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艺术展(清艺博20241008)

心纯姿在

以《现代艺术之路》为名清华艺术博物馆展出了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艺术。一直很喜欢林风眠的绘画风格,他的绘画既有西方艺术的章法,又不失中国画的韵味,那种独特的个人意趣和宁静悠远的美深深吸引着我。两位艺术家生命历程中都充满艰辛,但却都绽放出如此浪漫的艺术之花,走出了由西方近现代写意型艺术入手追求中西融合的艺术之路,必将被历史所铭记。<div>这次有机会再次了解和欣赏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绘画,内心溢满幸福感。</div> <div>走进展览的序厅,一面墙及墙后的展厅介绍和展出的是林风眠的画作;另一边是吴冠中的画作。中间是两位画家的一些手稿。下面就开始慢慢欣赏大师们的艺术创作吧。<br></div><div><br></div><div>创作中的两位大艺术家<br></div> <div>走进林风眠的艺术世界<br></div> <h1><b>仕女</b></h1> <p class="ql-block">小花</p><p class="ql-block">1950s</p><p class="ql-block">68×67 cm</p><p class="ql-block">纸本水墨设色</p><p class="ql-block">上海中国画院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的仕女很少有画黑眼球的,这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梳头仕女</p><p class="ql-block">1950s</p><p class="ql-block">34x34 cm</p><p class="ql-block">纸本水墨设色</p><p class="ql-block">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p> 读书仕女<div>1950s</div><div>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弹琴仕女<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琵琶仕女<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吹笛仕女<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绿衣仕女<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琵琶仕女<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仕女(之一)<br>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白莲仕女<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青衣仕女<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捧白莲仕女<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青桃盘仕女<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绣鞋<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舞蹈<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舞<br>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 <h1><b>风景</b></h1> 雏鹭<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秋鹭(之一)<div>197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红叶小鸟<div>196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梨花小鸟<div>197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栖<div>197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立<div>1963<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芦花<div>197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芦苇孤雁<div>196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芦苇<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双鹭<div>196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松<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松涛<div>1960s<br>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br></div> 独立<div>1950s<br>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br></div> 秋<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柳林<div>1950s</div><div>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山溪<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风景(之一)<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div> 金秋<div>196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山庄<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农舍<div>1953<br>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br></div> 池塘<div>1958<br>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br></div> 风景<div>1980s<br>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br></div> <h1><b>静物</b></h1> 百合<div>1953<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静物(之四)<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器皿<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白手套<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鸡冠花<div>1961</div><div>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div> 向日葵<div>1959<br>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br></div> 绣球花<div>1970s</div> 鲜花(之一)<div>1976</div><div>上海中国画院</div> 大丽花<div>1976<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鲜花(之一)<div>1975<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蓝色花<div>1964<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菖兰<div>1971<br></div> <h1><b>现实主义题材</b></h1> 轧钢<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农妇<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农妇<br>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 农妇(满筐)<br>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 乡村小学<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渔妇<div>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br></div> 读书声<br>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 农妇(田间)<br>1950s<br>上海中国画院 <h1><b>20世纪40年代之前林风眠作品</b></h1> 菊花<div>1940s</div><div>上海中国画院藏</div> 仕女(之五)<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赏花<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江上<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嘉陵江<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一束花<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罐<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静物<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静物(之八)<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金鱼<div>1940s<br>上海中国画院藏<br></div> 走进吴冠中的艺术世界 <h1><b>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万物静观皆自得</b></h1> 张家界<div>1992</div><div>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div> 渔港夜<div>199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英国乡村民居(一)<div>199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豆蔻年华(人体)<div>1991<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楚国兄妹<div>1990<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野花闲草<div>199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飘<div>199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崂山松石<div>1987<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长城<div>198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狮子林<div>198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松<div>1995<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沧桑之变(镜片)<div>1998<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武夷山村<div>1988<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阿尔泰山村<div>198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白桦<div>1991<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墙上姻缘<div>1999<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色色空空<div>199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浮游<div>1990s<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渔港<div>1997<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老重庆<div>1997<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黄河<div>1998<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忆故乡<div>199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登下<div>1999<br>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br></div> 白桦<div>1991<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墙上姻缘(一)<div>1999<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春归何处<div>1999<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h1><b>2000年到最后:风筝不断线</b></h1> 长江山城<div>200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div><br></div> 大宅<br>2001<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 纠葛<div>2000<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残荷新柳<div>200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白发之花<div>2003<div>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div> 荷塘春秋<div>200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城市之恋<div>200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丹青春秋<div>200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h1><b>20世纪80年代之前吴冠中作品</b></h1> 富春江上打渔船<div>196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高粱与棉花<div>197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山间春色<div>1974<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水田(一)<div>1973<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北国春晓<div>1964<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小园春暖<div>197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硕果<div>1974<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瓜藤<div>1972<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滨海渔村<div>197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苗圃白鸡<div>1976<br>中华艺术馆(上海美术馆)藏<br></div> <p class="ql-block"><b>前言(徐虹)</b></p><p class="ql-block">以林风眠和吴冠中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艺术道路,走过了百年。它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景象:中国现代艺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东方,没有忘记关注它已有的文化传统。但这种守望东方的视线是个人情怀和兴趣所致,带有极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成为新艺术生长的基础而不是束缚它的绳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是中国现代新艺术的开创者和领头人。他年轻时留学巴黎,接受西方绘画的严格训练,但同时也感受到东方艺术宁静悠远的美。当他看到博物馆中陈列的瓷器时,就被那细致光洁的肌理、简约流畅的线条和优美雅致的形象所打动。他对其他民间艺术也有极大的兴趣……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看见一条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创作之路。</p><p class="ql-block">他将陶瓷表面晶莹的光泽感呈现于画面,用流利的细线条描画人物,<font color="#ed2308">他画里的少女如披着天国的光辉,圣洁又有灵气,身兼东西方古典人物的理想之美。</font>他画夕阳下的原野树木,暮霭中的葱绿竹林,<font color="#ed2308">在显示生命的蓬勃之力同时,也蕴含着悠远沉厚的宁静之美</font>。他静物画中的鲜花、水果、盘子、水瓶,戏剧人物画中的服饰、化妆、灯光、道具,在主观线、色、形的重组中,呈现一种时空交错叠加的形态,诠释了现代艺术之美的要义⋯⋯在评价林风眠用坎坷一生探求而得的成就时,他的学生席德进说:“将来中国的美术史一定会这样写:‘林风眠以前的中国画,和林风眠以后的中国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冠中是林风眠的学生,他的艺术探索之路发端于法国留学时期。他用流畅的线条自由地描绘巴黎近郊的景色,这种风韵让现在的观众看了也觉得优雅而有现代风格。他回国后开始画风景人物,环境允许时很快走向用表现性手法创造艺术。之后,他又在<font color="#ed2308">表现风格和抽象风格</font>之间作自由地切换,画出更为强调主观感受的作品。但总体上看,始终有一条主线引导他艺术的方向,那就是他的“风筝不断线”观念。</p><p class="ql-block">何为“风筝不断线”?就是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绘画创作的形象来源和意象的产生、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结构图形的变换等,都与人的经验世界关联。</p><p class="ql-block">从吴冠中的作品看,他画的山川大地,强调线与色的节奏,如弹奏着的活泼舞曲,让人感到春天到来之际的欢欣鼓舞。他画的白墙黑瓦,干净利落如天空中飞鸟的划痕,让人如处梦幻般晶莹世界之中,一切皆空明剔透。他画的渔船、山崖峭壁,将眼前景物和远处景物互换叠置,感觉比写实更符合心理现实……吴冠中<font color="#ed2308">将生活中的所见诗意化,将日常题材非常化,</font>很像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所以他的“风筝不断线”不是刻板地描摹生活,而是在自由创造中吸收生活的养分。他用水墨的方法解决油画的“中国气派”难题;用油画的方法解决水墨的“现代转型”难题。这种“水陆兼程”的双向实验使吴冠中的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取得巨大成就。而“风筝不断线”之意也因此延伸,比如对待异质文化的态度,开放吸收还是“闭关自守”?再比如对待传统的态度,自由探索还是遵守固定程式规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探索中国现代艺术之路,回应百年社会转型呼声,这是林风眠和吴冠中所代表的几代艺术家的使命。他们的个性、气质、天赋、背景不同,所选择的艺术探索路径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殊途同归,以自由创造的激情共同谱写了现代中国艺术的光辉篇草。</p> <p class="ql-block"><b>凭风而眠,艺冠中西——林风眠、吴冠中与中国现代绘画之路(杜鹏飞)</b></p><p class="ql-block">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林风眠、吴冠中这两位曾经留学法国的中国现代艺术巨匠举办展览,<font color="#ed2308">以绘画作品呈现他们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font></p><p class="ql-block">林风眠(1900-1991)与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绘画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探索者和成功实践者。林风眠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入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26年初,年仅26岁即就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28岁即成为国立艺术院(后更名国立杭州艺专)创始院长。<font color="#ed2308">他始终致力于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与方法融入中国绘画教学和实践,力图推动中国绘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font></p><p class="ql-block">吴冠中 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受到时任校长林风眠的美术思根启蒙,也得到关良、潘天寿、吴大羽等前辈亲授。1943年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助教,1946年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获公费资助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吴冠中留学归来,辗转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校。</p><p class="ql-block">林风眠于“一战”结束后留学法国,彼时的欧洲国家大多已完成社会的现代转型,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以巴黎为中心的西方现代艺术正处于最活跃、最繁荣的时代。现代主义思潮催生的艺术观念与艺术流派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林风眠不仅敏锐地捕捉到世界艺术的潮流和趋势,而且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带回中国,贯彻到艺术教育实践中,催生了中国现代绘画的萌芽。</p><p class="ql-block">吴冠中在“二战”结束后来到巴黎,尽管世界艺术的中心已开始向美国转移,但巴黎仍为这位年轻的中国画家开启一扇门,林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国立杭州艺专时期埋下的现代艺术种子迅速萌发、苗壮成长。</p><p class="ql-block">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美术探路者。他提出“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艺术战”等主张,至今仍未过时。然而他一生名满天下,却半世流离,甚至一度身陷囹圖;其作品的命运更是坎坷多舛,早年作品或散失,或在荒谬年代不得不亲手毁去,垂老之年移居海外,百余幅佳作终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吴冠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满怀憧憬毅然归来,却因其艺术主张与时代的“脱节”而长期被边缘化。当然,这种边缘化处境反而使他获得更多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创作时间,尤其在调离“写实主义”堡垒中央美术学院后,他在清华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非主流”教学之余,充分利用假期,自费到全国各地写生,以其劬励与执着,创作了一大批精彩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为目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让吴冠中立志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他先后发表《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引发关于形式与审美之独立性的论战。此后因“笔墨等于零”“解散美协”等激越观点引发的争论,更是为中国绘画现代之路的探索注入新的动力,也让吴冠中成为理论界和市场关注的焦点。晚年的吴冠中毅然毁去许多不满意的作品,同时将精心挑选的作品有计划地捐赠给海内外重要的美术机构,化私为公,传之不朽。</p><p class="ql-block">作为展览选题策划的发起人之一,我和团队数次前往上海拜会相关机构、落实展览计划,最终在上海市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同一主题、分别阐释的方针,清华艺博联合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美协,隆重推出林风眠与吴冠中艺术作品展,首站以“中国式风景”为题于今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并获得巨大成功。在第40个教师节暨清华艺博开馆八周年之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font color="#ed2308">林、吴大展来到清华艺博,以“现代艺术之路”为题,经过精心遴选和全新阐释,百余幅作品集中展出,相信观众可从中一窥二者艺术风格、创作理念和审美趣味的异同。</font></p> <p class="ql-block">林风眠与吴冠中可以视为一个水墨系统,权可称为“林吴系统”,它的最大特征是由西方近现代写意型艺术入手追求中西融合。写意艺术在自我肯定中包含着自我否定,最终为现代抽象艺术开辟了道路。海底通道一旦被发现,发现者则面临着严峻的抉择:他们要么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迎合世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要么忍受世人的误解、诅咒,甚至制裁,不顾一切地向通道深处走去,做一个永葬海底的勇士或穿过通道的英雄。在这里,一如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要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在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林风眠没有犹豫,吴冠中终于也潜入了深海。</p><p class="ql-block">——刘骁纯</p> <p class="ql-block"><b>林风眠的历史地位(摘录)——水中天</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林风眠作为现代美术教育家、融合中西的画家和自由主义艺术家,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font></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ed2308"><br></font></p><p class="ql-block">林风眠早期艺术活动的重心是美术教育,他对中国美术的贡献主要在美术教育方面。林风眠的目标是以系统的欧洲艺术教育观念,改造****校,与其他美术教育家的着眼点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绘画作品,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战争和革命引起的动乱,使他早期作品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当教育家林风眠淡出之时,画家林风眠便突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虽然留学法国,是向往西方文化的画家,但他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成就不是对欧洲绘画艺术的发扬,而是从欧洲绘画的角度重新发现中国绘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画家在这条路径上达到他所达到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对中、西绘画的理论认知,不在他人之下。但林风眠是以自己的绘画作品,显示了他对中、西绘画艺术的深湛理解;以自己的绘画作品,证实了“运用西方绘画的解剖刀来解剖中国绘画”的现实意义。在他用粉彩和水墨画成的大量作品中,成功地营建了一种新的文化情致和新的形式格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他所画的山水、仕女、花卉、戏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特有的韵味,但它与传统中国绘画习见的韵味不同。林风眠作品的情感韵味是抑郁而浓烈的。以强烈的形式对个人感受到的精神压抑作出毫不含糊的反应,是林风眠艺术精神的独特性。在20世纪后期,以这种方式表达个人感触思绪,当以林风眠为第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晚年所作的风景、戏曲场面和梦魇般的情境,堪称20世纪后期中国绘画中最具精神力度的作品。有评论家著文论述鲁迅的巨著《狂人日记》,痛感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狂人行事也是如此的拘谨。林风眠是 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少有的几位坚守个性,敢于放笔歌哭人生的画家中的一个。据他的学生回忆,林风眠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胆小,在艺术上却十分大胆。他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不受拘束地放手作画,他常常对下笔拘谨的学生说:“画嘛,乱画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艺术形式上,林风眠的贡献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创立了具有个性色彩的格调。变疏略为饱满,变简率为丰实,变轻淡为深重。正如吴冠中所说,林风眠作品的特色在于采用西方绘画块面塑造,以奠定画面的建筑性,又以宣纸、水墨使之浑厚;在于艺术构成中的几何秩序;在于黑白和彩色浓重与哀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主张中西绘画不分专业,也是因为他从来不把美术教育视为技艺的传授和掌握。与早期的西方自由主义者相同,林风眠在北京国立艺专展开鼓励艺术创作自由的运动,在杭州创建国立艺术院,使学校成为“自由艺术的乐园”,直到他本人被称为“自由主义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4年,正在欧洲旅行的蔡元培,在中国留法学生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见到林风眠和他的作品《摸索》。蔡元培通过这幅作品认识了林风眠。从那时起,林风眠就在蔡元培的鼓励之下,通过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向往,逐渐趋向自由主义。这时他寄希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以推广他“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的“为艺术战”,实际上只是一种温和的批评与渐进的改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不同时期的林风眠照片时,不会忘记他善良温和而又略显惶惑的眼神。那里流露着一个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心理矛盾。</p> <p class="ql-block"><b>仕女</b></p><p class="ql-block">美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的那种温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费力。</p><p class="ql-block">我的仕女画主要接收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我喜欢唐宋的陶瓷,尤其是宋瓷,受官窑、龙泉窑那种透明、颜色的影响,我用这种东西的一种灵感、技术放在画里⋯⋯</p><p class="ql-block">——林风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们” 是来自中国文化语系的“符号”,流畅的线条勾画出自由的气质,发式服饰像汉代年轻姑娘的装扮。她们或读书,或抚琴,或冥想⋯…无不宁静而美好。这些女性形象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希腊经典女性形象富有质感和力量,但又无不显现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架构。“她们”在简洁、轻盈、灵动、优雅、活泼中展示林风眠对自由和美的向往,是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永恒性诉求。</p><p class="ql-block">——策展人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仕女造型的完成经历了30多年,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于《良友》的吹箫女人,梁楷的简笔画和古代瓷器线描对他作品都有影响。他请一些女学生去他家,他画仕女,不是以她们为模特儿,而是从她们身上获得表现女性的灵感和激情。</p><p class="ql-block">——水天中</p> <p class="ql-block"><b>风景</b></p><p class="ql-block">我出身于广东梅江边上的一个山村里,当我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热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后来在欧洲留学的年代,在四处奔波的战乱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远的松林和屋旁的翠竹。我感到万物在生长,在颤动……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林风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他的画里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一往情深。那风、水、雾气、朝霞、夕阳,那孤寂沉默、幽深神秘的大地和天空,它的博大深远,粗犷厚重,清新灵动等特质,既存在林风眠石匠祖父雕刻的作品中,也嵌入了少年林风眠的灵魂深处。在经过西方艺术的熏陶后,他进一步将对自然的感受,与印象派之后的那种对风景的观察表达融汇一起,用中国汉代石刻的拙朴形式表现出来。那特殊的内敛和沉厚气质,非常贴近中国人的历史情怀。这大概就是中国美学的“意境”体现吧!</p><p class="ql-block">——策展人语</p> <p class="ql-block"><b>静物</b></p><p class="ql-block">……一定要从自然里面来,一定要从生活中来。种花、爱花,才能画花,否则表现出来的花也是没有生命的花,死的花。</p><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都采用方块构图呢?这是中国宋画的传统。我的画用宣纸、毛笔、颜料不少不透明的图案色,可以一遍一遍地盖上去,我重视颜色,也很喜欢用线,我画的《双鹭》不就是采用了瓷器上的线条吗。</p><p class="ql-block">——林风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风眠的静物画最能显现他融合中西、开辟新艺术之路的决心。这里可以看到林风眠探索的内容和过程:有野兽派艺术、纳比派艺术、立体主义艺术、超现实艺术、抽象主义艺术等二十世纪主要艺术流派的成果,这些风格流派的成果被林风眠用水墨里的淡墨法、材料里浓重固滞的矿物质颜料、线条中流畅但又富于质感的瓷器表面画的线所融合。画面显得神秘幽深但不乏精神性的张扬。就如他的学生席德近所说,林风眠的目标是“要把几千年文化所凝固的典型加以改造,而重新产生一个新品种呢”。</p><p class="ql-block">——策展人语</p> <p class="ql-block"><b>现实主义题材</b></p><p class="ql-block">有艺术风格的作品,有内心情感的东西,不是照相。所谓现实主义并不是标尺,只描写了工农兵才是现实主义,应该更广些,但也没有标尺。</p><p class="ql-block">——林风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一批作品,包含农民田间收获、渔民海上打渔、工厂里工人炼钢铁的景象。这是顺应当时社会环境号召艺术家下乡和去工厂体验生活,画工农兵的政治要求所作。但作品中的人物经过色形线的艺术组织,加上民间年画般的温馨气氛,以及西方后印象主义的浓郁色彩和中国民间主观色彩融合的试验,创作出和当时类似主题作品十分不同的艺术样貌。在动荡的大环境下,林风眠用温和且美好的画面,带去他安慰人的美好心愿,令人感慨。</p><p class="ql-block">——策展人语</p> <p class="ql-block"><b>20世纪40年代之前林风眠作品</b></p><p class="ql-block">这些画于 20世纪 40年代的水墨加彩色的作品,已经奠定林风眠后期艺术的基本格局。这是他在他孤寂岁月中,独自探索中国现代艺术之路。</p><p class="ql-block">这些现存的作品仿佛能让我们看到,在战时的重庆,林风眠寓居在嘉陵江南岸的一所破败的仓库里,生活艰难,买不到油画材料,就专攻彩墨。</p><p class="ql-block">这一段远离妻女、同事、同学,远离文化和艺术中心的生活,对他以后的绘画事业,具有关键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他终日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喜欢用方形纸作画,构图变化多端。他画嘉陵江的风景,画猫头鹰、鸬鹚、丹顶鹤、竹子和花卉,画苗女等,线条流动而有力,一气呵成。画面在看似柔美清雅的色、线组合中,透出内在“林风眠式的忧伤和深沉”。</p><p class="ql-block">这时候的作品已初步呈现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吴冠中和他的艺术(摘录)——水天中</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不仅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坛不断引发波澜,进而推动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变化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他在绘画作品里显示的对形式构成的敏感,那种明朗的光照、色彩,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气质。题材对于他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供发掘的形式美,不论是开阔平原,还是田垄一角,他都能发现并建构出形式结构关系。他喜欢桑园,是因为那“密密交错着的线结构画面”;他在野外画雏菊,是“用眼睛采集常伴杂草和石头的精灵们”⋯…</p><p class="ql-block">为探求绘画的形式、营造情调和意境,那些田野水渠和农家院落,在他笔下都显得意趣盎然。正如古代理学家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庄稼、树木、鸟雀和野草闲花皆自得于天然含蕴之美,只有经过画家阐发,才可能被观众欣赏的形式美。</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这些作品里感受到一种音乐性,那是由点、线、面和色彩构成的节奏和韵律。有西方批评家认为,所有的画家实际上都是在追求“一种新的抽象结构,一种新的但是纯粹的形式意味,一种新的、产生于物理视觉本身的真正结构的模式,一种新的、色彩组织的形体”。</p><p class="ql-block">他在绘画创作上超越了题材的地域性,不论是北方乡野、江南村镇,不论是巴黎街市,南洋风物,他描绘这些不同题材的油画,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和中国气派。</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油画风格的变化是与他在水墨画创作的创新同步出现的:“当我在油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将它移植到水墨中去,有时倒相对地解决了。</p><p class="ql-block">同样,在水墨中无法解决时,就用油画来试试……”对于这样的试验,吴冠中既没有因为采取中国式的挥写而牺牲油画色彩的表现力,也没有因为表现法兰西文化气氛而淡化中国式的诗情。</p><p class="ql-block">吴冠中的水墨画以风景选材,主要着眼于它们的形式构成特征,他喜欢那些可以使他自由发挥水墨点线的疏密和力度、韵律和节奏的景物。山峦的起伏、草木的枝权、岩石的纹理、屋宇的错落…•这一类东西最能引发他的画兴。他对这些景物的处理与传统水墨画家遵循的范式大不相同。他的许多作品之吸引观众,并不是他在画面上再现了自然的客观形态,而是使观众感受到生命活力的痕迹。他的水墨画作品,虽然在技巧、章法上远离传统绘画形式,但在艺术精神上却是与历代水墨画大师们灵犀相通。</p><p class="ql-block">吴冠中常常提示自己保持“风筝不断线”,即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绘画形象与自然物象的联系不能中断。</p><p class="ql-block">80年代后期,吴冠中不再执着于抽象与非抽象:“不见明显的具象实物,也可以说是抽象的画面。”吴冠中多次画江南旧宅和双飞燕子•⋯这些作品 以抽象性的块面结构演绎江南民居,但他自己察觉“关于近乎抽象的几何构成,缠绵纠葛的情结风貌,其实都源于具象形象的发挥”,也源于他的“江南情结”,黑瓦白墙的水乡、攀缘缠绕的藤萝……这是他的偏爱。在形式之外,他还有关注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伦理和比兴态度……即使在他越来越接近抽象的时候,这种源于中国文化的心境,仍然是他艺术活动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和他的艺术观念,是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化环境既冲突又亲和的产物,是画家以个性化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画坛正面和负面各种挑战的回应。他以一句话对自己的一生成就做总结:“苦难的机遇”。</p> <p class="ql-block"><b>20世纪80年代—90年代:</b><b>万物静观皆自得</b></p><p class="ql-block">为探求新的形式,营造新的情调和意境,衣带渐宽终不悔。</p><p class="ql-block">树叶的飘落启示了舞蹈家,残荷则启示了画家。许多画家在残荷断枝碎叶之错综中谱写线之舞曲,尽情自由地写,既要重视提炼,又勿抹杀错觉。“错觉”仿佛孩子的淘气,是任性吧,但往往在艺术中表现了独特的敏感。</p><p class="ql-block">一种新的抽象结构,一种新的但是纯粹的形式意味,一种新的、产生于物理视觉本身的真正结构的模式,一种新的、色彩组织的形体。</p><p class="ql-block">作过一幅《狮子林》,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p><p class="ql-block">我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我从具象小径将观众引入抽象美。</p><p class="ql-block">——吴冠中</p> <p class="ql-block"><b>2000年到最后:</b><b>风筝不断线</b></p><p class="ql-block">不执着于具象与抽象,水墨与油画,东方与西方。</p><p class="ql-block">踏遍青山,众里寻她干百度,她就在人间烟火处。</p><p class="ql-block">传统是流,像一条大河,但不是一条水向低处流的河,她逆流而上,一路遇碰撞,不断在发展中变形。传统精神体现于感情,而非形式……艺术创作不是追寻源头,而是探索未知。</p><p class="ql-block">不见明显的具象实物,也可以说是抽象的画面。</p><p class="ql-block">近乎抽象的几何构成,缠绵纠葛的情结风貌,其实都源于具象形象的发挥,当我在油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将它移植到水墨中去,有时倒相对地解决了。</p><p class="ql-block">同样,在水墨中无法解决时,就用油画来试试……</p><p class="ql-block">我只是不断地实践,没有终结理论,仅仅感觉到自己在追求:人民的感情,泥士的气息,传统的风格,西方现代的形式规律。</p><p class="ql-block">——吴冠中</p> <p class="ql-block"><b>20世纪80年代之前吴冠中作品</b></p><p class="ql-block">吴冠中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作品,主要以油画为主。</p><p class="ql-block">1950年从巴黎回国的吴冠中,因种种原因,最终转向了风景创作。早期他多画水彩,但油画才是他真正关注的领域。</p><p class="ql-block">从60年代开始,他画了不少写实的油画,有肖像和风景。随后,开始了具象到写意之间的过渡。色彩也开始变得明亮和主观,不再局限于对象。</p><p class="ql-block">当他的画面越来越具有形式美的同时,他画中的风景也越来越显出独特的气质,具有吴冠中式的灵秀、浓密、壮阔之美。那弯曲的河流,仿佛是一条银色的丝带,在画面中悠然流淌,那一抹抹嫩绿的柳枝,轻轻地拂过河面,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被吴冠中赋予了生命,它们共同编织出充满诗意的画卷,既有传统水墨画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表现手法在纯净与丰富、纯粹与变幻中,探索一种富有东方说意和视觉张力的绘画表现形式。</p> 林风眠年表 吴冠中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