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纲并举

郑学农

<p class="ql-block">十纲辩证</p><p class="ql-block"> 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内经》,书中已经有关于阴阳、表里等内容的初步阐述,后经许多医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到明代,医家张景岳等对八纲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阐释,其逐渐成为中医辨证的重要纲领性方法。临床上,我们感觉应该提出十纲辩证更加完善,相对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而言,把气血列入其中之一,方便在脏腑辨证中明确疾病性质,选择用药,效果会更好。这个观点是基于临床提出,在后面论述中我会举例说明。</p><p class="ql-block">气血作为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绝对分不开的对子,然而具体到治疗,还需要区别对待,重点选择性用药才会有较好的效果。例如,胃为多气多血之府,面对一个胃气不足的病人,如果兼有血虚,必须重点养血,血以养气,所以我有时候会想到,补中益气汤中,当归应该是主药。在其他脏器,血虚之名其实早已出现,比如心血不足大家普遍认可,肝血不足等,但是没有见到肾血不足,肺血不足,这是每个脏器的几大要素,为什么不出现这几个词,不明白。脾脏有气血两虚的概念用的是归脾汤,唯独肾血不足用当缺如,我在临床上的确发现了肾血不足的病历,有一位同学的孩子,由于部队时期有手淫习惯,时间长了,不仅出现了一派肾精不足的症状,易泻高敏,失精后身体久不复元,弄的整个人几乎对生活丧失信心,我曾经给他开过补肾填精的中药方子,效果不明显,最近由于年龄到了适婚阶段,不敢找朋友,复来求医,我总结了过去用药的失验原因,改用补血法作为主攻方向,这一次效果刚刚的,整体体质复原很快,遗精频繁也迅速好转,面色越来越变得红润起来,整个人脱胎换骨似的变好,我就突然想起了这个题目,在这里跟大家讨论一下,理论上精血互化,临床上不能只盯着肾精一个因素,民间也流传十滴血一滴精,精血同类,精质高于血,来源于血,养精蓄锐,首要养血,不是空谈,肺血也有不足时,临床上补肺阿胶汤也是常用方子,所以为了强调血在辩证施治中的重要作用,特提出将气血列入十纲之中,以示重视,提高对于慢性疑难病的治疗效果!阴阳作为总纲,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十纲辨证,贯彻辨证施治治疗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