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作者 林 维 平</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 林 维 平</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毛泽东颂》</p>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今年是131周年纪念日。作为党的领袖,毛主席生前明确不要做寿。偶尔几次,身边工作人员出于对他的热爱,提出为他庆祝生日,表示这是集体决定,毛主席才勉强答应。说是庆祝,其实就是在原来的伙食标准上加一两个菜而已。党内外同志多次提出为他祝寿,都被毛主席严辞谢绝,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严于律己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核准毛主席的出生日期,他的秘书叶子龙查阅《韶山四修族谱》,上面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已十一月十九日辰时生",即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生,也就是公历12月26日。于是,毛主席的生日确定于阳历12月26日。他自己笑着对工作人员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了,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p> <p class="ql-block">自此以后,毛主席不主张过生日。但老人家逝世以后,全国人民每年都会自发的赶往他的家乡,在韶山铜像广场,为他举办声势浩大的庆生活动。12月25日下午1点,我们在韶山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欧阳晓琦的带领下,前往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瞻仰他的铜像,在转钟12点半吃"长寿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两点半,我们来到韶山冲的接待餐馆。刚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亮闪闪的印在黄色帆布书包上。毛泽东头像印在"为人民服务"的上方,表示他和全国人民一样,时刻牢记这一宗旨。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将这件物品拍摄下来,激励自己在今后的的日子里,尽力发挥晚年余热。</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餐馆工作人员,带着我们从仅一人高的狭小隧道走过去,等到眼前一亮,发现已到毛泽东故居的后山坡。我们仅排一小会儿队,就进入故居参观,节约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毛泽东故居出来,那位大姐带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站在"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大石前合影,然后在广场给毛主席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的阳光渐行渐远,我们一行在广场上拍照留念。除了给韶山路社区的人员拍照以外,还为周边群众拍摄一些花絮,等吃完晚饭后再来拍摄夜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虽然多次参观韶山,但真正晚上给毛主席拜寿却是第一次,内心浮现难以抑制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晚上的场景。大约傍晚七点多钟,我与大家一道再次来到铜像广场,只见黑压压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入广场中央。为了拍到合适的镜头,我单独背着照相机往铜像前面挤,顺势跟随献花的队伍进入专用通道。到了距离毛主席铜像不远的隔离带前,我站在那里拍了将近十几分钟。从守卫在毛主席铜像前的卫士开始,再到鲜花簇拥的高大身影,不断变换角度,留下有纪念意义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隔离带,我站在广场台阶上,只见人头攒动,一拨一拨的人群向毛主席铜像靠拢。抢拍一些生动画面后,便向广场下面走去。我边移动边发现,并不只有老年人崇拜毛主席,前来韶山为毛主席过生日的年轻人特别多。他们有的高举毛主席画像,有的深情的向铜像张望,还有的在广场歌唱和演讲。有一位老人见我为他们拍照,喃喃的对我说:"他们就是祖国的未来,中国有希望啦!"</p> <p class="ql-block">晚上十二点多钟,我们在餐馆吃完长寿面,准备离开韶山。返回长沙前,我情不自禁的望向铜像广场,泪水不禁浸湿眼眶。这样的场景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但愿以后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恭迎您读拙作,为您敬茶问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