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普洱行(15)

又一村

<div><br></div>【又一村】摄途漫笔<br> 《民族风情普洱行》(15)<br><br><div><h1> <font color="#167efb"><b>十三、泼水狂欢傣族年</b></font></h1><div><br></div></div> <br>  4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孟连县举行盛大开泼仪式,庆祝傣历1386新年。<div><br></div> <div><br></div> 下午一点,在孟连县娜允广场,数万名游客和当地群众聚在一起,随后,举行孟连县“宾弄赛嗨”民族团结授旗,罗舜、张志东等领导与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各民族群众代表共同举行孟连县“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万人签名。<div><br></div> <div><br></div> 泼水节狂欢现场,人山人海,水花四溅,泼水节氛围感拉满,以水之名,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与当地群众齐聚狂欢,互泼吉祥水,大家沉浸在泼水的狂欢中,玩得不亦乐乎。不论民族,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尽情地欢呼着、泼洒着幸福、吉祥之水,漫天的水花肆意飞溅,表达着相互间的无限祝福。<div><br></div> <br>  本地人的泼水节,太阳没升到头顶不泼,因为被泼的人会冷。日落之后不泼,因为此时大家都已经换上了干衣服。不泼老弱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不泼正在行进的摩托车与自行车。 <br>  最重要的是,泼水的前提一定是平等,该输出多少武力值,取决于对方配备的是什么装备。皮卡可以和皮卡疯狂互泼,带装备的路人和带装备的路人可以疯狂互泼。但皮卡如果泼路人,基本都是点到为止。泼水前的察言观色也很重要,首先要看对方有没有装备,这是判断他是否准备好被泼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装备,那有可能是被动卷入了这个游戏,此时再根据衣服的干湿程度、肢体语言及表情来决定是否要对其洒出一盆祝福。<div><br></div> <br>  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快乐快要“溢出屏幕”,热闹非凡的场面将泼水狂欢推向高潮。节日气氛热烈喜庆,充满了欢乐与吉祥的氛围。<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font color="#167efb"><b>山寨泼水也疯狂</b></font></h1><br> 拍完了大金塔广场泼水节的开泼仪式,当天下午,车在曲曲弯弯颠簸不断地盘山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去拍摄孟连景信乡朗勒村南岛村民小组泼水节活动。<div><br></div> <div><br></div><div> 选择山寨作为泼水节拍摄地的原因非常简单。在傣语里,“孟连”是“寻找到的好地方”的意思,山寨没有旅行团,拍摄体验要比游客云集的网红泼水地更好。泼水节作为傣族的新年,不仅仅只有泼水一个环节。喝酒、唱歌、浴佛、赶摆、到寨子里跳舞、丢包、包泼水粑粑……都是构成这个节日的重要部分。</div><div><br></div> <br>  在村里遇见的大多都是十几到二十的孩子,大概学校放假吧,他们唱歌跳舞喝酒泼水玩得很嗨,村民泼起水来场面也很壮观激烈,但每人必须理解:但再疯狂的泼水归根结底都是在对他人表示祝福,而不是一种捉弄别人的方式。<div><br></div> <br>  本来我是不想弄湿衣服的,拿一个长焦远距离吊吊就可以了,但是不弄湿衣服那是很难做到的,你不知道哪桶水会突然之间从天而降。所以就索性就拿着相机冲到泼水人群里去了。不过这也体会到了郑宪章老师说的一句话:只有冲进人群,才能拍到好的照片,才能感受到泼水节的快乐。<br><div><br></div> <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