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行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元缜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乃正是大诗人乘坐扁舟经过长江时对巫峡景色的有感而抒。</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十二月四日,我们同学、战友及家属一行六人,从武汉出发,乘坐高铁火车至宜昌,开启了宜昌至重庆的“长江印象号”游轮四天三晚的三峡之旅。</p> <p class="ql-block">四号下午登船前,按行程安排,我们首先乘大巴车去三峡大坝景区公园内参观。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依次从大坝景区的低处向高处伸展。</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三峡大坝展览馆内对全坝的整体工程的介绍,每个数字都精确到个位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目前仅有中国的三峡大坝工程敢说第一,创造了世纪奇迹!大坝的建成,集防洪、蓄水、排涝、发电功能于一体,造福子孙万代,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峡大坝的“坛子岭”最高处,俯瞰脚下的远处,大坝全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下午六点钟,结束了三峡大坝园区的游览,驱车赶往三斗坪游轮码头,登船后,船方安顿好游客,汽笛长呜,“长江印象号”游轮由宜昌驶向重庆。</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五日,游轮经过一夜航行,到达巫山县境内。停靠在新景区——“神女溪”风景区,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三峡大坝建成之前,这里的峡谷只是高山下的一条小水沟,最深处也仅为一米来深,根本不可能行船。而大坝建成后,水位抬高了90多米,两山夹峡谷,形成了奇特的峡谷风光,最宽处有一、二百米,窄处也有二、三十米。小型机动游览观光船可以在峡谷内自由航行。</p> <p class="ql-block">神女溪的风光旖旎,初冬的暖阳映照在清澈的溪水面,波光粼粼,折射出道道波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两山劈开,形成一道蜿蜒曲折的大峡谷。坐在游船上,一边听苗家妹讲解神女溪的前世今生和委婉动听的神女传说,一边观赏峡谷风光。游船时而在滿目苍翠的绿林中穿行,时而绕过突兀的百丈峭壁,行驶在别有洞天的宽阔水面,好一幅不加任何颜料的绝美山水画卷,见到眼前美景,不禁让我联想起东晋大诗人、文学家陶渊明《源花源记》一文中,渔夫驾舟迷路,误入世外桃源,享受着乡野的幽静与秀美!</p> <p class="ql-block">五日下午2点30分,游轮停靠巫山市的奉节镇白帝城码头。</p><p class="ql-block">关于白帝城,在中国的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九九二年那次游三峡,途径白帝城时,因为当时码头太小,游轮靠岸须长时间排队,为不影响行程,我们只能与其擦肩而过,留下了遗憾。此行我了却心愿,如期登上了白帝城。按照导游小李的说法:如果仅看白帝城的风景,没什么特别值得欣赏的,有的游客匆匆40分钟就可围着城郭转一圈,草草打道回府。而白帝城的人文历史大有讲究!我幸而碰见了一位饱读诗书、仅《三国志》就看了三遍,颇有文化知识的导游。他讲起白帝城来滔滔不绝,见我兴趣浓厚,还不时专门为我解答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亦称“诗城”。其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并不是“仙山圣地”取胜,而是以人文景观见长。白帝城自隋代以来,有200多通历代文人墨客或为官夔州时留下的手迹碑刻。从诸多方面反映了白帝城和夔州周边的人文历史情况,描绘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其中有不少是绝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给观众普及一下白帝城的起源和其中的历史典故:白帝城原名叫“子阳城”,西汉末年,皇室外戚王莽篡位,改朝代为“新朝”。他的大将公叔述占据蜀地,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水井冒白汽,宛如一条白龙,便自称白帝。于建武元年(25年)正式称帝,并将子阳城改为白帝城。公孙述后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打败。但由于公孙述治蜀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争纷扰。人们在白帝城建了白帝庙,以此祭奠他。三国时期,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从此,白帝城又改写了历史,明朝正德七年,四川巡抚林俊拆除白帝庙,嘉靖年间巡抚朱延立和张俭,又根据刘备托孤的传说,改白帝庙为“正义祠”,并塑立了刘备、诸葛亮的雕像。</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长江三峡,此行我并不陌生,32年前的一九九二年八月我已乘坐“扬子江乐园2号”豪华游轮游历过一次。那时宜昌段的“西陵峡”以险为特征,三峡大坝建成后,高峡出平湖,西陵峡的暗礁、险滩沉入江底,已不复存在,故无险可言。</p><p class="ql-block">巫山县的“巫峡”以秀为特征,虽然江水抬高了185米,但其挺拔隽秀的山峰依然是那么的美。</p><p class="ql-block">重庆奉节市的“瞿塘峡”以雄据称,巍巍的夔门扼守在瞿塘峡的门户,象古代一尊不可战胜的将军,永远屹立在江边。</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六曰,长江印象号游轮清晨七点整停靠在重庆忠县的石宝寨码头。</p><p class="ql-block">石宝寨景区主要围绕着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木塔为中心建成。穿过县城边一座大桥连接的小岛,便可直接上岛登楼俯瞰周边的山峦和涛涛江水。</p> <p class="ql-block">颇有意味的是,民国时期政府发行的“金元券”纸币,其背面印制的图案为石宝寨当时的原貌图形,这也说明石宝寨在民国时期的重要位置,或许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迁都重庆有关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三峡的山,长江的水!这里截取明代大诗人杨慎的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为此番旅行的结束语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