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的入声字

周布

<p class="ql-block">老写游记,也该谈点学术了。还是说北京话。题目是北京话的入声字,今天的北京话已经没有入声字了,但是这个概念仍有作用,仍有影响。我们的古人把汉语的韵母分为三类: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就是以元音结尾的韵母,相当于英语的开音节。阳声韵就是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古代曾有-m、-n、-ng三个,现代只有n、ng两个。入声韵是以塞音收尾的韵母,有-p、-t、-k三个。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现代汉语方言,如广东话,还全部保留着。入声由于是塞音结尾,因此发音短促。同时也是声调问题,古代四声是平上去入,现代入声消失,平分阴阳,也是四声,阴阳上去。历史上北方方言发展变化较快,像北京话入声早已销声匿迹,但是读书音却保留着,后来也逐渐消失,但是和口语音产生了差异。明代燕王朱棣称帝迁都北京,读书音的标准仍然用朱元璋所定的洪武正韵。所以在北京话里就造成了很多文白异读字,这些字追根溯源很多是入声字,如黑、白、剥、薄、百、宿、泊、血、学、熟、虐、得、勒、德、的等,当然,也有少数阳声韵字也有文白异读,如更、耕、粳等。另外,现代汉语中入声虽然没有了,但是北京话里却产生了一种新的短音发音:轻声。轻声不是一种声调,但却是一种常见的变调,也可以区别词义。北京话的轻声何时产生,与古代入声有何干系,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