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岛康养游,从海口至儋州

西大人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们喜欢上了康养游,休闲不赶时间。12月12日—21日,我们5人参加重庆双飞海南海花岛10日康养游,从海口进出。在此与美友分享我们快乐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成都航空A319到达海南海口已经是12月13日凌晨00:28分,我们在机场拍了这张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当晚管家安排我们住海口,13日乘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住海花岛二号岛,顺道</span>游览海口骑楼老街和假日海滩;14日参加管家安排的儋州一日游(98元/人,含午餐)。</p> <p class="ql-block">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南宋,距今600多年历史;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1940年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集中在博爱路、中山路等五条老街,</span>由在南洋谋生的海南人回乡投资建设,是国内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海口的沧桑巨变,承载着海口的城市记忆。</p> <p class="ql-block">骑楼多为两三层,立面分三段,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楼层,上段女儿墙。骑楼多数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 尚南堂,一处网红。据说,那些年下南洋讨生活的海南人,在出发前都会来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喝上一碗家乡的鹧鸪茶。</span></p> <p class="ql-block">2009年骑楼老街评为文化部“历史文化”名街,2024年4月才评为国家4A景区,免费游览。我们在此拍照为第1420号。</p> <p class="ql-block">老街铜像,别家人,离海口,下南洋。</p> <p class="ql-block">老街壁画</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包车</span>铜塑像。据说,南洋归来一定要坐黄包车,那就感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路过老街去赶海,看那一大叠桶,就知道她们准备去丰收。</p> <p class="ql-block">洋人漂洋过海来住店,讨价还价。</p> <p class="ql-block">↑ 看见“为人民服务”的牌匾,原以为是政府机关,其实不然。店铺为“红光五金”,在民国时期经营百货和东南亚进口的日杂品,如万金油、红花油、百花油等。到1950年代,商铺更名,销售五金。据说,这块牌匾是在骑楼改造中,从墙内挖掘出的一块完整的牌匾。可见在文革时期,非政府机关不得挂此牌匾,只好藏在墙里。</p> <p class="ql-block">看见语录很亲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p> <p class="ql-block">多数建筑都贴上了文物标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海口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原海口总商会、海口市人民政府旧址。1950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设在海口总商会。外墙的语录和口号反映了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昌鸡肉质嫩滑、肥而不腻,深受品尝者追捧。</span>展示馆旁边的雕塑《水巷口往事—文昌鸡》再现:1936年秋,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的宋子文回海南探亲,当地官员在骑楼老街琼南酒楼热情款待,品尝了本地八道名菜,宋子文对文昌鸡赞不绝口。离岛前,海南乡亲送给宋子文两笼文昌鸡带回南京。从此,文昌鸡名扬天下,成为海南的乡愁记忆。</p> <p class="ql-block">骑楼老街天后宫占地1400㎡,据民国《琼山县志》记,元代时海口始建天后宫,已有700余年历史。天后宫经几次扩建修缮,成为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抗战时期曾遭日军轰炸损坏。2017年完成修缮,对外开放;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香火不断,百姓在此祈福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离开骑楼,我们前往免费的假日海滩。</p> <p class="ql-block">假日海滩是海口市滨海大道西沿线的一处海水浴场,该海滩全长6km。假日海滩以阳光、海水、沙滩和椰树的美丽景色而闻名,形成了一幅迷人的自然画面。</p> <p class="ql-block">假日海滩的最佳游览季节为5月—11月,夏秋两季是下海游泳的最佳选择。可惜,我们12月来此,又遇阴天,海风呼啸,不见蓝天白云和蓝色的海面。</p> <p class="ql-block">尽管海浪汹涌,海风吹乱了秀发,我们仍小心翼翼快乐地在礁石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12月14日,我们参加了管家安排的儋州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洋浦盐田为免费景区,位于盐田村的海滩上,古盐田始建于北宋初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p> <p class="ql-block">据现场宣传栏介绍,唐朝末年,田村先祖谭正德等盐工从福建莆田南下到洋浦半岛从事盐业生产。利用当地的火山石凿成石盐槽,挖盐田、建盐池,一改往日“煮海为盐”的制盐方法,开创“日晒制盐”的先河。古盐田面积约750多亩,有蓄水池、盐田、盐池、卤水池及石盐槽。</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洋浦千年古盐田合影</p> <p class="ql-block">古盐田有砚式石盐槽6100多个,呈不规则的圆形,盐槽直径0.3m—12m,盐槽普遍有边沿,以防卤水流出。</p> <p class="ql-block">卤水过滤池</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千年古盐田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 盐田里的台湾相思树,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台湾相思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材质坚硬,可做车轮,桨橹及农具等。</p> <p class="ql-block">盐田边当地盐民正在做盐焗蛋</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盐田,我们前往儋州“东坡书院”。东坡书院门票25元,60—69岁半票。</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位于儋州市中和镇,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初建载酒堂,为苏东坡居儋期间讲学会友的场所。元代,载酒堂故地建为学宫;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重修东坡书院;清末学制改革,东坡书院改为农学;民国时期,书院扩建为东坡公园;1934年,国民革命军独立团重修东坡书院;1982年,儋县人民政府重修东坡书院。1996年10月,东坡书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景区右侧是快意亭,纪念苏东坡虽然一生仕途坎坷,尝尽人生冷暖,依然乐观笑看得失荣辱,筑就了千古英名。</p> <p class="ql-block">经过新建的东坡湖和东坡桥</p> <p class="ql-block">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曾被流放到黄州、惠州、儋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职,流放到黄州(湖北黄冈)。他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宋元祐九年(1094年),宋哲宗重用苏东坡政敌章惇等人,苏轼被五贬其官,流放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政敌不满</span>苏轼家人在惠州安居团聚,朝廷又将其流放到海南儋州荒蛮之地。此时苏轼已六十二岁,认为自己再无生还之望,便准备到达儋州之后,先作棺,后作墓,遗嘱死后就葬在海南。</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最早叫“载酒堂”,苏轼取《汉书·扬雄传》“载酒肴,从游学”的典故命名。苏轼自编教材,兴办教育,教授当地学子。海南第一位进士姜唐佐便是苏轼学生。</p> <p class="ql-block">东坡笠屐铜像,取材于《东坡笠屐图》,他头戴斗笠,脚穿木屐,旷达乐观,入乡随俗,与民相亲的形象永远活在儋州人民心中。铜像由著名雕塑家李汉仪先生创作,誉为海南三大雕塑之首,汉白玉基座正面的“东坡居士”为郭沫若手迹。</p> <p class="ql-block">春牛雕塑,宋代时期,当地黎人迷信,杀耕牛祭神,导致农业生产一直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苏东坡对此十分痛心,专门撰文劝导黎族同胞革除陋俗,珍惜耕牛。在苏轼的教化下,“杀牛敬神”的陋俗才逐渐改掉。</p> <p class="ql-block">望京阁,<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85年,</span>取苏东坡遥望京城,关心国事,情系民生之意。</p> <p class="ql-block">许愿树</p> <p class="ql-block">根深叶茂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离开东坡书院,我们前往“龙门激浪”景区。</p> <p class="ql-block">“龙门激浪”是免费滨海火山岩地质公园,有暗红色的火山岩海滩和悬崖,最著名的是誉为儋州“南天第一门”的天然滨海龙门,门洞高30m,宽20m,由火山岩浆形成。</p> <p class="ql-block">涨潮时,海浪会浸泡龙门洞;浪大时,海浪会拍打洞口,形成“龙门激浪”的景观;透过门洞可看见蓝色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龙门下可以拜祭“龙门神”</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龙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穿过龙门就是一片火山岩石滩,涨潮时,这里会波涛汹涌,浪花飞溅。</p> <p class="ql-block">可惜,在阴天只见一片灰茫茫,海边还有风力发电的风车叶片在旋转。</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光村银滩”,寒冷的阴天让我们没有了玩意,匆匆离去,返回海花岛的二号岛。接下来,我们将在海花岛及附近休闲康养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