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周德南 唐大侠说:“云以洁白而骄而傲,还被人类写手些拿来喻比,披上诗和远方的秀逸之衣。但着了其他色,就有点弱相,让人冷眉。今晚的云色着红,众人说好我说不好。明摆的审美对抗。”<div><br>唐大侠这段云淡风轻的心理活动,表面看上去有些独到,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我试着从几个不同角度进行其心理分析:<div><br>1、审美偏好。唐大侠的审美,一定有他自身的原因,他明确表达出对洁白云朵的偏爱,认为洁白的云有着“骄”“傲”的特质,且适合被拿来当作诗意、美好事物的象征,展现出其自身有着较为固定且独特的审美标准,习惯了云以洁白这种纯净、秀逸的形象出现,对于不符合这一审美定式的彩云就难以接受,反映出一种在审美上比较执着于自己固有喜好的心理。</div><div><br>同时唐大侠有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意味:当众人都觉得彩云好看时,他却坚持说不好,体现出不愿跟随大众审美潮流的心理,更愿意坚守自己内心的审美判断,哪怕与大多数人相悖也不想轻易改变想法,有较强的主见,不想人云亦云,通过强调“审美对抗”来突出自己独特审美立场的坚决性。</div><div><br></div></div> 2、情绪与心态。唐大侠毫不隐晦地说出自己对于红色云朵的负面评价以及和众人看法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一种直率的情绪表达特点,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没有刻意去迎合他人,也不担心自己的不同意见会引发争议,比较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感受。<br><br>与此同时,唐大侠使用“冷眉”这样的字眼以及强调“审美对抗”,可以看出唐大侠内心或许有着一丝愤懑情绪,觉得众人认可的彩云不符合自己的审美预期,却还得到大众赞美,而自己珍视的白云那种美好像没有被同等对待,所以带着一点对这种审美差异现状不满的心理。<br><br> 3、认知与观念。唐大侠将洁白的云视为美好、值得夸赞并适合用于诗意象征的唯一形态,而对其他颜色的云,比如着了红色就立刻觉得“弱相”,反映出唐大侠在对云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刻板印象,观念里给云的不同颜色划分了严格的美丑等级,难以突破这种固有认知去欣赏云更多样化的美,思想上相对有些固化,缺乏对多元美的包容。<br><br>同时,他的整段文字都是基于自己主观的认知和感受在评判云朵的美丑,从自己内心既定的审美观念出发,去看待不同颜色的云呈现的状态,外界众人的看法并没能轻易改变其主观认知,说明其在观念上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更相信和依赖自己所构建起来的对事物评价的那套体系。<br><br> 总其所陈,这段文字背后体现出唐大侠有着独特审美、直率且不随大流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在认知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刻板和主观倾向。<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回徳南君“白云与红云”审美观点评</p><p class="ql-block">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美是客观的美感是主观的。一切对美的评价因为来自人的主观意识,差异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在此不赘述。</p><p class="ql-block">我的“白云”观观点才示人,你便从“审美偏好情绪和心态认知和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有的对有的不对。在此就不一一对点回应。</p><p class="ql-block">我的审美观的确与众不同。举个现象说明,我喜欢断臂的维纳斯,说呢更形象一点,就是喜欢残缺的美。我个人认为,残缺可以多点引发回味和共鸣,人心人性被唤醒的情愫更激荡更委婉,当然更煽情。蕴含在其间的美的元素,自然让你体会到另种不可思议的味道。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美感,就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