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名人_军政人物,英模烈士

毛RJ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丹阳城市形象歌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丹阳,山青水绣,交通便捷,经济发达,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曾是商业和文化中心,也出过许多名人,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丹阳名人是军政人物、英模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姜若(1879-1944)</p><p class="ql-block"> 姜若,字证禅,别号胎石。</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己西拔贡生。南社早期社员。1901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毕业后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任丹阳县民政长。后任江苏兴化和浙江安吉、奉化、海盐、鄞县、绍兴、嘉兴等县县长。著有《国文法纲要》《胎石六十自述诗》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立山(1881-1951)</p><p class="ql-block"> 林立山,原名林懿均,字力山、立山。</p><p class="ql-block"> 14岁入成为秀才,后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同盟会会员、首批南社社员。1909年当选为江苏咨议局议员,任县劝学所总董。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丹阳军政长,曾任金坛、扬中、宿迁、盐城、如#等县县长和江苏省视学、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江苏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等职。北伐成功后,任江苏省农矿厅、实业厅、教育厅、民政厅等科长、秘书长。抗战爆发后任丹阳抗敌后援会副主任、贵州农工学院中文教授,后任行政法院评事、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与友人合创丹阳天健长途汽车运输公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夏霖(1895-1927)</p><p class="ql-block"> 夏霖字雨人,中共丹阳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烈士1926年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中共江浙区委巡视员1927年任南汇县县长、中共丹阳临时县委书记,后任省委委员、巡视员,同年11月在无锡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桂生(1896-2002)</p><p class="ql-block"> 朱桂生,原籍丹阳,后定居法国一战华工。</p><p class="ql-block"> 1917年春在上海学徒的朱桂生只身报名参加华工招募随船抵达法国马赛港,后被分配到拉罗舍尔市兰斯区战地服务,运送粮食弹药。1939年9月,朱桂生与儿子一起参军为法国军队从事后勤工作。朱桂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最后一位去世的一战老华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竞西(1897-1927)</p><p class="ql-block"> 黄竞西,中共丹阳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烈士。祖籍江苏江都,后随父移居丹阳县城。1925年11月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曾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农工部副部长、总务处主任干事、商人部部长。1927年3月参加由周恩来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7月在上海遇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惺公(1900-1939)</p><p class="ql-block"> 朱惺公,字松庐,抗战时期上海新闻界第一位死于汪伪特务组织的进步记者。</p><p class="ql-block"> 曾任《浙江商报 》副刊编辑、杭州《之江日报》副刊主笔。1938年2月到上海进步报纸《大美晚报》任副刊《夜光》编辑,不断发表进步文章,号召国民不畏强敌,团结抗日。曾在《夜光》上刊载《致汪精卫诗》,揭露和讽刺了他背叛国家人民,也背叛自己的卖国嘴脸。1939年8月30日被汪伪“七十六号”特务暗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管文蔚(1903-1993)</p><p class="ql-block"> 管文蔚,1924年11月参加革命,曾任中共丹阳县委书记、无锡中心县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在丹阳组建抗日自卫团,任抗日自卫总团总团长,该团后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1949年后任苏南行政公署主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廉贴(1904-1941)</p><p class="ql-block"> 朱廉始,抗日烈士。1938年春组建观鹤自卫团任团长,后加入丹阳抗日自卫总团、新四军挺进纵队,任挺进纵队秘书长兼六支队支队长。后任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秘书长O1941年初,被委派为兴化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同年2月在东台陈家舍被日军围困,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眭宗熙(1905-1937)</p><p class="ql-block"> 眭宗熙,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抗战英烈。1924年加入国民党,先后参加平叛广州商团和两次东征及北伐。后改任陆军第九十师交通处处长、九十八师政训处处长,少将军衔,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眭宗熙奉命防守上海罗店、吴淞等处,8月17日遭日机轰炸殉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贺坡光(1910-1956)</p><p class="ql-block"> 贺坡光,原名梅生,又名少茹,著名爱国人士。</p><p class="ql-block"> 1926年参加中国左翼文化团体(社联)活动。1934年初,与华克之、孙凤鸣、张玉华四人密谋刺杀蒋介石。是年11月发起成立“南京晨光通讯社”任采访主任。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孙凤鸣进入会场,临时改变主意向汪精卫连开三枪,致其重伤。贺坡光此因此被捕入狱,抗战期间始被释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彭炎(1911-1991)</p><p class="ql-block"> 彭炎,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丹阳、金坛、武进县委书记、苏南财经委员会主任、路北特委敌工委主任、华中分局江南工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兼党委第二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梅嘉生(1913-1993)</p><p class="ql-block"> 梅嘉生,开国少将,原海军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抗战爆发后在丹阳组织游击队抗日,后逐渐成长为我军将领,曾任华东野战军二十三军副军长、第三纵队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受命赴越南参加军事顾问团的领导工作,参与组织指挥了多次重大战役。后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胡文杰(1916-1949)</p><p class="ql-block"> 胡文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7师259团团长,解放上海战役中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战员。1937年10月加入丹北抗日自卫团,后成为我军优秀指战员。1949年5月14日,胡文杰率部攻占国民党设在上海的重要据点月浦镇次日黎明在临时指挥所部不幸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邓若波(1916-1949)</p><p class="ql-block"> 邓若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军六十八师二0二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1938年加入新四军,曾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营长、华野”四纵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1949年4月20日凌晨,英国“紫石英”号军舰驶入长江航道,突然向长江北岸二十三军阵地炮击,致使正在团指挥所研究部署渡江作战计划的团长邓若波当场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蒋金柱(1955-1979)</p><p class="ql-block"> 蒋金柱,解放军对越反击战战斗英雄之一,一级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赴中越边境云南前线任班长。同年3月7日,在收复148号高地战斗中,蒋金柱头部中弹、左臂被打断,两次昏迷。 苏醒后, 他勇猛杀敌,撂倒5个越军后,以惊人毅力留下7米血道爬向越军阵地,用尽全身力气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炸毁越军重机枪,为我军开辟出前进通道,最后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许杏虎(1968-1999)</p><p class="ql-block"> 许杏虎,烈士。曾任《光明日报》国际部任编辑、驻南斯拉夫首席记者。1999年5月8日凌晨,在美国飞机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炸弹袭击中不幸遇难。</p><p class="ql-block"> 朱颖(1971-1999)</p><p class="ql-block"> 朱颖,北京市人,许杏虎之妻、烈士。任《光明日报》美术编辑。1999年5月8日凌晨,与许杏虎一起遇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请给个点赞和评论吧,您的每一个关注、点赞、评论或分享,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看后给个点赞也是你的美德,谢谢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