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宫的黄红绿

崂石

<p class="ql-block">作者 崂 石</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十一月中旬,寒意渐浓。在霜降和小雪的轻抚之后,清冷的风仿佛成了大自然的画师,悄悄将崂山太清宫染成斑斓的色彩。那树叶不再是单一的色彩,绿色的生机尚未褪尽,那一簇簇银杏树的黄色、一篷篷红色枫树的红色等等先后登场,与错落有致的道观,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青石灰瓦古老的太清宫增添了明媚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是古老的道教全真派的建筑群,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它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蟠桃峰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处亚热带之终、北温带之始,素有“北国小江南”的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易于植物生长,又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目前,太清宫多有银杏、耐冬、黄杨、红楠、紫薇、玉兰、枫树等。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8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今年来道观上香的和旅游赏叶的人们甚多,整个太清宫更加热闹,香火旺盛,使得古老的太清宫是越发的宁静、古朴和厚重,弥漫着的道观仙气、虚无缥缈如同“世外桃源”,给人带来美妙如画的感觉。我主要来这里;一是赏银杏。巨大的银杏树冠流金溢彩、辉煌灿烂,将整个太清宫都笼罩上一层明亮的色彩。二是赏枫叶,“人间初冬彩色尽,古观枫树叶正红。”太清宫由于温度相对较高,枫叶普遍比山外红得晚、红得持久,浓而不烈,艳而不俗,让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崂山太清宫栽种银杏树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据《崂山太清宫志》记载;在太清宫三官殿中院院门的左右,有两株“华盖真人”刘若拙亲手栽种的雄性银杏,两棵树的树龄均为1100余年,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据称,全真道教的道人不能结婚生子,于是栽下这两棵只开花不结果的雄性银杏,守护在三官殿前。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被称为活化石;又因银杏树不招虫,符合了出家人不杀生的诉求,所以通常有道观都会选择种银杏树。太清宫为青岛市古树名木分布密度最大、树龄最老、数量最多的地方。据有关资料记载太清宫共有28株古银杏,其中一级古树21株、二级古树4株、三级古树3株。银杏树是非常珍贵的木材和观赏树种,适合生长在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由于太清宫这里地理环境优渥,所以这儿的银杏树长势都非常好。银杏树在民间又有“公孙树”的叫法,是因为它生长很慢,爷爷种下的树,到了孙子那一代才能吃到果实,所以有“桃三梨四杏五年,无儿不种白果园”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生万物,德育万物,生生不息”,主张人们应效法天道,懂得尊重自然,同时清除私欲,淡泊宁静,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道教崇拜神仙,认为景色秀丽、山林幽深的地方就是神仙聚居或修道成仙之处。因此,道教宫观对于修道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道家看来,天下名山就是神仙的乐园,崂山太清宫这个地方就成为道家理想的修道之处。</p> <p class="ql-block">  银杏树的种植历史久远,成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银杏叶构造独特,其叶子边缘分裂为二而叶柄处又合并为一的奇特形状,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春和秋”等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银杏的这些特征与道教教义多有吻合,因此得到了道士的青睐,在宫观中种植银杏极为普遍,道教更把银杏称为仙树,太清宫种植那么多古老银杏树就不足为怪了。另外银杏树还有医用价值,其叶、种子、果实均可作药用,经常食用白果可以预防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  在古文化中,银杏木的意思即千秋不衰。古人并不知道银杏木里,有草酸钙结晶簇,能有效防腐,但这类木材适合传承却是真实的。另外,宋朝是银杏木使用的巅峰时间段之一,皇帝的椅子都是用银杏木材打造而成,元朝官员去上班的时候,手里拿着的“朝笏”也是银杏木材打造而成,这与道教追求的健康长寿有一定的契合。</p> <p class="ql-block">  游客在纷飞的银杏叶下,姑娘们摆出最美的姿势,留下这一瞬的笑颜;年迈的老者们也来沾沾这“千年银杏”的长寿福气;天真的孩子们嘻嘻哈哈,捡到自己喜欢的叶片就能笑个半天;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自如的更换着手中的“长枪短炮”,生怕错过一处好风景……</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崂山的雨量充沛,秋天也没有旱着,到十二月初时金黄的银杏叶还未飘落尽,红枫美景已接力而至。太清宫的枫树的叶子红了,为多彩初冬再添一抹艳丽颜色,将千年古观点缀得格外妖娆。已进入冬季了,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小环境,崂山太清宫里依旧是深秋模样,只属于初冬唯美时刻崂山太清宫里的枫叶红了。</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里的枫树学名“鸡爪槭”,这种枫叶叶片精致而小巧的叶片自带玲珑美感,7个角,色彩艳丽。由于太清宫气温高,枫叶普遍比山外红的晚、红的持久。太清宫看到,8棵有数百年树龄的红枫进入赏叶的最佳时节,每片叶子浓而不烈,艳而不俗。</p> <p class="ql-block">  当走进太清宫月廊抬头望去数百年的老枫树宛如盛装的佳人。那树叶不再是单一的色彩,绿色的生机尚未褪尽,与红色的热烈相互交织,淡黄色如一抹淡雅的诗意,橘红色和橘黄色像是跳跃的火焰,这五彩斑斓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就像老枫树披上了一件绝美的五彩斗篷。它们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醉人的风景画卷。微风拂过时,枫叶轻轻摇曳,相互撞击沙沙作响,像老太太一样絮絮叨叨述说过去的故事。漫步于枫树间,脚下是落叶铺就的彩色地毯,是那样的柔软。驻足观赏选好角度,举起相机,定格这短暂而迷人的枫红。枫树叶子时不时就掉落头发上打在脸上,真真切切感受到霜叶红于二月花,不知不觉用了三个小时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  枫树在我国文化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能量、高洁、友谊和长寿等。这些象征意义与道教追求的和谐、美好和吉祥是一致的;另外枫树的叶子在秋天会变成火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道观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种植观赏性强的植物可以提升环境的美感,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些都是道教所追求的。</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宫不仅仅供人游览、祭拜的地方,更能让人反思与沉淀的静土。面对的银杏树、枫树等古树名木,他们都已经穿越了千百年的风雨时空,都有那么一种阅尽沧桑的美,让人无限感慨,让人为之心折。在这些树下,仿佛看见千年以前,几个安贫乐道的道士,无论是在火热的酷暑,还是在寒冷的冬天,都坚持磨炼着自己修行的意志,探找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谋求着仙风道骨的理想境界。他们当中,到底有多少人得道成仙,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这些树就是他们一代一代道士种下的。道士们不管他们有坚强的意志,有多高的道行,都走向生命的终点。树也会一棵棵死去,但总有那么几棵,活了下来,活到今天,代替那些清苦伟大的修行者,把苍桑的历史和古老智者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修炼过程,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人和事,莫要辜负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