要鼓响了,就说明洪水已退,便可用刀划破鼓皮出来。木鼓漂了七天七夜,漂到基诺山时,洪水退了,兄妹俩从鼓里出来。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兄妹俩只好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成了基诺族的祖先。这也是基诺人称自己为"舅舅的后代"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奇科,用竹子制作的一种乐器,由长短不同的竹筒组成,管口为斜口,靠敲击竹筒使之产生共鸣发出声响,腔体的大小和长短及材质的干湿程度,都能影响其音色。</p> <p class="ql-block"> 基诺族自称是从大鼓中走出来的民族,鼓是基诺族的祭祀用品,导游不断提醒我们不要敲鼓。</p> <p class="ql-block"> 山寨的半山腰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雕塑—阿嫫腰北,两个巨大的土堆就是她的乳房。据基诺族导游介绍,这个雕像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了,自古族人就在这里祭祀祖先,而且历代都有修缮。</p> 山寨里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生长着各种植物、花卉,惹人喜爱。 <p class="ql-block"> 在少数民族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石榴雕塑,习主席说: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图腾是少数民族的标志。高耸的图腾柱上,从下往上依次雕刻有展现先祖崇拜、女神崇拜、万灵崇拜的形象图腾,而在最顶端,则是基诺族崇拜的图腾太阳。在基诺族的文化中,太阳象征着光明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 参观的高潮是在山顶的太阳广场观看民族歌舞表演,身着基诺族服饰的青年男女,手持道具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气势恢宏。</p> 看歌舞表演的同时寨子里给游客们每桌提供了一盘点心水果,其中烤香猪味道特别鲜美。我们一边吃着当地特色食物,一边欣赏民族风情浓郁的表演,不亦乐乎。 <p class="ql-block"> 太阳鼓是基诺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男装和女装上都有太阳鼓的图腾,这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太阳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基诺族大鼓舞已入选非遗。大鼓舞把基诺族的舞蹈、音乐、民俗等融为一体,热烈奔放,风格独特。过去只有在重大的祭祀活动才会敲起大鼓,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鼓舞更多的为基诺族人民在过节和喜庆时起舞助兴,与外界做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欢快的乐曲中,所有人都可上台载歌载舞,敲起大鼓,气氛达到高潮。</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参观基诺人的住房。长房,俗称大公房,是家族共居模式。长度一般有三四十米,甚至达五六十米,犹如一道长廊。村寨内有多少个父系氏族集团,就有多少幢大公房。氏族内小家庭越多,大公房就越长。</p> 山寨中这家原住民长房大屋是之前山寨的族长,居住着父母与两子一女一大家子。 在这个长房的前面是建于1160年的基诺山寨古城墙遗址。 在大公房边上修了一个水池,站在边上,蓝天白云,很有天空之境的感觉。 连绵的基诺山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着近两万多基诺族人。 纺织和刺绣是基诺妇女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基诺山寨,随时都可以看到妇女或手持纺轮捻线,或穿针引线刺绣,这种场景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对外展示,更多的是她们真实的生活写照。基诺族的服饰,全是他们亲自动手手工织成,工序虽然简单,但其织品耐磨性极好,服饰所用布料颜色鲜艳别致。 观看基诺族传统手工艺打铁,基诺族文化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就是打铁节,是基诺族为纪念铁器的创制使用而举行的节庆,基诺族称之为“特懋克”,打铁节当天晚上要举行祭鼓仪式,一定要跳《大鼓舞》。 小伙子表演基诺族绝技爬杆、口吐火焰。 最后导游带我们到一处大长房品尝他们寨子自产的普洱茶,自然也有一些营销的目的,自愿购买。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种途径。 <p class="ql-block"> 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景区内有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五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共有村民326户,1536人。</p> 景区电瓶车拉我们先去了景区核心位置的曼春满寨。 <p class="ql-block"> 曼春满寨的主要看点是曼春满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经过几次修缮,现在呈现出来的为清代遗存。从整体感官上来看,里面的建筑、佛像以及金塔都是南传佛教上座部佛寺的经典之作。</p> 曼春满佛寺的左右两道门都很独特,右边正门是三层脊的门楼,门楼上雕塑吉祥鸟。门两侧各雕塑一位手拿木棍的守卫者。门头上用傣文和汉文写着勐罕曼春满大佛寺字样。 左侧的门为佛塔造型,门楼上面雕刻着孔雀开屏,门前是两只镇邪石雕灵兽,傣语称“拉嘎”,这在佛教的各种宗派中都显很另类。 一进大门就是金塔,由一大四小五座佛塔组成,共立于一个正方形基座上,主塔通高约12米,塔刹由圆形仰莲台与相轮、宝伞、银铃组成,小塔下设佛龛,台基四方立着石雕灵兽“拉嘎”。 寺内建筑宏伟壮观,包括大殿、戒堂、佛塔、藏金阁、鼓楼和僧舍等,展现了傣族建筑的独特魅力。大殿、经室、僧舍之间有引廊相衔接。<div> 大殿殿宇屋架分中堂与偏厦两部分。</div> 大殿高大宽阔,金碧辉煌,中央的大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宽21米,呈长方形。44根绘着金粉图案的红色圆柱分别矗立在殿宇两侧,四周悬挂长幡。 边墙间设有30余棵边柱,边柱与中堂列柱间架有引梁,构建成4片斜坡状偏厦。 鼓楼造型奇特,四层房脊上建有小塔,大鼓摆放在上面。鼓楼外的空地上雕有三头白象,合力抬着一尊金色的“四面佛”。<div> 四面佛是南传佛教特有的佛像,人称“有求必应”佛,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是东南亚各国和西双版纳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br></div> 2013年3月5日,曼春满佛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佛寺内各种绿植鲜花富有层次,非常漂亮,展现出浓郁的傣家风情。 曼春满佛寺前的千年菩提树是该佛寺的重要标志之一。菩提树在佛教中是圣树,因为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吊脚楼是傣族传统民居的代表。这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就是在竹木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呈四方形,下层四面通风,上层由竖柱支撑,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上。墙都是朝外倾斜,应该是可以防止虫、蛇等动物爬入室内吧。 傣族园内的赶摆街是品尝傣家烧烤和购买民间工艺品的地方。这里汇聚了各种傣家特色美食,如香茅草烤鱼、菠萝紫米饭、傣味烧烤等。 这家私家住宅很漂亮。 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傣族园内设有孔雀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与孔雀近距离接触,感受傣族人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拜。 园内景色秀丽,树木高大,一年四季青翠嫩绿,鲜嫩欲滴的热带植物点缀在绿地里、大树下,一派生机,充满着诗情画意。 <p class="ql-block"> 园内有孔雀,还有孔雀舞表演,只是在云南这么多天,见了那么多孔雀却一直没有看见过孔雀开屏。</p> 边境码头是《边水往事》的取景地,可以体验金三角快艇,说坐快艇可以看到三国,其实看到的对岸还是中国。<br> <p class="ql-block"> 曼听的汉语意思就是宫廷花园,曼听村的曼听佛寺曼听佛寺建于公元538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82年曼听佛寺又由当地信众筹资重修,2005年对大殿重新改建。曼听佛寺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情,是西双版纳知名寺庙。</p> 走进曼听佛寺里,首先见到的是大白塔,塔的造型像一个串起来的葫芦。这座大白塔始建于公元669年,是东南亚一带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白塔为一大四小,大塔居中,塔台四角各一小塔。塔台阶二侧为护法龙。塔基的二层台基周围有莲花护桩,上层台基的四角有护法兽。 <p class="ql-block"> 佛塔大殿内的释迦牟尼塑像是橄榄坝最高大的佛像。</p> 佛堂的一侧是一座白房子,边上立了一块大吉祥经木牌:<br>接触世间法,心毫不动摇,无悉、无染、安,此为最吉祥。 寺门前广场有两座塔,每座塔顶都长出一棵高大的菩提树,这是勐罕曼听佛塔寺最有名的景观——塔包树。一颗菩提树与一座小塔相融相依,傣族村民一直把它视为神圣之树。其实这种景观属于一种植物寄生现象,它是先有塔,后有树。这种景观是鸟吃了菩提树的果子后,没有经过消化,把粪便排到了塔顶上,于是就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自然景观。菩提树是一种榕树,它的根系比较发达,由内向外曼延,时间一久,就成树包塔了。 泼水广场是傣族园的核心区域,5个傣族村寨环绕的泼水广场,每天下午都有盛大的泼水活动。大家拿着水枪、水瓢互相泼水祝福,不管认不认识,都能玩成一片。 泼水广场由中心泼水广场、观众席、服装出租区、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等部分组成。 广场南北两侧是两栋传统傣楼风格的建筑,二楼被建造为贵宾观赏区。这种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傣族的传统民居特色,也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观赏和体验选择。 傣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处处都有浓浓的宗教气息,每村必有一寺,一寨必有一庙。快到出口时是曼降村的曼降佛寺,该寺始建于1100多年前,属于傣族上座部佛教,是从缅甸传入中国后得到不断发展的佛教寺庙之一。 曼降佛寺的建筑融合了东南亚特有的金碧辉煌与汉文化典雅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和而不同,相融与共”的艺术结晶。<br> 曼降佛寺主要由大殿、戒堂、僧舍等组成。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是全方位了解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