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 是 告 别 的 告 别</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教师的值周讲话</p><p class="ql-block">序:2024年12月23日早上7点45分,州民中全体师生在学校运动场举行了本(秋)学期第17周升旗仪式。作为第16周的值周人员之一,本人按惯例作了值周情况小结。</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不久,本人在州委组织部接受了欧阳部长的“退休谈话”,获准正式退休。于是一次正常的工作总结便巧合成了一个从教42年的退休教师与朝夕相处的同学和同事们之间的不是告别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 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p><p class="ql-block"> ——在秋学期第17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3日)</p><p class="ql-block">老师们、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本周的值周寄语是——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p><p class="ql-block"> 如何去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我想借用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45年,一个故事影响了我过往的几十年,一个故事能启迪大家今后的言与行……</p><p class="ql-block"> 先讲第一个故事。1979年2月17日,建国几十年来少有的几次对外小型作战之一的对越(南)自卫还击战打响了,当年15岁的我正在保靖民中读高二毕业班(那时学制小学5年半、初中2年、高中2年)。在这场为期28天的战斗期间,有一个连队在一次战斗中,因为严重缺水,陷入到最艰难的境地。战士们不同程度地出了不良状况,轻的喉咙嘶哑,浑身无力,重的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甚至个别战士已开始昏迷,若不及时想办法,后果不堪设想。在阵地不远处有一块越南老百姓种的甘蔗林(越军在周围也布满了地雷),把甘蔗砍来让战士们吃上,饮水问题可以顺利解决,但是,按当时的军纪,偷砍老百姓甘蔗,是严重的违纪行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纪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务实担当的副连长靳开来,便主动向连指导员请求,由他带几个战士去做这犯错误的事。结果在带领砍甘蔗的战士返回阵地的路上,走在队伍前面负责探险排雷的靳开来,踩响了越军为封锁水源而埋的地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之后,全连战士因为得吃了副连长用生命换来的甘蔗,恢复了战斗力,打败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确保了整场战斗的胜利。最后连队被评为英雄连队,除一人外全连所有参战官兵全部记功。唯一个不能记功的人便是牺牲了的靳开来副连长,理由很简单——他带头偷砍了老百姓的甘蔗,严重违犯了军纪军规(好在其不公遭遇后来引起了军中高层的关注,被重新审议)。这个故事被战地作家李存葆写进了纪实性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后又被拍成电影)。从读高中到读大学,从当老师到当校长,从十五岁时被教育感动到六十年间学做人处事,这个故事几乎教育和影响了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是当年那个连队中因失水已虚脱了的一名战士,如果你是立了功的连队指导员,如果你是可以决定靳开来副连长可否记功、可否当英雄评烈士的团政委、师政委或军政委,你会怎么去想?怎么去做?</p><p class="ql-block"> 因为中华民族有一个又一个靳开来的存在,现在的我们得以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而今,如果是一家人开车到户外郊游,如果是备用的水瓶里装满了水,如果是水瓶里的水喝完了还可以去附近的商店里买,那么,那些属于老百姓的生长在地里的甘蔗、萝卜,结挂在树上的柑橘、梨柚,我们能不能、会不会、该不该随意弄来吃?</p><p class="ql-block"> 但是,如果是身处战友(或同学或同事或家人)面临生死选择的困境,如果面临着不去个人违纪违规便可能丢掉集体甚至全局胜利的两难抉择,我们该怎么去净化我们的灵魂?怎样去付出我们的行动?怎样去践行我们爱党爱国爱家爱人民的誓言?如果一个战士的偷砍甘蔗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集体的生存、为了祖国的胜利,我们该怎样去评判?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恰好遇到了类似事件,作为一位有理性、有良知、思想独立、是非分明的学生和公民,我们首先该考虑和遵守的是什么?对这种类似为他人安全为集体发展而偷砍甘蔗的勒开来式人物和事件,我们该去愤然揭发、公开举报、一棍子打死,还是去理解包容、悄然接受、逐渐地完善?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矛盾和问题,我们是不问青红皂白,机械地实行拿来主义,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照本宣科式地去完成教条主义的说教,还是实事求是地去解决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p><p class="ql-block"> 再讲第二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二,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赴湖北恩施一中进行学习交流,得知该校拟定的高考目标为“1238”,1即一个总分省状元,2即文理两大类两个州状元,3即30个以上清华北大,8即800个以上600分。去年州民中没有清北,但全州总共也仅有16个清北,530余个600分(其中州民中最多,也仅为95人)。一所高中学校的高考目标居然超过了相邻地区的20多所高中校的实际总和,这里面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性,但也有教育共性规律的启迪,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自警自省,去认真总结,谦虚拜师学习,努力探索践行。</p><p class="ql-block"> 湖北恩施州与湖南湘西州同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都处于武陵山大区域,发源于恩施州宣恩县的酉水河,流经了湘西州的龙山、花垣、保靖、古丈、永顺等县,两地山水相连、文化底蕴相似,民俗民风相近,加之湖南湖北两省参加高考的考生数、分数线和清北和600分之间的占比率相差不大,为何校际之间高考的质量差距如此巨大?除了校长治校欠能力需要加强自身努力之外,除了学校管理欠水平需要大胆改革创新之外,除了需要继续改善办学环境,争得社会大众理解和广大家长支持之外,我们是否还需要明白自己该去反思些什么?学习些什么?践行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好与差、优与劣、进与退,原因在哪里?希望托给谁?</p><p class="ql-block"> 一叶知秋,就从一张普通的作息时间表上说起,现在是冬天,我们是6点50分起床,别人是6点10分起床,同样的一天24小时,仅仅每天的早起,别人就因为肯吃苦多抢得了40分钟时间。40分钟,整整一节课,一天多一节,一年几百节,三年下来便是数百节上千节。比我们更优秀的人都在更吃苦更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怕吃苦和不努力。</p><p class="ql-block"> 上周升旗的时候我也给大家讲了我亲耳听到亲眼见过的两件事,一件是今年暑假,一位从上海回来的校友(当年在州民中读初高中六年并连续拿了六年的年级第一)告诉我们,他家居住地附近的几所高中假期都有学生在上课。另一件事是今年11月底,我们走访华东校友,到有校友当奥赛金牌教练的浙江一所民办学校去参观时,刚好碰上该校高三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成绩揭晓张榜,有5位同学拿了金牌并获得清北荐送资格。这所学校学费是根据办学成本即班额大小来确定的,一二十人的小班,每年开支十余万,三四十人的大班每年费用数万元,新进教师的学历要求是硕士以上研究生毕业,许多读初中的学生英语等学科水平都已达到了高中水平。比我们学习条件更好、知识基础更扎实的名校的同学们都在抢抓时间吃苦勤学,他们与我们在高考时面对的是相同(难度系数)的全国(省)卷,录取时比得是一样的高考(总)分。因此而思,连小学、初中基础都未打好、已经先天营养不良的我们是应该减肥还是应该强体?本就底子比别人薄,条件比别人差,机会比别人少的我们,除了拚吃苦拚努力,还能跟别人拼什么?与其埋怨社会不公、怨天尤人,不如自身努力打拚、自我革命,从自己身上找不足找问题,同时找信心找希望找方法找动力并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便勤于思考、思想独立,明辨是非。</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便敢于吃苦,咬牙坚持,不惧艰险。</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便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奋力前行。</p><p class="ql-block"> 做一个睿智的民中人,我们的老师更团结、更负责、更加爱岗敬业,我们的同学更吃苦、更努力、更加奋发有为。</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有老师们的睿智奉献,有同学们的睿智付出,有全体民中人的睿智团结、直面问题、责任担当和努力拼搏,州民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谨借此文,向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过本人的所有领导、同事、家长、学生、邻里乡亲和亲朋好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祝福大家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家人安康、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愿所有的包括州民中学生在内的湘西学子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愿包括州民中在内的所有的湘西学校和湘西教育事业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根据现场即兴讲话回忆整理,略有增删。感谢王姚等同事图片支持)</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3日于吉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