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学习与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文件精神时我们关注到,“活动”、“游戏”、“生活”、“学习”、“支持”、“发展”等词语高频出现,这向教育者传递出:幼儿的学习自然地流淌在游戏和生活中,渗透在多时空场域中。在引发儿童自主探究中,教师要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或支持进行复盘思考,通过时空场域融通、活动类型多元,给予儿童最需要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丝绸之路一条古老而瑰丽的贸易通道,它不仅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更是亚欧非三大洲融汇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见证了一个又一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明的辉煌与融合。</p> 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一天,我在图书区投放了一本《丝绸之路》故事书画面里的人物吸引了小朋友的兴趣。于是小朋友们围坐在图书区桌旁边一起翻阅这本书,孩子们讨论起丝绸之路上遇到的事情,对丝绸之路充满了好奇。</p> 第一站:遇见“丝绸之路” <p class="ql-block">靖语:“丝绸之路”是什么?卖丝绸的吗?谦谦:这条丝绸之路是沙漠吗?我看到好多骆驼背上驮着东西。</p><p class="ql-block">杉杉:应该都是财宝吧!</p><p class="ql-block">琪琪:这些人和我们长得不一样,难道是外国人吗?</p><p class="ql-block">涵涵:丝绸之路是张骞出使去西域进行交换和买卖。</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丝绸之路的路线、路上有什么,孩子们知之甚少,基于幼儿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绘本阅读等形式了解丝绸之路,我们还设计了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表,让幼儿和爸爸妈妈在家里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课程内容首先是站在儿童立场,为孩子的想法赋能,秉持着“不以牺牲孩子好奇心为代价的学习”原则,努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探究欲,激活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迸发的每一个问题、想法都得到尊重和支持。</p><p class="ql-block">其次,“看,丝绸之路”课程内容是一个有意义发现学习的过程,是幼儿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发现规律、生成新经验,进而在生活中产生新意义新价值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老师结合地图给孩子们细致讲解了这条伟大的通道——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纷纷讨论起了“丝绸之路”是做什么的?</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探索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作用。</p><p class="ql-block">源源:“我记得科学室里有地球仪,我好想看一看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子的。”</p><p class="ql-block">于是源源拿来了地球仪,说着在上面指了起来,</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长安,现在这里叫西安。这是甘肃、这里是新疆......”每个省份都说得非常清楚。孩子们也纷纷上前来,想要了解一下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边说、边听、边观察的过程中,对于丝绸之路藏着的秘密充满了好奇,于是他们将自己的猜测进行了表征,展开讨论。</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调查表、绘本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将幼儿感兴趣的丝绸之路做到真正的落地,让幼儿表达对丝绸之路的理解,让幼儿主动发现丝绸之路的秘密,把握住发现儿童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幼儿分析解读 —</p><p class="ql-block">1.由己及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于丝绸之路的思考都是源于自己在生活中的认知,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他人认可自己的想法呢?这是他们经历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尝试。</p><p class="ql-block">2.经验拓展--思维的碰撞 </p><p class="ql-block"> 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孩子们有着探索力和好奇心,对于疑问,孩子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如今的孩子们出生在新时代,生活在交通便利、运输便捷的城市,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也很难想象古时候的人们想要走出自己的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孩子有机会亲身经历,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有经验得到延伸,后期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样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索。</p><p class="ql-block">— 教师支持策略 —</p><p class="ql-block">1.分享调查表 </p><p class="ql-block"> 根据幼儿的问题,我们制作了“丝绸之路”的调查表,让幼儿利用周边资源亲身体验和调查,充分挖掘出对“丝绸之路”的探究欲望;通过调查表的分享,孩子们发现丝绸之路上是由几条不同的路线,其用到的交通方式也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2.讲解视频 </p><p class="ql-block">教师运用视频方式帮助小朋友简单的了解什么是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人文地理,并大概知道丝绸之路分为两条,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经过讨论,大八班的宝贝们就带着陆上丝绸之路的疑问踏出了探寻丝路地图的第一步!</p> 第二站:探秘“丝绸之路” 问题一:“丝绸之路”路线?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本身是一条路,路是连接村与村,城与城之间的通道。</p><p class="ql-block">那丝绸之路上又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呢?张骞出使西域,他们都经过哪些城市呢?</p><p class="ql-block">谈一谈他们的足迹?</p><p class="ql-block">瑶瑶:哇,这幅图好长呀。</p><p class="ql-block">语辰:这里是沙漠。</p><p class="ql-block">默默:是从这里开始的。</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研究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p><p class="ql-block">怎么多的地方,那他先到的哪里呢?</p><p class="ql-block">千雅:我们可以一起画路线图,这样就可以看清楚先到哪里,又到哪里啦?</p><p class="ql-block">小结:小朋友们自己研究丝绸之路地图,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可以更加生动的让幼儿记清楚丝绸之路经过的足迹。这时,需要老师一旁协助幼儿梳理路线,让路线更加清晰,事后还要与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成果。</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我知道第一站是西安,张骞是从西安出发的。</p><p class="ql-block">思豪:第二站是沙漠。</p><p class="ql-block">妍妍:那叫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多,在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一个是西安,另一个是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甘肃地区。西安、敦煌都是我国丝绸之路需要经过的地方,他们的历史很悠久。</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地方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呢?</p><p class="ql-block">浩浩:我喜欢敦煌,那里有骆驼。</p><p class="ql-block">琪琪:我喜欢西安,那里看上去有很多好玩的。</p><p class="ql-block">涵涵:我更喜欢敦煌,那里的服装好漂亮。</p><p class="ql-block">晟达:我喜欢敦煌,可以在那里玩沙子,玩滑板。</p><p class="ql-block">辰辰:我喜欢西安,那里有高楼。</p><p class="ql-block">彤彤:我喜欢敦煌,那里有好多的草原,还有马。</p><p class="ql-block">默默:我也喜欢敦煌,那里有飞天,好漂亮呀。</p> <p class="ql-block">昊昊:他们的衣服好长呀。</p><p class="ql-block">雨涵:我喜欢飞天。</p><p class="ql-block">蕊蕊:飞天的工作好好玩呢。</p><p class="ql-block">奕墨:飞天有男的,也有女的。</p><p class="ql-block">杉杉:飞天真的好漂亮。</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壁画里有好多的飞天,飞天到底是做什么的呢?</p><p class="ql-block">👱我觉得飞天是神仙,所以在天上飞来飞去。</p><p class="ql-block">🧑我觉得飞天是仙女,因为她们的衣服很漂亮,像仙女一样!</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壁画里有许多的宗教元素,飞天是佛教里最著名的一尊大佛,在古人的想象里,飞天大佛就是这样挽着大大的飘带,在天上飞来飞去地拯救世人、传播宗教文化,俯瞰众生,所以造型美轮美奂,很像仙女哦。</p><p class="ql-block">我们将这些飞天仙女画在琵琶上吧!</p> 敦煌飞天乐器--琵琶 <p class="ql-block">琵琶可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呢,它是我们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宝贝。在古代,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琵琶的诗,比如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在说琵琶的声音好听 。在敦煌的壁画里,美丽的飞天姐姐们常常拿着琵琶弹奏,仿佛把天上的音乐带到了人间,所以琵琶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有趣的乐器,它叫琵琶,是敦煌飞天壁画中常常出现的乐器哟 !</p> <p class="ql-block">琵琶的外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琵琶长得像一个大梨子,它的身体是圆圆的,这部分叫音箱,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琵琶上面还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叫琴颈,琴颈上有一些小格子,叫品,是用来确定音高的 。</p> <p class="ql-block">琵琶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用手指轻轻拨动琵琶的琴弦时,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大珠子和小珠子落在玉盘里一样,叮叮咚咚,非常好听 。</p> <p class="ql-block">演奏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演奏琵琶的时候,要竖着抱在怀里,左手按在琴弦上,用来改变音高,右手拿着一个小小的拨片,或者用手指来弹奏琴弦 。</p> <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敦煌飞天琵琶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艺术和审美理念,是艺术史上的瑰宝,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音乐,还在于绘画、雕塑等多方面 。</p> 敦煌飞天乐器--铃鼓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超好玩的乐器——铃鼓!它可是敦煌飞天壁画里常常出现的哟。</p><p class="ql-block"> 铃鼓长得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小圆盘。它的边缘挂着好多亮晶晶的小铃铛,只要轻轻一晃,就会发出清脆的“叮叮当当”声,像一群小精灵在唱歌。</p><p class="ql-block"> 用手拍拍鼓面,“砰砰”,声音低沉又有力,和铃铛声交织在一起,可好听啦!演奏的时候,可以拿在手里,边摇边拍,也可以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动。</p><p class="ql-block"> 在敦煌壁画里,飞天仙女们拿着铃鼓翩翩起舞,她们用铃鼓给大家带来美妙的音乐,把欢乐和祝福撒满天空。现在,大家也拿起铃鼓,一起感受它的神奇魔力吧,让我们的教室变成欢乐的音乐天地!</p> 问题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什么? <p class="ql-block">辰辰:我知道丝绸之路上中国运送到其他国家的有丝绸、茶叶,我还知道中国还会用指南针、瓷器来和外国的人交换东西。</p><p class="ql-block">琪琪:丝绸之路运到中国的物品有西瓜和葡萄,还有辣椒也是从其他国家传来的。</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上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骆驼。</p> 有趣的骆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个小谜语,请来猜猜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头像绵羊颈似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牛马不是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戈壁滩上万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能耐渴来能忍饿。</p> <p class="ql-block">答案就是我们的沙漠之舟——骆驼</p><p class="ql-block">骆驼为什么可以长时间不喝水呢?</p><p class="ql-block">我知道!骆驼背上有很大的峰,可以储存很多水,就像一个水箱一样,所以能长时间不喝水。</p><p class="ql-block">骆驼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走路不摔倒?骆驼有非常大的脚,这些大脚会帮助它们在沙面上行走,不会陷进沙里。</p> <p class="ql-block">骆驼的嘴巴里为什么会有一颗大肉球?那不是肉球,而是骆驼的舌头哦!</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对新朋友骆驼有着许许多多的疑问,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展开了关于骆驼生活习性的调查问卷表。</p> 耐旱的仙人掌 <p class="ql-block">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可是为什么仙人掌不怕干旱,能够在沙漠里生存呢?</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视频,小朋友们找到了答案。仙人掌会将水分储存起来,为了防止水分蒸发掉,仙人掌表面进化出了一层蜡质,叶子也长成尖尖的刺状,这样既可以减少太阳暴晒后的水分蒸发,又能防止动物口渴了把它们当做饮料。而到了特别干旱的季节,仙人掌还会进入休眠状态,不消耗水分和养分,以保证存活。</p> <p class="ql-block">思考:通过调查问卷的分享,孩子们知道了原来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各个国家的,现在随处可见的胡萝卜、大蒜、石榴、葡萄、黄瓜......都是和其他国家交换得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了解了丝绸之路物品交换方式中,小朋友们也了解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拉近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p> 问题三:丝绸之路上有哪些地标建筑?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视频,幼儿了解了丝绸之路的途中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这些古建筑里藏着文化交融的印记。</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视频中看到各个地方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兴奋不已,仿佛身临其境。于是在建构区中,我们投放了一些丝绸之路上特别的建筑图片,孩子们仔细观察着每个建筑的特点,运用各种搭建材料搭出了丝绸之路上的地标建筑。如:西安钟楼、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阿拉木图特色建筑、罗马斗兽场、雅典卫城等等。</p> 建构区:“丝绸之路”中的地标建筑 <p class="ql-block">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搭建活动,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建筑物进行搭建。在小组合作搭建前,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人员分工、材料选择,进而提升幼儿的分工合作能力。孩子们运用多种材料创作出了一副多姿多彩的丝绸之路建构作品,把每个地方的建筑、生活环境、特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月月:“我们要来搭这个厉害的嘉峪关长城,这里的孔可以射箭出去哟!”</p><p class="ql-block">昊昊:“莫高窟有9层,每一层都有很多柱子,我马上去找很多小柱子。”</p><p class="ql-block">景逸: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整理了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建筑,并与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记录成果。</p> 第三站:玩转“丝绸之路” <p class="ql-block">将初期的探索活动重点放在寻找幼儿内驱力上面,将幼儿喜欢的活动与美育相结合,发展的重点在于感受与表达,也就是感知与欣赏具体生活中美的物体与其中元素的能力,有意识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能力。</p> 美工区:我眼中的“丝绸之路” <p class="ql-block">一场别开生面的敦煌元素装饰画主题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小小的“艺术大师”。以神秘而瑰丽的敦煌元素为灵感,通过绘画“丝绸之路”艺术活动,将敦煌文化艺术在童趣盎然的创作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 美工区:敦煌藻井 <p class="ql-block">藻井是装饰在大殿檐下的吊顶,通常呈圆形或方形。敦煌藻井的形状多样,最常见的有平面圆形、半球形、方形等。其中,圆形藻井通常象征着天空,方形藻井则象征着地面或宇宙的方位。</p><p class="ql-block">小小“敦煌画师”,多种敦煌壁画特有的图案与纹饰,它们宛如敦煌大漠中飞扬的精灵,将一块朴实无华的木板,赋予了生命与色彩。</p> 贸易丝绸之路 <p class="ql-block">通过前期探秘丝绸,孩子们了解了古代贸易的方式从最初的以互换物,到贝壳作为货币,到后来的刀币,最后再到现在的人民币和在线支付。孩子们对货币兴趣很高,但是如何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使用货币呢?老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想法一下子就迸发了,于是我们组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如何挣钱和花钱。</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好的表现来挣钱。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区角游戏和班级公约里去使用货币,让货币在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流通起来。</p> <p class="ql-block">日常区角游戏中,随着孩子们不断的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本游戏区“动”起来了。通过在生活中融入货币的使用,孩子们的数概念、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在现实中体会真正的贸易,我们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鼓励幼儿在家参与劳动,挣得我们超市购物的资金。</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辛苦做家务挣来的“钱”,似乎远低于想买的商品标签上的“钱”,挣钱不易的心得在真实的情景中自然生发。</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生成的真实问题,教师给到小朋友们充分的探索机会,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并给予支持与引导,跟着孩子一起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p> 商品文化之路 <p class="ql-block">既然了解了贸易就是“以物易物”或者“以钱易物”,那么丝绸之路上有哪些商品呢?</p> 茶 瓷器 丝绸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通过对丝绸之路上具有代表性商品内涵的了解,结合各类体验活动,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体验中渗透教育的契机,传承中华文明。</p> 我们的丝绸之路 <p class="ql-block">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后,孩子们提议到:我们也可以做丝绸之路呀!那我们可以交易哪些商品呢?</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大八班的“丝绸之路”开始了繁荣的贸易和文化传播彰显着古老中华文明“和平、开放、包容”的历史血脉;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丝绸之路,小朋友们对丝绸之路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走进幼儿不一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他们开始用稚嫩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丝绸之路”,有的画满了五彩斑斓的“车”队,有的则描绘了热闹的市集和琳琅满目的商品。</p><p class="ql-block">除了交换商品,我们还可以交换什么呢?可以交换学习我们会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谁教谁学呢?</p><p class="ql-block">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幼儿的热烈讨论。最终,孩子们决定组成不同的交流小组,在班级区角里进行游戏,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学习他人的长处。</p><p class="ql-block">这些交流小组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新技能,更让他们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一个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小老师”。</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通过“丝绸之路”这一创意游戏,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商品交易的基本技能,还进一步拓展了交换学习的理念,生动诠释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真谛。在游戏中,他们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还勇于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积极展开交流互动。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个人成长,更实现了彼此间的共同进步,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教育的乐趣与成效并存。</p> 丝路畅想情景剧演出 <p class="ql-block">倾听与感受:先让幼儿完整地听几遍歌曲,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旋律是欢快的还是舒缓的,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初步理解歌曲表达的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练习,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和表情不到位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完整排练:逐渐增加表演的完整性,从跟音乐排练到模拟表演场景排练,包括上下场的顺序、站位等细节都要注意,让幼儿习惯完整的表演流程。</p> <p class="ql-block">基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进行了一场“丝绸之路”的节目编排,书香与童趣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小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古装,仿佛穿越时空的信使,将古老商路上的文化交流与智慧传承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从五大领域来看,幼儿表演“丝绸之路”对孩子的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健康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身体动作发展:在表演过程中,幼儿通过舞蹈、走位等动作,锻炼了大肌肉动作,像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变得更加协调灵活,提升了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p><p class="ql-block">- 自我保护意识:在准备表演道具、服装过程中,孩子能学习到如何避免被道具伤到,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语言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词汇积累与表达:幼儿在理解丝绸之路故事和表演情节时,会接触到大量有关古代贸易、文化交流、不同国家等新词汇,如“骆驼商队”“西域”“丝绸”等。在表演中,他们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角色情感和情节发展,提升口语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倾听与理解能力:孩子们要倾听老师讲解丝绸之路的背景、人物等相关内容,并且理解表演的要求和剧本情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倾听和理解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社会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合作能力:表演需要幼儿们相互配合,就像在丝绸之路的商队场景中,有的幼儿扮演商人,有的扮演骆驼夫,他们要一起完成表演,学会分工合作,理解自己的角色和别人角色的关联,从而提高合作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 文化认知与包容: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了解,幼儿能够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认知和包容意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科学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时空感知:幼儿会对古代历史时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知道丝绸之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通过长途跋涉进行贸易往来,这种对历史时间的简单感知是科学认知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地理方位概念:在表演中涉及丝绸之路经过的不同地点,如长安、敦煌等,幼儿能初步建立起地理方位的概念,知道不同地方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艺术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审美能力:幼儿能够欣赏和感受丝绸之路相关的艺术元素,包括服装的色彩和款式、道具的造型等,从而提高审美能力。</p><p class="ql-block">- 创造力与表现力:在表演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丝绸之路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角色,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比如用独特的舞蹈动作来展示商队在沙漠中行走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课程反思:在“驼铃轻响,丝路长歌”这一充满魅力的主题课程中,大八班的孩子们踏上了一段探索丝绸之路的非凡旅程,不仅深化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自信,更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最初的好奇到深入的探索,再到丰富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展现出无限的探索热情。我们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通过货币使用、商品交易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社交能力。此次课程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的准备,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丝绸之路的实践活动,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培养了耐心和毅力;学会了管理购物资金,体验了劳动的价值,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并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增强了合作与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是,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回顾整个课程,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成长与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助力他们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