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十)和顺古镇历史久 古韵盎然岁月好

涛儿

<p class="ql-block">20241129 南飞第九天,今天上午游玩腾冲和顺古镇——一个依山而建的古镇,从山顶到山脚约600米左右,相当于二十多层的高楼,我们上下走了几趟就走不动了,不得不放弃部分景点,真不知生活在小镇的居民,每天是怎么工作生活的?</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后,出发去和顺古镇。</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命“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今保山),俱下”(《明史》)。现在和顺的寸,刘、李、尹、贾数姓祖先就是重庆巴县从军而来,以后军屯和顺(见和顺刘、李、寸、贾氏族谱)。明朝正德年间(1500年左右),和顺称“阳温墩”乡(见现存明正德《腾越州阳温墩乡创兴修水利述碑》)。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游腾冲,记为“河上屯”。</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称为“河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经雅化为和顺沿用至今。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和顺练。</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和顺乡。</p> <p class="ql-block">和顺顺和牌坊建于2001年,是和顺标志性建筑。中国人都喜欢和、顺两个字,和与顺不论如何组合,都让人向往,让人琢磨。这里巧妙地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将和顺两字构成和顺顺和的组合,寄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人们的美好祝愿。牌坊背面“仁里”二字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才子,曾担任腾越道尹的赵藩所书,意为和顺是讲究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之乡。</p> <p class="ql-block">和顺人家是一幢异地整体搬迁而来的百年老宅,曾是腾冲近代巨商、香港富滇银行创办人张木欣的私家藏书楼。现和顺人家改为餐厅,环境清幽,文化气息浓郁,是感受和顺文化,品尝和顺风味的绝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处,是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顺古镇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名“阳温墩”,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定名为和顺。和顺古镇的形成与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的交融碰撞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和顺古镇东邻腾越镇,南邻清水乡,西邻荷花乡,北与中和乡接壤。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绿水环绕,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湿地景观。</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四周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091米,最低海拔1490米。</p> <p class="ql-block">雨洲亭是纪念益群中学首任校长、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寸树声,字雨洲,腾冲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等职,是云南著名的教育家。亭中“雨洲亭”石碑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题写。雨洲亭荷池边的道路,称秋农路,以益群中学第二任校长李祖华(字秋农)命名,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古镇前的荷花池。</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中的牌坊是旧时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和顺历史上有12座牌坊,建于清末民初,后毁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2002年之后,陆续得到恢复。和顺牌坊分为百岁坊、文化坊、节孝坊三类。双虹桥老桥头的“文治光昌”牌坊为文化坊,双虹桥新桥头的“冰清玉洁”牌坊为节孝坊。</p> <p class="ql-block">大批游客经过双虹桥进入古镇。</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老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相传为桥头老爷寸玉率众建修,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双虹桥新桥建于1921年,两桥形如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两桥造型精美,桥畔绿柳成荫、红莲映日,村妇捣衣之声不绝;桥下鹅鸭戏水,鱼翔浅底,一派江南水乡的恬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的虹桥。</p> <p class="ql-block">云南最有烟火气的边陲小镇——和顺古镇,老街牌坊,小桥流水,百年古树,青石板路,图书馆,祠堂,洗衣亭……每一处建筑都充满了故事,藏尽光阴,却又不惧岁月,这里也是“千古第一旅行家”——徐霞客眼中的“极边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成立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1980年,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现有藏书11万余册,分藏古籍、民国、中华再造善本、现代等书库,典藏文献图书较为丰富。内有胡适、熊庆来、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和顺图书馆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从图书馆进入文昌宫。</p> <p class="ql-block">文昌宫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文运和功名的神。和顺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在左右楼阁下镶嵌有《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明、清两朝取得过功名的和顺人共计809人,其中举人8位、秀才600余位,在朝廷任过职官者180多位。文昌宫是和顺教育的摇篮,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这里开办两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和顺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设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和顺前辈出国“走夷方”,时刻挂念家中的亲人。为了家乡妇女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清光绪年间开始,逐步沿河修建6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是和顺最独特、最温柔的公益建筑。</p> <p class="ql-block">沿河行走,经过多个小巷。</p> <p class="ql-block">翡翠大王故居,现在是翡翠商店。</p><p class="ql-block">寸尊福,字如东,号海亭, 云南永昌府腾越厅和顺乡黄果树人生于1855年,卒于1929年,享年74岁。中国近代翡翠大王,著名革命先驱,教育家。“中国翡翠大王”这一称号,称的是清末民初侨乡和顺人寸尊福(字如东),这一称号起源于上海,最后流传到家乡和顺来。</p> <p class="ql-block">走进和顺古镇最著名的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来到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八个大字,华侨领袖、民族光辉,这是国父孙中山对我们翡翠大王寸尊福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寸尊福先生是这座老院子的主人,他是民国期间最有名的翡翠大王,门口墙上的浮雕记录着寸家支持革命以及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四百年前,寸家的祖先也和当地许多的人一样开始走夷方,在边境一带以及缅甸和泰国做一些小买卖,马帮就是从那会开始盛行,寸家祖先在走夷方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缅甸的翡翠,于是开始经营起了翡翠,到了寸尊福手上开始越做越大,当年分店都开到了上海广东等地,从寸尊福的故居来看,当年的寸家就是富甲一方了,翡翠大王故居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在和顺是最具有代表性最精致保留最完好的古宅院,院落里面的钢窗和玻璃等装饰品都是寸尊福老先生从英国进的。</p> <p class="ql-block">地上的原石,最便宜也是上千元。</p> <p class="ql-block">寸尊福不但是一个翡翠大王,同时也是一个爱国华商,他为国家做出过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代表传统汉文化的宗祠建筑,大门是由欧式的三个石制圆孔门和具有南亚风格造型的门头构成,这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寸氏祠堂是我们这么多年见过的建筑最豪华,规模最大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和顺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据碑刻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时任族长的武生寸光远组织阖族神前起念,劝捐筹款,后投资缅甸经营棉花,获利后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腊月初二竖正堂、大门,嘉庆十四年(1809年)夏修山墙、围墙及廊阶,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厅房,道光二年(1822年)修厅前照壁,道光三年(1823年)修家堂座,道光五年(1825年)年修暧阁牌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新大门,前后历时126年,经几代人的辛勤营作,方始告竣,共有正堂、左右厢楼、照壁、前厅、花园、两个天井。 </p> <p class="ql-block">离开祠堂继续在小镇游玩。</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古巷。</p> <p class="ql-block">寻找刘家祠堂。</p> <p class="ql-block">走了很多路,决定放弃,向古镇中心方向上山行走。</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想要领略古镇的韵味,还是想要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和顺古镇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经过百年菜市场</p> <p class="ql-block">已经到了12点钟,找地方吃饭。</p><p class="ql-block">本想在这家饭店吃饭,谁知等的人太多,需1小时左右,只能另找地方。</p> <p class="ql-block">最后决定在这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进入腾冲,在多个小店的菜谱中看到大救驾这个名子,今天叫了一盘大救驾‌,才知原来是一道小吃,以腾冲的饵块为主料,配以猪肉、火腿等食材,色香味俱全。</p><p class="ql-block">大救驾的名称来源于其历史背景和传说。‌明朝灭亡后,永历帝朱由榔在吴三桂的追击下逃难至腾冲,当时几近断炊,危及性命。腾冲老百姓以炒饵块相助,永历帝吃后赞不绝口,称其为“救了朕的大驾”,因此腾冲炒饵块被称“大救驾”。‌</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感觉很累,虽然古镇还有很多景点没玩,还是决定回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在和顺古镇的几个小时内,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已被小镇深深吸引,深深感受到了西南边境小镇的昔日辉煌和富有,更为这里的多种文化的碰撞和和谐感到震惊。</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人流连忘返。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的自然简约、西式风格的明朗通透以及东南亚的夸张艳丽,展现出多元的文化魅力。漫步在古镇的古街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此外,和顺古镇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让人心情愉悦,心旷神怡。这里的民风淳朴,居民热情好客,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切。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