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永远刻在他的心里

黄薄几

1950年1月出生的韩世良在10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那年大哥19岁、大姐16岁、二姐13岁、两个弟弟分别只有8岁和5岁、妹妹1岁,家庭仅靠母亲一人微薄的收入维持8口人的吃穿,生活特别困难。<div> </div>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停止学业,一心想找一份工作为家庭分忧。那年,恰遇市机械厂招工,招工的工作人员来到市招生推荐办公室查询到他家里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政治背景也无问题,于是市机械厂向推荐办申请将他列为招收对象。 人生看似有很多的路可供选择,但又无法主宰。他如果不去参加工作而继续读书,凭他当时的学业成绩肯定能考上大学,路子必定会更宽广。16岁那年他进入了工厂当钳工,首先跟着师傅学习做电瓷铁脚,一年后,他便学会了做搓丝模子和设备操作及简单的维护工作。 韩世良好胜好学,进入工厂后,他通过询问老师傅们了解到市机械厂是1952年由多名铁匠组成的铁业生产合作社而发展来的,当时主要产品是生产菜刀、火钳、镰刀、锄头等家庭用具和农作用具;1956年,公私合营转为萍乡县农具厂;1960年,从汪公潭搬迁至已下马的丹江铁厂维修车间转产“电瓷铁脚”等产品,并更名为萍乡市机械厂。他了解并用小本子记下企业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年幼的心灵深处,似乎是在思考着企业发展路子的脉络。 两年多来,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加上有一位技术水平高、手艺好、曾在旧军队里做过机械师的师傅的细心指教,他很快就练就一手过硬本领,从众多的年青职工中脱颖而出。 1968-1970年期间,工厂几位主要领导都是当时部队的南下干部,对生产抓得紧,全厂职工在他们的带领下全身心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劳动中,热情十分高涨。这沸腾的景象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钻研技术的环境。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他感觉到自己的文化水平还远远跟不上技术工作的需要,便利用晚上时间,到我市民办中山学校就读夜校,通过两年的学习完成了高中学业,知识面也得到了提升。 进入1970年,工厂开始逐渐扩大产业,由原来的单一产品开始转型矿山机械。为了适应生产形势的需求,工厂组织十几名职工成立厂技术革新小组,开展技术攻关工作,经过系列工作调整后,革新小组经过技术资料整理,自行改进工艺工装,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凭借思路的革新和勇气大胆的制造剪板机。在制造的过程中,革新小组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但由于他在初中所学的几何成绩优秀,功底扎实,不但看得懂机械图纸,而且能独立设计出工艺所需工装和工具。他当时虽然不在技术岗位上,但能设计和改进工艺工装,又能描图绘图,实际操作又诚稳,这样的人才在工厂里凤毛麟角。他的师父暗地里也夸奖他是根好苗子,有前途。在辛勤苦干的日子里,他逐渐地显露出自己的才华,最终成为了企业诸多攻关项目的主要成员和中坚力量。 在工作中遇到大难题时,师傅则经常带领他在夜间来到车间攻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白天工作太嘈杂,静不下心来,师徒俩连续干三天三夜也是经常的事,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两年。也就在那段时间里,经过实践的磨炼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设计到出图,到制造,到组装都能胜任,他成熟了,成为了企业生产和技术中无坚不克的青年突击手。 剪板机制作成功后,他们随即又接受了新任务,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卷板机的制造任务,不到半年,再次获得了成功,尔后还完成了C618车床的制造,为企业添增机加工设备出了力。由于他的表现出色,20出头便当上了厂技术革新小组副组长。以往剪板、卷板都要到外厂去协作加工,这些大型设备制造成功后,工厂就有了自主加工能力,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换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当想到这些,韩世良的内心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光。 1971年,根据上级要求,企业按照由上海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图纸新建了一个军工车间,主要生产代号为“031”的系列产品,产品为沈飞配套件的螺丝、铆钉等紧固件。在生产过程中,军方向工厂和江西矿山机械厂六车间(同类型“031”产品生产车间)派出军代表,全程监管。由于该系列产品质量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且又带着军方政治意图,全厂上下无不高度重视。 由于该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是由国外进口和南京机床厂制造的全自动化自控车床两部分组成,为尽早和更好地掌握操作设备,厂里派出两名钳工、两名车工、一名铇工等5名技术全面的职工前往上海手表厂学习培训,他承担了重要角色,主要学习的科目是凸轮制作,这是所有全自动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不同形状的凸轮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自动设备的核心。 他们5人肩负着工厂的重担,专心学习,潜心用功。学习完成,回到工厂后,他们进行传帮带,促进整个车间的生产迅速转动起来。经过全车间职工上下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生产步入正轨,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一成果令各方人员十分满意。从此以后,他便由一名普钳工转为了专业模具钳工,手工活从此更加精悍。 1972年初,上级要求工厂试制某种型号的枪支,企业领导将这一神圣的任务直接下达到他的身上。武装部的干部只拿来一支可连发20发子弹的美国半自动卡宾枪给他,没有任何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挑战,有压力,然而更有动力,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哪个男人对枪不感兴趣呢?何况还要自己造枪!他兴奋不已,决心努力来完成这一神圣使命。 工厂在军工车间腾出了一间独立的工作室给他闭门工作,这支试制的枪支除枪管堂线在江西矿山机械厂协作加工外,其他的所有部件均由他在独间房内利用小钻床和小型砂轮机采用全手工制作方式模仿制造。 几个月后,一把新枪制造出来了,各级领导带着企业技术人员和保卫科干部将这把新枪拿到一块空地准备验枪。怎么验呢?他思考片刻后建议把枪绑在了树杈上,用一根长长的绳子连接在板机上,准备工作做足后,当时在企业担任厂长的蔡树林同志一声令下,保卫干部绳子一拉,扣动了扳机,试射成功,大家为成功吼出一片欢呼声。此后,武装部领导逐级进行了汇报,这一成果表明江西萍乡具备制造该枪支的技术和能力。在这一神圣的试制过程中,他的表现堪称完美,可以说是在师傅的细心指导下凭借个人过硬的手上功夫完成的,实属不易,从此全厂上下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同年,工厂又接到一个新的任务,决定试产四轮拖拉机,该产品要求平时能成为农业用的农用机械,战时又能具有转运物资的运输车的功能。同样的道理,就像此前交给工厂试制枪支一样,也是检验江西萍乡是否有更高的备战能力。在当时,萍乡并没有某一个工厂制作整机的技术和能力,市汽车发动机厂也只是单独生产发动机。工厂作为全市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也只能生产一些配件,要试制一台四轮拖拉机,这项任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在机械厂具备通机械的生产能力,有时就像一个万能厂一样,在全场上下信心充足,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厂领导毅然决定领下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经过决议,企业将关键的底盘部位的试制任务交给了他所在的技术革新小组,其他的部件则采取行业协作调配和外购的方法解决。按道理说,江西拖拉机厂是有整机技术和能力生产的,可能是这型号拖拉机属于小型的并且有一定特殊性的产品,或者是上级有借机检验萍乡机械行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意图。 工厂不敢怠慢,而他的团队接到任务后立即进入潜心钻研、日夜不停地工作的紧张状态,虚心和老、中、青师傅们一起研讨和攻关。底盘主要由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还包括相关工作装置,零部件较多,安全系数要求高,他的团队鼓足勇气,克服困难,细心攻关,精心组装,不到半年,第一批5台方向盘式小型四轮拖拉机顺利试车成功,一支过硬的车辆装配队伍得到了磨炼。韩世良也由此而成为工厂的一名较为典型的人物。 他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同时也善于团结同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生活中又是工友们的热心人,他的事迹激励着周围的同事,很多青年男女向他投出羡慕的眼光。在那激情火红的年代,他选择了挚友,选择了爱情,而后便成婚立家。这一年,他22岁。 1973年,工厂的厂牌因陈旧需更新,那时制作的材质大都是用硬木板,宽0.4米、高度2.8米、厚度0.04米。韩世良因年幼时便喜爱书法,字写得很好,于是主动地揽了这个活,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车间里细心油漆好厂牌,在他书写厂牌时,恰巧下车间巡察的副厂长看到了这小子刚劲有力的用油漆刷自如地书写厂牌的态式,他十分惊讶和高兴,连连称赞“年轻有为,是个人才”。几天后,不容征求他的意见,厂部便直接将他调入到厂工会。 事由是,1973年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健全全国各级工会的通知已经下达,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各级组织、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期分批开展恢复工会工作及组织相关活动。厂里筹划着照办,厂领导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突然发现了他,于是他就有了这份机遇。 厂工会设立组织组、宣传组、后勤组,除厂领导兼工会主席外,共有工作人员8人,他被安排在宣传组工作。那时的职工听从组织的召唤,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没有什么商量与不商量的,也没什么愿意和不愿意的。这个突如其来的工作改变超出了他和旁人的意料,但能放下手头上的钳工活,走出车间,进入办公室里,也是梦寐以求的事,没想到就在这不经意间他实现了。 他一开始在工会岗位工作,便按照领导的意图,制定宣传要领、明确宣传主题,规范内容和形式,由于他思路敏捷,书写和绘画在厂范围内相对出众,而且善于以拓展的思路与厂外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进行联系,增强企业对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那些年,宣传组还有一件具体的工作,就是建立电影放映队。这项任务从筹划到呈报告购买电影放映机,到组成电影队,他不辞劳苦,日夜奔波,在他的主导下,厂电影队于1974年正式成立。 丹江铁厂原来留存下来一栋面积大约500平米的房屋,厂里用作职工食堂,那时每天用餐的员工在80人左右,使用效率并不高。1975年,已经担任宣传组组长的韩世良提议将食堂改造成电影院,获得厂领导的批准后,他立即组织人员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他提出了新的设想,搭建了一个舞台,改造工作完成后,经过几番周折,还请来了正在萍乡访问演出的新疆歌舞团进企业演出,当时社会轰动很大,最终演出效果出奇的好,也获得了企业职工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基于他已有几年放映电影的成功经验,市电影公司十分关心和支持他的工作,并经常邀请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市电影公司宣传科帮忙画宣传海报,由于他的工作扎实,从此在我市电影行业内也收获了较好的评价,再加上如今已建成了室内电影院,自然除了周边老百姓乐意来观看电影外,甚至还有住在城里的居民也赶来观看,原因是厂电影院经常性地拿到优先于附近的电影队拿不到的新片。人们总是以尝鲜的心理,奔走相告,使厂电影院人气越来越旺,越办越红火,并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他本人也天天因这样的情势而开心快乐,厂领导更是喜笑颜开。 厂里职工的文化生活之所以活跃,其真正的内在原因是源自于工厂的经济效益好。那几年,全厂上下同心协力,安心生产。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总理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此国策振奋人心,全国上下欢声雷动。这一年,工厂上缴利润30余万元,当时在萍乡轰动很大,反响极佳。 那时的萍乡,篮球运动热潮非常高涨,各级领导也十分重视,有的领导甚至亲自上场打篮球,在迎元旦、庆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时,篮球竞赛活动经常是摆在第一位,单位与单位,厂与厂之间组织的篮球友谊赛特别胜行。而对当时全市的工厂内符合基本条件的室外水泥球场很少的状况,又逢1975年,全国青年篮球赛在萍乡举行的良机,韩世良主动向厂领导建议,一定要借组委会承诺将安排一场赛事放在工厂举行的东风,快马加鞭兴建一座有看台和主席台的灯光球场,厂领导对这一建议十分认同,并决定马上组织人员兴建一座室外灯光篮球场,任务又自然压到了韩世良的身上。 对这项任务因为是他的提议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便组织企业篮球队队员利用业余时间清场地、填土方、铺石子。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一座蓝球架由废旧钢管和木板自制的符合基本标准的室外灯光球场完成了,紧接着,萍乡各单位之间的业余篮球、羽毛球赛事接踵而来,灯光球场也成为了企业的一个亮点。 1979年春,《萍乡日报》摄影记者方敏来到工厂进行采访,对企业的对外宣传和产品宣传的重要性,在厂领导和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事后厂领导同意和拨付了专款支持厂工会购买海鸥牌相机,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从此,他有了使用相机的优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摄影之路。他用相机经常拍摄厂里劳动场景、劳动竞赛活动,并用人物特写的方式抓拍经典瞬间,同时充分利用厂里固定的宣传栏、厂报等平台对内搞好宣传鼓动,对外积极投稿宣传企业,并组织成立了企业摄影兴趣小组,发动大家以拍摄生产场景为主,竭力宣传生产成果,宣传典型的人和事,他的这一举动又一次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 对刚刚接触摄影的韩世良而言,一段时期后他觉得摄影是一个不简单的事,于是,除跟着方敏老师学习外,他利用企业条件的优势,经常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志外拍练习,并在厂工会楼内建暗房,自学冲洗胶卷和洗相放大。因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想到必须接受专业系统学习,才能在摄影事业上建树和提高,故先后报名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和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摄影大专函授班(原中国人民大学摄影函授专科)学习,1984年参加了《中国机电报》在湖南衡阳举办的为期20天的摄影短训班;1986年参加了《工人日报》江西记者站举办的摄影通讯员培训班和省电影公司与南昌大学摄影教研室在抚州南城县联合举办的反转片拍摄与制作培训班。扎实的功底,潜行的研究,实际的操作,让他慢慢积累起经验,他的摄影水平也逐渐得以提高。 1982年,上级组织作出决定,将市轻工机械厂并入市机械厂,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工厂开始在生产矿山机械产品的同时生产轻工产品和造纸机。至八十年代中期,工厂还小批量生产了由柳州工程机械设计院设计的ZL-08轻型轮式装载机。 那些年,韩世良在宣传工作方面越做越有起色,且成效突出,特别是多种类的产品拍成照片的对外宣传是企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法,由此他的摄影名气也越来越大。1983年,市电影公司想挖他这位人才,正值此时,工厂换的新厂长荣友泉同志坚决不同意他调出。该厂长有较大的工作魄力,进厂不久即拍板建起了一栋4层办公大楼。在大楼建成的扫尾工作中,厂长发现办公大楼旁边存放着大量垃圾,这块场地该如何处理,于是找到他询问。 韩世良经过几天的思考和现场的丈量,画出了具有彩色效果的设计草图,设计中包括整体绿化、游步道、水池、小桥、灯光和休息亭等方面的内容,厂长一看,十分满意,随即召开会议作出决定,并指定由他负责具体操办。既然厂领导有决心将垃圾场进行改造,他想何不再大胆进言,即提出在各车间旁边种上行道树木,构设花坛,在全厂范围内进行绿化和美化。这一建议最后也获得厂领导们的一致赞同。有了上方宝剑,他抓住时机,全身心投入,努力实施,并把控每一个细节,以实际成果力求让领导放心,此时他已担任厂工会副主席,主持全面工作。 两年后春暖花开之时,整个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全厂职工的精神面貌似乎也爽朗了很多。而他并未沉醉在成果之中,而是继续完善空地绿化工作,种上了樟树、果木树、观赏树等500余株,使工厂绿化率达60%以上。企业内果木花草茂密起来了,整个厂区草木茂盛、花香鸟语、职工闲时在小花园里愉快踱步的样子,无不留连忘返、心旷神怡,那些近几年没来工厂的兄弟厂家的老朋友们更是惊叹不已。 当年,在企业中流传几句评论韩世良的经典话语:“韩世良年纪轻,骨架重,办事着实”,“他敢想、敢做、敢于成功,是我们的主心骨”,“韩世良高中文化,具有大学水平,是厂里的万金油”,这些十分通俗的话语,恰恰印证了他的言与行。<br> <br> 在此后的多年里,工厂连续被被评为花园式单位。1986年,还被省政府授予园林化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环境优美工厂和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1991年,萍乡机械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市发动机厂在更名为市发动机总厂的基础上,宣布成立江发集团公司,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予以大力支持。工厂也随即被并入,更名为江发集团公司农用车厂,企业主要生产“江发牌”四轮农用运输车。不到2年的时间,工厂凭着优良的生产设备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厂家中排名前例,当年生产农用车突破500辆,并计划次年目标翻番。 由于他在厂工会工作中狠抓实干,在配合生产活动中成绩显著。从1986年到1989年,他还连续三年被评为萍乡市优秀工会干部,并先后评选和推荐周发明和胡友章2位同志报省级劳模称号,并获批准。1994年,经全厂会员大会选举,韩世良他当选为厂工会主席。 伴随着改革潮流的涌动,到1995年之时江发集团解散,分离后的江发集团农用车厂更名为萍乡市农用车制造总厂,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定位为市属一档企业。“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似乎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也在叙说那时江发集团及各个被兼并企业的变革,韩世良也不谙其道。 在此后的时间里,工厂又出现新的危机,经常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时间来到1998年,工厂被迫停产,这年,组织上直接任命他为厂长。 工厂全面停产及1000余名职工的实际问题,显然给韩世良的厂长工作带来了许多压力,但内心一向倔强的他并不屈服于困难。面对工人下岗、无收益、生活日益陷入贫困等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他静下心来,捋清思路,逐一拿出自己的办法来破解。他采取出租工厂厂房、设备等办法,收取一定的租金来缓解职工生活困难的矛盾,通过采取逐渐缓冲、过渡的办法来稳定职工队伍,维护正常秩序。 上任后的第二年,他办了一件大事,面对职工住房简陋的现状,他多次向上级反映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意见,在争取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里出台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政策,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采取职工自筹资金的办法,利用37亩土地建设了四栋(72户)职工住宅。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厂长还能够为职工的利益着想,尽最大力量为职工办实事,使全厂职工得到很大的宽慰。大家也能理智地换位思考,充分理解韩厂长的难处和用意,因此面对困难都甘愿和韩厂长一道克难攻坚,企业的稳定局面也得到了机械行办的认可,并作为机械系统维稳工作的旗帜在全系统广为宣传。 2000年,《工人日报》江西记者站经济部记者来工厂了解改革重组后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企业的维稳工作,韩世良实事求是地将相关情况做了汇报,并就企业的未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谈了自己的基本看法,记者们对他坦率的表白表示赞同。 在接下的几年里,他在工厂的日子过得很艰辛,想放手却难。他总是对职工们说,生活还是要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自己也明白,人生在世,受些煎熬也是一门成长和成熟的必修课,因此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如此的从容与淡定。韩世良的内心是强大的,无论遇到什么难事,他都会乐观地、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煎熬与磨练,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升华。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批转《国家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工厂实施了全方位的改制,企业资产全部收由市国资委管理,职工身份全部得以置换。 转过年头,韩世良也到了退休的时间点。退休日的那晚,几位好友聚在一起喝了一场酒,他的心中充满感慨与留恋。在工厂的时光里,曾经身边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点点滴滴如今都历历在目,那些镂骨铭心的记忆永远刻在韩世良的心里,永远无法忘却。 2010年,退休后的韩世良并未闲着,仍坚守在岗位上处理企业和职工的一些后续问题。同年,市机电行办向市政府递交《关于建设萍乡市工业博物馆的请示报告》,市领导十分重视,很快批准并拨付专项资金支持速建。在参加筹建的人选上,市机电行办领导首先圈定了韩世良。之所以如此考虑,是基于他有在工业口连续不断工作几十年的经历,由于工作的需要,熟悉和掌握了一些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并且蓄积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加上他能写文稿、会绘画,还懂设计和摄影,也成为他筹建市工业博物馆的首当之人选的基本条件。 在接下来的2年多时间里,他又开始在建馆的事业上和同志们一道日夜奔波着。这其间,他充分施展自己的专长,从设计到编排,从图片布局到文字说明,精心安排、专心整理、细心制作,抢抓时间,节约开支,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2012年,萍乡市工业博物馆在江西矿山机械厂科技大楼顺利落成。时任市委书记刘和平等领导亲自参加庆典盛会,为馆揭幕。在建馆工作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印记,无疑成为他事业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属于他人生的亮点,更让他永远感到无比自豪。 文:黄薄双;摄影:黄薄双、程呈、张新纯;感谢自媒体《品萍乡》版主周金铧的配合;感谢韩世良提供采访机会和相关资料及图片;感谢小荣、随风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24年10月30日,我和韩世良在工厂厂址内合影留念。 同日,大家在工厂合影留念。 这是周老师当天拍摄的视频,请点击打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