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家乡的岁月记忆</b></p><p class="ql-block"><b> □福虎</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家乡,蓬安罗家孙家坡,依偎在白云寨国家森林公园旁。坡上,是层叠的梯田与起伏的山地;坡下,是平坦的坝子,人们主要依靠种养业维持生计。 </b></p><p class="ql-block"><b> 人民公社时期,我尚年幼,家中子女众多,劳动力稀缺。众多嗷嗷待哺的嘴,能挣工分的却寥寥无几,日子艰难得让人窒息。</b></p> <p class="ql-block"><b> 一家七口,六十多岁的奶奶竟也要上山点麦子、打窝窝,只为那微薄的 7 分工分。我们兄弟四人,在不同的年份陆续启蒙读书,吃穿成了无法跨越的难题。一件灯草绒上衣,在兄弟间依次传递,补丁层叠,颜色各异,仿佛一件奇异的服装。穿着它去学校,被同学们推搡嘲笑,那时的我,心中满是对父母的怨恨。可静心一想,能让我们读书,父母已比别家开明许多,怨气也就悄然消散。</b></p><p class="ql-block"><b> 在蓬安县罗家镇高脚仓村小学读书时,没有胶鞋。雨天,上学的路或是泥泞不堪,或是湿滑难行。背着书包,手提布鞋,光着脚板,脚趾用力抠着软泥,艰难地在小路上前行。到了学校后的阴水沟,洗净脚上的泥巴,穿上布鞋走进教室。放学后,又脱鞋光脚走在回家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最艰难的,并非穿与行,而是吃。孩子众多,那“吃相”难以想象,饥饿到了极点!生产队分配的粮食极少,连红苕都不多,更别谈稻谷、小麦和玉米。煮饭多是稀薄的稀饭,还得掺和红苕。母亲会在土灶台上摆好七个碗,依次是奶奶、父亲、大哥、我、三弟、小弟和她自己的。舀饭时,大家围在灶台边,肚子早已饥鸣。母亲先按顺序往碗里舀红苕坨坨,再添点米粥。大家端碗到正堂屋的饭桌,两大碗泡菜摆在中央,等大人入座后开始吃饭。此时,看的是谁吃得快,快的能再从锅里舀到红苕坨坨,慢的只能喝清米汤。</b></p> <p class="ql-block"><b> 那时,家里主要靠母猪下崽和红桔树结果卖钱,奶奶与父母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可最终还是成了倒补户。等我们长大些能挣工分时,生产责任制先到组,后到户,日子渐渐好转,起码不再挨饿,这样的状况持续到改革开放前夕。</b></p><p class="ql-block"><b> 城市改革开放后,曾经那热闹的种田场景消逝无踪。农民进城务工挣钱,腰包渐鼓,有的在城里买房安家,无人再愿回乡种地。大量土地荒芜,杂草丛生,河水断流,毫无生机。唯有 60 岁以上的老人坚守老家,说是安享晚年,实则仍在劳作。儿时走过的便道小路,也已了无踪迹,农村呈现出诸多不忍目睹之象。</b></p> <p class="ql-block"><b> 幸而今,政府投入资金改善农村道路,修复水利设施,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可这些投入似乎总难满足需求。就如老家的社道——孙家坡路面硬化工程,百姓投钱,加上政府补助,历经多年才硬化村道,让在外务工的村民能开车回家,给游子带来一丝慰藉。</b></p> <p class="ql-block"><b> 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农村大地激昂吹响,政策虽佳,但家乡返乡创业之人寥寥无几,着实令人深思。故乡有家却无工作,无法养家;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难以照顾老小,致使出现众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生活便是如此,大多平凡,但若能于平凡中创造非凡,或许就能成就一代“成功伟人”!</b></p> 文/图/编剪/孙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