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12月27日上午十点,白山镇中心学校马云杰名师工作室成功举办了教师读书分享交流会。这场知识与思想碰撞的盛宴圆满落幕,为工作室成员带来了一场精神洗礼,达成了多重积极成效。</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马老师选取三本论著引领成员进行阅读与学习,各成员老师精心准备分享读书感悟。</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陈萌老师分享的是关于新课标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她认为过去的教学评价多聚焦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形式较为单一,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则像是一把精准的多面棱镜,全方位折射出学生的学习全貌。素养导向是此次学习的高频词,这意味着评价不再是简单考察,知识记忆,更要洞察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价值观塑造。</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孙青焕老师分享的是关于新课标中英语学习观的学习体会。以往学英语偏重语法词汇的机械记忆,把语言拆成零碎知识去积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观,强调语言是沟通工具,学习应置身于真实情境。回想之前课堂创设情境,经常是走过场,如今才明白,只有模拟餐厅点餐、机场问路这类实景,学生才能感知语言的鲜活,学出“实用英语”,而非“哑巴英语”,这一转变让英语学习有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王友红老师分享的是关于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容。2022版课程标准的修订,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教育智慧。核心素养的提出,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有机融合,使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英语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与整合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教材的局限,将绘本阅读、英语歌曲、影视片段等多元资源融入教学,构建丰富立体的英语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任婉玉老师分享的是《英语教学论》这本书的读书感悟。这本书详细阐述了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理论上它清晰梳理了语言习得理论、二语教学理论等。书中对教学方法的介绍也极为丰富,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现代的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主持人马老师对本次读书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她分别对这三本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英语课程标准》是核心理念,《英语教学论》是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具体抓手,我们要把所读所思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用阅读来提升个人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交流会,分享者真情流露,聆听者深有同感,强化了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这场读书分享会是火种,点燃了工作室成员群体阅读探索进步的热情。未来我们工作室将精耕细作,让知识之火成燎原之势。</p> <p class="ql-block">编辑: 王友红</p><p class="ql-block">初审: 马云杰</p><p class="ql-block">终审: 王加生 王续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