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王感言】: 选自《聊斋志异丶精装分类全评本》(鬼魂集)</p><p class="ql-block"> 故事发生的年代,是清朝初年统治者巩固政权时期。</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中,鬼鬼成亲,人鬼通婚,亲朋欢宴,洞房花烛,给人以一片温馨的感觉。但这些都是虚幻景象,哪能当真?</p> <p class="ql-block"> 血淋淋的事实是:公元1648一1662年,蒲松龄八岁至二十二岁之间,清政府在镇压山东“于七之乱”过程中,杀人无数,真个是“碧血滿地,白骨撑天”,“千坟累累”,“鬼火狐鸣”。</p> <p class="ql-block"> 被害者中,既有叛乱分子,也有他们的家属,包括女性家属。</p> <p class="ql-block"> 他们有的被惊吓致死(如莱阳秀才的外甥女),有的在押解途中自杀(如富家小姐公孙九娘)。</p> <p class="ql-block"> 他们生前是无辜的,死后又因尸骨乱葬,成了孤魂野鬼。</p> <p class="ql-block"> 所谓的阴间成婚、洞房春色,不过是死难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而已。</p> <p class="ql-block"> 故事从莱阳秀才到济南城郊祭祀“于七之乱”遇害者写起。他的这一举动,引发鬼魂的共呜。</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他的老乡朱秀才出场,把他带到阴间,让他见到了外甥女,也结识了公孙九娘。一段人鬼之恋,由此结成。</p> <p class="ql-block"> 故事结尾,莱阳秀才受鬼妻公孙九娘之托,想把她迁葬到母亲坟边,却因找不到她的坟墓无功而返。</p> <p class="ql-block"> 公孙九娘最后的愿望也破灭了,于是由悲转恨,“色作怒”。</p> <p class="ql-block"> 然而,公孙九娘该恨谁呢?</p> <p class="ql-block"> 老王看到,围绕这个问题,清朝的评论家们做起了文章,有的说她不该恨莱阳秀才,因为是她自己“不以葬处相示”;有的说“荒冢累累,全凭志表而别,莱阳生不能问,九娘亦不能告,二者皆失”。</p> <p class="ql-block"> 其实,他们都知道她应该恨谁,只是不敢讲。</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生活在清初,处在清政府的高压统治下,却敢于秉笔直书,记下清军暴行,同时对朝廷眼中的“暴民”寄予深切同情。这雄辨地说明:他是一位有骨气的作家。</p> <p class="ql-block">【补白】选自《凤凰卫视今日头条》</p><p class="ql-block"> 《聊斋志异》里,喜剧多,人与狐仙的,人与精灵的,人与鬼怪的,都有过爱情,虽然波折,但结局总是欢喜的多。只是《公孙九娘》却完全不是这么一个套路。</p> <p class="ql-block"> 莱阳生的朋友朱生受株连,枉死,她的外甥女也因大屠杀受到牽连,枉死,千千万万人,参加过起义的,没有参加过起义的,都无辜死去;碧血滿地,白骨撑天。</p> <p class="ql-block"> 公孙九娘无疑是其中最惨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公孙九娘出身大家,风姿卓越,诗词俱佳,放在太平盛世,她可以有美好的未来,过着幸福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可是,清廷入主中原,她成了万千牺牲品中的一个。十七八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她却只能归于冰冷的地下。</p> <p class="ql-block"> 公孙九娘与莱阳生虽是相亲,却也是一见钟情,经过明媒正娶,这短暂而美好的爱情,是她鬼生难得的一段快乐。</p> <p class="ql-block"> 只是就算如此,两人新婚生活也并没有持续多长,她含冤带恨地过着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人鬼殊途的爱情,于公孙九娘而言,根本无助于改变冤死的命运。她清醒地知道,莱阳生是一个人,与她是不会有未来的,所谓的白头到老,不过一句空话。</p> <p class="ql-block"> 所以,她只卑微地提出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迁回故乡,葬在爱人身伴,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只是,上天有意作弄,就这么一个小小心愿,也因为莱阳生没问志表,终成泡影。</p> <p class="ql-block"> 公孙九娘,生被株连,死于他乡,露冷枫林,血腥罗裙,可怜之极。乱世之下,还有几人如此?那万千荒坟,相似者应该不少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