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 一生飞翔

刘东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新的一年,谨以此文献给父母、知青,老师、同学,人民子弟兵、电力、交通、铁路、邮政、通信、医务工作者…献给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span></p> 百姓故事 <p class="ql-block">  《青春啊青春》是歌手关贵敏唱的一首歌:……青春啊青春,美丽的时光,比那彩霞还要鲜艳,比那玫瑰更加芬芳,若问青春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她带着爱情也带着幸福更带着力量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上啦~~啦~~啦~~青春啊青春壮丽的时光比那宝石还要灿烂比那珍珠更加辉煌,若问青春为何壮丽,她充满深情也充满智慧更充满理想为四化发光四化发光啦……。</p> <p class="ql-block">  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会让我心潮起伏,回忆起我们的青春岁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青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美丽。🌸开🌸落如同人生,我退休前曾从事电力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后边走边拍记录生活和百姓故事,也是记录一段历史,换来一天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郑州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东邻郑州大学老校区,北与碧沙岗公园隔中原路相望,南与我们“龙源世纪家园”小区相连,是郑州市最著名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郑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随着郑州市的发展,1997年4月绿城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于1997年11月30日建成对外开放。保留了原有的南北轴线,并以原有五座音乐喷泉水池为母体旋转90°形成广场东西轴线,以垂直的轴线关系增强了广场的稳定感。在扩建的东区形成了与西区原有音乐喷泉“水广场”相呼应的下沉式“石广场”。以水广场的高与石广场的低形成空间竖向对比,以“水广场”的虚与“石广场”的实形成空间虚实对比,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变化,增强了广场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郑州地铁1号线和10号线在绿城广场交汇,10号线开通以后,广场又进行了美化,广场从早到晚健身、娱乐、唱歌、跳舞、会友、直播…非常热闹。尤其是绿城广场国内首创的高杆高空舞龙,是郑州市城市中心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我带铁成、金山和省建三位舞龙高手到开封龙亭和铁塔舞龙,得到开封朋友提前联系和安排。古城开封文化底蕴深厚,藏龙卧虎,但是郑州的高杆高空舞龙赢得开封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纷纷称赞和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朋友建议说,你们高杆高空舞龙非常精彩,遗憾的是没有龙头,从开封回来省建和妻子就开始琢磨,反复实验,最后制作出了只有4两重超轻桶龙的龙头。</p> <p class="ql-block">  我跟拍摄高杆舞龙有15年,拍摄中也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买了碳素钢钓鱼竿,让王桂月和牛老师夫妇帮忙制作了桶龙和彩带龙。认识了不少舞龙朋友,我跟他(她)们一起舞龙。在宣传高杆舞龙中编辑了“彩视”和“美篇”,我还带几位高杆舞龙高手到“二七广场”、“三角公园”、“月季公园”、“人民公园”、“商城遗址”、““奥体中心”。还带三位开车到开封龙亭和铁塔舞龙,把高杆舞龙推荐给河南电视台一台拍摄宣传,高杆舞龙还上了河南电视台“体育春晚”。</p> <p class="ql-block">  郑州高杆舞龙水平最高的是舞龙协会副会长闫铁成老师,看他舞龙就像是看表演。我很想再拍他一段视频,因为他发挥余热送孩子上学,我只好把过去拍的一段视频插入这期节目中,让大家新年前再欣赏一次高杆舞龙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绿城广场高杆舞龙队伍中有退伍军人,教师、企业退休职工(其中有知青),有老红军的后代,还有的父辈参加过抗美援朝。我宣传介绍过他(她)们的故事,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对祖国热爱和奉献精神应该加大宣传,让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今天我再一次给大家讲述舞龙老师的故事,希望年轻人(尤其是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  人和人相遇是巧合也是缘分,2020年在舞龙中认识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副教授岗位退休的冷瑞光老师,他喜爱写作,写过五本书《劝世良言》《劝世名言》(2010年被河南省“农家书屋”选中对外发行)《力耕斋实錄》《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劝世明言》,他自费印刷了几千册,主要捐赠给了山区留守儿童和希望小学。另外,每年捐赠给了母校“郑州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应届毕业生200本,已坚持多年。</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对人要真诚,工作要敬业,人生要有追求。是留给我们兄弟姐妹的“传家宝”。我和冷老师认识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相同的追求,认为人的一生一定要有“爱心”和“同情心”。</p> <p class="ql-block">  冷老师母校“郑州第一工人新村小学”去年校庆邀请他参加,需要他一段视频,他请我帮忙拍摄,还要捐赠给母校200本他写的书。我采访了冷老师80多岁的班主任老师,拍摄了校庆活动,采访了年轻老师和校长,编辑了《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二期美篇。我母亲一生从事小学教育,当过27年小学校长,拍摄校庆有一种亲切感,让我又想起在天边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在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我接到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李景明老师电话,他要带200名大学生到贾鲁河公园举办庆祝活动,希望我能给同学们拍照。李景明老师还是郑州聋协主席,我说没问题。我给冷老师打电话,商量把他写的书捐赠给学生每人一本,费用我们二人分摊。冷老师说:没问题。捐赠仪式上他给同学们签字留念。</p> <p class="ql-block">  冷瑞光老师的父亲冷裕模,193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高店乡冷家湾。1950年12月,他父亲17岁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0⃣️四师高炮营,成为一名汽车兵。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运输物资和弹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天上敌机封锁轰炸运输道路,他父亲和战友们用生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运输任务。</p> <p class="ql-block">  查找抗美援朝汽车运输兵的资料,凤凰卫视编辑的“抗美援朝运输线绝密档案(五)汽车老兵讲述惊心动魄的运输故事”,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抗美援朝”中,我们最爱的的人,为了保卫祖国,有的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段历史我们世世代代应该铭记。只有祖国强大才不受敌人侵略,人民生活才能安宁。战争离我们已经远去,但对于年轻人应该了解这段历史,了解父辈有的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老前辈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盲目“追星”,不知道谁是英雄和最可爱的人,保卫祖国的人民子弟兵,科技工作者,各条战线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职工,他(她)们就在你身边,就是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  高杆舞龙当中,从政府部门退休的冯省建老师是退伍军人,他在川藏线上当过汽车兵,他说:1976年7~8月份雨季,泥石流也是最多的时候,当时机场施工急需水泥,我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运送水泥。有的车辆被冲到大渡河山崖边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情况非常危险。战友们不顾生命危险用钢丝绳拖拉汽车,抢救物资,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冯省建是高杆舞龙的高手,高杆舞龙分桶龙和彩带龙,最难舞的是桶龙,最难制作的是龙头。8~13米钓鱼竿舞动8~13米桶龙,没有龙头不行,龙头重了容易折断钓鱼竿。他和妻子找超轻材料,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制作出了只有4两重的龙头,解决了桶龙中龙头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  王桂月老师高杆高空舞龙的水平也很高,高杆高空舞龙消耗体力大,控制难度大,要想舞好并不容易,她不但自己舞龙,还带出几位“徒弟”,每天清晨和她一起舞龙。</p> <p class="ql-block">  绿城广场王桂月老师和她老伴牛老师,退休前在许昌一个企业当过钳工,2004年来郑州给部队儿子带孩子,把许昌舞龙带到了郑州。他们心灵手巧,制作的桶龙和彩龙非常精美,我的彩带龙、桶龙都是王老师和牛老师精心制作的。她(他)们龙的作品被舞龙爱好者喜爱和收藏,有的被带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p> <p class="ql-block">  舞龙队伍中有几位姐妹是“郑州色织一厂”退休职工,我拍摄彩视“老家河南 一生飞翔”中刘秋芳告诉我说:刘老师,我有几张当年我们下乡到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照片,如果你需要我传给你。我说:你们的照片非常珍贵,我一定编辑在我的节目中。看完她传给我的老照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难忘的青春岁月,难忘的“知青”同学和朋友,难忘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  广阔天地乡位于河南郏县城西南,总面积1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当年曾因毛主席的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而名满全国,被誉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在边疆和偏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 《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p> <p class="ql-block">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  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红卫兵运动持续两年多,尽管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震荡和混乱却无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p> <p class="ql-block">  “文革”中我不愿看到当教师的父母被批斗,串联到新疆,被分到农八师二十三团二场六连(现在143团)接受锻炼,放马放羊近一年,还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兵团后来下了一个文件,串联学生一个不留全部返回原地学校。我从新疆串联回来没多久,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部队的子弟大部分当兵走了,有实权和有门道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到了工厂。身体不好有重大疾病的可以不下乡,出身不好,父母有“问题”的子女有几个毕业生下乡几个,没有任何条件可讲。</p> <p class="ql-block">  我和姐姐、大妹都是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我们姐弟俩的学校全部是下乡插队,我们开封师院附中分在周口太康插队。我和姐姐还有姨表姐随同邻居荷蕊提前报名,在二红兄的帮助下,很快办好了跨校下乡的手续,同他(她)们一起下乡周口淮阳临蔡林场,我当时想林场比插队强,插队自己还要烧柴做饭。林场最起码可以不做饭,可能还会发工资,没想到这一辈子还能回到城市父母身边。</p> <p class="ql-block">  大妹是68届初中毕业,我们下乡不到半年,也轮到大妹下乡了,她下乡时才16岁。儿行千里母担忧,在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知牵动了多少个家庭,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思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地方,开封运输公司车队几乎每天都有运送氨水的卡车往返于开封—周口两地之间,好心的司机总是提前告诉我们时间,清晨我们结伴步行大约5公里到城乡交界的汽车运输公司门外等车,有的好心司机会绕道进市内:东大街、学院门、南关---等地方接我们。卡车上装满了氨水桶,气味非常难闻,坐在氨水桶上很不安全。但在那个年代能免费乘车往返下乡的地方我们已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  父母要求我们好好干,抽时间一定去看我们。当时父母学校扣发工资,每人每月只发35元生活费。我们兄弟姐妹6个,还有表姐和姨姥姥,全家10口人单靠父母生活费是无法生活。</p> <p class="ql-block">  妈妈就带着我们兄弟姐妹给外贸出口加工草编篮,糊火柴盒、织渔网,挣点加工费补贴生活。在当时家庭生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母亲担心农村冬天寒冷,给我和姐姐每人买了一件蓝色棉大衣。我当时在学手风琴,母亲在寄卖店花75元钱给我买了一个80贝斯长江牌手风琴,手风琴伴随我在农村度过了艰苦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下乡的周口淮阳临蔡林场周围老百姓有的没见过火车、还有的老年人汽车也没见过。点的煤油灯,一个棒劳力10个工分,一年只分到160~180斤麦子,口粮大部分是粗粮和红薯。印象深刻是打坯烧砖,还有一件事是我们林场打井需要到漯河拉沙,往返几百里,一人一辆人力车,我拉了1100多斤,一天走100多里,路过周口到淮阳,出周口有8里全是上坡,汗水湿透了衣服,风吹干再湿透,晚上住在路边的干店(没有门窗房子),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乡音乡情,岁月匆匆,知青下乡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难忘的青春岁月,难忘的知青同学和朋友,难忘的二故乡的父老乡亲。郑州周口打工的人非常多,出租车司机当中据说周口司机占1/3。我每次拉摄影包打车,10次有九次都是周口司机。去年春节我在二砂文创园拍摄《年味》,无意采访三位都是周口人,一位是老师在文创园写春节对联,一位在校大学生和父母来看灯展,她感谢我说:你采访完我刮到500元大奖。最后一位幼师毕业在画美妆。我的“彩视”和“抖音”上有。</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在紫荆山拍荷花,同时也拍摄了河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公园荷花池旁举办的爱心义诊活动。采访结束我咨询护士小黄说:我右小臂疼已经有多年,艾灸热敷治疗效果怎么样?她说:我给你做艾灸你感觉如果有效果,可以到我们医院做一个疗程,做完我就感觉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前曾从事电力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扛了近20年摄像机,比如:1998年湖北抗洪抢险,在第七次洪峰到来之前,我随河南电力慰问团到湖北抗洪一线石首(20集团军)洪湖(54集团军)采访,这二个驻豫集团军与河南省电力公司是军民共建单位。战士们见到家乡亲人非常激动,我们看到英勇抗洪,疲惫的战士整齐的列队迎接我们,不少同志落泪了。</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春节期间,湖南遭遇冰灾,郴州电网瓦解,抗冰抢险恢复供电,河南电力先后派出2700职工奔赴湖南郴州抗冰一线,是第一支到达郴州的抢险队伍,用发电车给120、110、通信、自来水厂、市委市政府供电的抢险队伍。原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全国电力有2~3万人在湖南抗冰抢险”。</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是电视采访组组长,大部分新闻河南电视台采用,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抢险队承担的郴州东城线220千伏主干线提前5天通电,保证了郴州老百姓春节看上“春晚”,我拍的新闻通过河南电视台一套外联部传给中央电视台,被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采用,宣传了河南支援湖南的情谊,也宣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在重大灾情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总是和抢险队伍冲锋在最前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拍摄的专题片《冰雪战歌》被评为全国电力系统“第四届中电传媒杯金奖”,我被评为2008年省直机关抗冰抢险优秀党员。当时父亲和母亲都在开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我们新闻中心领导到医院看望,我父亲说:他明年就要退休了,不要让他请假,让他站好最后“一班岗”。</p> <p class="ql-block">  2009年初父亲走了,半年后母亲也走了,在走之前,我到丹东参加“第四届中电传媒杯领奖,我们自费到朝鲜一周,朝鲜不让带手机,返回国内看到母亲病危,当天晚上赶到沈阳机场,只有一张头等舱机票,也是我参加工作第一次乘坐头等舱。赶到开封医院,母亲拉着我的手满面笑容,我泪流满面,弟弟妹妹都哭着说:母亲已经几天不能吃东西了,在等你。第二天母亲安详的走了,她走之前见到了所有儿女,我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这也许是老天安排“好人有好报”。我们电力企业是半军事化管理,灾情面前第一时间要冲锋在前,为工作不能照顾父母的电力职工千千万,我内疚和后悔没能退休后照顾父母,但我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p> <p class="ql-block">  医生说我这是职业病,我在河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办理了火龙罐艾灸热敷治疗,治疗室的主任非遗传承人是周口人,张医生是周口人,做理疗的护士是周口一家医院派来实习的护士。听到第二故乡熟悉的方言让我感到亲切。我拍摄河南中西医结合医院义诊的“美篇”插入了她们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我在治疗一个月当中,周口某医院换了三批实习护士,我给她们拍了工作照片和合影,她们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  火龙罐艾灸理疗十几次,中药热敷15次,小臂疼痛消除了,也许和第二故乡亲人聊天心理配合有关。我和她们聊天总让我回忆起在周口三年知青生活和当地老百姓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24第十六届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11月7日—11日在河南郑州会展中心举行,让我看到我们国家汽车的发展和变化。本届车展在保证“油电双驱”的整体格局下,首次尝试整合数智系统、能源电池、培育钻石等产业资源,进一步展现车展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延伸。</p> <p class="ql-block">  在今年郑州会展中心车展会上采访的第一位车展负责人是红旗轿车的宋书峰书记,他是退伍军人,1985参军在空降部队。1992—2001年在空降兵部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政治处宣传干事。1994—1996在空降兵部队上甘岭特功八连担任指导员,1996—2001年在空降兵部队担任教导员。2001转业至湖北省孝感市文体局工作,2019至今担任河南博行汽车集团党总支书记兼大展红旗汽车党建书记。</p> <p class="ql-block">  我采访的第二位是上汽荣威河南名威工厂店总经理邵永杰,邵经理老家在周口,是巧合也是缘分。1968年知青下乡,我就下乡在周口淮阳临蔡林场。当时周口老百姓有的没见过汽车,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今天轿车进入百姓家,周口老百姓的下一代当上了郑州上汽荣威河南名威工厂店总经理。变化的河南,变化的周口,不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上汽荣威河南名威工厂店总经理:邵永杰</p> <p class="ql-block">  年一天天近了,故乡却一天天远了,小时候人们的愿望是容易满足的,年就是团聚,不管天南地北,过年总要回家,穿越万水千山,穿越人的海洋,一心想着那一顿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  年就是牵挂,在也不用挤咣咣当当的绿皮火车辗转多日回家,现在有的坐飞机,有的乘高铁。有的开着小汽车回家过年。父母在哪儿哪儿是家,我父亲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他带着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天边写生画画,我们已找不到家,只能在梦里和父母相见。</p> <p class="ql-block">  过去小时候过年就是盼穿新衣服和压岁钱,吃了玩玩了吃。现在新衣服常常穿,鸡鸭鱼肉天天吃,回想起年少时的梦想,我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但是啊 ,飞了多高,走了多远,还是那份不变的挂念,年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鸣谢:接受采访的老师和邵经理,网上搜索借用资料图片,对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