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波和他的《乡村里的中国》

沂蒙山人 远

焦波和他的《乡村里的中国》<br> 周士元<br> 焦波,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天津湾西村。曾任淄博日报摄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作,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br> 2019年12月,在国际影艺联盟等组织举办的“纪念摄影诞生180周年”活动中,焦波被评选为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之一。<br> 焦波的主要作品有在国内为同类(摄影)图书发行量之首,在海外反响巨大,发行20多万册的画册《俺爹俺娘》(中、英、德、法、韩文版)。此外还有图文典藏版《俺爹俺娘》,散文集《咱爹咱娘》,画册《昨日一瞬》《两万五千里大抒情》《中国百姓故事》《外国人在中国》《汶川孤儿》等专著。<br> 此外,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纪录片导演,还拍摄了‌《乡村里的中国》《川流不息》《出山记》《进城记》《老窝》《种瓜记》《淘宝村》《大众村》以及《大歌》等‌。其中,《乡村里的中国》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片以24个节气为重点,记录了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三个农民家庭一年中的生活点滴,深刻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和农民的精神追求,豆瓣评分高达9.3‌分,纪录片,这样的高分,堪称绝无仅有。影片拍成后,短短的半年内就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13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奖,及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大奖等十余项大奖。<br> 我最熟悉的他的作品就是《乡村里的中国》。一般的纪录片可能没有人愿意看,《乡村里的中国》我却反复看了好几遍了,每一次都有新的认识,家门口的人,家门口的事,还是家门口的人来拍摄的,自然不是一般的感受和亲切。<br> 昨天晚上无聊,又看了一遍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br> 在一般人的眼里杜深忠就是不务正业,甚至好高骛远,差不多就是乡村二流子,可能很少有人理解他,我就是那很少的人中的之一,因为杜深忠就是我的翻版,或者说我就是他的翻版。他考虑和关注的东西都基本和我一样,只是我没能坚持下来,当然这个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我早就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向社会屈服了,也可以说是被社会同化了。2013年我终于去了一直以来心目中的圣殿北京鲁迅文学院,岂不知30年前杜深忠刚刚结婚几天就来到了鲁迅文学院学习,比我多走了可以说是从地球对月球的一大步!虽然现在我表面上差不多天天买书读书,一直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可是骨子里已经被这个浮躁、虚荣社会同化了!<br> 有时想想真的鄙视我自己。<br> 都说社会大环境让人无所适从,可是什么时候也是这样,能脱颖而出的都是极少数的能坚守自己的阵地,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的人。<br> 现实中我与杜深忠只接触了一次,他那犀利的言辞,特别是他那与他60多岁的年龄毫不相称的、激情四射的肢体语言,都让人印象深刻,且每每回味一下都甘之若饴。我就是杜深忠,或者不如说杜深中就是梦中的我自己!我不得不佩服他。<div> 那是2016年清明节,我和同事一起终于去了《乡村里的中国》拍摄地中庄镇杓峪村,见到了杜深忠夫妇,我是带着疯子一样的心态去的,偶遇从贵州六盘水来的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麦穗,他说他也是带着疯子一样的心态来的。他毕业后在贵州省电力设计院工作。记得那次还偶遇莱芜的三位朋友,我们请杜深忠给我们写了六幅字,杜深忠清高不要钱,是我把六百块钱硬塞进他老婆兜里的……</div><div> 相比较起来杜深忠老婆的言语有点让人感觉不舒服,其实这就是最真实的表现,不装不假,我起初有点看不上,仔细想想又感觉应该这样!毕竟穷惯了也穷怕了的农民猛可地看到了也许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丝曙光,都应该会有一点眩晕的感觉吧!<br> 似乎影片中磊磊的爸爸现在很少人提及,巧合的是我们去时正好在村头遇上了他,与影片中判若两人,虽然脏兮兮的衣服也掩盖不了他那貌似坚韧,也着实英俊的面容。应该说他是一个被社会差不多打趴下了的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对儿子的抱怨,他还是刚强地活着,最后影片中磊磊在舞台上唱了一首献给父亲的歌,我们注意到好多人都流泪了,他自己也是偷偷地转过身体,抹抹眼泪,相信观众朋友们也会潸然泪下的!<br> 就是那次因为大学生麦穗拍了一些照片要传给我,我们加了好友,看见他的空间里经常去大山里的小山村去支教等等。看见他在从我们沂源县杓峪村回重庆,顺路在济南参观老舍纪念馆,他慨叹于现代人没有耐心阅读先生的名篇《济南的秋天》的石刻。他说在老舍先生《济南的秋天》石刻面前,现在的小学生不认识繁体字,不耐烦地推她妈妈离开!<br> 他的慨叹正是我的感觉,有惺惺相惜之感,通过他我加到了焦波先生的微信,曾经也时常闲聊几句,记得焦波先生曾经请我去网上搜集一下他的图书的情况,我都如实完成了。为此,我在孔网上还买到了他的《俺爹俺娘》的德文版,焦波说有机会再来沂源就见一面给我签名,没想到2018年7月我的微信没有缘故地被封禁,虽然又注册了新的微信号,犹豫之下没有再加,一般来说,大凡有点名气的人我从来不主动加他好友,虽然曾经是好友,可是我因为反动言论被封禁,即便我自己知道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动言论,我还是自惭形秽,没有再加,就此成了陌路。<br> 曾经希望杜深忠不要在这浮躁的现实中过于消费了自己,泯没了自己,应该坚守自己的内心,争取能写出一部好的,能够流传下去的作品来,让自己证明自己不是昙花一现,是真实厚重的有理想更有成就的人!真正成为我们沂源的一张名片!<br> 多年前知道杜深忠在县城县城全球通电影院有一个工作室,买一张电影票就能得到他的一副春节对联,还可以和他合影。从最初的他在双马山有一个工作室,到后来的全球通电影院,看来杜深忠是被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俘虏了,是真的已经沦陷了,他的长篇小说到现在没有动静,如此看来,他真的注定要昙花一现了。<br> 只是,小说没有了动静,现在杜深中玩起了短视频,经常在平台上刷到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的语言,肢体动作还是那么灵便得稍显浮夸,他的每一个短视频都拍得相当出色,或许是有一个团队吧。现在,文学已经成为少数人的领地和玩意,继续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就可能会真的消亡了,张炜先生的“文学比太阳更长久”也许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在这种情势下去短视频这种新兴的传媒上去,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br> 杜深中应该感谢焦波,是焦波发现了他,我们当代中国的数万个小山村应该感谢焦波,是焦波先生把他们推向了世界。<br> 焦波先生最为人知的还有他的摄影集《俺爹俺娘》,他从1974年起开始用照相机为自己的爹娘拍照片。1999年又开始用摄像机为爹娘录像,整整30年间他为爹娘拍摄照片12000余张,录像600多个小时,终于实现了“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1998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为爹娘举办“俺爹俺娘”摄影展,焦波的爹娘亲自为影展剪彩,倪萍、赵忠祥及牛群、敬一丹等央视名家主持,该影展被媒体誉为“感动京城,轰动全国,是近年来让人落泪的影展”。2006年,23集原生态纪实电视连续剧《俺爹俺娘》拍摄制作完成,被誉为“让天下父母和天下儿女都流泪的电视剧”。<br> 摄影作品《俺爹俺娘》获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大奖”,纪录片《俺爹俺娘》获中央电视台评委会大奖,全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金鹰奖一等奖,全国纪录片大赛特别大奖、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一等奖,中国新闻奖,法国飞霸电视节、东京电影节入围奖。一位资深的法国评委这样描述这部作品:“全人类只有亲情是相通的,《俺爹俺娘》能感动世界!”<br> 焦波本人曾多次受到迟浩田、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法国总统希拉克、香港特首董建华及韩美林、梁晓声、冯骥才、赵忠祥、朱军、白岩松、敬一丹等近百位政要、社会各界名人给“俺爹俺娘”的题词。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题写“俺爹俺娘影像艺术馆”馆名。<br> 前不久江云英、徐美峰两位老师在一起吃饭,偶遇了焦波老师,焦波先生又来沂源了,原来江云英老师早年间曾经参加过焦波先生主办的面向全球华人的《咱爹咱娘》征文比赛,她的作品被收入《咱爹咱娘》中。我在想,要不要再加焦波先生好友。<br> 2019.3.22,2024.12.1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