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月十六上午,深秋将过冬将至,一年即将过去。为调节一下心情,决定至嘉定州桥老街和临近的孔庙、汇龙潭公园作龙年最后的赏秋。</p> <p class="ql-block">在繁忙的都市里,每个人都像是被无形的锁链束缚着,寻找那一丝喘息的空间。终于,我在嘉定老城找到了那片宁静之地。</p> <p class="ql-block">嘉定州桥老街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闹市区博乐广场西侧,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保留着明清古民居特色,是嘉定古镇的中心地带,以其繁华和热闹著称。</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周一工作日缘故,州桥老街行人稀少,四周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州桥老街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自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起一直是县治中心,见证了宋、元、明、清和民国五个朝代以及解放后至今达807年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嘉定是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年号,嘉定的地名与南宋皇帝有密切联系。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平江府知府赵彦橚和提刑王棐联名向朝廷上疏,建议将昆山东南的地区分置县治,并以当时的年号“嘉定”作为县名,这一建议得到了朝廷的奏准,于是嘉定正式建县。</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嘉定母亲河的横沥河则南北纵向贯通州桥老街。此时此刻,秋月寒江风萧瑟,色叶凋落随风扬;孤舟蓑笠翁独钓,管他春夏与秋冬——一幅多么宁静而又凄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穿过嘉定州桥老街还有一条河是练祁河,与横沥河在老街中部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两条河流沿岸是州桥老街繁华精粹之所在,河畔的古街、古桥、古塔和古建筑群共同构成了嘉定州桥老街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州桥又名登龙桥,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嘉定石拱桥当中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登龙桥”呢?过去读书人要穿过这座桥,再往前走,到嘉定孔庙,相当于“鲤鱼跳龙门”之意,这座桥是“鲤鱼”变成“龙”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横沥河畔的法华塔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朴而雄伟,与这里的古桥共同组成游览景区的最佳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法华塔,又名金沙塔,矗立于州桥老街,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此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及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p> <p class="ql-block">法华塔为正四面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方塔,高40.83米,是嘉定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法华塔于1960年1月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公布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小巷,小桥流水人家,仿古典雅茶馆,其间不经意间绿柳点缀,悠远的古镇风韵犹存。</p> <p class="ql-block">区域内的城中街、南大街、北大街,这里是寻访老街旧居民宅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六百米长的古街,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五个朝代烽火洗礼,古韵犹存,实为罕见。由此可见,素有“嘉定之根”之称的州桥老街,其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在州桥老街饭店享用完午餐后继续下午的行程,先去嘉定孔庙。</p> <p class="ql-block">沿塔城路步行至嘉定南大街,看见一组“学宫”街景雕塑,离孔庙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孟母三迁”这是说,孟母为了培养孟子,使他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曾搬了三次家。</p><p class="ql-block">旧时用以称颂贤母善于教子。</p> <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又名学宫,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大街183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800年来不断修缮、增扩、重修达七十余次,从而建成被称为“吴中第一”享誉江南的嘉定孔庙,是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街的东西两端分别耸立着建于宋淳祐九年(1249年)的“兴贤”坊(曾称之宾兴坊、腾蛟坊、解元坊,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西侧改之今名的“育才”坊。</p> <p class="ql-block">街东端耸立着建于宋淳祐九年(1249年)的“兴贤”坊(曾称之宾兴坊、腾蛟坊、解元坊),明嘉靖三十一年(1523年)重新恢复“兴贤”至今。</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元年(1506年),又在两坊之间直对棂星门处建有“应奎”坊,天启四年(1624年),易名“仰高”,源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之语,赞颂孔子学问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仰高”坊南侧有一对高达一米六,宽八十二厘米的石狮子。这对石狮子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卢湾区自忠路重庆南路口原山东会馆移至此地。</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山东会馆建成后,唯缺石狮子,深以为憾,后获悉吴江县盛泽镇中旧有山东任城会馆一所,年久失修,唯有门前这对石狮子安然无恙,于是几经周折将这对石狮移置沪上。</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对沪上名石狮能移置安身于嘉定孔庙,是嘉定人之大幸。</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道门,始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棂星”即“天田星”,位于二十八星宿中“龙宿”的左角,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p><p class="ql-block">未曾想到来日为周一,孔庙闭院休息,不得已在外观之。</p> <p class="ql-block">因门形似窗棂,故而称为棂星门,以棂星门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与天合一施行教化、广育英才,可与“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门楣饰鱼龙石刻,意为读书人进入此门,如鱼化龙,身价十倍,象征封建国家有得士之庆。</p> <p class="ql-block">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嘉定孔庙经历了70多次的整修、重建和扩建,如今依旧屹立不倒,196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013年,嘉定孔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与嘉定孔庙毗邻的汇龙潭公园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至今已逾五百六十年,是上海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典园林之一。</p><p class="ql-block">园匾“汇龙潭”由开国上将张爱萍题写。</p> <p class="ql-block">汇龙潭位于汇龙潭公园南部,在嘉定孔庙“仰高”石坊前,应奎山下,面积为7600平方米。有数株百年枫杨傍水而立,其中潭东北岸有棵俗称“树盘石”的大枫杨,树根部包围着一大块石头,成为园中一景。潭中筑有湖心亭,有九曲桥与岸相连,名玉虹桥。</p> <p class="ql-block">翥云峰</p><p class="ql-block">高约4米,宽2米,厚1米多的翥云峰展现了太湖石的瘦、皱、透、漏的四大特点,俊秀雄奇,剔透玲珑。</p><p class="ql-block">原位于嘉定镇东大街周家祠堂的翥云堂前,于1978年移至现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枫如火,点燃了浅冬的寂静,每一片叶都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绚烂而深情。</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是应奎山和汇龙潭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北部景点相对集中,有碎玉泉 、夕照亭、芭蕉小院、玉莲池等,错落有致异常精巧。此外,园内还有建于1885年的怡安堂;建于1886年的缀华堂;建于13世纪的万佛宝塔和畅观楼、九曲桥、嘉乐亭等。</p> <p class="ql-block">缀华堂又称花厅,该堂原址在嘉定孩儿桥附近,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原名敬德堂,1981年迁建于汇龙潭园内。</p> <p class="ql-block">堂中梁柱镂花木雕,堂内置红木椅,壁上挂字画。堂中悬挂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题写“缀华堂”匾额。</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种植桂花为主,配有红枫、绣球花。</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枫叶同样红得绚丽,虽然规模不及秋霞圃,但色彩更加浓郁。</p> <p class="ql-block">玉莲池、波影榭位于汇龙潭公园北部偏西南处,池四周以黄石叠置,高低错落。池南部有座东西向三曲桥。</p> <p class="ql-block">波影榭位于池东,临水而建,榭内悬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厥文题的“波光云影”行书额。</p> <p class="ql-block">万佛宝塔又称石佛塔,位于汇龙潭公园北部草坪西侧。塔系宋代建造,原址在嘉定南门,1979年迁至嘉定县博物馆保管,1980年移置园内。</p> <p class="ql-block">塔置于两级基座之上,塔身6节,总高约为4米。塔刹系莲花瓣柱,在方形塔柱上,三面刻佛像、双龙、花纹等浮雕,一面刻经文。现塔上字迹已模糊,唯“万佛宝塔”数字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嘉定侯黄二先生指的是侯峒曾、黄淳耀两人,是著名历史事件“嘉定三屠”中的两名代表人物。明末清初,清军攻陷南京后兵临嘉定,嘉定两名书生侯峒曾、黄醇耀及亲友带领十万民众掀起反剃发起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清军开展悲壮激烈的大搏杀。</p><p class="ql-block">城破后,侯峒曾携二子投叶池殉国,黄淳耀与其弟黄渊耀于西林寺双双自缢而亡。嘉定民间至今仍有多处纪念侯黄二先生的遗迹,嘉定镇有侯黄桥、叶池碑,汇龙潭公园有侯黄先生纪念碑,上海大学西校区的西林寺旧址有“陶庵留碧”碑。今天,位于嘉定安亭的二黄先生墓地已被列为上海市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以抗清英烈侯峒曾、黄淳耀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明亡清兴,那是一个悲凄的时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嘉定的忠勇之士,面对强悍的清军,聚集了十万乡兵,公推侯峒曾、黄淳耀两位德高望重的乡贤为领袖。侯黄二先生毅然放弃了隐居著述的初衷,立下“城在人在,城亡与亡”的誓言,高举“嘉定恢剿义师”的大旗,英勇无畏地坚守嘉定城直至以身殉城。</p> <p class="ql-block">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明忠节侯黄二先生纪念碑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碑阳楷书:“明忠节侯黄二先生纪念碑”。碑阴嵌“侯黄两先生碑记”一方,落款“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 嘉定全县教育人员暨学生集资建立 邑人黄世祚撰 金坛吴契宁书 嘉定古吴孙仲渊刻石”。</p><p class="ql-block">碑文:</p><p class="ql-block"> 侯黄两先生碑记</p><p class="ql-block">当明清易代之际 邑人奋袂而起·集义兵守孤城 以有限一辰辛抗方张之激发城亡与亡 历数百载犹凛凛有生气如侯黄两先生者非所谓民族英雄堪为后世所模范者乎侯先生讳峒曾字豫一字广成 天启乙丑进士历官左通政使居官抗直不阿而政绩尤著黄先生讳淳耀 字蕴生 一字陶庵崇祯癸未进士观政都察院 自少有志圣贤学养深粹 诗文悉轨先正弘光元年清兵略地芷邑城两先生集乡兵固守历两旬余外无援兵又卒饥疲城遂陷侯先生趋归辞先祠自晨于叶池 黄先生至西林庵索笔大书于壁曰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口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 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异日虏氛扫尽中原士庶再见天日 论其世者 尚知余心遂自缢 侯先生子玄演玄洁黄先生弟渊耀皆同时殉节死人称为一门忠义云</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嘉定全县教育人员暨学生集资建立邑人黄世祚撰</p> <p class="ql-block">侯、黄二先生纪念碑被列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园内明清建筑平地拔起,气势轩昂、参天古木,名花异草相映成辉。姑苏庭院格局,飞檐翘角、秀雅简朴、白壁粉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整体布局紧凑,古建筑相对集中,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造型各异,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井亭,位于汇龙潭公园碧荷池畔,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这座亭子原本位于嘉定北门外约六里路的横沥河畔,1977年建设汇龙潭公园时,它被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汇龙潭“寻龙”。“龙”在哪里?1980年,汇龙潭公园建造了“龙”喷泉。它仰着头、张牙舞爪地跃出湖面,嘴里还吐着水,一副蛟龙得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汇龙潭的“龙”有着双重含义:“五龙戏珠”加上“鲤鱼跳龙门”,寓意着这一方是嘉定人才的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潭畔还有几棵百年以上的枫杨。1853年上海小刀会的一千多名将士由于起义失败被清军杀害于此。“潭水泛赤”,如今这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已成为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台俗称打唱台,位于汇龙潭公园东侧草坪中央,坐南朝北,面积为135平方米。原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1976年由原闸北区塘沽路第二小学(原沪北钱业会馆)迁至园内。</p> <p class="ql-block">戏台按原样恢复,井中斗拱拼成螺旋状,雕有小鸟440只,井外四角(角蝉)雕刻凤凰,构成“丹凤朝阳”的形态,在四石额坊上有12幅三国演义故事浮雕。</p> <p class="ql-block">戏台藻井斗拱拼成螺旋状,雕有小鸟440只,井外四角(角蝉)雕刻凤凰,构成“丹凤朝阳”的形态,在四石额坊上有12幅三国演义故事浮雕。</p> <p class="ql-block">整座戏台金碧辉煌,雕刻精细,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戏台正面立柱悬有楹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鼓吹颂升平壤叟衢童消永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春秋崇报赛吴籥越唱遏行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幅对联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被列入“上海名胜对联”。</span></p> <p class="ql-block">秋天汇龙潭公园,落下一地银杏叶,只给人美的感受,而非萧瑟之感,金秋的银杏反而会让人显得温柔。</p> <p class="ql-block">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我站在戏台的栏杆前,微笑着欣赏着这一切。这一刻,我的心情无比宁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落叶飘散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火红的枫叶点缀在枝头,与金黄的银杏叶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不禁停下脚步,仔细欣赏这些自然界的杰作。偶尔有几片叶子落在肩头,更添了几分诗意。</p> <p class="ql-block">我带着满满的幸福感离开了汇龙潭,心中暗自许下心愿,明年秋天还要再来这里,再次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p>