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

学哥

<p class="ql-block">唐蕃古道玉树段赏秋二十二日游(15)</p>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色达到马尔康273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团队下午游览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寨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卓克基土司官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卓克基土司官寨正值修复,不对外开放。我这是第二次来,将第一次的照片发出,使朋友们了解其官寨内容。</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寨与红军长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阿坝州西索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以独具特色的汉藏结合式建筑所著称。这里是小说《尘埃落地》故事发生地,也是当年长征红军驻扎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团向卓克基挺进。6月24日,前卫红二师六团翻越了海拔4564米高的大雪山梦笔山,但在山脚纳足沟,红六团遇到卓克基土司索观瀛所部士兵的阻击,他们先开枪打死了红军的藏民向导,红军多次喊话无果后进行还击。土司士兵依仗有利地形且枪法准,遂与红军形成相持局面。当天夜降大雨,土司士兵所用的火药枪失效,红军趁机进攻,士兵节节退守,躲进官寨。25日,进逼卓克基的红军因土司士兵凭借高达7层的土司官寨高墙厚垒阻击,一时无法进寨。相持至夜幕降临,红军为了联络后续部队,发射了三颗信号弹,划过土司官寨上空,顿时把官寨照得如同白昼,土司士兵以为红军施法术,要放“神火”烧毁官寨,吓得魂不附体,纷纷弃寨而逃。红六团以及后跟进的红四团乘势进驻卓克基官寨。次日占领西索村,分东西两路向马尔康、梭磨推进。1935年7月1日,中央机关进驻卓克基,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在此居住了一周。毛泽东住在官寨二层的土司书房“蜀锦楼”内,对喜欢古典书籍的毛泽东来说,看到书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线装本《三国演义》,十分高兴,于是抽空翻阅,并对此印象颇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2年4月25日,卓克基土司索观瀛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团到北京学习考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接见。他向毛主席请罪说:“当年蒙昧,受国民党宣传鼓动,阻击过红军,请主席降罪”。毛主席说:“既往不咎嘛。”毛主席对他说:“长征路过卓克基时,我在你家住了一周,看完了一部《三国演义》,让我大饱了眼福,你能读《三国演义》《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实在是藏民族中的开明人土啊!”毛主席鼓励他支持人民政府搞好民族团结,跟随时代前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以马尔康县和卓克基土司官寨为故事原型和背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索村是典型的嘉绒藏族民居聚落,海拔2700米,与卓克基官寨仅隔一条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浑然一体,飘动的经幡、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