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粉 慰乡愁

若瑜

<p class="ql-block"> 黎 氏 原 汤 面 馆</p><p class="ql-block"> 听说黎氏原汤面馆在道吾新城新开了一家上档次的新店,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慕名来到这家宽敞明亮的面馆。</p><p class="ql-block"> 老店原先在浏阳大道附近,至今已开了10多年了,很多在行政中心上班的都是店里的老顾客。为了扩大规模,丰富市民早餐生活,店主邱继平和老板娘黎素辉择址在客流量更大的新人民医院旁装修了一家营业面积更大、设施设备更舒适宜人的新店,老店交给亲戚打理。</p><p class="ql-block"> 我去的时候夫妻俩正乐呵呵地招待客人,前台二十几样码子和臊子冒着热气,香气扑鼻,大锅灶不像以前就摆在门口,而是转向后台制作间。一口大钢精锅盛着热气腾腾的沸水,泡粉用的,另一口则是香味扑鼻的大骨熬汤。</p><p class="ql-block"> “来一碗米粉”。只见黎老板娘麻利地从筛箩里拿出一把米粉,放进小竹篓在沸水里浸泡一下,然后舀一勺骨头汤在预先放好盐、酱油、葱花、芫荽菜的大碗里,把米粉滤干后装入碗内。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又如行云流水,骨头汤的鲜和葱花的香立马渗透到原本无味的米粉当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肉丝,这是牛肉,这是鸡杂,这是油渣,这是红烧肉,放什么码子随意呵!”黎老板娘下粉的速度堪称一绝,而且能记住熟客的咸淡口味、需要放什么码子臊子,绝不会弄错。当然新客可以随便点,就看你的口味如何。如果嫌少,还可以加码,另外酸菜、榨菜、木耳、黄豆、萝卜条等都是不限量的,想吃多少就舀多少,店主绝对不会拒绝的,当然前提是不能浪费,必须吃完,有点像星级酒店的自助餐。我觉得最好吃的当属那卤肉,全部是精的,切成薄薄的一片片,夹几坨放在冒着热气的米粉上,那股鲜香简直无法形容,再搁一小勺鲜红的剁辣椒,别说吃,看上去就很受用。 </p><p class="ql-block"> 浏阳人舌尖上的味道,一定是米粉的味道。在山城,米粉大概是最大众也最受市民喜爱的早餐了,它长期牢固地霸占着早餐市场的主导位置,让我们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爱。 米粉做得好不好吃,夫妻俩总结得比较到位,也许是从业多年的心得吧。</p><p class="ql-block"> 第一,汤必须有“三味”,即豆豉味、胡椒味、盐味,最好用筒子骨山泉水慢火熬汤,然后适量加入豆豉、胡椒、盐,这样才算正宗,不能放鸡精味精,不然就会“抢味”。我曾看过有人用一只整鸡放进汤里煮。</p><p class="ql-block"> 第二,米粉要细嫩,有粘性,韧性适中。最好的米粉当属用早稻谷米,手工磨出,而现在的米粉大多是机子做的,确实少了那个味道。不过有种手工粉可以现场用刀切,把一整张米粉皮卷起来,一刀刀切下去,长短一致,不能“三不六齐”,这样泡出的米粉才有看相和嚼头。</p><p class="ql-block"> 第三,码子要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辣的,有人喜欢清淡的。一家粉店要吸引人,必须有上十样甚至几十样码子,这样食客才有挑选的余地。有特色的是猪脚粉、羊肉粉、鱼肉粉,当然还有现炒现做的码子,如猪肝、粉肠、土猪肉。最体贴入微的粉店是备了菜叶子,随便夹几根丢在汤里烫软,叶梗子清脆,和着鲜香爽滑的米粉一起下肚,那才叫熨帖。</p><p class="ql-block"> 说来说去,我发现山城里面有名的粉店也有蛮多家了。这也不奇怪,米粉只是一种普通食物,比不得鱼翅鲍鱼生猛海鲜,一般人吃了嘴巴一抹走人,顶多只会说一句还好吃。但米粉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油盐酱醋茶一样须臾不可少。有人曾自豪地说吃某个店子的米粉吃了30年了,确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碗米粉也养一方人。我们平时可以忽略米粉的存在,但只要离开家乡到外面谋食特别是寻找早餐的时候,那一碗米粉就成了最奢侈的想念。因为,家乡口味的米粉,永远是远方学子和游子心头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车一回到浏阳,我家门都没进,直接到这黎氏原汤面馆嗦碗粉。”我看见旁边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帅小伙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米粉,眼里放光,大快朵颐,想必他那胃中正急切的呼唤“米粉好吃”!</p><p class="ql-block"> (2024.12.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