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座翰林府

知秋

<p class="ql-block">  在徐州有句“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户部山”的俗话。为何这么说呢?原来黄河故道途径徐州,水患也是经常发生,南山也就是户部山地势较高,最高戏马台海拔69.9米,自然水患很难泛滥至此,富贵人家争先恐后在此建宅,于是豪宅云集,其中最好的的府宅当属清朝翰林崔焘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徐州崔氏家族自乾隆年间由山西吕梁城头村移居户部山。清道光年间,崔氏后人崔焘进士及第,入翰林院庶吉士,奉旨扩建上院及北客屋园,至此崔家大院被称崔氏翰林府,成为户部山一带规模宏大的官邸建筑群。故居现存下院和上院的前半部,占地5200平方米,有12个四合院,房屋150余间。在封建社会,有功名(贡生及以上)人家方可立旗杆,而崔家是双翰林,一是明代嘉靖崔海, 二是清代道光年间崔焘。一家能出双翰林自古以来也是凤毛麟角,可见崔氏都是饱读诗书人家。功名楼是一座三开间的二层楼,楼上高悬“翰林”大匾,楼内悬挂褒扬崔氏家族的等各种匾额,实际上是崔家的荣誉馆,故称“功名楼”。以功名楼为正门,意在突出崔氏家族的门第与显赫的功名。</p> <p class="ql-block">  古代对住宅布局是非常讲究的。崔焘故居正门建有八字影壁墙,以阻隔外界对院内的窥探视线。风水学言:“直生煞,曲生吉”,外界吹来的煞气,由墙两侧分流入院,转化成吉祥之气。影壁墙中间雕有万年青宝瓶,四角雕着口行寿桃的蝙蝠,寓意四方来福,长寿平安。</p> <p class="ql-block">  翰林院内影壁中心砌有巨大砖雕“福” 字,四周雕有梅、兰、竹、菊、牡丹等图案,四君子隐喻主人自身的学识与品格,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企盼家族世代荣华富贵。</p> <p class="ql-block">  翰林府布局很有考究,佛堂院(家庙),坐落在崔家大院的西头,意指西方极乐世界,表明府上主人崇尚佛教。佛堂院平日供崔氏族人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如遇家族重大活动,则请僧人于此操办法事。</p> <p class="ql-block">  崔焘(1794—1854),字健,号虹桥。清道光九年(1829年),登己丑科二甲第九十三名进士第,改翰林院庶吉士。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崔泰选授河南通许知县,黄河决堤,崔焘亲驾小船施放粥米。后升任裕州知州。裕州多盗贼,崔焘到任后即着力清剿匪患。不久调任河南郑州知州,时值旱荒,邻邑赈款多有浮夸,独崔焘按户核实,费用节省数倍。后升淅川(今属河南)厅抚民同知,崔焘施政宽严相济,使四境晏然清咸丰元年(1851年),皇上召崔焘入朝策问。清成丰四年(1854 年)春,崔焘任怀庆府知府。十月,卒于任上。追授安微安庆知府。可见崔焘一生爱民如子,为官清廉,刚六十岁而积劳成疾去世,深受朝野爱戴。凡事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都会流芳千古。就像人民好书记焦裕禄同志一样,永远活在人们心里。</p> <p class="ql-block">  翰林楼是清代翰林崔焘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屋脊两端安放插花云燕,这是脊兽装饰构件,即在正吻头上立一根铁柱,由祥云瑞兽、日月星、飞蒸等构成一个和谐的字宙空间,是高等级房屋建筑的标志。刮大风时哨声清脆悦耳,可传遍大半个户部山西坡。标志此楼地位颇高。四条垂脊除安放四神兽外,还安有三只小兽。最前面为骑凤仙人,其后是海马朝阳,最后是犀牛望月,意为 “喜从天降”。</p> <p class="ql-block">  四角凉亭建在下院最东边,因上院鸳鸯楼西山墙与西厢房之间有一处废头,正对佛堂东门,风水学废头不吉,故于此处修建凉亭,取“停”之 意,意为不吉之气停止于此。</p> <p class="ql-block">  鸳鸯楼的一层与二层处于前后两个不同的四合院,房门朝向相反,其实就相当于普通人家过屋,一层为西花厅院的堂屋,二层为二进西跨院的南屋。以一楼隔成两个四合院,巧妙地解决了因地势落差较大造成的不利因素,可谓因地制宜,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道光年间,翰林崔焘奉旨回老家扩建祖宅。崔焘为感皇恩浩荡,特修建“谢恩牌坊”。“谢恩坊”原是一高两低木结构古式牌坊,修复后的 “谢恩坊”三个大字采用清末民初徐州书法家张伯英的墨迹。 </p> <p class="ql-block">  更楼位于整座大院的东南角,为三层小楼,是大院内最高建筑。三楼四面安有木窗,更夫于此向西北方向眺望,整座大院尽收眼底;向东、向南亦可瞭望戏马台及相邻民居,以此巡视大院安保情况。更楼外户西巷长40多米,最窄处一米半。原户西巷南起崔家巷更楼,沿戏马台西坡北去,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延伸到北坡连接户北巷,东西两侧有 三、四十户人家居住,民居选起错落,形成多个岔口,与祁家巷、户西巷小学相通。</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翰林府,才知道过去说得“侯门深似海”一点不假。前几天参观淄博周村状元府虽然模仿京城一座王府布局都不及这崔氏翰林府。真为这设计构思巧而又巧夺天工的古建筑群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278篇,加精782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2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678篇,今日头条发布748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1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9月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