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共研促交流,笃行致远共成长——霞山区丁雷雷名教师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晓明

<p class="ql-block">  携一抹冬日暖阳,赴一场研修之旅,追一程送教之行。</p>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切实把课程目标和新课标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助力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26日上午,霞山区教师发展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湛江市霞山为⺠实验学校</span>、湛江市霞山区丁雷雷名教师工作室联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湛江市霞山为⺠实验学校开展</span>2024年霞山区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研讨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霞山区中学历史教研员、</span>霞山区丁雷雷名教师工作室学员、霞山为⺠实验学校教师出席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项内容:同课教研拼精彩,异构课堂展风采。聚焦新课改、服务新课堂。由湛江市霞山为⺠实验学校陈海凤老师与湛江市霞山区丁雷雷名教师工作室学员陈翠梅老师进行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上册)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陈海凤老师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从整体感知设置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百家讲堂、学术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在教学中回归中考真题,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陈翠梅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开启“研学之旅”贯穿整堂课。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参观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馆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陈老师通过思维导图,采用史料进行合作探究,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span>最后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繁荣,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具有启发性意义。</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项内容:<span style="font-size:18px;">评课议课交流环节,</span>由丁雷雷老师主持,<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师们各抒己见。</span>参与的教师对陈海凤老师和陈翠梅老师这两堂同课异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p><p class="ql-block">‍ 议课教师表示授课教师整体历史学科素养强。两位老师的教字设计安排都非常清晰明了,内容丰富,特别是教学重难点突出,由浅入深;都注重学法指导,在史料教学时引导学生怎样进行分析,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陈海凤老师从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课后总结和作业等教学环节非常完整,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师的理论功底比较好,在游戏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分析史料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陈翠梅老师教态自然,平易亲切。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能够带领学生阅读材料的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关注学情,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时,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课堂时效性很强。陈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掌控能力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通过小组竞赛,配送小礼物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霞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杨历业老师表示从课标的角度、从考试的角度、从历史逻辑来看这堂课,两位老师都处理得非常到位。通过表格或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点,关注考试重点,关注教材中的要求: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两位老师都能把科技与文化与当时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原因探究,突破重难点,回归中考命题的出发点。根据图片、材料挖掘信息,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最后对教师在平时备课教学时关注课标,关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深挖教材进行指导。</p> <p class="ql-block">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此次“送教下乡”活动既实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送教目的,也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愿我们携手并行,共同书写教育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历史学科教师会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挖教材,深化课堂,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历史学科的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将愈发灿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林晓明</p><p class="ql-block">‍图片:林晓明、许玲玲</p><p class="ql-block">‍审核:丁雷雷</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