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

天王传记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就在这样一个民生凋敝的时期,蒲家庄迎来了一个婴儿的降生。父亲为他取名松龄,寄予着家族振兴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佑。从小,他便聪明伶俐,读书更是过目成诵。这也养成他对文字的偏好,期待长大后能够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但满清的残暴蹂躏着他的美梦,耳边时常传闻着城屠的惨象。使他的那颗童心浸淫在惶恐里。特别是当夜幕深深时,风吹草动卷坟岗,顿感幽灵鬼火出地府。</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伴随着这些童年里的印迹,他开启了科考之路。当时的他,才华横溢,运笔如飞,有着远近闻名的神童美誉。所以一经出道,即连拔童试头筹。</p><p class="ql-block"> 可谓双喜临门。新娶刘氏娇娘,再兼秀才身份,怎不让他踌躇满志?索性,他潜心修学,寄宿在朋友庭舍,誓要通过仕途来改换蒲家门楣。</p><p class="ql-block"> 却是一考再考,均名落孙山!啊……这是为何?为何他有天纵之才,仍突破不了满清的八股桎梏。即便他留一根长辫垂后背,抹去那汉人反抗的血性。</p><p class="ql-block"> 唉,科考失利,又直接导致兄弟析居。住着漏风的茅屋,望着三亩的薄田,他深知,必须用自己的学问来寻求养家糊口的途径了。</p><p class="ql-block"> 所幸妻子贤德,全心支持他的愿望。于是他背井离乡,为豪门大户当起了私塾先生。期间不忘科举出仕的初衷。直至三十岁那年,他受聘于宝应知县做幕僚。</p><p class="ql-block"> 此去一年有余,却让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百姓尚在疾苦之中,而达官贵人只知纵情享乐,真是衣冠禽兽,弗如狐妖鬼魅。最后他愤然辞掉那一官半职,回到家乡重新钻研起了学问。</p><p class="ql-block"> 经史子集,左传春秋,了然于胸又如何?接连乡试,悉皆败北,仿佛瞬间他心豁达。从此他找寻到了另一种新的人生目标,尔后的科考反成了自我励志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在这新目标中:他要穷尽毕生智慧,来写旷古奇书;搜罗民间轶闻,融入鬼神传说;以把理想展示,重塑儿时记忆。为此,他于村口,每有闲暇,便支起茶摊。免费招待来往客商,只图闻得玄幻故事。</p><p class="ql-block"> 素材概况既臻,遂返茅屋疾书。他的天才神技终于自如运用,一气呵成了那篇篇神作。待到结集成册时,洋洋洒洒足有四十余万字。他便以《聊斋志异》命名之,并掐指算来悄然已过六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这属盖世奇著,一经问世,便被争相传阅。且人们都信以为真,来源于那对未知现象的敬畏。所以,因着《聊斋志异》,他也日渐声名显赫起来,多有大儒高官前往拜访。</p><p class="ql-block"> 甚至,不惑之年,他被邀毕家坐馆,受到极高的礼遇。于是,不仅他拮据的经济状况得到缓解,而且毕家藏书颇丰,正好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机遇。</p><p class="ql-block"> 他在教学育人,他在博览群书……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学到老,他仍笔耕不辍。一晃便有三十载,著书立说百万言。《农桑经》,《药祟书》,俚曲诗词相辉映,浑然天成大文豪。</p><p class="ql-block">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五十年来却依然难过科考关。八股选拔的是清廷的鹰犬,而他则心怀万众苍生。才高八斗又如何?学富五车又如何?仕途上他曲高和寡,亦必沦落风尘。最后只援例了个贡生头衔。</p><p class="ql-block"> 曾经,他为民请命,仗义直言;曾经,他以笔代刀,鞭挞罪恶。他刻画了一个人鬼相处的世界,似乎在那里才能找到真善美的归宿。随着爱妻的亡故,他的生命也失去了支撑。暗自神伤两年后,伴那夕阳的余辉,他危坐窗前,溘然长逝。永远离别了尘世的纷扰。</p><p class="ql-block"> 看啊,魑魅魍魉的人间,哪里还有干净的处所?他的《聊斋志异》终于穿透三百年的黑暗,成为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生前,他初心不改,安贫乐道,从而成就了尔今的荣耀。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王冠上镌刻着他不朽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