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三天,虽然一早从阿纳姆出发时大雾四起,仍然满怀期待地前往180公里外的羊角村。先在高速A50上转A28,再转乡间小路,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b>羊角村</b>(Giethoorn)是荷兰北部一个仅有2795名居民(2020)的小村庄,以其纵横交错的运河水道、悠闲恬静的田园风光、悠久古朴的茅草小屋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誉满天下。</span>近年,借助媒体的传播,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童话世界般的美景</span>惊艳了世人,每年引来大约50万各地的游客。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span>羊角村之名起于13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批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苦修者”(Flagelanten)定居于此,在这里挖草炭(泥煤)时发现了大量死于洪水的野山羊的羊角(Geytenhoren,山羊角)。这一名称后来演化为今天的“Giethoorn” (羊角村)。这里地势低洼,土壤贫瘠,除了芦苇与薹属植物外,其它植物不易生长,唯一的资源就是地下的泥煤。居民为了多挖泥煤赚钱,在土地上不断地开凿出一道道狭窄的沟渠,逐渐形成今日运河水路交织的景像。</span><b>注</b>:<u>草炭</u>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又名“泥炭”或“泥煤”,形成于第四纪(地质时代中最新的一纪,约260万年前至今),由沼泽植物的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组成。 草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煤最原始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村中河道纵横交错,小木屋点缀其间。这些房屋的屋顶都是用芦苇编成,冬暖夏凉、防雨耐晒。从前穷人买不起砖瓦而以芦苇替代,而今芦苇又是有钱人家才买的起的建材,并成为保留传统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羊角村位于 Weerribben-Wieden 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由 170 多座小木桥连接起来的泥炭小岛,周围多个湖泊环绕,<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中没有行车马路,只有幽静的步行小径。漫步绿树掩映的村庄</span>,到处是鲜花簇拥的精致小屋,简朴的小木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桩围栏的河岸,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潺潺流水,往来轻舟……。这个田园诗般的村庄</span>被认为是荷兰最浪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部分村民因租赁游船或经营餐饮、民宿而获益。因地价的提升,部分屋主已由医生、律师等高收入群体所代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上午十点半到达时晨雾初散,好不欢喜。</span>游览羊角村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驾一条平底小船,穿行于河湖港汊之间。图中这些都是村北头待租的电动小船,40欧/小时。此时游人不多,即到即上。</p> <p class="ql-block">开着电动小船,先沿着地图中的Bovewijde湖。由北向南驶到下边的5号港汊进村,再掉头向北沿着村内弯曲的河道回到出发地,转这样一圈,至少要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湖很大,微风卷浪,足令船上的人有些紧张。湖上几座有咖啡屋或餐厅的小岛可作路标,或者谨记靠湖的右边走,就不会迷航。</p> <p class="ql-block">在5号港汊右转后顺着这条水道就进村了。</p> <p class="ql-block">进村后再右转就是村里的主河道。此时,从各个小河汊里驶出的小船让主河道逐渐热闹起来,从船的不同外观可知村里有多家同业者。此时,两岸的房屋也渐渐密集起来。</p> <p class="ql-block">船过九曲河湾,各色小屋座落在小桥侧畔、倒影于水流之间,</p> <p class="ql-block">到处是幽静的水巷花径、精心修饰的庭前花院,</p> <p class="ql-block">偶有闲坐在摇椅上的老人向我们热情招手。</p> <p class="ql-block">这鸟语花香的世界令人心情大好,幸福感满满、恰似沐浴春风。</p> <p class="ql-block">近午时分,旅行团大船的到来,使村内人气大增。</p> <p class="ql-block">还了船后仍觉得不过瘾,又沿着河边小道走了一大圈,边走边看,从不同角度探索发现羊角村的自然美感。 </p> <p class="ql-block">羊角村并没有过度商业化。这是我们在纵贯全村的主路上所见到的唯一一家纪念品店。其它商店餐馆多集中于村外公交车站附近。</p> <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24日,荷兰导演Bert Haanstra执导的电影《Fanfare》上映,很快使羊角村在荷兰广为人知。电影的背景就是羊角村,讲述了一个乐队因音乐上的意见不合而一分为二,在比赛上又因音乐的绝妙融合而重新合并。影片处处透露着荷兰人的风趣浪漫,羊角村的小桥流水也成为美丽的布景,受人喜爱。图中这尊雕像就是该影片中饰演主角的著名电影演員 Albert Mol。</p> <p class="ql-block">羊角村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佳作,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田园诗。如果您有机会到荷兰🇳🇱,千万请来这里看看呀。</p> <p class="ql-block">若乘公交来羊角村最方便的路线是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搭火车前往Steenwijk(1 小時 45 分),在那里转搭70路巴士約 20 分钟到 Dominee Hylkemaweg站下车,步行10分钟就到羊角村了。</p> <p class="ql-block"><b>阿姆斯特丹</b></p><p class="ql-block">过午,告别羊角村,沿A6高速行车1.5小时(120公里)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是水城,城内酒店少有停车位。所以预订了城西有停车库的XO 公园西酒店。酒店门前本来有电车到市中心,意外的是因修路导致电车停运,只好改乘火车。从这里乘火车8分钟就到达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下图)。当年富裕的荷兰人把车站设计得像一座宫殿,建筑师的艺术灵感也使其外形与国家美术馆有异曲同工之处。另外,如果你放大照片看,会发现车站左边钟楼上的不是时钟,而是风向标。因为历史上荷兰人曾经高度依赖海运(海上马车夫)和风车。所以风向对那时的荷兰人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号称荷兰的威尼斯,一下火车发现车站前后都是水,站前广场的两边都是河道,车站后面是海湾。后来才知道车站这块地是填海造出的人工岛。市区以中央火车站为中心,被一圈圈的河道环绕,就像北京的2 - 6环,环环相套,纵横交错(如图)。所以,來到阿姆斯特丹请一定參加运河遊船之旅,好好体验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车站广场附近有好几家游船码头,票价统一(20.5欧/人),观光一圈要一小时。船很多,不用久等,我们在中央大街旁的一家就近上了这条船。</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迷人的运河不仅仅是水道,也是这座城市的脉搏,人们可以切摸其过去的辉煌和充满活力的今天。 这些运河是 17 世纪阿姆斯特丹黄金时代的见证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UNESCO列为世遗</span>。<b>注</b>:荷兰的黄金时代指的是17世纪时的荷兰在贸易、科学与艺术等方面均达到巅峰并获得全世界的赞扬的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并垄断东亚贸易长达两百年,成为17世纪最大的商业企业。香料的大量进口带来了庞大利润,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世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比伦敦证券交易所早了一个世纪。约在1640年左右(比满清1644年入关还早),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日本长崎海湾内的一座人工岛建立贸易据点,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两百多年。17和18世纪,荷兰是世界在经济上最富裕、科学最为进步的国家。央视2006年上映的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第三集对荷兰的那段辉煌历史有翔实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在阿姆斯特丹错综复杂的河网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您是乘船在河上缓行,还是在水边漫步,</span>每一条运河都在讲述着故事,讲述着这座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到繁华的商业和文化中心的演变过程,并许诺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从水上看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车站东侧的圣尼古拉斯大教堂(Basilica of Saint Nicholas)。</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荷兰国家海事博物馆和一艘 18 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博物馆的收藏与所属图书馆的藏书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事档案馆。在这里您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海洋是如何地造就了独特的荷兰文化。富于刺激性的互动式展览,为游客提供了兴趣盎然地探索500年航海史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这边是火车站西侧所见。火车站楼很宽阔。</p> <p class="ql-block">海湾一侧的Eye Filmmuseum 是阿姆斯特丹的电影档案馆、博物馆和电影院,保存和展示在荷兰放映的荷兰国产和外国电影。</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土地匮乏,海湾一侧不少新建筑的设计都是向空间要土地模式,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建筑用地。</p> <p class="ql-block">而市内(老城)一侧则是运河交织,河的两侧是连绵不断的老式楼房。</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老式楼房的特点是高瘦和大窗,楼与楼之间无缝连接,连绵不断。造成如此建筑风格背后的原因是当时运河两岸均为贸易商行所占据,政府按照各家临街房的宽度来收税。所以,为了避税,各家都尽量缩窄门面,向上发展,往往是一层门店,二层和地下室仓储,三四层居住。</p> <p class="ql-block">瘦桥(荷Magere Brug,英Skinny Bridge)。据统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有一百多公里长,河上有1280多座桥。其中</span>这座瘦桥因狭窄和历史久远(初建于1691年)而出名,尽管进行了多次重建,但仍保持着原有的魅力。此桥不通车,只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而且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姆斯特丹所有可開閉的吊橋中唯一一座木製的吊橋</span>。传说,情侣经过此桥时若激情拥吻就会永远相爱。如果您是情侣旅行经过这座桥时,可要不失时机呀。</p> <p class="ql-block">三桥联珠(放大照片可见三桥相套)。</p> <p class="ql-block">河岸边小息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运河边上的这个塔建于15世纪,在过去这里是海员妻子们送行丈夫的地方,因而被称为泪塔。现在这里是一座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一些建在河中的小船房靠着河岸,各自独立。它们有的是水上餐厅,有些则是出租屋,给那些休闲度假的人们在这里养花,骑车,开着小艇在如画的运河上兜风……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当地著名的中餐馆。</p> <p class="ql-block">荷兰是全世界第一个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在荷兰帝国时期,其经济发展水平是公认的早期的全球超级大国之一,荷兰也是中央银行系统的起源,荷兰盾成为世界第一种国际价值体系。2023年荷兰人均GDP是$62536。</p> <p class="ql-block">荷兰全国80.9%的人口是纯正荷兰血统,其它外来人口包括德、土以及来自印尼等前荷兰海外殖民地的移民。虽然荷兰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但全民普遍会讲英、德、法语,与当地人交流很容易。</p>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运河分隔街区,河的两岸只有狭窄的汽车单行线。公共交通很少,当地人出行多半是骑车或步行。</p> <p class="ql-block">水坝广场(Dam Square)是阿姆斯特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心。广场得名于12世纪在此修建的水坝。广场对面是皇宫。</span></p> <p class="ql-block">游船码头的白天与夜晚。</p> <p class="ql-block">明天是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日,将参观梵高美术馆,国家美术馆,安妮·弗兰克之家等。期待着……。</p><p class="ql-block"><b>待续</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