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 婺源秋色

落叶知秋

HUAWEI P40 Pro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7日——22日,婺源秋摄。六天五晚,行程:龙池汰-长滩-月亮湾-樟村-岭脚-虹关-察关-淅源-石城(程村)-菊径-清华-长溪-江岭-龙伟-上坦-篁岭-对冲(小石城)-游山。</p> <p class="ql-block">龙池汰,位于婺源县东部偏远山区,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距离婺源县城70公里,距离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50公里。</p><p class="ql-block">龙池汰村斜卧在布满梯田的山坡上,四周被群山环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而宁静的自然环境。这里植被丰富,四季分明,春天花黄、夏天翠绿、秋季枫红、冬日飘雪,村后山有一龙池,是全村的饮用水源,长年川流不息。此外,村庄周围的山峦、梯田、溪流等自然景观完全是一种原生态之美。</p> <p class="ql-block">长滩,依山傍水,三四月份,村庄靠近河边的土地上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对于喜欢摄影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拍摄地点。</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月亮湾位距离婺源县城较近,是前往李坑景区的路上路过的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月亮湾因河中一个沙洲形似弯弯的月牙而得名,是由河心小岛将河水分成犹如一轮弯月的形状,是大自然留下的神奇景色。</p> <p class="ql-block">樟河,位于婺源县思口镇樟村,是古徽州水运码头之一,漳溪河水绕村而过,幽静的河面上架着一座长长的板凳桥,是我国最长的板凳桥之一,这里还有一个网红渔翁王利保,他的表演让这里成了一个旅游、摄影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岭脚村,村头一棵古樟树,被誉为坚强树(也被称为“镂空树”、“树坚强”)。这棵古樟树曾遭到雷击,并引发了大火。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将古树的内部几乎全部掏空,仅剩两片树皮支撑。尽管经历了如此严重的创伤,但第二年春天,这棵古樟树依然顽强地生出了新枝,它独特的形态和传奇的经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虹关村,距离婺源县城约50公里。建于南宋建炎年间,由詹姓建村。建村者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所以取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瑞山庄”。虹关村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至今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因此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有1000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被誉为“江南第一樟”。</p> <p class="ql-block">察关古桥,又称祭酒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婺源县察关村的水口。相传此桥在南宋中叶由徽州地区的太守为了纪念辛勤的村民而建,取名祭酒桥。后来因年久失修而损毁,村中一位寡妇挺身而出,四处募捐成功复建了这座桥。为了纪念她的功德,村民们特意将桥上的石栏拆除,以“无栏”寓意“无男”,因此这座桥又得名“寡妇桥”。</p> 淅源,金庸的故乡 <p class="ql-block">石城,以枫树著名,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尤其在秋季,枫叶如火,景色迷人。清晨,石城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宛如人间仙境。炊烟袅袅升起,与雾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徽派建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当晨雾邂逅黑瓦白墙,数十棵红枫围绕,红叶枫林与灰白民居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p> 程村 <p class="ql-block">菊径村,距离婺源县城51公里。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菊径村的村址是始迁祖何嘉依据“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怀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的风水原则而选定的。何嘉见此地“山水缭曲”,将该村命名为“九径”;因当地全是茂盛的莒树,又被称作“莒径”。到了明永乐十六年,第十九代裔孙何式恒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将村名更改为“菊径”,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菊径村隐藏在群山之中,一条小溪宛如大自然的怀抱,环绕着整个村庄,山环水绕,符合周易八卦中的“后山前水”布局。村庄好似一个圆形的大脸盆,当地人亲切地称呼它为“脸盆村”。</p> <p class="ql-block">清华村,这里有一个手工制作油纸伞工坊,同行队友去拍制伞匠人,我同另一队友来到村外的河边。绿油油的莱地、河边洗莱、洗衣的农妇、水里成群的鸭子戏水觅食,和谐的田园生活,令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长溪村,是一座深藏于大山中的千年古村落,历史悠久。地处婺源县西北部,距县城58公里。山环水抱,层峦叠翠,倚山面河。村庄周围有两百多棵高大的红枫,绵延数里,色彩纷呈,非常壮观。深秋季节,遇上好天气,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江岭,是婺源县的一个著名景区,位于婺源县的东北部,距离县城约45公里。风光独特,层层叠叠的梯田、曲折流动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以及河边聚集的村庄,再加上环绕的青山,如遇雨后,云雾缭绕,则更美!</p> <p class="ql-block">龙尾村,地处婺源五龙山脉的末端,因此得名龙尾村。龙尾村依山傍水,田园连绵,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村后的段莘溪水之畔,红枫与青竹和谐共生,春夏青竹翠绿欲滴,秋冬红枫如火如霞,一年四季都能让人心旷神怡。碧绿如玉的溪水之上,村里的“渔翁”脚踩竹筏,身着斗笠、蓑衣,手持渔网娴熟地撒网捕鱼,景致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上坦村,村口有一棵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这里还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拍摄地,因此成了游客们到此拍照打卡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篁岭,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古村落。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个典型的山居村落。村庄的房屋建在一个陡坡上,高低错落,周围古木参天,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进入秋季,篁岭的红枫叶与晒秋盛景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农俗现象,被誉为“最美中国符号”。</p> <p class="ql-block">对冲村,对冲村三面被山陵环绕,地势较低,早晨常有烟雾缭绕,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村庄内有上百棵红枫树、苦槠树和樟树,这些树木与徽派粉墙黛瓦的古民居相映成趣,每到深秋初冬,整个村庄被红叶覆盖,枫红似火,美不胜收。与婺源其他一些赏枫地相比,对冲的红枫高大挺拔,分布密集,观赏效果极佳。</p> <p class="ql-block">游山村,游山村位于婺源县城西,四周被高山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濬源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为村庄增添了灵动与活力。村庄内的古民居、小巷、石板路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婺女洲,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婺女洲的名字源于一个古代的传说。在远古尧帝的年代,这里的居民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洪灾。正当一切都陷入绝望之际,一位身姿优雅、美丽非凡的英雄女性——婺女出现了。她骑着巨大的鳙鱼,手执长矛,逆流而上,与恶蛟搏斗,最终击退了洪水,挽救了整个村庄及其居民。为了纪念这位大胆、无畏的女英雄,人们将这片地方命名为“婺女洲”。</p> <p class="ql-block">婺女洲度假区占地逾千亩,度假区内拥有丰富的文化景点和精彩的活动。其中,抱玉塔是度假区的地标性建筑,矗立在度假区中央,夜晚时分灯光璀璨,与湖面上的金阁喷泉相互交织,璀璨夺目。打铁花是婺女洲度假区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匠人们用力挥动着臂膀,将滚烫的铁水奋力击向夜空,刹那间铁水四溅如流星划过苍穹的壮观景象。此外,度假区还设有烟花秀、舞台剧和水上表演等精彩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光临,欢迎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